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丝毫不错。书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侠客布衣,经司马迁笔墨一渲染,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司马氏用字讲究,有时寥寥数笔,就将笔下人物写得生动传神,而自己的称许态度也流于笔端。以课本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作者刻画蔺相如的有智谋,就是通过不同的用字表现出来的。现列举文本中的几段内容,便可揣摩出作者的用意。
例:(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赵王问的是“予”,而蔺相如答的是“许”,“予”是“给”,“许”则是“答应”,在这里的含义是“同意交换”,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以此体现蔺相如的“有智谋”。既然“患秦兵之来”,“许”了便使秦国师出无名了;担心“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许”了也就不必担心了,答应交换与先把壁给你是两回事,作者通过用字上的区别,表现出赵王与蔺相如在见识上的差异。
“予”和“许”说到这里,大家已可看出作者对蔺相如的情感是称许的。下面我们再看看“予”和“偿”字的不同味道。以城易璧,不管是由谁先提出,客观地说,只要两厢情愿,都是对等关系;不管说到璧还是提到城,均可用“予”,在交待“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结局时,作者正是这么说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相如行前在向赵王分析事情的曲直时,也是用予字的——“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但是,当蔺相如持璧到了秦廷,再说到秦城时,便不再说“予”而改用“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再看看文本:
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暇,请指示王。”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
从行文上说,这里的“偿”字都可以仍用“予”,但是作者却做了调换。在作者的心目中,有智谋的蔺相如,已经抓住了秦王的短处,如果还用“予”字,就体现不出智慧了。如约交换,此刻就赵国一方来说,已经成为行动,璧已经在秦廷之上就是证明,而秦王却缺少该有的诚意,这样,蔺相如就完全有理由做出结论:问题已不再具有对等的性质,秦王已经负了赵王的约,而且打算赖账,所以,说到秦城时也就水到渠成地用了“偿还”的意思。作者让蔺相如用了这个“偿”字,就把秦王放到了非常不利、非常难堪的地位。
在秦国的朝廷上相如另说到秦城时,也使用了“予”,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时用“予”,是因为那块宝玉早已由秦国回了自己手里,何必在语言上占无谓的风头,前后比较,更可看出作者在用“予”还是用“偿”上,考虑得是十分周密的。
几个字的反复不同使用,便显示出蔺相如的“智谋”高于赵王及“廉颇诸大臣”,连秦王也相形见绌,而秦御史更是无法匹及了,作者让秦御史陪着他的大王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下反衬角色,读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渑池相会”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例: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相如顾如赵御史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从情节表面上看,你羞辱了我,我也羞辱了你,做到了“对等”,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令”和“为”字,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含义。
“令赵王鼓瑟”,这个“令”字是何等威风啊!可是,恰恰是这种威风让秦王输了风度。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弱肉强食,但表面上还都是在以讲究信义,通情达理来标榜的。“令”人家如何如何,并且记录在案,不成了十足的恃强凌弱了吗?这位御史原想在主子面前表现一下,不成想一个“令”字却帮了秦王的倒忙。
蔺相如的“为”字就大不相同了,“秦王为赵王击缶”,使这位赫赫有名的秦王击缶,完全成了主动自觉的行为,取悦于赵王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也就是对赵王其人的心悦诚服了。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只能通过御史们的文字记载来揣摩当时的情景,“令赵王鼓瑟”,只是“令”而已,鼓了没有,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而“为赵王击缶”就不同了,那是明明白白毋庸置疑的。
作者描写蔺相如的“智谋”,不同于写别的一些人物的智谋,他把蔺相如的智谋主要再现在特别善于分辨事情的曲直上,他在分辨曲直时不但敏捷,而且能抓住要害,一语中的,令对方无言以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篇文章可以充分看出司马迁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是有情感倾向的,他笔下的蔺相如是智慧的化身,作者通过笔下的文字将称许赞誉之情不露痕迹地留给了读者,意蕴无穷。
高秀芳,教师,现居辽宁大连。
例:(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赵王问的是“予”,而蔺相如答的是“许”,“予”是“给”,“许”则是“答应”,在这里的含义是“同意交换”,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以此体现蔺相如的“有智谋”。既然“患秦兵之来”,“许”了便使秦国师出无名了;担心“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许”了也就不必担心了,答应交换与先把壁给你是两回事,作者通过用字上的区别,表现出赵王与蔺相如在见识上的差异。
“予”和“许”说到这里,大家已可看出作者对蔺相如的情感是称许的。下面我们再看看“予”和“偿”字的不同味道。以城易璧,不管是由谁先提出,客观地说,只要两厢情愿,都是对等关系;不管说到璧还是提到城,均可用“予”,在交待“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结局时,作者正是这么说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相如行前在向赵王分析事情的曲直时,也是用予字的——“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但是,当蔺相如持璧到了秦廷,再说到秦城时,便不再说“予”而改用“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再看看文本:
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暇,请指示王。”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
从行文上说,这里的“偿”字都可以仍用“予”,但是作者却做了调换。在作者的心目中,有智谋的蔺相如,已经抓住了秦王的短处,如果还用“予”字,就体现不出智慧了。如约交换,此刻就赵国一方来说,已经成为行动,璧已经在秦廷之上就是证明,而秦王却缺少该有的诚意,这样,蔺相如就完全有理由做出结论:问题已不再具有对等的性质,秦王已经负了赵王的约,而且打算赖账,所以,说到秦城时也就水到渠成地用了“偿还”的意思。作者让蔺相如用了这个“偿”字,就把秦王放到了非常不利、非常难堪的地位。
在秦国的朝廷上相如另说到秦城时,也使用了“予”,如“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时用“予”,是因为那块宝玉早已由秦国回了自己手里,何必在语言上占无谓的风头,前后比较,更可看出作者在用“予”还是用“偿”上,考虑得是十分周密的。
几个字的反复不同使用,便显示出蔺相如的“智谋”高于赵王及“廉颇诸大臣”,连秦王也相形见绌,而秦御史更是无法匹及了,作者让秦御史陪着他的大王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下反衬角色,读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渑池相会”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例: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相如顾如赵御史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从情节表面上看,你羞辱了我,我也羞辱了你,做到了“对等”,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令”和“为”字,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含义。
“令赵王鼓瑟”,这个“令”字是何等威风啊!可是,恰恰是这种威风让秦王输了风度。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弱肉强食,但表面上还都是在以讲究信义,通情达理来标榜的。“令”人家如何如何,并且记录在案,不成了十足的恃强凌弱了吗?这位御史原想在主子面前表现一下,不成想一个“令”字却帮了秦王的倒忙。
蔺相如的“为”字就大不相同了,“秦王为赵王击缶”,使这位赫赫有名的秦王击缶,完全成了主动自觉的行为,取悦于赵王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也就是对赵王其人的心悦诚服了。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只能通过御史们的文字记载来揣摩当时的情景,“令赵王鼓瑟”,只是“令”而已,鼓了没有,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而“为赵王击缶”就不同了,那是明明白白毋庸置疑的。
作者描写蔺相如的“智谋”,不同于写别的一些人物的智谋,他把蔺相如的智谋主要再现在特别善于分辨事情的曲直上,他在分辨曲直时不但敏捷,而且能抓住要害,一语中的,令对方无言以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篇文章可以充分看出司马迁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是有情感倾向的,他笔下的蔺相如是智慧的化身,作者通过笔下的文字将称许赞誉之情不露痕迹地留给了读者,意蕴无穷。
高秀芳,教师,现居辽宁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