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陈窠创新作文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c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可是如果要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作文,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不仅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就连老师也常叹“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营造创新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权威抑制创造,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念。民主平等表现为要允许、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观点,不要迫使学生钻入老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用强制、恐吓的办法对待学生,是学校中最坏的事,它窒息了真正的科学动力”。
   2、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有一次作文课,我给出示了一幅图象:一只小蟋蟀坐在一只西瓜船上,微笑着用一条桨在水面上划着。然后,在学生兴致勃勃之际,我这样引导学生: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蟋蟀?它在什么水面上划船?将要干什么去?路上遇到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的想象是老师无法预料的。四十个学生写出了四十个完全不同的蟋蟀,编出了四十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产生灵感,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激活创新灵感
   1、抓住灵感契机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
   2、启发联想灵感
   在提倡写实的氛围中,联想似乎已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词语了,然而“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文章形式更多样,文章的主题更深刻,思路更广阔。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无味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充分利用思维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以此来指导作文。例如,《我的理想》这篇作文课,我不给学生过多的指点和约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地抒发真情实感。几天后,学生的习作交齐了。其中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老师不让学生辛苦读书,不让学生长时间从在教室里,不要学生做很多作业,不批评学生……我多么向往教室外面那些小鸟们自由的生活!什么时候能让我尽情地玩玩啊?假如我能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多好啊!我今后一定要当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的老师。”这篇文章跳出了定势思维,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是一篇创新的好文章。
  
   三、拓展创新思维
   1、“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2、“逆向”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逆向创新的成功范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路,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审视一切,分析一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进行反思,辨证地看问题,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反弹琵琶唱出新颖别致的乐曲,就能独辟蹊径,写出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好文章。
   3、“发散”创新
   发散思维是最能引发感悟的一种创造思维。针对某一命题或材料应训练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开启学生的创造闸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品质和能力。曾读到一位特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手有五指”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确立了“五指握拳,团结起来力量大”,“拇指不丑”,“避让,风格赞”等不同的题目,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考虑问题的多面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发散思维使学生禁锢的思想得到充分解放,不断写出富有时代感且见解独特的作文,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一位名人曾说:“第一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意在告诫人们,作文的思维贵在创新。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植生命个性自由舒展的土壤,鼓励创新,开辟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新天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生活,书写生活,创造生活。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愿我们的作文教学能更不拘一格,“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繁殖创新之林。”
  
   【作者单位: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江苏225300】
其他文献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教学就是发展学生语文之智,提高语文之能。时下,在教学改革大潮中,信息网络技术进入语文教学领域,给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智能创造了新的机制和诱人的前景。特级教师陈仲良先生曾就预言:“21世纪的语文教育将有第三次更为壮观的改变,转变为和语言——人的发展型。”“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计
我从1990年至1992年和1992年至1995年曾进行过两轮初中数学异步数学实验(实验班同时也进行语文异步教学实验)。两轮实验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题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言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每一个字眼下都徜徉着一种感情,正如脸谱,喜怒哀乐样样具全。课标中指出:“……要充分挖掘语言的人文内涵”。作文评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出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尤其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内容更是要求转变旧有教学方式方法,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向课堂要效益,拒绝摧残人性的、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的那种题海战术等等加班加点的教学模式。要想真正地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贯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注重朗读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淺谈认识和做法。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
《高级英语》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为了实现《大纲》的要求,教师应从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等修辞学角度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从而提高学生语篇的分析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1日在中南海会见了抵京接受中央政府任命的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这是在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的重要时刻,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来自香港的候任特首,
基于科学指标(ESI)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通过对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领域高影响力的国家/地区、机构、论文、期刊等的分析,进而为科研人员了解、跟踪、预测学科领域的科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