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常态课加点味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应该趣味盎然、让人怡情养性的语文课,几十年来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批评声中艰难度日,课改和些许“语文教育家”创新带来的波澜在一番冲击后又因中高考的指挥棒棒打而近乎归于平静。课堂上,台上老师依旧是激情洋溢而滔滔不绝,台下学子依旧勉强听课而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果依旧徘徊不前而令人扼腕。可否“给我一个惊喜”,是每个学生语文课的盼望。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时,略施小计,未走寻常路,记录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焉曾想这样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苏教版必修四教材要求背诵,刚开学的几天,学生作业少,任务轻,很快就能背诵了。以往的先讲字句再疏通文意的教学流程可不可以改变?让学生直接上黑板翻译怎么样?我请四名同学板书翻译第一段。教室里顿时“啊?!”声一片。
  这是一段没有太多障碍的文言语段,未曾想,一位同学竟然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翻译为“黄河以内地势凶险,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转移到黄河东岸,把粮食运送到黄河以内”。教室里议论纷纷,问题的根本点在于这名同学不知道“凶”是个文言多义词,在句中是“年成不好、荒年”的意思。于是乎,掌握常见的多义实词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理解的想法产生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错误背诵想法该远离了——背诵和翻译都不是枯燥无味的,夯实语文基础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翻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时产生了两种典型的错误:(1)这跟刺杀了人并把人杀死有什么不同?还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2)这跟用刀把人杀死了却还说:“不是我杀的,是武器杀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经过讨论,同学们都知道了例1的错误在于仅仅知道介词结构后置的古汉语句式特点,但未能理解全句的意思,不明白“于”应该管辖到这一句句末;但对例2的错误都很茫然:课本中本来就是引文内句号,表示陈述语气,有何不妥?其实,《孟子》原文哪有标点?教材的标点是不是就一定全对?是不是应该把这句话翻译为一个疑问句?——孟子在与梁惠王对话时肯定是反问语气,翻译时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迷信书本有时也是一种错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啊,青年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有点怀疑精神?
  二.现场给老师写悼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讲话对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做了精要的总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崇高敬意。对于这样一篇悼词的学习,何不来点新意?我们的学生知不知道悼词这种文体?会不会写悼词?(肯定不会,一是高考不考,二是生活中他们很少接触,至少是偶有接触也根本不在意)“我们同学很喜欢穿越,今天老师让大家就搞个时间穿越,现场为老师写一篇悼词,怎么样?”
  在一片惊讶声之后,同学们面色凝重地开始“写”悼词了。绝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悼词,因此,只能循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依葫芦画瓢”,但难题一个个接踵而至:眼前活生生的老师什么时间因什么病在哪儿去世?能不能表达为逝世?怎样称呼老师最恰当?老师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而且包括以后若干年的)?老师有着哪些别人(包括其他教师)没有的独特品格、特殊贡献值得赞扬?对老师去世的哀悼之情怎样表达?老师的人生经历要不要写?怎样表述?……在痛苦的纠结、想象和讨论中,我们的同学一步步明确了:(1)课文悼词内容由记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并评价其伟大贡献,对马克思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之情等三个部分组成,缺少了常规悼词的去世原因、享年介绍以及去世者的简历介绍等因素。尽管高考不会直接考到悼词这种文体,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绝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绝对不是体现在高考的语文分数上,语文的外延真的和生活的外延相等;(2)做人,离不开对生活的关心。要熟悉一个人,甚至包括自己的老师与父母,不关注生活、不关心他人是不行的。老师的年龄多大?除了目测估计,可否借助与自己父母的比较?老师过去的经历、未来的走向等信息,需要我们多从老师的言谈中获取,从与老师交流中获取。(3)语文课不是政治课、教化课,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品格,貌似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落实在现实的课堂上。学生推测老师八九十岁安静地老死家中,是对老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学生推测老师退休前的一节课倒在讲台上,是对若干老师无私奉献的赞扬与惋惜;学生杜撰老师平凡人生不平凡的业绩,是对老师未来人生的理想期许;学生使用“逝世”“万古长青”等很“大”的词语,除了他们不懂得得体外,又何尝不是他们对引导自己人生正确导向的老师的崇敬与爱戴的体现?
  三.梦想源自现实
  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往往把对作者和文本相关历史资料的介绍视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由“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梦想?”导入。是否可以这样导引入新课:面对“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靠卖炭维持最低生活的现实,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忧炭贱愿天寒”,希望多卖一点炭钱;面对出生小职员、结婚小科员而没有像样的服装、珠宝首饰的现实,玛蒂尔德梦想拥有丰盛精美的筵席、珍珠服饰而过着上层高贵女士的生活;面对着孤独、寂寞的生活现实,中国老年人盼望着儿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现实中缺少引发梦想的拥有,梦想一定是针对现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现实呢?(第三节的“100年后的今天……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作者是借助哪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一现实的?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赏析,知晓这个一百来字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法,勾画了黑人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后仍没有得到自由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极其贫困,精神生活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在语言上,不仅生动形象,有条理,而且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演讲词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基于这一现实,学生对马丁·路德·金通过非暴力而追求的梦想就很好理解了:政治上,黑人与白人一样拥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文化上,一样的受教育的自由和权利;经济上,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不仅如此,通过赏析上述语句,学生也懂得了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吸引力、震撼力之所在。
  四.一次重温历史的旅行
  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在了解文章的构思、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行文特色和作者“痛逝者”“勖国人”的作序意图后,我让同学们利用周末借助史实与各种艺术形式来温习一百年前这场失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损失“大”,原因何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是一种怎样的壮举?为什么值得国人“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
  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里,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挖掘,乐意引导。同学们提供的文字资料、精美图片、电影片断、古典诗词、书法作品、歌曲演唱等,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甚至有同学说“不虚此行”——
  历史记载告诉我们这场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三:权威领导机构未建,各行其是;计划不周消息泄漏,仓促出战;未能发动人民群众,孤军奋战。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黄兴在他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认为“事败垂成原鼠子”(内奸和胆怯之辈)。——历史与文学的角度不尽相同,历史理性,文学感性。
  孙中山对于黄花岗起义烈士非常怀念,他先后五次拜祭72烈士(1932年,有人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不过,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在1924年5月2日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中谈到,敌人的军队那时有几万人,革命党人不过是几百人,用几百人打几万人,明知是危险的,但是还是要去做,这就是以身殉国,来唤醒一帮醉生梦死的人们。
  一幅幅图片展现:16万平方米的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内,黄菊、黄芍药、黄素馨、黄梅等,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麻石建成的纪功坊,章太炎所题篆文“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额,令人震撼;镌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的碑林,字字千钧。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中华民国政府将3月29日定为青年节。
  2009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作者周海洋同学用古体诗形式告诉我们,在“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的背景下,革命党人“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虽然“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但“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2011年的电影《辛亥革命》的第一幕“血染黄花岗”,艺术地再现了当年各路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革命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胡歌饰演的林觉民和梅婷饰演的陈意映,把所有人都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林觉民烈士给父亲的绝笔书和那情真意切的《与妻书》,一个“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满怀悲壮、慷慨赴死的硬汉形象跃然纸上。
  从来文史不分家,艺术有短长,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不是形式的说教,可以渗透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黄兴长孙黄伟民认为纪念的长远意义在于“要建立统一的完整的国家,始终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的教育功能或许就在这历史的旅行中感受所肩负的民族复兴的大任。
  风乍来,会吹皱一池春水的,我坚信!
  张志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责任编校:高述新
其他文献
格非,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先后出版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第一部)、《山河入梦》(第二部),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此外,还出版有《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等。作品被翻
巍巍云台,蕴育着芬芳桃李;滚滚黄海,澎湃着品牌教育。  在“东海第一胜境”江苏省连云港市,成熟而又年轻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正是春花烂漫,万紫千红。这是传承文明的校园,莘莘学子的青春在这里开花;这是书香浸润的馨园,梦想的种子在这里发芽;这是一所开放的学校,国际化办学视野在这里得到了拓展。  2000年,独立建制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势而立;2007年,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与历经了34年积淀
情境教学,我们教育人并不陌生。特级教师李吉林历经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立了“情境课堂”。走进“情境课堂”,这儿洋溢着“美”、荡漾着“情”、贯穿着“思”,孩子们去感受、体验、想象、操作、表达、展示、创造,享受着童年学习的幸福。  多年来,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实践着“情境课堂”。近来,笔者有幸参加了灌南县初中课堂教学视导检查,听看了18节课,写下了18节听课手记。在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课堂教学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思考时由此及彼,连类而及,着力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比喻作为载体,人类的思维会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母语教学的传统学科,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人为地“赶”上了应试教育道路,缺失了人文性,没有了审美感。好在有一批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育专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自是,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阔。单从语文教学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退却是沙洲。在江苏省的东南端,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在东海和黄海交界处,有个美丽的小城——启东。万里长江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了大片的沙洲和滩涂。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号称“东方第一”的南黄海滩涂上。潮来烟波浩淼,潮退碧野纵横,优美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这所全国绿色学校特有的灵韵。如果说启东市汇龙中学是一只美丽的贝壳,那汇中语文组就是贝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一.概述: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或过程中,为了学生能正确、完整且深刻地理解课文,对其进一步提问的互动措施。有效地追问是激趣、质疑、探究的很好途径,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的追问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那么,怎样进行有效地追问呢?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住追问的恰当时机。  一.因势利导 寻根追问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
浩浩长江水,巍巍葛洲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的即将建成,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原名葛洲坝第六中学、葛洲坝高级中学)站立在了它的身旁。葛洲坝,带给宜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给葛洲坝中学以至高的起点和无数的光荣。这所创建于1981年的学校,历史不长,但成长迅速,作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一直都是优秀学子向往仰慕的学校。  葛洲坝中学的校园,不大,但曲折有致;不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还有什么词汇比“想象”更加迷人?我很难找到。这个词汇表达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绚丽多彩等等。  今天有关想象的话题将从天空开始,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由来已久,而且生生不息。我想也许是天空无边无际的广阔和深远,让我们忍不住想入非非;湛蓝的晴天,灰暗的阴天,霞光照耀的天空,满天星辰的天空,云彩飘浮的天空,雨雪纷飞的天空……天空的变幻莫测也让
中国古代散文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瑰丽的文化宝库。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学生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高中课本收录了上至先秦下到晚清的优秀散文。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呢?笔者以为,应该由文到人,除了学会品赏散文的文品,还应从文品中品味作者的人品,以便陶冶性灵,获取审美享受,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