研读中探究不同,不同中对比感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man9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这三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不仅以不同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而且侧重点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比,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吃透算理,逐步抽象出除法的算式模型,让学习真正有效发生.
  【关键词】教材对比;学为主导;意义建构
  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已经接触过周期问题、同数连减的知识,并且刚刚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内容.本单元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更是需要建立在表内除法知识基础上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先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总结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再深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最后结合操作过程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合情与合理性.笔者仔细研读了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三版教材中这一单元的内容,对比其中的同与异,感受如下:
  一、和而不同
  三版教材虽然都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同,但是教材却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
  (一)教学内容呈现顺序不同
  苏教版:
  苏教版:小朋友们分10支铅笔,在表格中直接记录每人分2支、3支、4支、5支的情况.表格里体现了平均后的两种情况:正好分完和分完有余.通过表格分析每人分3支,还剩1支的有余的除法算式,引出余数的名称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每人分4支如何列算式,尤其要让学生理解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吃透其中的算理.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正好分完与分完有余,这两种情况放在同一个单元呈现.教师先引导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这一实际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时会遇到的分后有余的情况.接着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揭示余数的名称.最后要求学生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再通过“搭一搭,填一填”发现余数一定除数小.北师大版教材更加强调学生寻找意义的过程.
  人教版:
  人教版:通过摆草莓呈现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此时教师介绍余数的名称.人教版教材中标注了一个追问:余数表示什么?利用这个问题加深学生对余数的认知.然后在“做一做”中强调圈一圈这种方法,加深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和体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8~12根小棒摆正方形,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呈现出来,最后带领学生在观察中总结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二)不同侧重点,彰显各自特色
  苏教版教材:知识的逻辑性很强,内容的编排循序渐进,用简单的问题引入,让全体学生都能思考.两个例题的情境呈现的是变式的平均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文字描述、算式、算式的读法都是以教材自述的形式呈现,这部分内容着重于“教为主导”.
  北师大版教材:省去除法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同数连减来建立算式模型,从而进一步抽象出除法的算式模型,要求学生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并要求深入理解其中的算理.
  人教版教材:利用简明直观的摆草莓方式,呈现两种平均分的数学算式,紧接着教材就在“做一做”部分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填一填.“圈一圈”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站在感悟的角度学习知识.
  二、同中共鸣
  (一)以学为主导,让经历更有立体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三版教材都以“操作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学生在经历操作中观察到有正好分完、分完有余两种情况,体会除法有余数的必然性,从而对余数的认识更加直观、清晰,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除法算式中每个部分的含义.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借助具体事物.三版教材都有让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这一环节,这使学生从动手操作到脑中自由拼摆过渡,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从纯粹的操作逐渐向先思考再操作进而验证过渡.这种经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立体感.
  (二)重视两种对比,引起认知冲突
  三版教材,都是引导学生操作之后进行对比发现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这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平均分后没有剩余的情况形成了认知冲突,从而指导学生在冲突中寻找原因,原来平均分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正好分完,二是分后有余.
  对于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教学部分,教材中都是让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这一过程用严谨的数学语言与数学算式表示出来,语言与算式是不谋而合的.
  三、我的几点思考
  (一)余数可以为0需要呈现吗?
  三版教材在教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内容时,进行了以下呈现:
  笔者在研读三版教材时发现,苏教版和人教版没有呈现余数为0的情况,而北师大版教材呈现了余数为0的情况:用12根小棒搭正方形, ÷ =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强调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中也重点强调应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开展实际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以勾股定理为例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合作学习
【摘要】分享式学习课堂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模式,其体现的是“开放”“共享”“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理念,它能够将数学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自主思考、独立提问、合作共探贯串整节数学课堂.这种分享式学习课堂的建构将彻底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纲要、教师讲解为主导、通过课后练习去理解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分享式学习课堂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帮助
【摘要】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为例,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会知识的发展和生成过程,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三角函数定义;核心素养;问题支架;教学过程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第二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地位: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周期函
【摘要】问题是联系一系列知识构建的纽带,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最终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学习.本文围绕“立三点”促思考、“设三境”激兴趣、“筑三层”助发问的“三法”新样式的策略展开研究,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开拓学生的问题来源,提升学生的提问水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
【摘要】有效教学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公开课“搭配中的学问”谈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  有效教学是学生进行数学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课堂氛围,会让你的课堂精彩不断,也会使你的教学魅力
【摘要】信息化支持下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创新实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笔者从探究意义、创新思路、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平板课堂为例,开展教学设计和实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归纳得出“问题情境→自主探究→交互分享→分层练习→精准反馈→总结梳理”的实践路径,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开展有效反馈评价的融合创新教
【摘要】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学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他们的数学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加强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为目标,先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在教师发展、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数学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 言  数学意识包括空间拓展、数形
【摘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以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引 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行创新以及改进,要運用符
【摘要】不论是200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了估算的重要价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对估算认识不够,从而忽视了学生估算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估算的主动意识,估算能力弱.因此,从估算的现实价值入手,以生为本,创设有人有情的生态课堂,帮助学生建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应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
【摘要】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让学生认识到其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生活化;北师大版  一、前 言  新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