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鲁迅在改造国民性,重铸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这就是鲁迅精神。伟大的鲁迅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留给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把鲁迅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鲁迅精神;特征;评析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鲁迅所进行的国民性改造,可谓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作支撑是不行的。鲁迅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表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这就是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既是支撑鲁迅进行重铸民族精神探索的精神支柱,也是鲁迅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鲁迅精神既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融入了时代特点和鲁迅品格,体现着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伟大的鲁迅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把鲁迅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那么,什么是鲁迅精神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愫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面对“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恶劣环境,鲁迅和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充满了悲愤与忧虑,他更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革命豪情,积极投身于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战斗中去。他去南京学海军学开矿以求“实业救国”,没有成功,然后留学日本,到仙台学医,渴望通过“科学救国”,但“幻灯片事件”同样粉碎了他的梦想。最后他认识到改变人的精神是第一位的,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他弃医从文,走上提倡文艺运动来启迪民众的道路。在日本弘文学院时,他就经常与挚友许寿裳讨论以下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1]P7他意识到,“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2]P57,而阻碍其“立人”主张实现的则是国民劣根性,而国民劣根性之造成在于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从此,他把笔端指向了具有几千年“吃人”历史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指向维护其存在的上层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下层民众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以此来唤醒人们的觉悟。他不仅进行文学创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著作,编辑了数十种刊物,加入“左联”,提携与帮助许多进步青年走上文学道路,为中国新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生命后期,他仍带病坚持写作,从来不知什么是工作,什么是休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横眉冷对”的斗争意志
毛泽东同志指出:“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7]P43-44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清醒地看到我们民族在他生长的时期内精神状态方面的弱点,于是大声疾呼,非改革中国就无以生存,“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但是,他又深深地意识到,“但生在麻木如中国的地方”,性急“却容易吃亏”,“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踔厉风发’无效的。”[5]P46鲁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不论环境怎样险恶,不论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他从不低下高昂的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特别是上海十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文化围剿,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他用更大的精力与热情,投身于残酷的斗争中。1928年4月,他接连发表《头》、《太平歌诀》、《铲共大观》等杂文对国民政府当局逮捕、屠杀共产党人的法西斯暴行进行声讨。1931年2月,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杀害,鲁迅写下著名的七律“惯于长夜度春时,……”,来表达他的无比愤懑之情。1933年为纪念柔石等逝世两周年,作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来表达对革命者的纪念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面对国民党的投降卖国政策,他先后发表了《“友邦惊诧”论》、《“非所计也”》、《战略关系》、《中国人的生命圈》、《文章与题目》等诸多杂文对其本质进行揭露与批判。他的一篇篇杂文,如匕首与投枪,刺向敌人的胸膛。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指出:“况且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3]P6总之,“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与专制的中国战斗,与愚昧的中国战斗,与黑暗的中国战斗……他的一生就是为了要战取一个自由的中国,一个光明的中国,一个有声的活的中国”[12]P4。
三、“孺子牛”的奉献品格
鲁迅对于敌人无比的狠,正是出于对人民深沉的爱。他尽管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心理鞭挞广大下层民众(当然也包括上等人与贵族)的国民劣根性,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闰土的麻木冷漠,祥林嫂的愚昧迷信等等,但是他也看到了人民群众身上的优点,如人力车夫的乐善好施,《社戏》中小伙伴们的天真、活泼、慷慨、善良,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他通过历史与社会两本大书发现,广大下层民众的愚昧、无知不是天生的,而是统治阶级治出来的,于是,他信心百倍地为了改变国民的愚弱而奔走呐喊,并且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上给予人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年,他不惜“自己背着因袭的负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2]P130,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他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2]P217他认为,“青年应当天真烂漫”,“青年应该有朝气,敢作为”[2]P266,应该“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发热,发一分光。”[2]p325虽然后来他认识到青年也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躲着的,有玩着的”[3]P55,但他仍然热情不减,一往情深地帮助那些进步的青年,许广平回忆说:“他欢喜青年,不论识与不识,写信去请教他,没有不详详细细地回覆的,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8]P182“看他对柔石、殷夫的关怀备至,对萧军、萧红的提携奖掖,对叶紫、胡风的谆谆教诲,对丁玲,巴金的呵护有加,并不因为他们的幼稚而嘲笑,也不因为他们‘学得不像’而训斥,更不会因稍有出格就甩去一记‘耳光’,以示权威。”[14]p44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9]P2。他对别人是宽恕的,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2]P284他的学生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居家生活非常简单,衣食住几乎全是学生时代的生活。他虽然做官十几年,教书十几年,对于一般人往往无法避免的无聊娱乐,他从未沾染丝毫。他平常只穿旧布衣,像一个普通大学生。西服的裤子总是单的,就是在北平的大冷天,鲁迅先生也永远穿着这样的单裤。”鲁迅也曾对孙伏园解释其中的原因:“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棚或棕棚,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10]P10-11鲁迅在上海生活并不窘急,但是生活依然俭朴。吃的呢,“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简单到极点,“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是白听子的,专供客人,“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一个便宜的,是绿听子的,则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的”[10]P186-189。而邮信的信封是自己亲手做的,连一根细绳也不随便丢弃,以备后用。鲁迅始终把自己看作普通的一员,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个伟大的灵魂。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
四、“拿来主义”的宽广胸怀
鲁迅的思想博大精深,他不但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日本及欧美思想界的影响,“鲁迅是一个吸取了西方因素而又保持着东方特质的作家。”[13]P549“拿来主义”就像鲁迅精神与人格的眼睛,体现出他那非凡的气度、视野与眼光。鲁迅先生告诫我们:“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4]P40鲁迅的拿来主义,其立场是完全中国的,他脚踩在中国的土地上而放眼世界,一切拿来的东西都是为了中国的自强与壮大。他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就很善于把中国国民性的优劣与外国的国民性作比较,例如对日本人安岗秀夫的《从小说看支那民族性》,鲁迅指出:“虽然有几点还中肯,然而穿凿附会者多,阅之令人失笑。”但英国人史密斯的书(指《支那人气质》,笔者注)“较日本人所作者为值,似尚值得译给中国人看(当然错误亦多)”[13]P246。鲁迅十分注意外国作品在拯救中华、启蒙思想中的作用,他把一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翻译外国著作上,“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移译,理论的有卢那卡尔斯基,蒲力汗诺夫之《艺术论》等;写实的有阿尔志跋绥夫之《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之《死魂灵》等;描写理想的有爱罗先珂及其他作者之童话等,占全集一半,真是谦而勤了。”[11]P437他甚至不无偏激地主张,要多看外国书,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可见他对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视。鲁迅以宽广的眼界洞察着中国,也注视着世界,而鲁迅的名字也响彻中国,响彻世界。鲁迅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参考文献:
[1]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许广平.《欣慰的纪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马蹄疾.《许广平忆鲁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
[10]茅盾等.《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12]房向东.《鲁迅:最受诬蔑的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3]刘运峰.《鲁迅先生纪念集》(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4]朱竞.《鲁迅活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鲁迅精神;特征;评析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鲁迅所进行的国民性改造,可谓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作支撑是不行的。鲁迅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表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这就是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既是支撑鲁迅进行重铸民族精神探索的精神支柱,也是鲁迅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鲁迅精神既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融入了时代特点和鲁迅品格,体现着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伟大的鲁迅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把鲁迅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那么,什么是鲁迅精神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愫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面对“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恶劣环境,鲁迅和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充满了悲愤与忧虑,他更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革命豪情,积极投身于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战斗中去。他去南京学海军学开矿以求“实业救国”,没有成功,然后留学日本,到仙台学医,渴望通过“科学救国”,但“幻灯片事件”同样粉碎了他的梦想。最后他认识到改变人的精神是第一位的,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他弃医从文,走上提倡文艺运动来启迪民众的道路。在日本弘文学院时,他就经常与挚友许寿裳讨论以下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1]P7他意识到,“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2]P57,而阻碍其“立人”主张实现的则是国民劣根性,而国民劣根性之造成在于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从此,他把笔端指向了具有几千年“吃人”历史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指向维护其存在的上层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下层民众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以此来唤醒人们的觉悟。他不仅进行文学创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著作,编辑了数十种刊物,加入“左联”,提携与帮助许多进步青年走上文学道路,为中国新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生命后期,他仍带病坚持写作,从来不知什么是工作,什么是休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横眉冷对”的斗争意志
毛泽东同志指出:“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7]P43-44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清醒地看到我们民族在他生长的时期内精神状态方面的弱点,于是大声疾呼,非改革中国就无以生存,“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但是,他又深深地意识到,“但生在麻木如中国的地方”,性急“却容易吃亏”,“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踔厉风发’无效的。”[5]P46鲁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不论环境怎样险恶,不论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他从不低下高昂的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特别是上海十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文化围剿,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他用更大的精力与热情,投身于残酷的斗争中。1928年4月,他接连发表《头》、《太平歌诀》、《铲共大观》等杂文对国民政府当局逮捕、屠杀共产党人的法西斯暴行进行声讨。1931年2月,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杀害,鲁迅写下著名的七律“惯于长夜度春时,……”,来表达他的无比愤懑之情。1933年为纪念柔石等逝世两周年,作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来表达对革命者的纪念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面对国民党的投降卖国政策,他先后发表了《“友邦惊诧”论》、《“非所计也”》、《战略关系》、《中国人的生命圈》、《文章与题目》等诸多杂文对其本质进行揭露与批判。他的一篇篇杂文,如匕首与投枪,刺向敌人的胸膛。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指出:“况且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3]P6总之,“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与专制的中国战斗,与愚昧的中国战斗,与黑暗的中国战斗……他的一生就是为了要战取一个自由的中国,一个光明的中国,一个有声的活的中国”[12]P4。
三、“孺子牛”的奉献品格
鲁迅对于敌人无比的狠,正是出于对人民深沉的爱。他尽管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心理鞭挞广大下层民众(当然也包括上等人与贵族)的国民劣根性,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闰土的麻木冷漠,祥林嫂的愚昧迷信等等,但是他也看到了人民群众身上的优点,如人力车夫的乐善好施,《社戏》中小伙伴们的天真、活泼、慷慨、善良,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他通过历史与社会两本大书发现,广大下层民众的愚昧、无知不是天生的,而是统治阶级治出来的,于是,他信心百倍地为了改变国民的愚弱而奔走呐喊,并且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上给予人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年,他不惜“自己背着因袭的负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2]P130,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他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2]P217他认为,“青年应当天真烂漫”,“青年应该有朝气,敢作为”[2]P266,应该“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发热,发一分光。”[2]p325虽然后来他认识到青年也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躲着的,有玩着的”[3]P55,但他仍然热情不减,一往情深地帮助那些进步的青年,许广平回忆说:“他欢喜青年,不论识与不识,写信去请教他,没有不详详细细地回覆的,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8]P182“看他对柔石、殷夫的关怀备至,对萧军、萧红的提携奖掖,对叶紫、胡风的谆谆教诲,对丁玲,巴金的呵护有加,并不因为他们的幼稚而嘲笑,也不因为他们‘学得不像’而训斥,更不会因稍有出格就甩去一记‘耳光’,以示权威。”[14]p44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9]P2。他对别人是宽恕的,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2]P284他的学生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居家生活非常简单,衣食住几乎全是学生时代的生活。他虽然做官十几年,教书十几年,对于一般人往往无法避免的无聊娱乐,他从未沾染丝毫。他平常只穿旧布衣,像一个普通大学生。西服的裤子总是单的,就是在北平的大冷天,鲁迅先生也永远穿着这样的单裤。”鲁迅也曾对孙伏园解释其中的原因:“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棚或棕棚,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10]P10-11鲁迅在上海生活并不窘急,但是生活依然俭朴。吃的呢,“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简单到极点,“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是白听子的,专供客人,“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一个便宜的,是绿听子的,则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的”[10]P186-189。而邮信的信封是自己亲手做的,连一根细绳也不随便丢弃,以备后用。鲁迅始终把自己看作普通的一员,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个伟大的灵魂。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
四、“拿来主义”的宽广胸怀
鲁迅的思想博大精深,他不但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日本及欧美思想界的影响,“鲁迅是一个吸取了西方因素而又保持着东方特质的作家。”[13]P549“拿来主义”就像鲁迅精神与人格的眼睛,体现出他那非凡的气度、视野与眼光。鲁迅先生告诫我们:“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4]P40鲁迅的拿来主义,其立场是完全中国的,他脚踩在中国的土地上而放眼世界,一切拿来的东西都是为了中国的自强与壮大。他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就很善于把中国国民性的优劣与外国的国民性作比较,例如对日本人安岗秀夫的《从小说看支那民族性》,鲁迅指出:“虽然有几点还中肯,然而穿凿附会者多,阅之令人失笑。”但英国人史密斯的书(指《支那人气质》,笔者注)“较日本人所作者为值,似尚值得译给中国人看(当然错误亦多)”[13]P246。鲁迅十分注意外国作品在拯救中华、启蒙思想中的作用,他把一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翻译外国著作上,“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移译,理论的有卢那卡尔斯基,蒲力汗诺夫之《艺术论》等;写实的有阿尔志跋绥夫之《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之《死魂灵》等;描写理想的有爱罗先珂及其他作者之童话等,占全集一半,真是谦而勤了。”[11]P437他甚至不无偏激地主张,要多看外国书,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可见他对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视。鲁迅以宽广的眼界洞察着中国,也注视着世界,而鲁迅的名字也响彻中国,响彻世界。鲁迅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参考文献:
[1]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许广平.《欣慰的纪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马蹄疾.《许广平忆鲁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
[10]茅盾等.《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12]房向东.《鲁迅:最受诬蔑的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3]刘运峰.《鲁迅先生纪念集》(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4]朱竞.《鲁迅活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