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彝族家长不识汉字,平时与子女交流都是用彝族语言。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校生活,文章针对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建构减法的概念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 一年级彝族学生 减法 数学表象
我班41名新招学生中有32名彝族学生,他们大多数距场镇较远,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大多数彝族学生的家长又不识字,生活中与子女交流都用彝语,极少用汉语交流。学生入学后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话。怎样让彝族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掌握学习内容呢?我在教学减法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情景中建构减法的表象。
彝族学生不懂汉语,老师说减法,彝族学生却不懂意思。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可让学生的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生活与数学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能用汉语表达这样一种思维过程。
案例:“3-1”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班上哪几个同学最爱跳绳?能主动地到讲台上跳给大家看看吗?(学生兴趣盎然,根据同学们的推荐选择了三个同学上台。)这次跳绳的规则是这样的:哪个同学跳累了,就请先下台,其余的同学留在讲台上。我让一个汉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彝族学生用彝语向同学们讲了一遍。中途有1个同学回到了座位上,讲台上只剩下2个同学,这样的办法虽然比较笨拙,也没有多少华丽的修饰,但是彝族同学在互相帮助中明白了减法其实就是总数里面少了一部分。虽然他们还不能清晰地用汉语表达这个过程,但是在思维深处却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与减法的意义建立起了联系,建构起了减法的表象。
二、让学生将数学表象抽象成数学符号。
学生仅有减法的表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种表象。对于基础薄弱,汉语水平差的彝族学生来讲,难度就更大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在数学表象与数学语言之间构筑一个桥梁。在“3-1”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上台跳绳的情境。
案例:将数学表象抽象为数学运算教学片段
师:如果我们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跳绳的情况,大家会吗?请拿出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我们先摆多少根小棒?生:3根。师:这3根小棒表示什么呢?生:先有3个同学上台跳绳。
师:那么1个同学回到座位上又怎样摆呢?
(学生方法很多)
生1:我用手捂住其中的一根。生2:我拿走了一根。生3:我用书盖着一根。……
师:同学们说的离开也好,捂住也好,拿走也好,都表示比以前少了,我们就用“-”表示,“-”是减号,表示减去的意思,少了1个同学,就是“-1”。师:现在看到的两根又表示什么呢?生:还有两个同学在讲台上跳绳。师:剩下两个同学,就是“=2”。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学们刚才摆的过程,我们该怎样画呢?生:先画3根小棒,再擦掉1根小棒。师:但是这个过程我们看不清楚,要看明白走了一个人,我们用虚线标明,虚线里的就表示减去了的。黑板上的图就表示3减去1,结果等于2。我把它写成3-1=2,“-”是减号,表示拿走的、盖住的、离开的等,“=2”表示还剩下的。
通过学生摆一摆、教师画一画等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减法的过程,体会到减法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都让会汉语的彝族同学翻译。最后用数学运算表示这样一个过程,达到用数学符号表达生活信息的目的,帮助学生将数学表象抽象成数学运算,逐步领会减号表示的意义。
三、活用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
怎样用好教材提供的例子,也是我遇到的一个难题。书上出示的情境图是让学生摆红花,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小石子,动手摆一摆“3-2”。学生很快就摆好了。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石子,在本子上画一画“3-2”,学生也能用虚线框框出两根小棒。我又让学生写出算式。最后我让学生摆“2-1”、“5-1”、“4-3”,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摆好,并写出算式。课后我让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这样全班学生都学会了5以内的减法。
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学生对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教材的画面信息,我们不能提供,只能用学生身边的小石子、小棒代替,再把实物操作用图画画出。学生在动手摆弄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对减法就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四、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减法。
我认为学生只会摆弄老师提供的算式还不够,还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减法。于是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减法?
案例:列举生活中的减法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会用石子、小棒摆出减法了,那么我们身边还有没有减法呢?生1:我有3中颗糖,吃了两颗,还有1颗糖了。师:你用写出减法算式吗?生1:写成3-2=1。生2:我的10个弹子,掉了2个,还有8个,写成10-2=8。生3:妈妈给了我两元钱,我买馒头用了1元,还有1元钱了,写成2-1=1。生4:我有5支铅笔,借了1支给同学,现在我只有4支铅笔了,写成5-1=4。……师:你们都能用算式表示想说的减法例子吗,请在笔记本上写出来。
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说明减法的意义,这表明学生心中对减法是有一定的认识的。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减法意义的了解,而且实现了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目的,学生感受到减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减法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特别是汉语水平比较差的一年级彝族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了减法的经验,但不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帮助他们构建起数学减法的概念。
关键词: 一年级彝族学生 减法 数学表象
我班41名新招学生中有32名彝族学生,他们大多数距场镇较远,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大多数彝族学生的家长又不识字,生活中与子女交流都用彝语,极少用汉语交流。学生入学后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话。怎样让彝族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掌握学习内容呢?我在教学减法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情景中建构减法的表象。
彝族学生不懂汉语,老师说减法,彝族学生却不懂意思。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可让学生的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生活与数学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能用汉语表达这样一种思维过程。
案例:“3-1”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班上哪几个同学最爱跳绳?能主动地到讲台上跳给大家看看吗?(学生兴趣盎然,根据同学们的推荐选择了三个同学上台。)这次跳绳的规则是这样的:哪个同学跳累了,就请先下台,其余的同学留在讲台上。我让一个汉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彝族学生用彝语向同学们讲了一遍。中途有1个同学回到了座位上,讲台上只剩下2个同学,这样的办法虽然比较笨拙,也没有多少华丽的修饰,但是彝族同学在互相帮助中明白了减法其实就是总数里面少了一部分。虽然他们还不能清晰地用汉语表达这个过程,但是在思维深处却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与减法的意义建立起了联系,建构起了减法的表象。
二、让学生将数学表象抽象成数学符号。
学生仅有减法的表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种表象。对于基础薄弱,汉语水平差的彝族学生来讲,难度就更大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在数学表象与数学语言之间构筑一个桥梁。在“3-1”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上台跳绳的情境。
案例:将数学表象抽象为数学运算教学片段
师:如果我们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跳绳的情况,大家会吗?请拿出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我们先摆多少根小棒?生:3根。师:这3根小棒表示什么呢?生:先有3个同学上台跳绳。
师:那么1个同学回到座位上又怎样摆呢?
(学生方法很多)
生1:我用手捂住其中的一根。生2:我拿走了一根。生3:我用书盖着一根。……
师:同学们说的离开也好,捂住也好,拿走也好,都表示比以前少了,我们就用“-”表示,“-”是减号,表示减去的意思,少了1个同学,就是“-1”。师:现在看到的两根又表示什么呢?生:还有两个同学在讲台上跳绳。师:剩下两个同学,就是“=2”。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学们刚才摆的过程,我们该怎样画呢?生:先画3根小棒,再擦掉1根小棒。师:但是这个过程我们看不清楚,要看明白走了一个人,我们用虚线标明,虚线里的就表示减去了的。黑板上的图就表示3减去1,结果等于2。我把它写成3-1=2,“-”是减号,表示拿走的、盖住的、离开的等,“=2”表示还剩下的。
通过学生摆一摆、教师画一画等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减法的过程,体会到减法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都让会汉语的彝族同学翻译。最后用数学运算表示这样一个过程,达到用数学符号表达生活信息的目的,帮助学生将数学表象抽象成数学运算,逐步领会减号表示的意义。
三、活用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
怎样用好教材提供的例子,也是我遇到的一个难题。书上出示的情境图是让学生摆红花,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小石子,动手摆一摆“3-2”。学生很快就摆好了。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石子,在本子上画一画“3-2”,学生也能用虚线框框出两根小棒。我又让学生写出算式。最后我让学生摆“2-1”、“5-1”、“4-3”,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摆好,并写出算式。课后我让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这样全班学生都学会了5以内的减法。
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学生对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教材的画面信息,我们不能提供,只能用学生身边的小石子、小棒代替,再把实物操作用图画画出。学生在动手摆弄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对减法就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四、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减法。
我认为学生只会摆弄老师提供的算式还不够,还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减法。于是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减法?
案例:列举生活中的减法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会用石子、小棒摆出减法了,那么我们身边还有没有减法呢?生1:我有3中颗糖,吃了两颗,还有1颗糖了。师:你用写出减法算式吗?生1:写成3-2=1。生2:我的10个弹子,掉了2个,还有8个,写成10-2=8。生3:妈妈给了我两元钱,我买馒头用了1元,还有1元钱了,写成2-1=1。生4:我有5支铅笔,借了1支给同学,现在我只有4支铅笔了,写成5-1=4。……师:你们都能用算式表示想说的减法例子吗,请在笔记本上写出来。
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说明减法的意义,这表明学生心中对减法是有一定的认识的。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减法意义的了解,而且实现了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目的,学生感受到减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减法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特别是汉语水平比较差的一年级彝族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了减法的经验,但不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帮助他们构建起数学减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