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经济尚未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然而,在调控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协调处理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同时,积极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 知识产权 后危机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22-01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深受重创,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此后危机时代,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然而,在调控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协调处理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同时,积极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
一、合理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
第一,合理平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间之矛盾。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尚未结束,在出口市场复苏的情况下,国内消费似乎就成为唯一稳定我国经济的“发动机”。这或许是被凯恩斯主义束缚之结果——部分学者认为只要政府加大投资,刺激民众以当前的储蓄来消费,就能拉动内需,从而维持我国GDP之高位增长。这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符合我国社保体系不完善,农民收入过低之现实。因此,在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其目的是为了减缓经济下滑,稳定就业,而在后危机时代,应把宏观调控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上。
宏观调控是国家实施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不能只注重短期的调控措施,因为注重短期条款并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甚至会成为后期经济波动的根源。虽然宏观调控是针对短期的相机抉择,但宏观调控必须关注长期。关注长期的含义,是指针对短期所采取的措施,必须从长期来靠量它的影响和后果,而不是说存在长期不变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二,合理平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矛盾。由于身份和规模双重歧视问题的存在,以及金融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相对国有企业,作为对生产总值占GDP60%和对就业贡献率近80%之民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棘手难题。而在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显突出。
第三,合理平衡农业、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国应注意加强处理产业间平衡,有效处理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平衡与矛盾。
首先,应对传统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其次,在刺激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过程中,尽量避免国有企业借破产重整和拉动内需之机无限扩张,避免房地产等套牢国民经济。最后,经济危机即将引爆第四产业革命的当下,应充分把握机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这不仅能有效释放我国大规模过剩资金,也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制度构建和完善
第一,探索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机制。根据经济学原理和宏观调控之理论分析可知,不受规则约束的相机抉择,导致调控的任意性,不能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宏观调控,更好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构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机制,为有效进行经济调控保驾护航。
第二,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健全落后产能淘汰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落后产业要加以淘汰,探索建立科学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经济转型机遇,否则,可能在短期的经济繁荣后出现持续的低迷,从而使经济长期处于调控循环之怪圈。
第三,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构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以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撑,我国必须加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增强其提升市场对生产要素配置的根本性调节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多元化,构建和完善交易制度。
同时,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引导和鼓励区域性交易中心的平台与能力建设,促进专利技术的交易与流通。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发挥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第四,提高教育和创新投入,制定科学的跟踪监管和评价机制。
(1)积极发展免费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补贴,为国家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2)增加对研发机构的投入,采取措施避免科研经费的“寡头垄断”,在提高效率和缩减行政审批成本的条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和创新评价机制。
第五,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开透明的信用评级事业。
(1)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实行适当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以优化信贷结构的方式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体制,在充分进行价值评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融资担保。
(2)积极发展企业信用评级事业,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明确信用评级操作流程,在充分保护企业权利的基础上公开相关数据和信息。
注释:
凯恩斯主义认为,私营经济的决策有时会导致没有效率的宏观经济结果,因此提倡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积极政策,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财政政策来稳定商业周期中的产业。
王新红.经济法的时代精神.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http://www.fsa.gov.cn/web_db/sdzg2006/INTERNET/AGAME/sjzg/sjzg 21-01.htm.2010年4月12日.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9/180024.html.2010年4月12日.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人民网.2010-04-01.
王新红.经济法的时代精神.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寡头垄断”,指在我国当前的现实背景下,科研人员在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享有行政或院士头衔者,往往具有垄断地位,即科研经费的申请缺乏公平合理之评估机制。
关键词金融危机 知识产权 后危机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22-01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深受重创,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此后危机时代,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然而,在调控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协调处理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同时,积极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
一、合理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
第一,合理平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间之矛盾。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尚未结束,在出口市场复苏的情况下,国内消费似乎就成为唯一稳定我国经济的“发动机”。这或许是被凯恩斯主义束缚之结果——部分学者认为只要政府加大投资,刺激民众以当前的储蓄来消费,就能拉动内需,从而维持我国GDP之高位增长。这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符合我国社保体系不完善,农民收入过低之现实。因此,在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其目的是为了减缓经济下滑,稳定就业,而在后危机时代,应把宏观调控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上。
宏观调控是国家实施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不能只注重短期的调控措施,因为注重短期条款并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甚至会成为后期经济波动的根源。虽然宏观调控是针对短期的相机抉择,但宏观调控必须关注长期。关注长期的含义,是指针对短期所采取的措施,必须从长期来靠量它的影响和后果,而不是说存在长期不变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二,合理平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矛盾。由于身份和规模双重歧视问题的存在,以及金融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相对国有企业,作为对生产总值占GDP60%和对就业贡献率近80%之民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棘手难题。而在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显突出。
第三,合理平衡农业、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国应注意加强处理产业间平衡,有效处理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平衡与矛盾。
首先,应对传统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其次,在刺激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过程中,尽量避免国有企业借破产重整和拉动内需之机无限扩张,避免房地产等套牢国民经济。最后,经济危机即将引爆第四产业革命的当下,应充分把握机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这不仅能有效释放我国大规模过剩资金,也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制度构建和完善
第一,探索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机制。根据经济学原理和宏观调控之理论分析可知,不受规则约束的相机抉择,导致调控的任意性,不能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宏观调控,更好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构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机制,为有效进行经济调控保驾护航。
第二,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健全落后产能淘汰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落后产业要加以淘汰,探索建立科学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经济转型机遇,否则,可能在短期的经济繁荣后出现持续的低迷,从而使经济长期处于调控循环之怪圈。
第三,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构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以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撑,我国必须加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增强其提升市场对生产要素配置的根本性调节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多元化,构建和完善交易制度。
同时,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引导和鼓励区域性交易中心的平台与能力建设,促进专利技术的交易与流通。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发挥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第四,提高教育和创新投入,制定科学的跟踪监管和评价机制。
(1)积极发展免费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补贴,为国家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2)增加对研发机构的投入,采取措施避免科研经费的“寡头垄断”,在提高效率和缩减行政审批成本的条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和创新评价机制。
第五,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开透明的信用评级事业。
(1)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实行适当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以优化信贷结构的方式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体制,在充分进行价值评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融资担保。
(2)积极发展企业信用评级事业,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明确信用评级操作流程,在充分保护企业权利的基础上公开相关数据和信息。
注释:
凯恩斯主义认为,私营经济的决策有时会导致没有效率的宏观经济结果,因此提倡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积极政策,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财政政策来稳定商业周期中的产业。
王新红.经济法的时代精神.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http://www.fsa.gov.cn/web_db/sdzg2006/INTERNET/AGAME/sjzg/sjzg 21-01.htm.2010年4月12日.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9/180024.html.2010年4月12日.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人民网.2010-04-01.
王新红.经济法的时代精神.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寡头垄断”,指在我国当前的现实背景下,科研人员在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享有行政或院士头衔者,往往具有垄断地位,即科研经费的申请缺乏公平合理之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