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的人物刻画技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篇小说《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于1911年的一篇佳作。小说塑造了一位诚信善良、把制靴当作一种事业并且做到极致的小人物——靴匠格斯拉。他面对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业化文明进程,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做人底线,最后却因失业,贫困,饥饿而死。
   这篇小说在我国,除了使用苏教版的师生,其他身份的受众似乎不多。对这篇小说的重视与赏析,自然也就做得还不够,有限的分析也往往着眼于小说的主题。而我以为,该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在此,结合文本,着重赏析三个较为独特的方面。
   第一、运用借物喻人手法,深度挖掘人物的内涵。
   第2段中,作者借物喻人,让靴子的特点高度契合人物的精神。“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在此,不同功能的靴子,具有不同的细节特点。“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象征着人物形象的完美。包括人物精神品格的完美和做靴子技艺的完美。“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在格斯拉看来,“靴子”还有灵魂和本质,这真是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如果不是视“靴”如命,穷其原理,又怎会赋予“靴子”生命的活力与内涵?而“靴子”的这些寓意,不正象征着格斯拉的内在品格吗?“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借助主人公的视角与口吻,赞美格斯拉的做靴手艺神妙,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二、运用比喻绘其肖像,将人物形象与其职业特征巧妙地融合起来。
   第5段中:“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这里,用“黄褐色的皮革”比喻“黄皱皱的脸庞”,用皮革的纹理比喻“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的整齐的皱纹”,“有点僵硬和迟钝的皮革”是其面部特征,人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这段描写运用比喻,一是写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职业特点,二是暗示出主人公老实、执着的性格特点。“死板板”“僵硬”这几个词语看似贬义,实则赞扬,赞美主人公对做靴与做人品质的执着追求。就像《红楼梦》中写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
   第三、运用侧面描写,进一步丰富人物性格和揭示悲剧根源。
   先看第6-8段的这处侧面描写:
   “一个人……赊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的账。”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
   “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
   人们决不赊欠他的账,不常到他那里去,到别人的店铺是去做买卖,而到他这则怀着进教堂一般的圣洁的情感。这三段文字通过描述顾客的心理反应与行为表现,侧面表现出格斯拉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之高,深受顾客的尊重与爱戴。当然这一切仍旧源于他的做人品质与做靴技艺。
   再看第64段的这处侧面描写:
   “……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该段文字借“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之口,正话反说,一方面对主人公充满赞美与同情,一方面揭示了造成其悲剧的个人与社会原因。他做工细,周期长,用最好的皮革,为之失去了所有的顾客。这似乎是造成其悲剧的个人原因。“同业竞争”说明机器生产、工业竞争日趋激烈;“登广告”说明社会已经出现虚假宣传,同业开始靠广告打开市场与销路;“顾客不愿等待”,说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开始变得浮躁,不再注重产品质量。而所有的这些,主人公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这就又揭示出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一個可以做出全伦敦最好靴子的人,最后却死于贫困、饥饿,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发人深省,这正是作品的主旨所在。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的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也成为传世不朽的经典,不仅拷问着英国人的良知,也拷问着当下中国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灵魂。
   璩存峰,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山东潍坊。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母语教学的传统学科,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人为地“赶”上了应试教育道路,缺失了人文性,没有了审美感。好在有一批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育专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自是,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阔。单从语文教学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退却是沙洲。在江苏省的东南端,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在东海和黄海交界处,有个美丽的小城——启东。万里长江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了大片的沙洲和滩涂。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号称“东方第一”的南黄海滩涂上。潮来烟波浩淼,潮退碧野纵横,优美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这所全国绿色学校特有的灵韵。如果说启东市汇龙中学是一只美丽的贝壳,那汇中语文组就是贝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一.概述: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或过程中,为了学生能正确、完整且深刻地理解课文,对其进一步提问的互动措施。有效地追问是激趣、质疑、探究的很好途径,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的追问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那么,怎样进行有效地追问呢?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住追问的恰当时机。  一.因势利导 寻根追问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
浩浩长江水,巍巍葛洲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的即将建成,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原名葛洲坝第六中学、葛洲坝高级中学)站立在了它的身旁。葛洲坝,带给宜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给葛洲坝中学以至高的起点和无数的光荣。这所创建于1981年的学校,历史不长,但成长迅速,作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一直都是优秀学子向往仰慕的学校。  葛洲坝中学的校园,不大,但曲折有致;不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还有什么词汇比“想象”更加迷人?我很难找到。这个词汇表达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绚丽多彩等等。  今天有关想象的话题将从天空开始,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由来已久,而且生生不息。我想也许是天空无边无际的广阔和深远,让我们忍不住想入非非;湛蓝的晴天,灰暗的阴天,霞光照耀的天空,满天星辰的天空,云彩飘浮的天空,雨雪纷飞的天空……天空的变幻莫测也让
中国古代散文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瑰丽的文化宝库。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学生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高中课本收录了上至先秦下到晚清的优秀散文。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呢?笔者以为,应该由文到人,除了学会品赏散文的文品,还应从文品中品味作者的人品,以便陶冶性灵,获取审美享受,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优秀
本应该趣味盎然、让人怡情养性的语文课,几十年来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批评声中艰难度日,课改和些许“语文教育家”创新带来的波澜在一番冲击后又因中高考的指挥棒棒打而近乎归于平静。课堂上,台上老师依旧是激情洋溢而滔滔不绝,台下学子依旧勉强听课而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果依旧徘徊不前而令人扼腕。可否“给我一个惊喜”,是每个学生语文课的盼望。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时,略施小计,未走寻常路,记录如
关关雎鸠,传承房州千年优秀传统;琅琅书声,品味中华百代经典韵味。在诗祖(《诗经》创作者: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这个山清水碧、英杰代兴的神奇沃土上,有一群诗意栖居的人,他们撑起了房县一中文学教育的天空。  房县一中语文组是一个由30人组成的“德艺双馨”的团队,有湖北省特级教师杨锦全掌舵,有湖北省骨干教师陈兆刚领航,有十大名师、学科带头人郜国旗(学科组长)在前面呐喊冲锋;有湖北省高考阅卷专家郜国旗、吴崇
教学的受众是学生,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堂令人昏昏欲睡,这是一个事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如九斤老太般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是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学生?上一届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偏向虎山行”还是“旧貌变新颜”,这一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视而不见还是如获至宝……如果医生是根据病人开方子,搞室内装饰的是根据房子主人的要求画图纸,那么,教师为什么不是根据学情写教案?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针对当时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依然造就的是大量词句不通的学生”(《写作整体化教改宣言(讨论稿)》,《语文学习》1992第5期),而今时过境迁,中学语文教改已过30年。中学写作教学在艰难探索了30多个春秋之后,光景如何?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素质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