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成长,需要成长的资源,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扎实、真实、丰实的言语实践,能帮助学生将已经积累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酝酿着自身情感的、彰显自身个性的“话语”,从而成就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绿意、朝气蓬勃的生命。言语实践,能成为学生生命可以承受之重。
一、抛砖引玉,明晰言语实践的本质
说起言语实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字、词、句、段、篇的练习,殊不知,他们是将言语实践与简单机械的语言训练画上了等号,从而模糊了言语实践的科学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言语实践,它与语言训练有什么不同呢?简言之,听、说、读、写、思就是真正的言语实践。那是不是掌握了这样的技能,知识就能转化成能力呢?并不尽然,言语应该与生命、文化(而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同构。“新基础教育”理论明晰了言语实践的本质,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得靠自己的体验、感悟以及独特的视角去学习发现的方法、思维的策略,去欣赏、判断和发展,从而获取丰富的知识,发展真实的情感。语言文字不再是机械的符号,它承载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说假话、套话,才会体验到一种因真诚和发自内心而带来的特有的心境和乐趣。
二、响鼓重锤,针砭言语实践的时弊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让学生与语文产生真正的共鸣,从而生成质朴但饱含深情的表达。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妨拿出敲山震虎的力气再锤这面响鼓。
(一) 重形式,轻习得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改革摈弃了对文章的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解析,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但在许多课堂上,我们还能看到教学活动成了点状的一问一答,还能看到各种句式尽管反复操练,还是不能灵活运用。这是教师将语文符号化了,强化了语文的形式,却忽视了语文的内涵,轻视了习得的过程。
(二)言不由衷,迷失自我
回首语文课堂,低年级的课堂纯真得毫无杂质,“童言无忌”中其实蕴藏着孩子灵动的心思与智慧。从中年级开始,大部分孩子学会“忌”了,懂得了“想老师所想”,去迎合老师的预设,老师开始沾沾自喜。殊不知,学生开始迷失自己,因为学生的发言言不由衷,有时只是一种语言技巧的展示,缺乏真实的心灵触动。一旦到了高年级,经常看不到老师赞许眼神的孩子们只能选择沉默,因为学生没有品出语言的味道,没有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们不禁深深地担忧,长此以往,中国的下一代会“假话连篇”,从小就学会戴着面具生活,那岂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块“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真实生命的成长。
三、它山之石,架起言语实践与生命成长的桥梁
鼓励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去读懂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进行丰实的言语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成长。所以,它山之石就是文本。
(一) 挖掘文本的对话价值,在言语实践中促进生命成长
与单纯的语言训练不同,言语实践更关注有生命内涵的言语材料,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应该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存在,有寂然的感动呈现,这就要靠教师用一种对话的理念去解读和把握,挖掘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对话素材,通过师生、生生及文本的有效对话,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空间,与学生一同经历感动,获得宝贵的人生历练。
1. 与生活环境对话,会意。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同时关注文本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环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在特定的意境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叶欣护士长伟大无私的形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叶欣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在各个时期,她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孩子们零散地说出了一条两条,孩子们的回答我不满意,因为他们似乎在讲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感情,更谈不上共鸣。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关注当时叶欣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她又是怎样做的?我建议孩子们用“当……时”或加入关联词来尝试着说一说。
“当‘非典’患者急剧增多,她身先士卒,开始加班,并且拒绝接听家人电话。”
“尽管自己的身体不适,她仍然早早来到科室,密切关注每一个病人的情况。”
固定的话语格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表达千篇一律的弊端。但是,当外部环境和内容发生改变时,这样的话语图式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里,它帮助学生内化了文本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与文章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为英雄那高贵的品质所感染。在特定的环境中,语言材料被活化了,学生与有生命的语言进行有效的对话,这种言语实践帮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让精神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在言语实践中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2. 与人物形象对话,审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快乐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大快事。我想,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新奇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与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对话,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内化语言,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感受生命的美好。
古诗,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微妙的情感,如何引领学生去感受这份情感,体会这种博大精深的美呢?我在《池上》这首诗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下。 学生在“不解藏踪迹”的“解”一字上有了争议,有学生说是“理解”,有的说是“了解”,但发现都说不通,于是我启发孩子:“偷采白莲”就不想让别人知道,怎么不让别人知道呢?把自己藏起来就是最好的方法。可是,这个孩子却说:“老师,‘解’应该是‘懂得’的意思,孩子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我随即追问:“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的从诗文来说:“他很可爱,偷偷采了白莲,却不会隐藏自己。”有的结合课文与插图来说:“他很天真单纯,你看图上他还戴了顶荷叶帽,以为别人都看不到他,其实他的身后已经留出了清晰的水路……”
课堂上,我一直被学生这种欢乐的气氛包围着。我看到,他们把那个单纯的乡村孩子装进自己的心中,与他交谈,感受着乡村孩子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一阵风吹来,荷叶摇曳生姿,在那样一个小池塘边,他们被深深陶醉,被城市包围的寂寞童心也豁然开朗和美丽起来。诗歌美在意境,美在情感,学生在精妙的诗歌用词中与人物形象对话,获得了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以及个性滋养。
(二) 品味文本的本体内涵,让生命成长提升言语实践品位
在语文课堂中,文本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资源。与文本进行有价值的对话,不仅让学生的语言焕发了生命活力,更激活了学生自身的生命成长。作为主动发展的人,学生的生命质量提高了,意识觉醒了,思维更活跃了,那么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品位将随着生命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实,而文本内涵就是这种转换的催化剂。
1. 心动,然后笔下生辉。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作品中人物的健康心灵就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这些关于“人”的资本积累,一旦遇到恰当的语境和真实的话题,学生又能运用言语,表露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人生态度,于是,那时的语言就会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教学《生命桥》一文,学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羚羊会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换来年轻羚羊的生命!起先,我指名读课文的第2、3两段,学生读得很投入,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低低地跟读,他们被感动了。我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轻轻地告诉学生,用笔把自己此时的所思所想写在书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我发现,由于水平的不同,语言或质朴或华丽,但是,孩子的笔下流露出的无不是感动、震撼和钦佩。如:
那样的山涧,看看都害怕,可是老羚羊却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视死如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敬佩他们!
老羚羊用自己的身躯做桥墩,托起了年轻羚羊生存的希望,那弧线是生命的弧线,是种族延续的希望啊。
在交流中,孩子们很投入,争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伙伴,我与学生一起享受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是美好的,是平等的,无私的生命更是伟大的。后来,我又为孩子们读了《藏羚羊的跪拜》,生命的含义得到了升华。之后的阅读短文和作文中,学生多次出现了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言语。这是他们内心的呼唤,尊重关爱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动,用自己的笔,洋洋洒洒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被感动的场面,听到了因感动而喷涌的言语,它们熠熠生辉,感染着每一个人。这就是言语的魅力,它因情感而绚丽多姿。
2. 共情,继而情动辞发。情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语文教学,更需要共情。进入文本与语境,与主人公的内心对话,更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情动辞发,焕发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
《第一次抱母亲》全文洋溢着母亲与孩子之间浓浓的爱。但是文章语句平淡质朴,学生很难进入情境,特别是体会儿子的内疚。为了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找出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描写母亲的句子,让学生读,并且设身处地地为母亲想一想,母亲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经过默读,学生若有所思:“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走山路时会困难重重,妹妹很小,饿了会哭,母亲还要去哄她。”“母亲不是只做了这样一天,而是做了几十年,而且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她真伟大。”
此时,孩子们自己进入了文本,好像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母亲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不知道,内疚感油然而生。
抓住这个契机,我鼓励孩子写写自己的母亲,于是,平时一些孩子们认为母亲理所当然该做的事情都成了他们感动的源泉,文字在笔下流动起来。课后,我批阅了孩子们的小练笔。有一个女生画了几颗心来表示母亲对她的付出:
第一颗:伤心。妈妈与爸爸离婚后,独自带着我一人生活,生活很辛苦。
第二颗:关心。妈妈独自创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尽管我和她不住在一起,但是妈妈经常给我打电话,和我谈心,我很开心。
第三颗:信心。妈妈很忙,我很少能见到她,但是我从妈妈的身上学到了勇敢和坚强,我也要像她那样乐观地面对生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正是有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才能把对母亲的爱变成最真诚、最热烈的文字。那字字句句,振聋发聩,直击人的心房。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她从容而典雅地度过了各朝各代,文化使她丰实,热爱她的人让她摇曳生姿,甚至成为最锋利的武器,她是每个中国人生活的根基,生命的养料。只有用心去感受她,用情去浇灌她,她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成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言语实践与学生生命的成长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通过文本互相促进,丰实的言语实践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生命的洗礼和历练;而主动发展、蓬勃健康的生命能完善学生的人生态度,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言语实践。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语文教师。
一、抛砖引玉,明晰言语实践的本质
说起言语实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字、词、句、段、篇的练习,殊不知,他们是将言语实践与简单机械的语言训练画上了等号,从而模糊了言语实践的科学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言语实践,它与语言训练有什么不同呢?简言之,听、说、读、写、思就是真正的言语实践。那是不是掌握了这样的技能,知识就能转化成能力呢?并不尽然,言语应该与生命、文化(而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同构。“新基础教育”理论明晰了言语实践的本质,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得靠自己的体验、感悟以及独特的视角去学习发现的方法、思维的策略,去欣赏、判断和发展,从而获取丰富的知识,发展真实的情感。语言文字不再是机械的符号,它承载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说假话、套话,才会体验到一种因真诚和发自内心而带来的特有的心境和乐趣。
二、响鼓重锤,针砭言语实践的时弊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让学生与语文产生真正的共鸣,从而生成质朴但饱含深情的表达。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妨拿出敲山震虎的力气再锤这面响鼓。
(一) 重形式,轻习得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改革摈弃了对文章的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解析,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但在许多课堂上,我们还能看到教学活动成了点状的一问一答,还能看到各种句式尽管反复操练,还是不能灵活运用。这是教师将语文符号化了,强化了语文的形式,却忽视了语文的内涵,轻视了习得的过程。
(二)言不由衷,迷失自我
回首语文课堂,低年级的课堂纯真得毫无杂质,“童言无忌”中其实蕴藏着孩子灵动的心思与智慧。从中年级开始,大部分孩子学会“忌”了,懂得了“想老师所想”,去迎合老师的预设,老师开始沾沾自喜。殊不知,学生开始迷失自己,因为学生的发言言不由衷,有时只是一种语言技巧的展示,缺乏真实的心灵触动。一旦到了高年级,经常看不到老师赞许眼神的孩子们只能选择沉默,因为学生没有品出语言的味道,没有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们不禁深深地担忧,长此以往,中国的下一代会“假话连篇”,从小就学会戴着面具生活,那岂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块“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真实生命的成长。
三、它山之石,架起言语实践与生命成长的桥梁
鼓励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去读懂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进行丰实的言语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成长。所以,它山之石就是文本。
(一) 挖掘文本的对话价值,在言语实践中促进生命成长
与单纯的语言训练不同,言语实践更关注有生命内涵的言语材料,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应该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存在,有寂然的感动呈现,这就要靠教师用一种对话的理念去解读和把握,挖掘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对话素材,通过师生、生生及文本的有效对话,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空间,与学生一同经历感动,获得宝贵的人生历练。
1. 与生活环境对话,会意。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同时关注文本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环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在特定的意境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叶欣护士长伟大无私的形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叶欣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在各个时期,她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孩子们零散地说出了一条两条,孩子们的回答我不满意,因为他们似乎在讲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感情,更谈不上共鸣。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关注当时叶欣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她又是怎样做的?我建议孩子们用“当……时”或加入关联词来尝试着说一说。
“当‘非典’患者急剧增多,她身先士卒,开始加班,并且拒绝接听家人电话。”
“尽管自己的身体不适,她仍然早早来到科室,密切关注每一个病人的情况。”
固定的话语格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表达千篇一律的弊端。但是,当外部环境和内容发生改变时,这样的话语图式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里,它帮助学生内化了文本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与文章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为英雄那高贵的品质所感染。在特定的环境中,语言材料被活化了,学生与有生命的语言进行有效的对话,这种言语实践帮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让精神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在言语实践中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2. 与人物形象对话,审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快乐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大快事。我想,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新奇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与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对话,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内化语言,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感受生命的美好。
古诗,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微妙的情感,如何引领学生去感受这份情感,体会这种博大精深的美呢?我在《池上》这首诗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下。 学生在“不解藏踪迹”的“解”一字上有了争议,有学生说是“理解”,有的说是“了解”,但发现都说不通,于是我启发孩子:“偷采白莲”就不想让别人知道,怎么不让别人知道呢?把自己藏起来就是最好的方法。可是,这个孩子却说:“老师,‘解’应该是‘懂得’的意思,孩子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我随即追问:“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的从诗文来说:“他很可爱,偷偷采了白莲,却不会隐藏自己。”有的结合课文与插图来说:“他很天真单纯,你看图上他还戴了顶荷叶帽,以为别人都看不到他,其实他的身后已经留出了清晰的水路……”
课堂上,我一直被学生这种欢乐的气氛包围着。我看到,他们把那个单纯的乡村孩子装进自己的心中,与他交谈,感受着乡村孩子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一阵风吹来,荷叶摇曳生姿,在那样一个小池塘边,他们被深深陶醉,被城市包围的寂寞童心也豁然开朗和美丽起来。诗歌美在意境,美在情感,学生在精妙的诗歌用词中与人物形象对话,获得了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以及个性滋养。
(二) 品味文本的本体内涵,让生命成长提升言语实践品位
在语文课堂中,文本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资源。与文本进行有价值的对话,不仅让学生的语言焕发了生命活力,更激活了学生自身的生命成长。作为主动发展的人,学生的生命质量提高了,意识觉醒了,思维更活跃了,那么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品位将随着生命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实,而文本内涵就是这种转换的催化剂。
1. 心动,然后笔下生辉。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作品中人物的健康心灵就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这些关于“人”的资本积累,一旦遇到恰当的语境和真实的话题,学生又能运用言语,表露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人生态度,于是,那时的语言就会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教学《生命桥》一文,学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羚羊会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换来年轻羚羊的生命!起先,我指名读课文的第2、3两段,学生读得很投入,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低低地跟读,他们被感动了。我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轻轻地告诉学生,用笔把自己此时的所思所想写在书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我发现,由于水平的不同,语言或质朴或华丽,但是,孩子的笔下流露出的无不是感动、震撼和钦佩。如:
那样的山涧,看看都害怕,可是老羚羊却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视死如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敬佩他们!
老羚羊用自己的身躯做桥墩,托起了年轻羚羊生存的希望,那弧线是生命的弧线,是种族延续的希望啊。
在交流中,孩子们很投入,争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伙伴,我与学生一起享受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是美好的,是平等的,无私的生命更是伟大的。后来,我又为孩子们读了《藏羚羊的跪拜》,生命的含义得到了升华。之后的阅读短文和作文中,学生多次出现了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言语。这是他们内心的呼唤,尊重关爱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动,用自己的笔,洋洋洒洒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被感动的场面,听到了因感动而喷涌的言语,它们熠熠生辉,感染着每一个人。这就是言语的魅力,它因情感而绚丽多姿。
2. 共情,继而情动辞发。情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语文教学,更需要共情。进入文本与语境,与主人公的内心对话,更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情动辞发,焕发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
《第一次抱母亲》全文洋溢着母亲与孩子之间浓浓的爱。但是文章语句平淡质朴,学生很难进入情境,特别是体会儿子的内疚。为了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找出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描写母亲的句子,让学生读,并且设身处地地为母亲想一想,母亲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经过默读,学生若有所思:“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走山路时会困难重重,妹妹很小,饿了会哭,母亲还要去哄她。”“母亲不是只做了这样一天,而是做了几十年,而且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她真伟大。”
此时,孩子们自己进入了文本,好像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母亲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不知道,内疚感油然而生。
抓住这个契机,我鼓励孩子写写自己的母亲,于是,平时一些孩子们认为母亲理所当然该做的事情都成了他们感动的源泉,文字在笔下流动起来。课后,我批阅了孩子们的小练笔。有一个女生画了几颗心来表示母亲对她的付出:
第一颗:伤心。妈妈与爸爸离婚后,独自带着我一人生活,生活很辛苦。
第二颗:关心。妈妈独自创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尽管我和她不住在一起,但是妈妈经常给我打电话,和我谈心,我很开心。
第三颗:信心。妈妈很忙,我很少能见到她,但是我从妈妈的身上学到了勇敢和坚强,我也要像她那样乐观地面对生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正是有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才能把对母亲的爱变成最真诚、最热烈的文字。那字字句句,振聋发聩,直击人的心房。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她从容而典雅地度过了各朝各代,文化使她丰实,热爱她的人让她摇曳生姿,甚至成为最锋利的武器,她是每个中国人生活的根基,生命的养料。只有用心去感受她,用情去浇灌她,她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成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言语实践与学生生命的成长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通过文本互相促进,丰实的言语实践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生命的洗礼和历练;而主动发展、蓬勃健康的生命能完善学生的人生态度,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言语实践。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