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型,回归本真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建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目前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并不乐观,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实现对学生数学模型素养的有效培养便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重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培养对策
   一、数学模型素养含义
   何为数学模型?一些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数学教师对该素养存在错误认知,从而影响后续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高中阶段的数学模型素养是指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并运用数字化形式处理,它包括四个阶段。如下图。
   二、高中生数学模型素养培养策略
   在明确数学模型准确含义的基础上,厘清数学建模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就可基于此进行数学模型素养培养对策的探析,力求在回归本真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编排合适教材,重视数学建模课堂教学
   纵观高中数学教材,不难发现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案例中都蕴含数学建模思想。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数学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将其作为“选中教材”进行合理编排。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的数学模型讲解,以求实现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培养。针对数学教材进行合理划分,高中数学教师可将数学重点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模型思想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如函数模型模块、数列模型模块、统计模型模块等。且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不同的侧重点教学,如针对函数模型模块教师可重点讲解生活中的最优化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块中则可重点讲解解三角形与几何测量模型。只有在合理编排数学建模素养培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在相关重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建模素养的提升。
   2.贴近现实生活,融入生活实践
   上述我们也提到,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必须跳出数学教材的束缚,在“大教学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更为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将生活与数学衔接,建立“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以期学生能够“学用结合”,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探究数学。
   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建模思想。如对“函数最优化”问题进行探讨时,建模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而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例题时则可选择生活问题,如交通巡视、分期付款、医疗补贴、人口控制等。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建模进行解答时能够回归实际问题,既能够在建模中将相关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够提高问题解答的有效性。
   其次数学教师要定期开展数学课外建模实践活动,通过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方式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对数学建模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延伸拓展高中數学课堂,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育目的。
   3.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辅助数学建模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实现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主体性。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采用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而应当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新课改的推进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
   如在开展“空间几何体”教学时,部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较差,在解决该问题时经常会陷入“盲区”,找不到出路。为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进行立体几何模型建构。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不断发散,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对该重点知识有效把握,数学建模能力也会获得较大提升。
   如就题目:(1)已知一个正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的棱长都相等,求重合一个面后还有几个面?(2)已知一个正四面体和一个正八面体的棱长都相等,问重合一个面后还有几个面?就该题目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互相分工,有的学生建立模型正八面体,有的学生则建立模型正四面体、正四棱锥、正三棱锥等。在建模过程中学生互相制作模型且分组讨论,很快求得结果(1)问为5,(2)问为7。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要想走入数学世界,就必须将数学模型素养作为“傍身武器”;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展现数学世界,就必须将数学模型素养作为“培养内容”。只有采用合适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素养,学生才能够在“学”“用”结合中领略数学色彩、感受数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汤晓春.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
   [2]邬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建模思想[J].学周刊,2018(11).
   [3]任井兵.基于建模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9).
其他文献
摘 要:就教育现状而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具有显著作用,在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英语素质,诸多小学英语教师已在教学中应用这一模式。在此,浅析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因与意义,并从多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与途径,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英语;有效学习   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及有效性,诸多教师
摘 要: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思想,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灵性,孩子的想象能量是无限大的,在美术课上他们特别能表现出这一点。每一个孩子的美术作品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课堂,在学生美术道路上启美导航。   关键词:创造教育;现代技术;美术课堂   一、教学背景   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极为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也是最基础的任务之一。对3~6岁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对比较小,认知有限,正是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国学启蒙开展立德树人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教育;策略   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国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影響。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国学经典渗透,不仅可以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初步的感知,还可以引导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真正强化学科素养,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立足学生本位,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围绕点燃学生的参与兴趣、锤炼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课堂的实际效果三个教学目标,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即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和道德思维去应对和处理现实事务的能力。基于此,小学生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引导幼儿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园饲养活动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饲养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
摘 要:课文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源泉。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文本学习中,显然依靠传统粉笔、黑板的手段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教学改革浪潮的不断冲击,情境这一具有生动性、开放性、启发性的教学手段被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语言文字在情境的作用下幻化成图像、声音等场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凝聚力,从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涌入体育课堂中,使体育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诸多方法中,情境凭借直观形象的特点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常用的教学手段。它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或氛围,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体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体
【案例背景】   《羿射九日》是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中华创世纪神话。小学低年级阶段作为学生学业的开始,更应该让学生保持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不落入教育的“俗套”中。在语文课堂上,相比顺利地推进课堂流程,老师应更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内在兴趣,带着真实的好奇心去推进教学,可能会更有实效,也更长远。   【案例过程与解析】   一、教材简介及目标的制定   《羿射九日》从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看,是让学生感受
摘 要:从语用的概念及价值着手,以统编版低段教材中的儿童诗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儿童诗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用点,落实“创设诗意情境”“多种形式读文”“拓展仿说仿写”的语言运用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儿童诗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歌的诗情画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儿童诗;诗意;语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语用的内涵   语文
摘 要:一日生活皆课程,有游戏的地方就有学习时刻在发生。在一次整理建构区的活动中,教师偶然发现整理积木这一看似简单的小事,也存在着很好的教育契机。通过前期观察、反复操作实践,幼儿在反复探究的过程中对于数量守恒、体积与容积、形状组合等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新旧经验的连接,同伴间的智慧碰撞,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聚焦问题引发的STEM探究活动,提升了幼儿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促进了幼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