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式,通常是学生“喜欢读”却无法真正“读懂”“读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解读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肤浅处、困惑处根据小说的体式特点,以问促读,让学生细读精思,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进而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路径;相机而问
相机而问,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观察依据,随时留意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解读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解读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肤浅处、困惑处,根据小说的体式特点,以问促读,让学生细读精思,逐步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学会阅读”“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1]教材中的现当代小说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式,“喜欢读”却无法真正“读懂”“读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学生阅读小说,往往只看到情节,看不到情节设置的用意;只看到故事发生的环境,看不到环境与人物、情节的关系;只看到人物的经历与遭遇,看不到人物背后的命运推手。我们若要让学生“读懂”“读好”文章,产生高层次的阅读理解,即结合已有的语文经验与人生经验对所读作品有深刻的的理解,就必须在这三个“看不到”之处相机而问,当学生的阅读思维停留于文字的表层时,适时推一把,让他们真正“入乎其内”,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进而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以《祝福》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根据小说的特点设计问题,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环境描写的细微处追问
“小说表现人物、叙述事件,就必须具体地描绘环境,特别是描绘那决定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的时代风貌与社会环境。”[2]成功的小说总少不了卓越的环境描绘,但是学生对小说中关于环境描写的阅读常常是一扫而过或是直接跳读,即使在课堂上带着老师给的阅读指令进行相应的阅读分析,也常因为文学审美能力薄弱,导致解读呈现语焉不详的状态,甚至将鉴赏术语生吞活剥直接往上套。
《祝福》开篇的环境描写极为经典,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暗含作者的情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到了“钝响”“震耳的大音”“幽微的火药香”,看到了新年的气氛,却看不到“晚云”“沉重”;粗心的学生看到了鲁镇“家中却一律忙”“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却不曾在心中想过为何“鲁镇乱成一团糟”。对此,我们不妨在学生的分析中追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时的鲁镇一定还有其它的景色可写,但作者刻意放大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你能看出作者隐藏在这些景物背后的情绪吗?借由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热闹忙碌的景象中实际上暗藏着作者的厌恶和贬斥。
细心的学生看到了忙着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自然也就想到了当时的社会仍是“男尊女卑”,但却忽略了在环境描写中插入的一句议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此时只需追问此句是否多余?学生自然也就会发现更多的社会问题: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农村,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阶级关系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依然牢牢统治着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农村。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因此而不可逆。
两处追问设计了解学生因肤浅的审美感受而忽略的细微处,让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文本中明确了创作原理:小说“描绘了景物与环境陈设,往往也刻画了人物、展开了情节”[2]。“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二、在人物性格的复杂处发问
经典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很多都是性格较为复杂的圆形人物。圆形人物的性格有轴心特点,也有多层次的性格特征。但学生受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在情节中看到人物的显性性格,而看不到人物行为背后的隐性性格,从而造成人物解读的肤浅化现象。
例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学生了解了祥林嫂的善良本分、吃苦耐劳与不幸,发现了将祥林嫂推向死路的各色人等,看到了外部环境带给祥林嫂的悲剧;却看不见祥林嫂的“出逃”“撞香案”这些抗争所折射的人物的复杂性——她努力摆脱虐待,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反抗被婆家如牲畜般买卖的命运,和同时代同阶层的女性相比,她看似“与众不同”地“出格”,但她的倔强反抗是源于内心对正常人生活的积极追求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提醒学生注意相应情节的两处叙写:“她反满足”——怎样的生活让她满足?她的满足表明了什么?还有卫老婆子的一句话:“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究竟是怎样的念书人家呢?那念书人家的主人信奉的又是什么思想?学生自然会顺着这两个问题去思考分析,渐渐就会意識到祥林嫂的出逃只是本能的自救,她出逃自救所追求的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让她满足的生活是做了一个众人夸奖的“好奴隶”的生活;抗婚只是因为“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贞洁观已经深入她的内心,她拼尽全力的反抗实质是在不自觉地拼尽性命维护着封建礼教,给予她反抗力量的思想恰恰源于将她推向死路的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因此,祥林嫂越是努力去“捐门槛”“问鬼神”,她的毁灭就越震撼人心。
三、在人物语言的精妙处细问
小说的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优秀的小说人物语言暗含着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等诸多信息,能反映人物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状态。作者在人物的语言上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都有其深意。“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3],但是学生没有人物语言的解读价值的概念,常常只是将人物对话当作情节中的一小部分,不做多想。
《祝福》一文的故事情节清晰,学生很容易看到祥林嫂的几次变故。但由于阅读能力不足,导致他们的视线与思维常常只聚焦在主人公身上,而对于相关情节中其他人物的语言则匆匆掠过。例如文中关于鲁四老爷语言的直接描写不多,全文共6句,57个字,但在祥林嫂被婆家强行绑去的事件始末就穿插了5句,共37个字:“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可恶!”“然而……”看着字数寥寥,实则意味丰富。当学生仅关注可怜的祥林嫂“好景”不长,人生再遭变故时,我们不妨细问:鲁四老爷为什么说“不好”?逃出来自食其力为什么不好?说谁可恶?还是何事可恶?两次“然而”背后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几个看似细碎的问题,实质上将人物的语言与小说的主旨关联起来,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维碰撞:除了让学生看到鲁四老爷的冷酷,还可以进一步看到鲁四老爷对于封建宗法族权的维护,由此便可将学生的思维深推一步:婆婆怎么就可以顺顺利利抢了人去?又怎么可以顺顺利利卖了人?如果是宗法族权默许与纵容,后来人们对于再嫁后不幸亡夫丧子的祥林嫂又何以百般鄙薄?几番思考与讨论过后,学生就会看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虚伪性:既要求女子守节,可宗法族权又默许婆家将守寡的儿媳当商品出卖。学生就会看到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女性走向死亡的必然——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在她精神上的重重虐杀,最终她只能是从肉体到精神彻底毁灭。至此,学生才完整地看到小说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宗法制的控诉,也才算真正读懂了《祝福》。
小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仅仅知道“写什么”的粗阅读进入明白“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鉴赏阅读,扎扎实实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与生成,同时紧抓小说的体式特点,相机而问,通过“问一问”的形式,在关键处推一把,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读中见疑、在疑中发问,在问中精思,从而求得对小说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真正“读懂”“读好”一篇小说。
注释: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本文为三明市大田县重点课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TKTZX-2016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池丽(1976—),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路径;相机而问
相机而问,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观察依据,随时留意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解读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解读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肤浅处、困惑处,根据小说的体式特点,以问促读,让学生细读精思,逐步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学会阅读”“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1]教材中的现当代小说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式,“喜欢读”却无法真正“读懂”“读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学生阅读小说,往往只看到情节,看不到情节设置的用意;只看到故事发生的环境,看不到环境与人物、情节的关系;只看到人物的经历与遭遇,看不到人物背后的命运推手。我们若要让学生“读懂”“读好”文章,产生高层次的阅读理解,即结合已有的语文经验与人生经验对所读作品有深刻的的理解,就必须在这三个“看不到”之处相机而问,当学生的阅读思维停留于文字的表层时,适时推一把,让他们真正“入乎其内”,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进而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以《祝福》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根据小说的特点设计问题,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环境描写的细微处追问
“小说表现人物、叙述事件,就必须具体地描绘环境,特别是描绘那决定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的时代风貌与社会环境。”[2]成功的小说总少不了卓越的环境描绘,但是学生对小说中关于环境描写的阅读常常是一扫而过或是直接跳读,即使在课堂上带着老师给的阅读指令进行相应的阅读分析,也常因为文学审美能力薄弱,导致解读呈现语焉不详的状态,甚至将鉴赏术语生吞活剥直接往上套。
《祝福》开篇的环境描写极为经典,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暗含作者的情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到了“钝响”“震耳的大音”“幽微的火药香”,看到了新年的气氛,却看不到“晚云”“沉重”;粗心的学生看到了鲁镇“家中却一律忙”“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却不曾在心中想过为何“鲁镇乱成一团糟”。对此,我们不妨在学生的分析中追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时的鲁镇一定还有其它的景色可写,但作者刻意放大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你能看出作者隐藏在这些景物背后的情绪吗?借由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热闹忙碌的景象中实际上暗藏着作者的厌恶和贬斥。
细心的学生看到了忙着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自然也就想到了当时的社会仍是“男尊女卑”,但却忽略了在环境描写中插入的一句议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此时只需追问此句是否多余?学生自然也就会发现更多的社会问题: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农村,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阶级关系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依然牢牢统治着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农村。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因此而不可逆。
两处追问设计了解学生因肤浅的审美感受而忽略的细微处,让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文本中明确了创作原理:小说“描绘了景物与环境陈设,往往也刻画了人物、展开了情节”[2]。“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二、在人物性格的复杂处发问
经典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很多都是性格较为复杂的圆形人物。圆形人物的性格有轴心特点,也有多层次的性格特征。但学生受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在情节中看到人物的显性性格,而看不到人物行为背后的隐性性格,从而造成人物解读的肤浅化现象。
例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学生了解了祥林嫂的善良本分、吃苦耐劳与不幸,发现了将祥林嫂推向死路的各色人等,看到了外部环境带给祥林嫂的悲剧;却看不见祥林嫂的“出逃”“撞香案”这些抗争所折射的人物的复杂性——她努力摆脱虐待,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反抗被婆家如牲畜般买卖的命运,和同时代同阶层的女性相比,她看似“与众不同”地“出格”,但她的倔强反抗是源于内心对正常人生活的积极追求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提醒学生注意相应情节的两处叙写:“她反满足”——怎样的生活让她满足?她的满足表明了什么?还有卫老婆子的一句话:“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究竟是怎样的念书人家呢?那念书人家的主人信奉的又是什么思想?学生自然会顺着这两个问题去思考分析,渐渐就会意識到祥林嫂的出逃只是本能的自救,她出逃自救所追求的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让她满足的生活是做了一个众人夸奖的“好奴隶”的生活;抗婚只是因为“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贞洁观已经深入她的内心,她拼尽全力的反抗实质是在不自觉地拼尽性命维护着封建礼教,给予她反抗力量的思想恰恰源于将她推向死路的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因此,祥林嫂越是努力去“捐门槛”“问鬼神”,她的毁灭就越震撼人心。
三、在人物语言的精妙处细问
小说的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优秀的小说人物语言暗含着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等诸多信息,能反映人物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状态。作者在人物的语言上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都有其深意。“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3],但是学生没有人物语言的解读价值的概念,常常只是将人物对话当作情节中的一小部分,不做多想。
《祝福》一文的故事情节清晰,学生很容易看到祥林嫂的几次变故。但由于阅读能力不足,导致他们的视线与思维常常只聚焦在主人公身上,而对于相关情节中其他人物的语言则匆匆掠过。例如文中关于鲁四老爷语言的直接描写不多,全文共6句,57个字,但在祥林嫂被婆家强行绑去的事件始末就穿插了5句,共37个字:“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可恶!”“然而……”看着字数寥寥,实则意味丰富。当学生仅关注可怜的祥林嫂“好景”不长,人生再遭变故时,我们不妨细问:鲁四老爷为什么说“不好”?逃出来自食其力为什么不好?说谁可恶?还是何事可恶?两次“然而”背后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几个看似细碎的问题,实质上将人物的语言与小说的主旨关联起来,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维碰撞:除了让学生看到鲁四老爷的冷酷,还可以进一步看到鲁四老爷对于封建宗法族权的维护,由此便可将学生的思维深推一步:婆婆怎么就可以顺顺利利抢了人去?又怎么可以顺顺利利卖了人?如果是宗法族权默许与纵容,后来人们对于再嫁后不幸亡夫丧子的祥林嫂又何以百般鄙薄?几番思考与讨论过后,学生就会看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虚伪性:既要求女子守节,可宗法族权又默许婆家将守寡的儿媳当商品出卖。学生就会看到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女性走向死亡的必然——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在她精神上的重重虐杀,最终她只能是从肉体到精神彻底毁灭。至此,学生才完整地看到小说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宗法制的控诉,也才算真正读懂了《祝福》。
小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仅仅知道“写什么”的粗阅读进入明白“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鉴赏阅读,扎扎实实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与生成,同时紧抓小说的体式特点,相机而问,通过“问一问”的形式,在关键处推一把,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读中见疑、在疑中发问,在问中精思,从而求得对小说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真正“读懂”“读好”一篇小说。
注释: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本文为三明市大田县重点课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TKTZX-2016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池丽(1976—),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