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有的放矢,有效收集资料,整理内化,体会资料的实用性;走进课堂,学会适时运用资料。资料的收集与运用,要基于文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资料收集与运用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第三学段能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1]14。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将资料有效运用到课文理解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料收集与运用的思考。
一、有的放矢,提高收集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学教材”,而要学会“用教材”。《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所描写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距现代学生的生活很远,如果不去了解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学生只是阅读文本,那就是囫囵吞枣。
《课標》指出,要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1]1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不能笼统地说,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收集,让学生了解收集的方式,如网络搜索、查阅书籍、请教他人等。
关于网络搜索,可以教给学生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概览所有与这一关键词相关的词条。在网络搜索中,资料的呈现形式有很多,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学生可以全面地进行浏览,筛选最适合的资料。关于查阅书籍,教师明确指出,要求学生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他们了解中华文明,感受昔日的辉煌,这样,他们在理解圆明园毁灭时的痛惜之情就会更深。另外,请教他人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应多以倾听和提问为主,向长辈了解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游玩的感受。
收集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明确收集哪些资料。笔者在布置收集《圆明园的毁灭》的资料任务时,让学生基于每段内容,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历史文物和毁灭四方面收集,并列出了详细的资料单。这样,学生有了方向,既有助于梳理文本结构,了解大概内容,又能丰富文本信息,走近文本情感,提高了收集的有效性。
二、整理内化,凸显资料的实用性
资料不能简单堆砌,杂乱无章,而应根据文本的不同方面分类整理。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所收集的资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文本的四方面内容和资料单进行整理,将小组内收集到的同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类。如同是介绍圆明园历史文物,便将文字和图片放在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有用的资料,舍去无益于文本理解的内容。
在学生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组长明确自己的任务,统筹小组内五人的分工,每个组员被分配不同方面的整理任务。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其他组员或者老师。每位组员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后,组长进行检查,贴好标签,标记清楚是哪一方面的资料。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的进行融合、对比,会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用心收集的资料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整理好的资料成了一个新的文本,是教材的延伸。从阅读心理学来说,文本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获得新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文本读厚,内化之后,理解文本,再把文本读薄。笔者在查阅每个小组整理好的《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后,便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批注式阅读,用两三句话概括。只有对资料进行整理内化,凸显出它的实用性,学生才会看到资料与文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懂得收集资料的价值与意义。
三、立足文本,把握运用的适时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即资料的运用应立足于文本,服务于文本。收集和整理资料,是为了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教材文本。资料是文本的衍生,不可喧宾夺主。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而适时运用,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锦上添花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9在阅读教学中,兴趣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如《圆明园的毁灭》中提到的“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等景物,图片资料具有直观的美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文中还提到“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笔者引导学生查阅蓬莱仙境的传说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班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笔者再相机出示图片。在讲解圆明园中的文物这一段时,针对“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笔者让学生补充收集的资料,介绍他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兽首,然后再出示名人书画和其他奇珍异宝的图片,以及英法联军掠夺物品的文字资料,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
如此运用资料,既为课堂增添了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建筑中所包含的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可谓锦上添花。
2.层层递进,升华情感
每篇文章皆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拨开云雾,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结合资料,深入理解文本,与作者共情、共鸣,形成对话的阅读体验。
笔者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谈谈感受,接着相机补充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进行侵略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感受英法联军的恶行,理解文本中所说的“统统掠走”“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和“任意破坏、毁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愤怒之情,在了解到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的一切化为灰烬后,笔者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的愤怒达到顶峰。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运用资料,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让他们加深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之情、对中国文化损失的痛惜之情。 “阅读链接”是文本的延伸资料,与《圆明园的毁灭》所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包含了较多的历史背景,运用资料也要讲究时机,不能一股脑儿全部出示。实践发现,文本讲解完后,学生的情感已达到了一定程度,此时可以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体会七子强烈期盼回到祖国怀抱之情。通过边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边朗读的形式学习《和平宣言(节选)》,帮助学生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与《圆明园的毁灭》产生对比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恰当补白,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圆明园的毁灭》第3自然段描寫圆明园的建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连接这么多景物,学生便发现了句式“有……也有……”和“不仅有……还有……”。接着,笔者让学生把圆明园其他景物运用这些句式说一说,学生便以小组接龙的方式造出下列句子,如“圆明园中有气势宏伟的殿堂,也有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仅有世外桃源般的杏花春馆,还有古香古色的汇芳书院”。笔者将四十景的图片资料出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观察教材文本中景物前面的修饰词,去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笔者相机点拨,如“金碧辉煌”表示“壮观宏伟”,“玲珑剔透”表示“小巧精致”,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词是相对应的。在此思路下,学生发现了“热闹街市”和“田园风光”是“热闹与宁静”,“仿照各地名胜”和“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是“模仿与想象”,“民族建筑”与“西洋景观”是“中西结合”。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在写作中,用词要精练、对仗,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使内容更加有层次。
资料运用与语言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建筑的各式各样,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资料的用处,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了启发。
4.基于学情,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方法调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圆明园的毁灭》第4自然段讲历史文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每一小组利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的图片与文字介绍,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发言、补充,而后总结。小组讨论完后,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小结。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深切感受到资料对于文本理解的作用。
总而言之,资料收集与运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有效资料整理后,适时运用到文本理解中,才能真正让课外拓展与课堂学习相得益彰,让学生真正把教材学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安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zhaojy@zgjszz.cn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资料收集与运用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第三学段能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1]14。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将资料有效运用到课文理解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料收集与运用的思考。
一、有的放矢,提高收集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学教材”,而要学会“用教材”。《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所描写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距现代学生的生活很远,如果不去了解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学生只是阅读文本,那就是囫囵吞枣。
《课標》指出,要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1]1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不能笼统地说,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收集,让学生了解收集的方式,如网络搜索、查阅书籍、请教他人等。
关于网络搜索,可以教给学生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概览所有与这一关键词相关的词条。在网络搜索中,资料的呈现形式有很多,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学生可以全面地进行浏览,筛选最适合的资料。关于查阅书籍,教师明确指出,要求学生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他们了解中华文明,感受昔日的辉煌,这样,他们在理解圆明园毁灭时的痛惜之情就会更深。另外,请教他人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应多以倾听和提问为主,向长辈了解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游玩的感受。
收集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明确收集哪些资料。笔者在布置收集《圆明园的毁灭》的资料任务时,让学生基于每段内容,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历史文物和毁灭四方面收集,并列出了详细的资料单。这样,学生有了方向,既有助于梳理文本结构,了解大概内容,又能丰富文本信息,走近文本情感,提高了收集的有效性。
二、整理内化,凸显资料的实用性
资料不能简单堆砌,杂乱无章,而应根据文本的不同方面分类整理。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所收集的资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文本的四方面内容和资料单进行整理,将小组内收集到的同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类。如同是介绍圆明园历史文物,便将文字和图片放在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有用的资料,舍去无益于文本理解的内容。
在学生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组长明确自己的任务,统筹小组内五人的分工,每个组员被分配不同方面的整理任务。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其他组员或者老师。每位组员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后,组长进行检查,贴好标签,标记清楚是哪一方面的资料。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的进行融合、对比,会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用心收集的资料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整理好的资料成了一个新的文本,是教材的延伸。从阅读心理学来说,文本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获得新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文本读厚,内化之后,理解文本,再把文本读薄。笔者在查阅每个小组整理好的《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后,便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批注式阅读,用两三句话概括。只有对资料进行整理内化,凸显出它的实用性,学生才会看到资料与文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懂得收集资料的价值与意义。
三、立足文本,把握运用的适时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即资料的运用应立足于文本,服务于文本。收集和整理资料,是为了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教材文本。资料是文本的衍生,不可喧宾夺主。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而适时运用,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锦上添花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9在阅读教学中,兴趣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如《圆明园的毁灭》中提到的“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等景物,图片资料具有直观的美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文中还提到“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笔者引导学生查阅蓬莱仙境的传说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班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笔者再相机出示图片。在讲解圆明园中的文物这一段时,针对“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笔者让学生补充收集的资料,介绍他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兽首,然后再出示名人书画和其他奇珍异宝的图片,以及英法联军掠夺物品的文字资料,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
如此运用资料,既为课堂增添了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建筑中所包含的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可谓锦上添花。
2.层层递进,升华情感
每篇文章皆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拨开云雾,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结合资料,深入理解文本,与作者共情、共鸣,形成对话的阅读体验。
笔者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谈谈感受,接着相机补充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进行侵略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感受英法联军的恶行,理解文本中所说的“统统掠走”“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和“任意破坏、毁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愤怒之情,在了解到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的一切化为灰烬后,笔者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的愤怒达到顶峰。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运用资料,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让他们加深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之情、对中国文化损失的痛惜之情。 “阅读链接”是文本的延伸资料,与《圆明园的毁灭》所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包含了较多的历史背景,运用资料也要讲究时机,不能一股脑儿全部出示。实践发现,文本讲解完后,学生的情感已达到了一定程度,此时可以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体会七子强烈期盼回到祖国怀抱之情。通过边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边朗读的形式学习《和平宣言(节选)》,帮助学生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与《圆明园的毁灭》产生对比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恰当补白,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圆明园的毁灭》第3自然段描寫圆明园的建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连接这么多景物,学生便发现了句式“有……也有……”和“不仅有……还有……”。接着,笔者让学生把圆明园其他景物运用这些句式说一说,学生便以小组接龙的方式造出下列句子,如“圆明园中有气势宏伟的殿堂,也有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仅有世外桃源般的杏花春馆,还有古香古色的汇芳书院”。笔者将四十景的图片资料出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观察教材文本中景物前面的修饰词,去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笔者相机点拨,如“金碧辉煌”表示“壮观宏伟”,“玲珑剔透”表示“小巧精致”,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词是相对应的。在此思路下,学生发现了“热闹街市”和“田园风光”是“热闹与宁静”,“仿照各地名胜”和“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是“模仿与想象”,“民族建筑”与“西洋景观”是“中西结合”。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在写作中,用词要精练、对仗,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使内容更加有层次。
资料运用与语言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建筑的各式各样,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资料的用处,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了启发。
4.基于学情,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方法调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圆明园的毁灭》第4自然段讲历史文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每一小组利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的图片与文字介绍,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发言、补充,而后总结。小组讨论完后,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小结。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深切感受到资料对于文本理解的作用。
总而言之,资料收集与运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有效资料整理后,适时运用到文本理解中,才能真正让课外拓展与课堂学习相得益彰,让学生真正把教材学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安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zhaojy@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