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 讨论 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相对较高,物理教育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育,造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结论,学生背结论的呆板、沉闷课堂教学气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师决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已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向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实验教学、分组教学 可使学生从中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培养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而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性自主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学,教师要以启发式、点拨式、引导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家都知道学生“会学”很重要,但总是放心不下让学生去尝试自主学习,怕学生学不会,怕学生考不出好成绩。相信大家也希望学生会学,希望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靠教师去引导、培养和挖掘,而这又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坚信教学生学习方法一定会比教学生知识有用,不是急于求成,而是持之以恒,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耐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出问题、设趣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能对新的知识质疑、猜想,是探索新知识的起始、前提和指向,也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前提。而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猜测、假设,允许不完整、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猜测,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无需做出任何评价,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有半点责怪、埋怨、厌烦,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思考环境,激活课堂,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并让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缺少同类知识基础和相关体验,不容易提出与教学内容贴切的问题,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尽可能展示发现问题的思路,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的。
三、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通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直观、形象、鲜明,即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又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心中萌发了动手的欲望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科的兴趣。同时,做实验的过程又是对器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增强理解的过程,这就使所学知识更加完善,系统。再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而又得出新的结论。做实验的过程又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习理论时没有发现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又一次发挥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当看到实验器材时,同学们蠢蠢欲动,都想来研究电流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而在灯泡串联实验的过程中,好几个组的同学都出现了一个灯亮一个灭的情况,都要求让换灯泡,而这时要说明,这不影响研究结果,可以让同学们分析原因,同学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时教师可以给出正确解释,用到了我们没有讲到的知识,而这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问题的提出、猜想、探究、解决、论证。就是从实验中来,又到试验中去的过程。
四、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针对多数学生的胆怯、怕说话的现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分组探究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独立自主获取新知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从自行研讨转向小组讨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新知识效果显著。说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老师或者同学将下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总结出来,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内的同学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网上查阅、资料查阅互相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形成小组意见,教师选取几组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让他们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对结论修改、补充、完善后,取得共识。通过这样的自行讨论,自行分析及广泛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从讨论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学生能做的决不包办代替。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组织教学,合理的引进竞争机智,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学习由原来的被动的、不自觉的转为自觉的、主动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 讨论 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相对较高,物理教育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育,造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结论,学生背结论的呆板、沉闷课堂教学气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师决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已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向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实验教学、分组教学 可使学生从中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培养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而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性自主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学,教师要以启发式、点拨式、引导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家都知道学生“会学”很重要,但总是放心不下让学生去尝试自主学习,怕学生学不会,怕学生考不出好成绩。相信大家也希望学生会学,希望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靠教师去引导、培养和挖掘,而这又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坚信教学生学习方法一定会比教学生知识有用,不是急于求成,而是持之以恒,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耐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出问题、设趣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能对新的知识质疑、猜想,是探索新知识的起始、前提和指向,也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前提。而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猜测、假设,允许不完整、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猜测,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无需做出任何评价,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有半点责怪、埋怨、厌烦,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思考环境,激活课堂,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并让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缺少同类知识基础和相关体验,不容易提出与教学内容贴切的问题,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尽可能展示发现问题的思路,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的。
三、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通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直观、形象、鲜明,即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又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心中萌发了动手的欲望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科的兴趣。同时,做实验的过程又是对器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增强理解的过程,这就使所学知识更加完善,系统。再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而又得出新的结论。做实验的过程又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习理论时没有发现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又一次发挥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当看到实验器材时,同学们蠢蠢欲动,都想来研究电流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而在灯泡串联实验的过程中,好几个组的同学都出现了一个灯亮一个灭的情况,都要求让换灯泡,而这时要说明,这不影响研究结果,可以让同学们分析原因,同学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时教师可以给出正确解释,用到了我们没有讲到的知识,而这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问题的提出、猜想、探究、解决、论证。就是从实验中来,又到试验中去的过程。
四、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针对多数学生的胆怯、怕说话的现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分组探究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独立自主获取新知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从自行研讨转向小组讨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新知识效果显著。说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老师或者同学将下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总结出来,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内的同学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网上查阅、资料查阅互相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形成小组意见,教师选取几组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让他们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对结论修改、补充、完善后,取得共识。通过这样的自行讨论,自行分析及广泛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从讨论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学生能做的决不包办代替。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组织教学,合理的引进竞争机智,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学习由原来的被动的、不自觉的转为自觉的、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