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一:在大班绘画活动“熊猫”中,教师A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熊猫的身体结构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主尝试用水粉笔画一只大熊猫。幼儿画好之后纷纷将作品张贴在黑板上。接着,教师A提问:“怎样才能把熊猫画得更像?”并指着一位幼儿的作品说:“这只熊猫画得很好,但是老师要提一个意见,耳朵可以画得更小一点。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意见吗?”……
镜头二:大班幼儿在进行“古老的城堡”绘画活动,在对不同造型、色彩、布局的城堡图片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后,幼儿进行了自主创作。在最后的作品欣赏和评价环节,教师B抛出一个问题:“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孩子们说:“我的城堡顶很漂亮(造型)。”“我的城堡颜色旧旧的(色彩)。”“我的城堡有高有低(布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内在的审美感动中不断提升和拓展经验。不难看出,在上述评价环节中,教师A和教师B在观念和行为上体现出以下差异:
1.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
“镜头二”中,“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指向的是自我,注重幼儿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引导幼儿通过内部评价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而“镜头一”中教师和同伴的建议都来自外界,是一种外部评价,是别人告知的间接经验。单纯运用外部评价将会剥夺幼儿独立思考的机会。
2.积极评价还是消极评价
教师A引导幼儿关注的是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在熊猫的结构比例以及绘画步骤上;教师B则是让幼儿更多地关注自己作品中的优点,总结自己有益的创作经验。前者是一种消极评价,容易打击部分幼儿的积极性,而后者是一种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分享成功的审美体验。
3.过程导向的评价还是结果导向的评价
教师A的“怎样才能把熊猫画得更像”是体现结果导向的评价,“像”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至于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更珍贵的所思所想却被忽略;教师B的“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这一提问则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是过程导向的评价。《指南》建议教师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比较以上两位教师的评价方式,显然关注幼儿内在的自我评价、过程导向的积极评价更有利于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强调幼儿主体性评价的同时,并不排斥成人和同伴的积极评价。《指南》也明确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大致可分为导入、欣赏交流、创作、作品展示和评价四个环节,评价环节组织得当,可以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在与同伴、成人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和拓展自己的审美经验。依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区美术教研组开展活动的经验,我们认为幼儿作品评价的环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注重幼儿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引导幼儿提取自己的成功经验或回顾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中,教师在作品展示环节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尝试用手捏成型的方法制作了小鸭子,你们感觉做得怎么样?你做的小鸭子哪里最好?你是怎么做的?”再如在泥工“龟兔赛跑”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的提问是:“今天我们做了‘龟兔赛跑’故事里的小兔子,你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幼儿通过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操作体验,积累和提升了审美经验。
2.叙事性评价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叙事的功能,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想象和表达自己创编的故事。叙事性评价通过鼓励幼儿描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了解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小老鼠上灯台”绘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幼儿有的画了小老鼠想办法爬上灯台偷油吃的有趣事情,有的画了小老鼠从油灯上跌落下来滑稽可笑的样子……在作品欣赏和评价环节,幼儿通过说一说自己画的小老鼠的故事,创造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构思和情感。
3.解释性评价
在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倾听幼儿的所思所想,了解幼儿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真情实感。解释性评价需要教师通过询问、交谈,了解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例如绘画活动“熊猫”中,一名幼儿在熊猫身上画上了黑色条纹,有些像斑马的图案。教师询问他的想法,他不置可否。接着,他又在另一只熊猫身上画了个黑点。教师问他:“你为什么点个黑点啊?”他兴奋地回答:“这是熊猫身上的一颗痣!”当幼儿无法解释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积极感受给予解释性回应,如:“哦,看起来你给熊猫穿了件条纹衫。”这种解释性回应既是对幼儿的肯定,也丰富和拓展了他们的审美经验。
4.游戏性评价
游戏性评价可以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关注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通过游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水墨画活动“猴子”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画各种动态的猴子。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猴子,并学学它的样子,还请幼儿在大家面前模仿自己最喜欢的猴子的样子,让其他幼儿猜一猜。教师通过让幼儿模仿动作、猜测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所有同伴的作品,并重点观察猴子的不同动态表现。幼儿也通过这一评价方式,多通道地表达事物的形象和自己的感受。
5.展示性评价
展示性评价用独特的方式展示幼儿的作品,给予幼儿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使幼儿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大班绘画活动“徽派建筑”中,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了一幅青山绿水中的徽居群落画卷,幼儿看了激动地和同伴说:“看,我们是一个村子的!”幼儿在拼图似的展示中感受更为丰富的画面,也体验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再如手工制作活动“可爱的虎头帽”的最后环节,孩子们戴上亲手制作的虎头帽,相互欣赏并合影留念,从中体验成功感并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又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中,幼儿将作品自由放入由草地、池塘、山坡构成的场景,既可相互欣赏,也可成为班级环境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教师需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每种方式也不是彼此孤立的,教师可以组合使用。例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就运用了反思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两种方式。在欣赏和评价环节,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式,提出什么启发性的问题,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审美体验,关注指向幼儿内在的、积极的、过程导向的评价,引导幼儿真正地用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用自己稚朴的笔触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教师对于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应抱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用心去聆听他们的独特想法,支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提升审美经验。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这颗种子需要得到成人的精心呵护才能生根、发芽。
镜头二:大班幼儿在进行“古老的城堡”绘画活动,在对不同造型、色彩、布局的城堡图片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后,幼儿进行了自主创作。在最后的作品欣赏和评价环节,教师B抛出一个问题:“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孩子们说:“我的城堡顶很漂亮(造型)。”“我的城堡颜色旧旧的(色彩)。”“我的城堡有高有低(布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内在的审美感动中不断提升和拓展经验。不难看出,在上述评价环节中,教师A和教师B在观念和行为上体现出以下差异:
1.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
“镜头二”中,“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指向的是自我,注重幼儿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引导幼儿通过内部评价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而“镜头一”中教师和同伴的建议都来自外界,是一种外部评价,是别人告知的间接经验。单纯运用外部评价将会剥夺幼儿独立思考的机会。
2.积极评价还是消极评价
教师A引导幼儿关注的是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在熊猫的结构比例以及绘画步骤上;教师B则是让幼儿更多地关注自己作品中的优点,总结自己有益的创作经验。前者是一种消极评价,容易打击部分幼儿的积极性,而后者是一种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分享成功的审美体验。
3.过程导向的评价还是结果导向的评价
教师A的“怎样才能把熊猫画得更像”是体现结果导向的评价,“像”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至于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更珍贵的所思所想却被忽略;教师B的“你设计的城堡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这一提问则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是过程导向的评价。《指南》建议教师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比较以上两位教师的评价方式,显然关注幼儿内在的自我评价、过程导向的积极评价更有利于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强调幼儿主体性评价的同时,并不排斥成人和同伴的积极评价。《指南》也明确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大致可分为导入、欣赏交流、创作、作品展示和评价四个环节,评价环节组织得当,可以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在与同伴、成人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和拓展自己的审美经验。依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区美术教研组开展活动的经验,我们认为幼儿作品评价的环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注重幼儿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引导幼儿提取自己的成功经验或回顾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中,教师在作品展示环节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尝试用手捏成型的方法制作了小鸭子,你们感觉做得怎么样?你做的小鸭子哪里最好?你是怎么做的?”再如在泥工“龟兔赛跑”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的提问是:“今天我们做了‘龟兔赛跑’故事里的小兔子,你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幼儿通过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操作体验,积累和提升了审美经验。
2.叙事性评价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叙事的功能,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想象和表达自己创编的故事。叙事性评价通过鼓励幼儿描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了解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小老鼠上灯台”绘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幼儿有的画了小老鼠想办法爬上灯台偷油吃的有趣事情,有的画了小老鼠从油灯上跌落下来滑稽可笑的样子……在作品欣赏和评价环节,幼儿通过说一说自己画的小老鼠的故事,创造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构思和情感。
3.解释性评价
在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倾听幼儿的所思所想,了解幼儿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真情实感。解释性评价需要教师通过询问、交谈,了解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例如绘画活动“熊猫”中,一名幼儿在熊猫身上画上了黑色条纹,有些像斑马的图案。教师询问他的想法,他不置可否。接着,他又在另一只熊猫身上画了个黑点。教师问他:“你为什么点个黑点啊?”他兴奋地回答:“这是熊猫身上的一颗痣!”当幼儿无法解释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积极感受给予解释性回应,如:“哦,看起来你给熊猫穿了件条纹衫。”这种解释性回应既是对幼儿的肯定,也丰富和拓展了他们的审美经验。
4.游戏性评价
游戏性评价可以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关注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通过游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水墨画活动“猴子”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画各种动态的猴子。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猴子,并学学它的样子,还请幼儿在大家面前模仿自己最喜欢的猴子的样子,让其他幼儿猜一猜。教师通过让幼儿模仿动作、猜测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所有同伴的作品,并重点观察猴子的不同动态表现。幼儿也通过这一评价方式,多通道地表达事物的形象和自己的感受。
5.展示性评价
展示性评价用独特的方式展示幼儿的作品,给予幼儿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使幼儿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大班绘画活动“徽派建筑”中,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了一幅青山绿水中的徽居群落画卷,幼儿看了激动地和同伴说:“看,我们是一个村子的!”幼儿在拼图似的展示中感受更为丰富的画面,也体验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再如手工制作活动“可爱的虎头帽”的最后环节,孩子们戴上亲手制作的虎头帽,相互欣赏并合影留念,从中体验成功感并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又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中,幼儿将作品自由放入由草地、池塘、山坡构成的场景,既可相互欣赏,也可成为班级环境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教师需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每种方式也不是彼此孤立的,教师可以组合使用。例如,泥塑“池塘里的小鸭子”活动就运用了反思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两种方式。在欣赏和评价环节,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式,提出什么启发性的问题,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审美体验,关注指向幼儿内在的、积极的、过程导向的评价,引导幼儿真正地用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用自己稚朴的笔触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教师对于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应抱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用心去聆听他们的独特想法,支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提升审美经验。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这颗种子需要得到成人的精心呵护才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