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与超越。但如何预设,如何生成,特别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许多教师难以把握的。在此仅以于漪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艺术地处理预设与生成为例,谈谈感触。
第一,预设是“固然”的,但不是“固定”的。
毫无疑问,凡是有经验的老师,对于每一堂阅读教学课,都有自己的“预设”,即课前对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教学一篇课文,课前不作统筹规划,一切都是心中无数,教学中听任自然,甚至放任自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弃置一边,是肯定无法圆满实现既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
然而,教学过程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如果无视这一动态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成不变地死守“预设”,不敢越“案”半步,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何来学生是阅读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呢?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预设,但又要灵活处置,知变通。
譬如于漪老师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按照自己的“预设”两课时完成。但是学习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思考和练习”的第二题欠妥:为什么一直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记得后一地名可以理解为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露,而记得前一地名则难以解释,拉扯不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去。
面对此种情形,于老师没有简单化地否定或者肯定,更没有批评学生旁生枝节,而是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
一学生说,文中不一定每个句子都包含什么意思,法国大作家雨果就这样说过。
一学生对此有异议,认为长篇小说可以这样讲,篇幅短的好散文不应如此。
也有的说,鲁迅先生自己说“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没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外加。
平日不大发言的一位学生也加入进来,他认为:“日暮里”,象征国家的衰败。鲁迅东渡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可是到了东京看到中国留学生如此醉生梦死,感到前途茫然。旅途中一看到“日暮里”这个地名,触景生情,故而印象很深,记得这个地名同样是表露鲁迅爱国主义的感情。
于漪老师就抓住争议,就势对做学问的方法进行指导,强调注意事物本证,鲁迅的“不知怎地”就是推导的可靠证明。显然,于老师允许学生争议,人人积极思维,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这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表现。她没有死守“预设”,而是临时变通,凸显教学机智。
第二,生成是“意外”的,但也应是“意料”的。
阅读教学中的“生成”,指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于始终处于动态的教学过程来说,“生成”是永恒的,随时随地可以出现的。作为教师,必须艺术处理预料之外的“即时生成”,更应及时把“即时生成”化为顺应主脉的“新的预设”。
譬如于漪老师教学《记一辆纺车》,因为课前布置预习过,所以开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已读了《记一辆纺车》,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
在教者的“预设”中,吴伯箫是著名作家,这篇文章也确实写得很好,学生的回答肯定会一致喜欢的,谁知竟然出了意外——“我们不喜欢”。面对这样的“即时生成”,简单指责或直接解说显然都不妥当。于老师面带微笑,让学生自主议论,说出“不喜欢”的理由,以便弄清症结所在。
有的学生认为,此文文体不清,到底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有的认为,如果是散文,应该有文采,此文没有文采。也有的表示请老师下个结论。
她从学生的发言中明白了,学生“不喜欢”的缘由在于不太了解叙事散文的特色,不了解本文托物叙事见精神的特点,于是请大家细读课文,注意体会佳妙之处,然后再说“喜欢不喜欢”。通过学习,学生们充分把握了这篇文章的精神实质,也体味到作者笔法细腻传情,纷纷赞赏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敢于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开放性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既防止放弃老师的“主导”作用,又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使师生互动得以顺利展开。
第三,预设为生成“奠基”,生成给预设“着色”。
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科学,而且是一种教育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努力实现阅读课堂教学中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又是理想的教育。
于漪老师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按照“预设”,要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对总理丰功伟绩的热烈赞颂之意。也许是受到诗歌的强烈感染吧,学生们动了真情,纷纷发言,他们根据诗意,结合自己平时听父母介绍和课外阅读所得,从心底里升腾起对总理的敬爱和赞颂。妙就妙在于老师及时捕捉了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周总理“好”:
有的说:总理好,一辈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的说:总理品德如高山,胸怀如大海,功业垂青史。
有的说:总理是万古云霄一羽毛。
有的说:总理好,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高盖世,万古流芳。
……
可见,只有把“预设”与课堂“生成”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收到期盼的教学效果。
第一,预设是“固然”的,但不是“固定”的。
毫无疑问,凡是有经验的老师,对于每一堂阅读教学课,都有自己的“预设”,即课前对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教学一篇课文,课前不作统筹规划,一切都是心中无数,教学中听任自然,甚至放任自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弃置一边,是肯定无法圆满实现既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
然而,教学过程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如果无视这一动态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成不变地死守“预设”,不敢越“案”半步,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何来学生是阅读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呢?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预设,但又要灵活处置,知变通。
譬如于漪老师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按照自己的“预设”两课时完成。但是学习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思考和练习”的第二题欠妥:为什么一直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记得后一地名可以理解为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露,而记得前一地名则难以解释,拉扯不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去。
面对此种情形,于老师没有简单化地否定或者肯定,更没有批评学生旁生枝节,而是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
一学生说,文中不一定每个句子都包含什么意思,法国大作家雨果就这样说过。
一学生对此有异议,认为长篇小说可以这样讲,篇幅短的好散文不应如此。
也有的说,鲁迅先生自己说“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没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外加。
平日不大发言的一位学生也加入进来,他认为:“日暮里”,象征国家的衰败。鲁迅东渡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可是到了东京看到中国留学生如此醉生梦死,感到前途茫然。旅途中一看到“日暮里”这个地名,触景生情,故而印象很深,记得这个地名同样是表露鲁迅爱国主义的感情。
于漪老师就抓住争议,就势对做学问的方法进行指导,强调注意事物本证,鲁迅的“不知怎地”就是推导的可靠证明。显然,于老师允许学生争议,人人积极思维,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这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表现。她没有死守“预设”,而是临时变通,凸显教学机智。
第二,生成是“意外”的,但也应是“意料”的。
阅读教学中的“生成”,指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于始终处于动态的教学过程来说,“生成”是永恒的,随时随地可以出现的。作为教师,必须艺术处理预料之外的“即时生成”,更应及时把“即时生成”化为顺应主脉的“新的预设”。
譬如于漪老师教学《记一辆纺车》,因为课前布置预习过,所以开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已读了《记一辆纺车》,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
在教者的“预设”中,吴伯箫是著名作家,这篇文章也确实写得很好,学生的回答肯定会一致喜欢的,谁知竟然出了意外——“我们不喜欢”。面对这样的“即时生成”,简单指责或直接解说显然都不妥当。于老师面带微笑,让学生自主议论,说出“不喜欢”的理由,以便弄清症结所在。
有的学生认为,此文文体不清,到底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有的认为,如果是散文,应该有文采,此文没有文采。也有的表示请老师下个结论。
她从学生的发言中明白了,学生“不喜欢”的缘由在于不太了解叙事散文的特色,不了解本文托物叙事见精神的特点,于是请大家细读课文,注意体会佳妙之处,然后再说“喜欢不喜欢”。通过学习,学生们充分把握了这篇文章的精神实质,也体味到作者笔法细腻传情,纷纷赞赏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敢于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开放性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既防止放弃老师的“主导”作用,又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使师生互动得以顺利展开。
第三,预设为生成“奠基”,生成给预设“着色”。
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科学,而且是一种教育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努力实现阅读课堂教学中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又是理想的教育。
于漪老师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按照“预设”,要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对总理丰功伟绩的热烈赞颂之意。也许是受到诗歌的强烈感染吧,学生们动了真情,纷纷发言,他们根据诗意,结合自己平时听父母介绍和课外阅读所得,从心底里升腾起对总理的敬爱和赞颂。妙就妙在于老师及时捕捉了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周总理“好”:
有的说:总理好,一辈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的说:总理品德如高山,胸怀如大海,功业垂青史。
有的说:总理是万古云霄一羽毛。
有的说:总理好,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高盖世,万古流芳。
……
可见,只有把“预设”与课堂“生成”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收到期盼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