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數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借助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真正实现概念的理解:数学结合完成“因数和倍数”意义的建构,有序思考形成找“因数和倍数”的技能与方法,借助素材引导学生在比较观察中寻找特征。
【关键词】数形结合 有序思考 观察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有量的提升,更应当让学生有从“经验”走向“理解”的这样一个质的飞跃。郑毓信曾指出:数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建构新的理论。从“学生的现实”去寻找教学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从“经验”走向“理解”,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借助数学模型,真正实现概念的理解。
一、数形结合,在经验中完成“因数和倍数”意义的建构
片段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想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拼法?谁来说说看,每排几个?摆几排?乘法算式是什么?
生1:每排6个,摆2排。乘法算式6×2=12。
生2:每排4个,摆3排。乘法算式4×3=12。
生3:每排12个,摆1排。乘法算式12×1=12。
生4:每排3个,摆4排。乘法算式3×4=12。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各种摆法)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第四位同学和第二位同学的拼法,有什么想法?
生:只要把图形倒下来就是一样的。
师:只是摆放的位置不同,一个横着摆,一个竖着摆,其实是同一种拼法,只能算一种。那每排5个可以吗?为什么呢?
生:不可以。1排5个,两排10个,还多了2个。
师:是不是这样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摆法)
师:看来,只有这3种不同的拼法。根据3种拼法,我们找到了对应的3个乘法算式。可别小看这3个算式,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一起来看3×4=12这个算式,猜一猜谁是谁的倍数?
生: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师:对,12是3的倍数,反过来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板书: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4和12有什么关系?
生: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板书: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
师:你能把这4句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
师:看,这儿还有两个乘法算式,你会说吗?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师:12是12的倍数,感觉有点特别,不过,确实,12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
师:根据乘法算式同学们知道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那你们能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说一说吗?写在练习纸的反面。
师:我也来写一个3×0=0。谁来说一说?
(没有学生举手)
师:咦,怎么不说啦?结合刚才拼长方形的过程想想看……
生:每排3个,没有正方形,不能拼。
师:所以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不为0的自然数。(一般不考虑0)
评析:
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数和倍数是两个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又是初次接触,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生展开空间思维,方法多样。这样导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透过数学“形”与“数”的潜在关系,化解了抽象概念的难度,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学生在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3×0=0”这个算式,引导学生再次结合拼图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考虑0”,难度降低,效果较好。
二、有序思考,形成找“因数和倍数”的技能与方法
片段2:有序找因数
师:36的因数是不是只有一个4呢?
生:不是。还有其他的。
师:那你能把36所有的因数一个不落的全部都找出来吗?
(生尝试找36的因数)
生1:我找到了4个。
生2:我找到了6个。
师:还有找到更多的吗?
生3:我找到了9个。
师:哇,太厉害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么多的?
生:我是想( )×( )=36的,从1乘几开始想起。
师:这种想乘法算式的方法简直太妙了!你们觉得妙在何处?
生1:他是按顺序想下去的,不会遗漏。(板书:有序)
生2: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找到两个因数。(板书:一对一对找)
师:从几开始有序地往下想?又想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生:从1开始有序地往下想乘法算式,想到重复为止。
师:还有同学也找到了9个,但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我是想36÷( )=( ),36÷1=36,1和36是36的因数;36÷2=18,2和18是36的因数;36÷3=12,3和12是36的因数;36÷4=9,4和9是36的因数;36÷6=6,6是36的因数。
师:这种方法也非常不错。同学们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种是乘法算式,另一种是除法算式。
师:这两种方法在找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不管是乘法还是除法我们都能找到36所有的因数。
生2:都是从1开始有序地往下想。(有序)
生3:都想到重复为止不再往下想了。(不重复)
生4:都是一个算式找到两个因数。(一对因数)
评析: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体会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 )×( )=36”,也可以用“36÷( )=( )”的方法来思考,再通过找两种方法的相同点,进一步体会“一对一对”和“有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优势,避免遗漏或重复,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思考的有序性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有序性。只要做到有序思考,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可以并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用喜欢的方法找一找18的因数,进一步巩固了找因数的方法。
三、借助素材,引导学生在比较观察中寻找特征
片段3: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一找18的因数。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24和16的因数。
师:现在一个数的因数都会找了,那a的因数你会找吗?
(学生疑惑,出现困难)
师:有点难,但是它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几呢?
生:a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1和a。
师:为什么?
生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都是1。
(课件竖着圈出所有数中的因数1)
生2: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课件竖着圈出所有因数中的本身那个数)
生3:最大的因数是自己,所以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评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如果只是通过比较几个数的因数的共同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思考的力度不够大,没有挑战性而且抽象。于是在这里笔者就安排了找一个字母a的因数,学生起初是一愣,“但它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的眼睛就亮了,大脑快速运转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有的学生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找到了1和a这两个因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通过找字母a的因数,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个数因数的特征:最大因数是本身、最小因数是1、个数是有限的,由此避免了学生找特征时无序的现象。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好的素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宽度,可以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毓信.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数形结合 有序思考 观察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有量的提升,更应当让学生有从“经验”走向“理解”的这样一个质的飞跃。郑毓信曾指出:数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建构新的理论。从“学生的现实”去寻找教学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从“经验”走向“理解”,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借助数学模型,真正实现概念的理解。
一、数形结合,在经验中完成“因数和倍数”意义的建构
片段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想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拼法?谁来说说看,每排几个?摆几排?乘法算式是什么?
生1:每排6个,摆2排。乘法算式6×2=12。
生2:每排4个,摆3排。乘法算式4×3=12。
生3:每排12个,摆1排。乘法算式12×1=12。
生4:每排3个,摆4排。乘法算式3×4=12。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各种摆法)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第四位同学和第二位同学的拼法,有什么想法?
生:只要把图形倒下来就是一样的。
师:只是摆放的位置不同,一个横着摆,一个竖着摆,其实是同一种拼法,只能算一种。那每排5个可以吗?为什么呢?
生:不可以。1排5个,两排10个,还多了2个。
师:是不是这样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摆法)
师:看来,只有这3种不同的拼法。根据3种拼法,我们找到了对应的3个乘法算式。可别小看这3个算式,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一起来看3×4=12这个算式,猜一猜谁是谁的倍数?
生: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师:对,12是3的倍数,反过来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板书: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4和12有什么关系?
生: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板书: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
师:你能把这4句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4是12的因数。
师:看,这儿还有两个乘法算式,你会说吗?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师:12是12的倍数,感觉有点特别,不过,确实,12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
师:根据乘法算式同学们知道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那你们能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说一说吗?写在练习纸的反面。
师:我也来写一个3×0=0。谁来说一说?
(没有学生举手)
师:咦,怎么不说啦?结合刚才拼长方形的过程想想看……
生:每排3个,没有正方形,不能拼。
师:所以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不为0的自然数。(一般不考虑0)
评析:
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数和倍数是两个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又是初次接触,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生展开空间思维,方法多样。这样导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透过数学“形”与“数”的潜在关系,化解了抽象概念的难度,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学生在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3×0=0”这个算式,引导学生再次结合拼图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考虑0”,难度降低,效果较好。
二、有序思考,形成找“因数和倍数”的技能与方法
片段2:有序找因数
师:36的因数是不是只有一个4呢?
生:不是。还有其他的。
师:那你能把36所有的因数一个不落的全部都找出来吗?
(生尝试找36的因数)
生1:我找到了4个。
生2:我找到了6个。
师:还有找到更多的吗?
生3:我找到了9个。
师:哇,太厉害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么多的?
生:我是想( )×( )=36的,从1乘几开始想起。
师:这种想乘法算式的方法简直太妙了!你们觉得妙在何处?
生1:他是按顺序想下去的,不会遗漏。(板书:有序)
生2: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找到两个因数。(板书:一对一对找)
师:从几开始有序地往下想?又想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生:从1开始有序地往下想乘法算式,想到重复为止。
师:还有同学也找到了9个,但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我是想36÷( )=( ),36÷1=36,1和36是36的因数;36÷2=18,2和18是36的因数;36÷3=12,3和12是36的因数;36÷4=9,4和9是36的因数;36÷6=6,6是36的因数。
师:这种方法也非常不错。同学们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种是乘法算式,另一种是除法算式。
师:这两种方法在找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不管是乘法还是除法我们都能找到36所有的因数。
生2:都是从1开始有序地往下想。(有序)
生3:都想到重复为止不再往下想了。(不重复)
生4:都是一个算式找到两个因数。(一对因数)
评析: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体会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 )×( )=36”,也可以用“36÷( )=( )”的方法来思考,再通过找两种方法的相同点,进一步体会“一对一对”和“有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优势,避免遗漏或重复,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思考的有序性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有序性。只要做到有序思考,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可以并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用喜欢的方法找一找18的因数,进一步巩固了找因数的方法。
三、借助素材,引导学生在比较观察中寻找特征
片段3: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一找18的因数。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24和16的因数。
师:现在一个数的因数都会找了,那a的因数你会找吗?
(学生疑惑,出现困难)
师:有点难,但是它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几呢?
生:a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1和a。
师:为什么?
生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都是1。
(课件竖着圈出所有数中的因数1)
生2: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课件竖着圈出所有因数中的本身那个数)
生3:最大的因数是自己,所以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评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如果只是通过比较几个数的因数的共同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思考的力度不够大,没有挑战性而且抽象。于是在这里笔者就安排了找一个字母a的因数,学生起初是一愣,“但它的因数中一定会出现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的眼睛就亮了,大脑快速运转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有的学生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找到了1和a这两个因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通过找字母a的因数,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个数因数的特征:最大因数是本身、最小因数是1、个数是有限的,由此避免了学生找特征时无序的现象。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好的素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宽度,可以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毓信.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