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本意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中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教师可以在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浩繁星空中,选择具有中国母体色彩、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意象”作为主题进行重组重编教材,选择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诗文,建设起校本化的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引领儿童走进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用心灵去品味它的深邃,欣赏它的美丽,想象它的奇妙……
一、捕捉意象,建构教材
教师精心遴选与主题契合的诗文、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文学样式,吸纳音像、文本、网络的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加上引导儿童阅读的方法与内容的提示,教给儿童自主学习的方式。
《采菊东篱》文学阅读课程中,我们选择了三篇主打诗文,分别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元稹的《菊花》,白居易的《咏菊》。这是因为“菊花”能让人一下子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意象文学阅读,陶渊明是绕不开的。陶渊明是第一个田园诗人,是将菊花品性在文学中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对于后来的文坛影响深远。菊花的文化内涵众多,黄巢笔下的英雄威武之菊,李清照词中的闺中怨妇之菊,岑参诗中的游子感伤之菊。但具有典型意义的还是投射有坚强、高雅品格的东篱之菊。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元稹、白居易这对好朋友的咏菊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真是巧合,两首诗,都提到了和陶渊明有关的典故“东篱菊”“陶家菊”。选定了文本后,我们还在诗歌后面编制了阅读提示,帮助学生初步读懂诗歌内容。
二、综合资源,去粗存精
意象主题引领下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源。诗、音乐、画面、小人书、国画乃至电影、戏剧中都有意象蕴含的形象,但并非都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审美接受能力。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研读资源,就能萃取为儿童接受的,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审美情趣的作品。
建构“竹意象”文学阅读课程《风摇青玉枝》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人──郑板桥,想到了一幅画──墨竹图,想到了一首诗──题画诗。郑板桥的才名和德名都传扬于天下。他为官时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当看到官场黑暗时,坚决不同流合污,弃官而去。我们选取了郑板桥的小故事、各种姿态的墨竹图、四首蕴意深刻的题画诗,组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连同白居易的《养竹记》一起让学生赏读,引领学生感悟“竹”的高风亮节,领会古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君子情怀。
三、文学审美,品出“真意”
文学阅读重在体验,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所蕴含的文学意象,通过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的阅读,在吟诵与讲述、还原与阐释、想象与移情、对话与冥想等文学审美活动中,感悟、积累以及融贯音乐或画面的艺术形式,产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对中国人情感表达方式的认识,形成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美的精神。
元稹、白居易都写下了咏菊的诗。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教师可尝试进行比较阅读《菊花》《咏菊》,从语言特点、描绘画面、表现手法、抒发情感等几个方面来赏析两首诗的特点,读懂诗歌,清晰菊花的意象和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审美活动把赏读的深度更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四、落实目标,形成课型
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依据课标和年段要求,低年段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词语和诗文,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中年段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感受文学语言的重具象、重情境、重感悟,理解意象形象和内在的意义。积累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段,生动地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高年段主要借助文学意象,悉心感悟中国人特有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表达特点和审美方式,想象作品描述的情境,理解形象、物象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揣摩“意”的心灵之音,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
《风摇青玉枝》竹意象文学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从自己的网名“青竹”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竹”的物象。主题阅读文本选择白居易的《养竹记》(片段),反复品鉴,从形到神逐渐深入。拓展环节,教师纳入郑板桥的题画诗,欣赏一幅幅形神兼备的墨竹图,品悟郑板桥的人格魅力。于是,竹清秀挺拔、刚正不阿的形象,铭记在了学生的心里,体现了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的多重意义。
文学意象就犹如“精神故乡”一般,提供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人、事、物、景、情绪、情调、氛围和体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一定是注入了学校文化之魂的,它在文化的统领下,得以生发,同时也推动着学校文化建设迈向更高远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
一、捕捉意象,建构教材
教师精心遴选与主题契合的诗文、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文学样式,吸纳音像、文本、网络的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加上引导儿童阅读的方法与内容的提示,教给儿童自主学习的方式。
《采菊东篱》文学阅读课程中,我们选择了三篇主打诗文,分别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元稹的《菊花》,白居易的《咏菊》。这是因为“菊花”能让人一下子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意象文学阅读,陶渊明是绕不开的。陶渊明是第一个田园诗人,是将菊花品性在文学中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对于后来的文坛影响深远。菊花的文化内涵众多,黄巢笔下的英雄威武之菊,李清照词中的闺中怨妇之菊,岑参诗中的游子感伤之菊。但具有典型意义的还是投射有坚强、高雅品格的东篱之菊。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元稹、白居易这对好朋友的咏菊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真是巧合,两首诗,都提到了和陶渊明有关的典故“东篱菊”“陶家菊”。选定了文本后,我们还在诗歌后面编制了阅读提示,帮助学生初步读懂诗歌内容。
二、综合资源,去粗存精
意象主题引领下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源。诗、音乐、画面、小人书、国画乃至电影、戏剧中都有意象蕴含的形象,但并非都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审美接受能力。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研读资源,就能萃取为儿童接受的,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审美情趣的作品。
建构“竹意象”文学阅读课程《风摇青玉枝》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人──郑板桥,想到了一幅画──墨竹图,想到了一首诗──题画诗。郑板桥的才名和德名都传扬于天下。他为官时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当看到官场黑暗时,坚决不同流合污,弃官而去。我们选取了郑板桥的小故事、各种姿态的墨竹图、四首蕴意深刻的题画诗,组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连同白居易的《养竹记》一起让学生赏读,引领学生感悟“竹”的高风亮节,领会古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君子情怀。
三、文学审美,品出“真意”
文学阅读重在体验,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所蕴含的文学意象,通过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的阅读,在吟诵与讲述、还原与阐释、想象与移情、对话与冥想等文学审美活动中,感悟、积累以及融贯音乐或画面的艺术形式,产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对中国人情感表达方式的认识,形成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美的精神。
元稹、白居易都写下了咏菊的诗。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教师可尝试进行比较阅读《菊花》《咏菊》,从语言特点、描绘画面、表现手法、抒发情感等几个方面来赏析两首诗的特点,读懂诗歌,清晰菊花的意象和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审美活动把赏读的深度更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四、落实目标,形成课型
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依据课标和年段要求,低年段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词语和诗文,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中年段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感受文学语言的重具象、重情境、重感悟,理解意象形象和内在的意义。积累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段,生动地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高年段主要借助文学意象,悉心感悟中国人特有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表达特点和审美方式,想象作品描述的情境,理解形象、物象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揣摩“意”的心灵之音,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
《风摇青玉枝》竹意象文学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从自己的网名“青竹”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竹”的物象。主题阅读文本选择白居易的《养竹记》(片段),反复品鉴,从形到神逐渐深入。拓展环节,教师纳入郑板桥的题画诗,欣赏一幅幅形神兼备的墨竹图,品悟郑板桥的人格魅力。于是,竹清秀挺拔、刚正不阿的形象,铭记在了学生的心里,体现了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的多重意义。
文学意象就犹如“精神故乡”一般,提供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人、事、物、景、情绪、情调、氛围和体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一定是注入了学校文化之魂的,它在文化的统领下,得以生发,同时也推动着学校文化建设迈向更高远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