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拓展方法提高能力——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看图写话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写作学习重要内容之一.当学生掌握了看图写话的能力定会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中,有些课处于一类知识的起始位置,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第一次研究图形的特征,为学生开启了研究图形本质特征的大门,属于“种子课”.本文以此课为例,尝试表达如何有效利用“种子课”,在学生心里播下“思维”的种子、“方法”的种子、“经验”的种子和“结构”的种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赋予“种子”生长的力量.
选录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爱国教育类课文所反映的文化时代背景等信息,大多距当下学生生活远之又远.为使其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影响,笔者结合本人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进行反思、学习,对于此类课文的教学教法总结出以下要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读带赏,提高感悟能力.
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深度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与质量.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积极提问,将促进深度学习.日常教学中,让意外生成有效捕捉,激发思维需求;思维提升点有效设计,鼓励体验探究;回顾反思有效引导,促进自主建构.真正促进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
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目前已成为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之一.教师通过基于抽象表征、寻找计算法则、运用通用算法、迁移计算方法等方式将模型思想渗透到小学计算教学中,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讲到,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语文的诗性,是朦胧的、丰富的、难以具象的.只有当我们打开生命,进入特设的课堂情境,与语文浑然一体,才会产生灵魂的感动,才具有真实的“在场”体验,才能真切地“觉着”和唤醒.走进敞亮语文课堂,在师生共创的生命艺术中,发现诗性语文的秘妙.
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刻板的、“井井有条”的课堂教学会不断降低课堂效率,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反而是“适度混乱”的课堂更能取得高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发生“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适度“混乱”现象并不可怕,有时还需要教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添“乱”,在教学中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使得“适度混乱”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调味剂”,造就课堂的“另类”精彩.
以往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教学,无论是教材的设计,还是名师的课堂展示,都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地位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课前学生提出问题——课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巩固知识”这样大问题、大板块、大环节设计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厘清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将“朗读”与“演绎”相结合,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喜欢语文,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上,更能发挥出“演绎”的优势.本文以《乌鸦喝水》为例,创设情境,让“表演”与“文本”对话.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逐渐被淘汰,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已成为众多小学教师需要深思并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小先生制”思想关照下的伙伴学习,让学生在伙伴与师生的角色中互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会合作》一课中,尝试将“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习模式有效应用,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识字教学应随文识字,不能孤立识字.教学时要学会联结,与汉字的部件内涵联结,发现构字规律;与文本语境联结,体会语言之妙;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结,感悟文本之情;与汉字造字原理联结,感悟文化之趣.联得巧,随文识字才能妙处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