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用字艺术例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丝毫不错。书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侠客布衣,经司马迁笔墨一渲染,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司马氏用字讲究,有时寥寥数笔,就将笔下人物写得生动传神,而自己的称许态度也流于笔端。以课本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作者刻画蔺相如的有智谋,就是通过不同的用字表现出来的。现列举文本中的几段内容,便可揣摩出作者的用意。
  例:(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赵王问的是“予”,而蔺相如答的是“许”,“予”是“给”,“许”则是“答应”,在这里的含义是“同意交换”,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以此体现蔺相如的“有智谋”。既然“患秦兵之来”,“许”了便使秦国师出无名了;担心“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许”了也就不必担心了,答应交换与先把壁给你是两回事,作者通过用字上的区别,表现出赵王与蔺相如在见识上的差异。
  “予”和“许”说到这里,大家已可看出作者对蔺相如的情感是称许的。下面我们再看看“予”和“偿”字的不同味道。以城易璧,不管是由谁先提出,客观地说,只要两厢情愿,都是对等关系;不管说到璧还是提到城,均可用“予”,在交待“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结局时,作者正是这么说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相如行前在向赵王分析事情的曲直时,也是用予字的——“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但是,当蔺相如持璧到了秦廷,再说到秦城时,便不再说“予”而改用“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再看看文本:
  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暇,请指示王。”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
  从行文上说,这里的“偿”字都可以仍用“予”,但是作者却做了调换。在作者的心目中,有智谋的蔺相如,已经抓住了秦王的短处,如果还用“予”字,就体现不出智慧了。如约交换,此刻就赵国一方来说,已经成为行动,璧已经在秦廷之上就是证明,而秦王却缺少该有的诚意,这样,蔺相如就完全有理由做出结论:问题已不再具有对等的性质,秦王已经负了赵王的约,而且打算赖账,所以,说到秦城时也就水到渠成地用了“偿还”的意思。作者让蔺相如用了这个“偿”字,就把秦王放到了非常不利、非常难堪的地位。
  在秦国的朝廷上相如另说到秦城时,也使用了“予”,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时用“予”,是因为那块宝玉早已由秦国回了自己手里,何必在语言上占无谓的风头,前后比较,更可看出作者在用“予”还是用“偿”上,考虑得是十分周密的。
  几个字的反复不同使用,便显示出蔺相如的“智谋”高于赵王及“廉颇诸大臣”,连秦王也相形见绌,而秦御史更是无法匹及了,作者让秦御史陪着他的大王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下反衬角色,读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渑池相会”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例: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相如顾如赵御史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从情节表面上看,你羞辱了我,我也羞辱了你,做到了“对等”,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令”和“为”字,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含义。
  “令赵王鼓瑟”,这个“令”字是何等威风啊!可是,恰恰是这种威风让秦王输了风度。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弱肉强食,但表面上还都是在以讲究信义,通情达理来标榜的。“令”人家如何如何,并且记录在案,不成了十足的恃强凌弱了吗?这位御史原想在主子面前表现一下,不成想一个“令”字却帮了秦王的倒忙。
  蔺相如的“为”字就大不相同了,“秦王为赵王击缶”,使这位赫赫有名的秦王击缶,完全成了主动自觉的行为,取悦于赵王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也就是对赵王其人的心悦诚服了。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只能通过御史们的文字记载来揣摩当时的情景,“令赵王鼓瑟”,只是“令”而已,鼓了没有,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而“为赵王击缶”就不同了,那是明明白白毋庸置疑的。
  作者描写蔺相如的“智谋”,不同于写别的一些人物的智谋,他把蔺相如的智谋主要再现在特别善于分辨事情的曲直上,他在分辨曲直时不但敏捷,而且能抓住要害,一语中的,令对方无言以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篇文章可以充分看出司马迁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是有情感倾向的,他笔下的蔺相如是智慧的化身,作者通过笔下的文字将称许赞誉之情不露痕迹地留给了读者,意蕴无穷。
  高秀芳,教师,现居辽宁大连。
其他文献
卡尔·罗杰斯提出了在课堂背景中的师生关系构成三要素:真实、接受和理解。真实,是指学生是在尽情地表露他瞬间的感情和体悟、认知和思考;接受,是指只有当老师对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无条件积极尊重”,学生才会真实地表露他自己;理解,是要求教师要移情地即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表达你对他的内心世界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衷地表达出他自己的看法。三个要素相互促成,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
文言文尤其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录的文言作品都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书面语言典范,它们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功能和审美潜能,其中所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思想和意趣,是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和思想源泉。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弱化、忽视审美教育的现象。  一是教学模式陈旧,以串讲为主,强调重点字词句的积累。整堂课以串讲式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字字
语文教师应当是睿智的思想者,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当是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唯有思想者才能在“传播学识、信仰、道德和人生理想追求”中立言育人,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则误人子弟矣。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了语文。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但是缺少深度的语文课堂,常常让自己觉得对不起学生。“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探索和领悟”,这是一位专家做讲座时说的一句话。所以,通过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以杨柳为体裁的诗歌举不胜举。这些诗歌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柳进行直接描写,表达诗人对柳的思想感情;一是通过写柳,托物言志,寄托诗人对其它事物的思想感情。  一.诗人对柳进行描写,表达对柳的赞美之情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大意是说,一株柳树像碧玉一样,装扮成美女的样子,无数柳条,像美女身上垂下的绿丝带。
文言文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笔者研究总结了文言文复习的“十四字方针”,即背默、停顿、词释、句译、简答、文学常识。  一.背默,即文言名句的背诵默写  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是文章的关键句、名句、富含哲理句等,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好比一出戏剧,若要完美演出,离不开引入入胜的序幕,即多样导入,如此,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探知欲望与热情。同时,也少不了课堂互动交流,演绎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正戏”,打造一场思维“盛宴”,让课堂迸发智慧火花。对此,笔者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其具体实施策略,以便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有效教学。  一、巧用方法,拉开精彩序幕,诱导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在于让同学们对教师
据中国经营报官方微博报道,“政协委员李海滨认为《水浒》这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要有所控制,这些都和暴力相关。《水浒》是旧时代的名著,与我们时代不适应。”这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在微博上引发争论。中国有句古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的就是因《水浒》中多讲打斗,一百单八将中的莽夫李逵更是抄起板斧见人就砍,虽然初衷是劫法场救哥哥宋江,但也滥伤无数无辜百姓。而少年人血气方刚,读了《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曾经有太多的争议,甚至一度出现了讨伐声,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相信所有的非议都是因为人们太爱国语。所以,哪怕是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语文老师——我,也深感肩上的担子太重,但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没有理由推卸责任,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助动下乘风向前。  总觉得作为语文老师,可以缺少很多,唯独不能缺少的是智慧。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一个无量无边的人。”我希望我能成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情节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语文教学案例,能给我们不少启示,尤其是写作教学方面。  潘新和教授力倡语文教学要以写作为指归,但语文教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写作教学了。我在困惑和痛苦中,重读“香菱学诗”,得到不少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  学生普遍对作文感到恐惧和厌烦,这涉及写作心理问题。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讨论还很有限。“香菱学诗”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首先,要消除学
语文教学应该如行云流水一般,应该富有新鲜活泼的气息,特别是素质教育更给整个的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被创建性地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考查形式灵活多变、知识跨度囊括多学科、学习理念求新求变,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