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最大特点是“双线组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围绕着这两条线索,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相关语篇、活动、口语交际和习作(写话)等集结在一起,为学生语文单元整合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单元教材编排思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把握单元编排结构,了解单元编排思路。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把握单元编排结构,了解单元编排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在解读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整体,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凸出具有统驭作用的单元教学主题和语文要素,从而让教学更具有层次性。
  例如,部编版小学生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围绕着“家乡”这一主题展开的。整个单元的课文编排都是以写景文章和诗词为主,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登鹳全楼》等。教学中,无论是识字还是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教师都应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家乡”联系起来,将字词放置到文本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中来进行教学。同时,教师教学还应注重前后文的关联和词语的运用,让学生的语言训練有的放矢,能够有意识地应用单元中已经学习过的字词。
  第二,围绕单元编排结构,注重单元方法指导。有了单元整体性、结构性的意识,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围绕单元编排结构,开展单元阅读实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等。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两个一”,即一个中心(教材单元主题)、一个主体(学生)。教师要以主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呈现出一种相关联的梯度性,从而实现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写话训练)的有机统一。
  例如,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是把动物作为主人公,虽然文体各不相同,但都配有完整的故事性、情境性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通过图文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特质,借助插图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催生学生的阅读想象。
  第三,运用单元编排结构,开展单元实践活动。实施单元整合教学,要聚焦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了达成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有鲜明的目标意识、整体意识和关联意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单元教材内容,更要把握学生具体学情,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采用灵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既富有情趣,更富有理趣。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童心”为单元主题。“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在每一篇单元课文教学之后,都应安排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如学完《彩色的梦》一文之后,可以让学生用彩色铅笔作画,并将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学习了《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之后,让学生仿照课文表达形式,结合生活、情景等展开想象,并将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等。通过这样的积极运用,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染,从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美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教材,以研究的方式解读教材,站在单元统筹高度,整合相关资源,有效实施单元整合教学,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李素梅,嘉定区戬浜学校,上海 201800)
  实习编辑:刘 源
其他文献
传统初中化学课堂仅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进入互联网时代,泛在学习环境日益成熟。基于泛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融合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顺利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基于泛在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分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以自主预学真正突出学习的泛在性;在实施阶段,以合作探究着力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在巩固阶段,以变式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摘 要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不能很好地设计导入,存在导入方式运用单一、导入时间难以把控、导入内容的设计不贴合学生实际和导入氛围不够生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灵活运用导入方法,科学把握导入原则,针对性设计导入内容,巧妙运用导入语言,优化导入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传统游戏是产生并流传于民间,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世代继承下来的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游戏活动。它不仅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学校将传统游戏运用到德育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锤炼儿童的道德意志,引导儿童的道德行为。学校通过传统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需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传统游戏观,对传统游戏进行必要的搜集与整理,进行一定
加强生命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决策,中小学教师作为引领学生发展、承担一线教学职责的群体,在提升学校生命教育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武汉市456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较高,但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教学任务繁重、相关知识欠缺等因素是影响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面临的主要因素。教育部门和学校可通过拓宽生命教育开展途径、加强教师理论与技能培训等措施来提升生命教育实施水平。
农村中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在湖南省14个市州的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与教师教育生存环境恶化、薪酬外部公平感低与身心压力过大的问题,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开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无不面临着教育教学转型的难题。如何摆脱陈旧的路径依赖,积极适应新的教育生态,在观念更新、素养提升、课程建设、实施模式和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成为影响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新高考改革的基本逻辑为角度,试对上述问题予以思考和回答。  旧的知识观、学科观,旧的管理理念与价值主张,依然禁锢着新时代下的教育脚步。很多教师,包括不少学校管理
文章在继承此前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志书记载重点演变问题进行具体探究,认为志书记载重点演变已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重地理、轻人文时期,其涵盖时间为宋元。第二个时期是从重地理到重人文的过渡时期,其涵盖时间为明代。第三个时期是重人文、轻地理时期,其涵盖时间为清代。第四个时期是既重全面又凸显政治、经济、文化时期,涵盖时间为民国。第五个时期是既重全面又凸显经济时期,其涵盖时间为当代。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涵盖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与以往的“三维目标”相比更全面,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属性。为了更好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从核心素养解读、经典课例呈现、教学效果评价三个维度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了探究。  首先,教师应正确、全面地解读核心素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而具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知识应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之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最直接的表达。目前,各幼儿园为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及家国情怀,纷纷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教育。而在传统节日中其实蕴藏着内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在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中加强德育,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幼儿德育的针对性、体验性和实效性。  从内涵上
为帮助新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适应教师岗位要求,“一体两翼五步”培训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尝试探索新教师入职培训机制,改变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短缺、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