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丁(化名),12岁。一年级开始,几乎每节课都可以听到任课老师对他的抱怨,说其扰乱课堂秩序;他的座位更是经常调换,因为同学都受不了被打扰;他总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跑遍校园各个角落,并状况不断:不是歪戴帽子拿着小刀在同学身后比划着说抢劫了抢劫了,就是从四楼向下扔小石子,还踮起脚尖看谁会被砸中……鉴于以上种种表现,结合医生诊断,他处于多动症的临界点,所以才如此“好动”。因为好动,同学渐渐和他疏离,老师谈“他”色变,并给他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父母常因他向其他家长赔礼道歉,并不断接受老师的特别“接见”。小丁自己也不断纠结在想改变又改变不了的矛盾中而无力自拔。如何引导和帮助他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续写崭新的故事?叙事疗法中问题外化辅导方式的独特理念和相关技术,启发了我的思考。
叙事疗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 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它以“叙事”为隐喻,把人们的生活经验当成故事,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透过治疗者的重写,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进而获得新的重建力量。“问题外化”是叙事疗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通俗地说就是“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孩子不等于问题” 。即将问题与人分开,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问题和人分离后,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发现与认可,进而能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将这样的辅导理念用于育人实践中,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从问题捆绑中解放出来,继而积极地面对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得到别样的快乐。针对前述个案,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挑拨离间”——把问题和人巧分离
叙事疗法中,常运用语言强化问题对于个人的影响,而非假设人是问题。它旨在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坏的,只是后天各种原因,才导致了他暂时的状况。为此,我运用“挑拨离间”式的外化谈话,巧妙地把问题和他本人分开,使问题趋向简单。
“我手上有个坏朋友”
升旗仪式时,安静的队伍中忽然传来极不协调的声音。我循声而去,看到小丁在玩橡皮筋,一颗五角星初步形成,而他正得意地向其他孩子炫耀。我轻轻地从他手上拿过橡皮筋,做了个“嘘”的动作,示意他保持安静。
升旗结束后,我找到了他,轻声问道:“你觉得升旗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玩东西。”他立刻回答。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敏感,一下子就明白我想和他讨论什么。“哦?还有吗?”我继续追问。“不能说话,也不能笑,手不玩东西。”他补充道。“也就是说要严肃,是吧?”“是的,因为是升旗。”“看得出你很明白升旗时的礼仪,可为什么皮筋和你玩上了呢?”“因为我管不住手。手伸进口袋的时候,发现有根皮筋就拿出来玩了。”“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手上有个‘坏朋友’在作怪。”我笑了。“现在你已经知道问题的原因了,是不是得想个办法管管这个‘坏朋友’呢?”“嗯,下次我不在口袋里放东西了,这样它就没东西可玩了。”他竟然有些兴奋,或许是因为找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也替他高兴起来,说:“对付这个坏朋友,以后没东西让它玩确实是个好方法。那没东西玩,你觉得它可能还会干些什么呢?”“嗯,它可能会去碰别人,也可能和自己玩。呵呵!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激动地说。“好的,那我们一起期待它的改变吧!来,为我们找到好办法击个掌。”
外化问题不仅可以将问题排除在个人之外,还可以通过对话为人们带来希望和鼓励。上述案例中,当我发现他的行为时,没有当面训斥,而只是对他的“好动”行为作了低调处理。谈话中,我巧妙地把“你怎么和皮筋玩上了”换成“皮筋怎么和你玩上了”,先把问题转化为皮筋对他的骚扰,再通过“原来是手上有个坏朋友在作怪”这种隐喻外化问题,从而使他从“是我不遵守升旗礼仪”的自责中脱困,最后鼓励他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如口袋里不再放东西等。如此,师生间的谈话不再伴随着生气和忐忑不安,相反地,我们犹如一条战壕上的朋友,心平气和,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二、“对症下药”——让他成为驾驭问题的主人
怀特认为,“外化”能让人们体验到自己不是问题,问题不再是个人品性“真相”的表现,由此,让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可见而可行。每当小丁发生状况,我都会试着和他这样聊天:“我们要怎么称呼这个问题?”“坏朋友是如何影响你的?”“你能把这个坏朋友描述出来吗?”“你想怎么打败它?”等。通过给问题命名的方式,让他与问题保持距离,从而能客观地检视其状况,对症下药地拟定应对方式,轻松成为驾驭问题的主人。
为此,我会让小丁通过故事或绘画的形式描述出这个“问题对象”(如右上图)。从图中看,他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个“坏朋友”的形象:浑身充满暴力,不断叫嚣着让他去打人。当问题对象明确化后,他就有了成功战胜“坏朋友”的经历。如图上写的:“它是我的坏朋友,它让我去打人,骂人,做坏事。不过有时候我不会听它的,这几次我就没有去打人,骂人,做坏事。”随着这些“例外”的不断增多,小丁在与“坏朋友”的交锋中开始占据主动权。
“它不安分时拧它一下”
星期天,我、小丁、小丁妈妈一起去做义工。车上,小丁妈妈高兴地祝贺小丁即将成为下周的“班级之星”。我也马上肯定说:“他这段时间很努力,大家一致推荐他当班级之星,因为他现在下课不打人,不骂人了。”此时的小丁,脸上不时露出羞涩的笑容,显然很高兴、自豪。然后,我又说起他前段时间升旗仪式时玩橡皮筋的事,只见他一本正经地说:“那是因为我手上有个‘坏朋友’。”
“哦,手上有个‘坏朋友’?你是怎么打败它,不让它控制你的呢?”他妈妈饶有兴趣地问。 “我不在口袋里放东西,让它没得玩。”他认真地说。
“嗯嗯,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法子治它吗?”妈妈一脸期待。
“它不安分时我就拧它一下,让它感到痛,它就老实了。”他甚至马上拧了自己手一下。看着他呲牙咧嘴的样子,我被逗笑了,连忙说:“这个方法一用,它就真的不敢给你找麻烦了。你好聪明!”
“我儿子真聪明,只要你有决心去治他,妈妈相信它一定会被你打败的!”小丁妈妈忍不住搂住了儿子,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从绘画和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外化”对于解决好动孩子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使问题对象变得明确,而且有助于小丁更好地找寻解决方法,从而使原先遥不可及的期望变得清晰、现实,孩子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自己完全有能力成为“问题”的驾驭者和改变者。
三、“巧借东风”——让多种力量丰富支线故事
叙事疗法中,把带着问题的故事称为主线故事,而把生命故事中没有被看到,可以让人有力量的故事,称为支线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以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如果说问题是他的主线故事,那么他的“例外”优势则是一个个支线故事。叙事疗法主张将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认为详细勾勒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而丰厚的支线故事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它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助,如家长、同伴、任课老师。这些在他生命中一直存在的重要他人,犹如“东风”值得“巧借”。
对小丁的辅导,从一开始我就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学习叙事疗法的实质、外化问题的聊天方法,并让他妈妈记录下小丁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有心的妈妈把他的故事作了分类,如“家务篇”“善良篇”“孝顺篇”“能干篇”“公德篇”等。合适的时候,我会在班级里讲述这些支线故事,并让学生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再让小丁谈谈当时的想法,传授生活中还有哪些经验能有效打败“坏朋友”等。
“用我的压岁钱去捐”
晨间谈话时,我隐去了故事的主人公,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某一个家庭中的故事。正月里,妈妈的微信朋友圈上出现了两条关于献爱心的新闻,就给身边的儿子读了起来。没想到,妈妈还没读完,儿子马上说:“老妈,我想把我的一部分压岁钱捐出去。虽然我们家因为刚买房子欠了不少钱,但是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的。”而此时,妈妈的眼睛却如进了沙子般,再也控制不住,抱紧他说:“儿子,太好了!妈妈真的好感动,我生了一个既懂事又有爱心的孩子。”事后,儿子从压岁钱里拿出500元捐给了兄弟学校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虽然钱不多,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故事讲完了,我让学生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没想到大家一致猜是小丁。我询问原因,有的说:“我不开心时,他会给我讲笑话,让我开心起来。”有的说:“我们班每次饮水机没水时,小丁总是第一个去抬,所以我猜是他。”……通过猜这个环节让小丁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同伴心中的美好一面。这种自我认识的改变,为他改变“好动”行为增添了“正能量”。
在班级中,我通过开设“优点轰炸”班队课,组建了帮助小丁的“成长小团队”,不断给予他鼓励,在他周围构筑起一道信任的墙,一起见证他重构生命故事的历程。慢慢地,小丁的支线故事越来越丰富,以至于我们可以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当他出现反复时,老师会说:“我相信这不是你想做的。”当他积极挑战 “问题”时,同伴会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我看好你!”当他有所改变时,他的好朋友会说:“小丁,你真是好样的!”他的妈妈也会说:“我的儿子真棒,妈妈相信你一定有本事战胜‘坏朋友’。”而更多的则是:“以前我把手放到他的桌上时,他会骂人,现在他会很温柔地跟我说,‘你的手挡住我写字了,请你移开。’”“以前小丁有不会做的题目时,他会偷看。现在他会问了,而且很有礼貌。”“以前小丁爱骂人,打人,但是现在不这样了。”“小丁上课不说话了,下课还会看课外书了。”同伴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不断促使他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使得自己的主线故事逐渐敞亮。
问题孩子习惯了把自己和问题划上等号,而叙事疗法从本质上改变了这种观念,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挑战问题的自信心。相信如果更多的教育者领会了叙事疗法的精髓,掌握了操作方法,定会使更多像小丁一样的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
浙江绍兴
叙事疗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 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它以“叙事”为隐喻,把人们的生活经验当成故事,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透过治疗者的重写,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进而获得新的重建力量。“问题外化”是叙事疗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通俗地说就是“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孩子不等于问题” 。即将问题与人分开,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问题和人分离后,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发现与认可,进而能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将这样的辅导理念用于育人实践中,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从问题捆绑中解放出来,继而积极地面对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得到别样的快乐。针对前述个案,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挑拨离间”——把问题和人巧分离
叙事疗法中,常运用语言强化问题对于个人的影响,而非假设人是问题。它旨在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坏的,只是后天各种原因,才导致了他暂时的状况。为此,我运用“挑拨离间”式的外化谈话,巧妙地把问题和他本人分开,使问题趋向简单。
“我手上有个坏朋友”
升旗仪式时,安静的队伍中忽然传来极不协调的声音。我循声而去,看到小丁在玩橡皮筋,一颗五角星初步形成,而他正得意地向其他孩子炫耀。我轻轻地从他手上拿过橡皮筋,做了个“嘘”的动作,示意他保持安静。
升旗结束后,我找到了他,轻声问道:“你觉得升旗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玩东西。”他立刻回答。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敏感,一下子就明白我想和他讨论什么。“哦?还有吗?”我继续追问。“不能说话,也不能笑,手不玩东西。”他补充道。“也就是说要严肃,是吧?”“是的,因为是升旗。”“看得出你很明白升旗时的礼仪,可为什么皮筋和你玩上了呢?”“因为我管不住手。手伸进口袋的时候,发现有根皮筋就拿出来玩了。”“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手上有个‘坏朋友’在作怪。”我笑了。“现在你已经知道问题的原因了,是不是得想个办法管管这个‘坏朋友’呢?”“嗯,下次我不在口袋里放东西了,这样它就没东西可玩了。”他竟然有些兴奋,或许是因为找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也替他高兴起来,说:“对付这个坏朋友,以后没东西让它玩确实是个好方法。那没东西玩,你觉得它可能还会干些什么呢?”“嗯,它可能会去碰别人,也可能和自己玩。呵呵!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激动地说。“好的,那我们一起期待它的改变吧!来,为我们找到好办法击个掌。”
外化问题不仅可以将问题排除在个人之外,还可以通过对话为人们带来希望和鼓励。上述案例中,当我发现他的行为时,没有当面训斥,而只是对他的“好动”行为作了低调处理。谈话中,我巧妙地把“你怎么和皮筋玩上了”换成“皮筋怎么和你玩上了”,先把问题转化为皮筋对他的骚扰,再通过“原来是手上有个坏朋友在作怪”这种隐喻外化问题,从而使他从“是我不遵守升旗礼仪”的自责中脱困,最后鼓励他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如口袋里不再放东西等。如此,师生间的谈话不再伴随着生气和忐忑不安,相反地,我们犹如一条战壕上的朋友,心平气和,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二、“对症下药”——让他成为驾驭问题的主人
怀特认为,“外化”能让人们体验到自己不是问题,问题不再是个人品性“真相”的表现,由此,让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可见而可行。每当小丁发生状况,我都会试着和他这样聊天:“我们要怎么称呼这个问题?”“坏朋友是如何影响你的?”“你能把这个坏朋友描述出来吗?”“你想怎么打败它?”等。通过给问题命名的方式,让他与问题保持距离,从而能客观地检视其状况,对症下药地拟定应对方式,轻松成为驾驭问题的主人。
为此,我会让小丁通过故事或绘画的形式描述出这个“问题对象”(如右上图)。从图中看,他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个“坏朋友”的形象:浑身充满暴力,不断叫嚣着让他去打人。当问题对象明确化后,他就有了成功战胜“坏朋友”的经历。如图上写的:“它是我的坏朋友,它让我去打人,骂人,做坏事。不过有时候我不会听它的,这几次我就没有去打人,骂人,做坏事。”随着这些“例外”的不断增多,小丁在与“坏朋友”的交锋中开始占据主动权。
“它不安分时拧它一下”
星期天,我、小丁、小丁妈妈一起去做义工。车上,小丁妈妈高兴地祝贺小丁即将成为下周的“班级之星”。我也马上肯定说:“他这段时间很努力,大家一致推荐他当班级之星,因为他现在下课不打人,不骂人了。”此时的小丁,脸上不时露出羞涩的笑容,显然很高兴、自豪。然后,我又说起他前段时间升旗仪式时玩橡皮筋的事,只见他一本正经地说:“那是因为我手上有个‘坏朋友’。”
“哦,手上有个‘坏朋友’?你是怎么打败它,不让它控制你的呢?”他妈妈饶有兴趣地问。 “我不在口袋里放东西,让它没得玩。”他认真地说。
“嗯嗯,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法子治它吗?”妈妈一脸期待。
“它不安分时我就拧它一下,让它感到痛,它就老实了。”他甚至马上拧了自己手一下。看着他呲牙咧嘴的样子,我被逗笑了,连忙说:“这个方法一用,它就真的不敢给你找麻烦了。你好聪明!”
“我儿子真聪明,只要你有决心去治他,妈妈相信它一定会被你打败的!”小丁妈妈忍不住搂住了儿子,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从绘画和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外化”对于解决好动孩子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使问题对象变得明确,而且有助于小丁更好地找寻解决方法,从而使原先遥不可及的期望变得清晰、现实,孩子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自己完全有能力成为“问题”的驾驭者和改变者。
三、“巧借东风”——让多种力量丰富支线故事
叙事疗法中,把带着问题的故事称为主线故事,而把生命故事中没有被看到,可以让人有力量的故事,称为支线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以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如果说问题是他的主线故事,那么他的“例外”优势则是一个个支线故事。叙事疗法主张将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认为详细勾勒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而丰厚的支线故事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它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助,如家长、同伴、任课老师。这些在他生命中一直存在的重要他人,犹如“东风”值得“巧借”。
对小丁的辅导,从一开始我就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学习叙事疗法的实质、外化问题的聊天方法,并让他妈妈记录下小丁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有心的妈妈把他的故事作了分类,如“家务篇”“善良篇”“孝顺篇”“能干篇”“公德篇”等。合适的时候,我会在班级里讲述这些支线故事,并让学生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再让小丁谈谈当时的想法,传授生活中还有哪些经验能有效打败“坏朋友”等。
“用我的压岁钱去捐”
晨间谈话时,我隐去了故事的主人公,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某一个家庭中的故事。正月里,妈妈的微信朋友圈上出现了两条关于献爱心的新闻,就给身边的儿子读了起来。没想到,妈妈还没读完,儿子马上说:“老妈,我想把我的一部分压岁钱捐出去。虽然我们家因为刚买房子欠了不少钱,但是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的。”而此时,妈妈的眼睛却如进了沙子般,再也控制不住,抱紧他说:“儿子,太好了!妈妈真的好感动,我生了一个既懂事又有爱心的孩子。”事后,儿子从压岁钱里拿出500元捐给了兄弟学校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虽然钱不多,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故事讲完了,我让学生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没想到大家一致猜是小丁。我询问原因,有的说:“我不开心时,他会给我讲笑话,让我开心起来。”有的说:“我们班每次饮水机没水时,小丁总是第一个去抬,所以我猜是他。”……通过猜这个环节让小丁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同伴心中的美好一面。这种自我认识的改变,为他改变“好动”行为增添了“正能量”。
在班级中,我通过开设“优点轰炸”班队课,组建了帮助小丁的“成长小团队”,不断给予他鼓励,在他周围构筑起一道信任的墙,一起见证他重构生命故事的历程。慢慢地,小丁的支线故事越来越丰富,以至于我们可以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当他出现反复时,老师会说:“我相信这不是你想做的。”当他积极挑战 “问题”时,同伴会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我看好你!”当他有所改变时,他的好朋友会说:“小丁,你真是好样的!”他的妈妈也会说:“我的儿子真棒,妈妈相信你一定有本事战胜‘坏朋友’。”而更多的则是:“以前我把手放到他的桌上时,他会骂人,现在他会很温柔地跟我说,‘你的手挡住我写字了,请你移开。’”“以前小丁有不会做的题目时,他会偷看。现在他会问了,而且很有礼貌。”“以前小丁爱骂人,打人,但是现在不这样了。”“小丁上课不说话了,下课还会看课外书了。”同伴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不断促使他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使得自己的主线故事逐渐敞亮。
问题孩子习惯了把自己和问题划上等号,而叙事疗法从本质上改变了这种观念,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挑战问题的自信心。相信如果更多的教育者领会了叙事疗法的精髓,掌握了操作方法,定会使更多像小丁一样的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
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