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促构建,拒绝“快餐式”计算教学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高年级的数学教师说:“学了新教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可是在解题时计算能力很不扎实,错误很多。”最近笔者正好在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教学,对于这个教学内容,年级组的教师有两个教学思路,于是对这两个教学思路进行了对比。
  思路一:复习不进位的43×2,学生计算完毕以后,一起回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接着,将43改为48,让学生试算。学生试算后有错有对。让对的学生叙述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肯定以后让学生跟着练说。最后,试算时发生错误的学生根据刚刚练说的方法改正。整个新授过程只用了几分钟就结束了。
  教师小结出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该方法不断练习。在练习中学生发生错误又不断练说,强调先乘个位数,积满几十要向十位进几,十位乘出的积要加上进上的数。本节课一直在强调算法,会的学生无精打采,有点厌烦不愿开口,不理解算理的同学在独立计算时还在重复相同的错误,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思路二:复习不进位的43×2,学生计算完毕以后,一起回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
  出示书上图片,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枝水彩笔?列出算式48×2以后学生试算。
  试算结果出现不统一的情况。教师没有简单肯定,提醒学生摆出小棒来算一算。学生摆出了两个4捆外加8根小棒,先用小棒算一算,说一说用小棒算的过程。在学生利用小棒得出算理以后,教师建议学生把用小棒算的计算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迁移,得到算法。然后对比试算过程,反思试算出错的原因。最后与复习中43×2的算法进行比较,学生得出了这两题计算过程中的联系和区别。
  加上了摆小棒算,新授课用时多了一些,学生练习量少了一些,但是计算的正确率却比思路一高出许多,整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
  【反思】
  生活中我们有过吃快餐的经历,因为简单方便,可以节省时间,当然也不去考虑从中能获取多少营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常常感觉到时间紧张,让学生来获取这些精神食粮时,为了节省时间,能否适当“吃些快餐”呢?有人说,计算教学是很简单的,告诉学生计算法则以后,就让学生利用法则反复练习(如思路一),一定能“修成正果”。用反复操练的方法的确能使学生最终会计算,但是这样教,计算方法能牢固掌握吗?而且反复操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看上去是“吃快餐”,实际上却因为不消化,反而费时费力,效果差。我想新教材之所以没有简单出示计算法则,是否就是为了避免我们的计算教学出现“快餐式”现象呢?
  为了计算教学能扎实有效,我们就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进行教学。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把握好直观与抽象的联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低年级数学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思路二在教学时重视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无疑是促进低年级学生知识构建的好方法。在思路二的教学中,我们注重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活体验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而创设生活情境,适合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年龄特征。在生活情境中引入计算,既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快速进入新课,又能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思路一采用前面学习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改变一个乘数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可是思路二却运用教材中设计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两盒水彩笔的场景图,由这两盒水彩笔各有48支,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引出计算。
  这样引入新课,更关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来源于生活,我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计算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主动性,体现新教材提出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二、操作体验
  有人说:个体思维的发展,一般由动作思维逐步过渡到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思维。可见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就应该有一个萌发和酝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从动作开始。
  在教学上面的例题48×2时,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以后,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在试算过程中会出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位以后用进上的1直接与4加或用进上的1去乘2再乘4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前面只接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现在出现了进位这个新问题以后就不知所措了。这时我们就十分有必要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算理。让学生根据算式摆出两个4捆外加8根小棒。一共摆了多少小棒就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加起来得16根,满了10根,捆成一捆。再把整捆的小棒加起来是2个4捆得8捆,8捆加1捆得9捆。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明白:①笔算48×2所表示的意思是计算2个48的总数。②计算时可以把48分成单根的和整捆的这两部分来算。③单根小棒满了10根捆起来,整捆的小棒除了原来的2个4还多出了1捆。
  操作体验除了这里用小棒来摆以外,还有许多方法。我们平时在计算教学中还经常让学生拨计数器、动手画一画等等。这些将数直观化的方法是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
  三、动口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只关注直观,思维就没有深度,不能达到发展数学思考的目的;只有抽象,没有基础,学生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形成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经过动手操作,通过眼看、手动,初步体验算理,这些算理过程是物化的,在运用过程中比较麻烦,而且有一定局限性。只有把物化的动作思维变成表象思维,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语言就是让学生把算理从实物变成表象的一种好方法。
  在上面的例题中,摆出小棒以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单根的小棒是2个8根相加得16,满10根捆成一捆。整捆的小棒先算2个4相加得8捆,8捆加1捆得9捆。这些算理就是下面得出算法的基础。我们说,班级授课的缺陷就是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因材施教,而让学生动口说一说算理,正好可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四、动笔体验
  算理只有变成算法,才能方便学生灵活使用。在前面经历了直观体验,形成了表象,最后还要在竖式中通过动笔计算,形成比较简单适用的计算方法才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上面的例题中,学生已经从摆小棒得出算理,就让学生将前面的算理在竖式中表示出来,通过计算,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的基本方法是:先乘个位数,积满十要向十位进位;再乘十位数,乘出积以后再加上进位的数。
  五、对比体验
  数学知识之间常常是有联系的,一环扣一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纵向梳理,使所学知识由浅入深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这不仅能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更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加强新旧知识间的比较,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体系的一个好方法。
  进位乘法与前面所学的不进位乘法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得到了进位乘法的方法以后,我们让学生把两种算法进行对比。观察比较43×2与48×2的笔算方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列竖式的方法是一样的,计算时也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不同点是个位相乘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位,十位乘出了积还要再加上进上的数。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对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渐渐得以完善,一个新的知识点逐渐构建。
  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反复体验,由直观到抽象,形成数学思考,才能比较务实有效地建立知识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加深刻,从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地进行计算方法的构建。
其他文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为学生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新型师生关系,说到底,其核心就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只有建立平等、关爱、
学生阅读是学习行为,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就要有责任带着孩子去读一些有用的书,教会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根据学困生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专题研究。以下是初步的研究成果,供同仁参考。
摘要 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上海推进儿童阅读实验组的基地学校,也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立项的《儿童文学在校园的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研究,摸索出了“从兴趣入手、以情感人、提高效能、彰显特色”等一套较为成功的阅读策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儿童文学的殿堂。  关键词 小学生 经典 儿童文学 阅读  回顾我们的研究历程大致有这样几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受敬重的职业。“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充分地进行预设,理智地认识生成;有效地开发资源,机智地筛选生成;适时准确地评价,巧妙地运用生成;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有
摘要 新课程倡导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真正领略生活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构筑愉快自主和谐、有爱有情有趣的快乐课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享受课堂”中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发展个性 快乐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常常看到这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教师习惯沿用“满堂灌”的老方法,就课文讲课文,考什么讲什么,教师滔滔不绝,
习作贵在真情实感,只有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才能使小学生的习作充满活力,才会情真意切。《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指出:“要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
摘要 新改革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与新改革理念“形似神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无法做到将新课改的理念正确地实施在自己的教学中,学生无法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有的提高。语文课堂到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关键词 教师 歌曲 情绪 新形势  一、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制约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难,一度使学生闻作文色变,教师谈作文皱眉,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