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议论文,我们喜欢用那句“用事实说话”,其实“事实”的本质乃是人物、故事或现象的细节。这个“细节”准不准,好不好,妙不妙,直接决定了议论文后面的论证分析效果。先来看这个:
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生活的角落,却不安于生活,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人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笔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是的,他是处于生活的角落,但如果没有此举,他又怎么深切体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又怎会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呢?
(《走近角落》)
命题是“走近角落”,且看文本中论据的细节部分“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除了“茅屋”外,其余跟“角落”没有直接的关联;而“诗圣——杜甫”更是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熠熠生辉的,怎么会是“角落”呢?可见,论据细节的准确性不够,“戏份”严重不足,这大大影响了论证效果,从而降低了文章的档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作者不求甚解,没有在文章开头对命题做出个性化的内涵解读,命题在他心中就是个囫囵的整体,只存有感性的大概的认知,举例时他当然做不到精准了。再看这个修改稿:
走近角落,就是要我们着眼社会底层,深入底层。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社会的角落,却不安于平庸,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十年困居长安,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但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头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漂泊西南天地间,他栖身茅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他又一次推己及人,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
“角落”就是“社会底层”,后面的材料细节紧紧扣住这一内涵,用“困居”“漂泊”暗示,用“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来佐证渲染,用“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来进一步明示命题及其内涵。这样的演绎才能称得上准确饱满,淋漓酣畅。所以,首先交代命题的内涵,然后论据的细节才不会“不知所向”。
其二,论点直接限定细节。论点的品质决定了材料的质量,论点肤浅平庸,材料运用想精彩也难;论点深刻生动,材料才有可能相得益彰。且看:
走近角落,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日本的“终身成就奖”今年破天荒地颁给了一位邮差——清水龟之助。在日本,当邮差不仅辛苦而且收入微薄,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有人问他,为什么会长期快乐地干一份枯燥的工作,他说:“上班那天,我非常高兴,母亲对我说,要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对待工作。只有保持‘初心’,才能干得出色。”……关注小人物,走近角落,让我懂得了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走近角落》)
先看论点“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一看就让人失去了阅读兴趣,这本是公理有什么论证的必要呢?至于材料细节几乎是用记叙的方法在交代,看上去都是情节,实则没有细节,犯了议论文举例的大忌。我以为在考场上,仓促间你的论点不出彩,那举例一定要采用“铺陈式”,以排比的形式“炫出”细节,用“丰富”弥补“单薄”。
说到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有什么样的需要,才能提供对应的服务。主体需要不明确,服务要么过轻,隔靴搔痒;要么过重,画蛇添足。所以,我更倾向于把论点精心雕琢,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具体,生动深刻。越清晰具体,材料细节越有方向,跟上得越容易;越生动深刻,材料挖掘才越有深度,发人之未发。
走近角落,小人物大精彩,小舞台大天下。清水龟之助,日本的一位普通邮差,25年如一日,把上班的每一天都当做“上班的第一天”,他用“快乐”“激动”“幸福”“认真”串联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串成了令人羡慕的、独一无二的人生珍珠项链,正是凭借这份“初心”他最终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当中国支教的舞台,或多或少沾染上名利时,德国人卢安克却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没有任何的功利,甚而低调到只希望能借此“解放人们的愿望”,“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蝇营狗苟、忙碌终生却不得的人生真谛!
用细节说话,用细节论证。如果议论文的材料不能落实到准确的细节层面,全文想达到规范议论文的档次是不可能的;如果材料不能落实到生动且准确的层面,全文想达到精彩漂亮的档次也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切全取决于对命题内涵、论点内容的演绎效果。
周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秦晓燕
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生活的角落,却不安于生活,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人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笔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是的,他是处于生活的角落,但如果没有此举,他又怎么深切体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又怎会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呢?
(《走近角落》)
命题是“走近角落”,且看文本中论据的细节部分“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除了“茅屋”外,其余跟“角落”没有直接的关联;而“诗圣——杜甫”更是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熠熠生辉的,怎么会是“角落”呢?可见,论据细节的准确性不够,“戏份”严重不足,这大大影响了论证效果,从而降低了文章的档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作者不求甚解,没有在文章开头对命题做出个性化的内涵解读,命题在他心中就是个囫囵的整体,只存有感性的大概的认知,举例时他当然做不到精准了。再看这个修改稿:
走近角落,就是要我们着眼社会底层,深入底层。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社会的角落,却不安于平庸,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十年困居长安,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但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头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漂泊西南天地间,他栖身茅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他又一次推己及人,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
“角落”就是“社会底层”,后面的材料细节紧紧扣住这一内涵,用“困居”“漂泊”暗示,用“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来佐证渲染,用“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来进一步明示命题及其内涵。这样的演绎才能称得上准确饱满,淋漓酣畅。所以,首先交代命题的内涵,然后论据的细节才不会“不知所向”。
其二,论点直接限定细节。论点的品质决定了材料的质量,论点肤浅平庸,材料运用想精彩也难;论点深刻生动,材料才有可能相得益彰。且看:
走近角落,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日本的“终身成就奖”今年破天荒地颁给了一位邮差——清水龟之助。在日本,当邮差不仅辛苦而且收入微薄,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有人问他,为什么会长期快乐地干一份枯燥的工作,他说:“上班那天,我非常高兴,母亲对我说,要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对待工作。只有保持‘初心’,才能干得出色。”……关注小人物,走近角落,让我懂得了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走近角落》)
先看论点“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一看就让人失去了阅读兴趣,这本是公理有什么论证的必要呢?至于材料细节几乎是用记叙的方法在交代,看上去都是情节,实则没有细节,犯了议论文举例的大忌。我以为在考场上,仓促间你的论点不出彩,那举例一定要采用“铺陈式”,以排比的形式“炫出”细节,用“丰富”弥补“单薄”。
说到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有什么样的需要,才能提供对应的服务。主体需要不明确,服务要么过轻,隔靴搔痒;要么过重,画蛇添足。所以,我更倾向于把论点精心雕琢,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具体,生动深刻。越清晰具体,材料细节越有方向,跟上得越容易;越生动深刻,材料挖掘才越有深度,发人之未发。
走近角落,小人物大精彩,小舞台大天下。清水龟之助,日本的一位普通邮差,25年如一日,把上班的每一天都当做“上班的第一天”,他用“快乐”“激动”“幸福”“认真”串联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串成了令人羡慕的、独一无二的人生珍珠项链,正是凭借这份“初心”他最终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当中国支教的舞台,或多或少沾染上名利时,德国人卢安克却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没有任何的功利,甚而低调到只希望能借此“解放人们的愿望”,“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蝇营狗苟、忙碌终生却不得的人生真谛!
用细节说话,用细节论证。如果议论文的材料不能落实到准确的细节层面,全文想达到规范议论文的档次是不可能的;如果材料不能落实到生动且准确的层面,全文想达到精彩漂亮的档次也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切全取决于对命题内涵、论点内容的演绎效果。
周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