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民办学校特色的“学困生”教学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研究的背景
  
  温岭之江高级中学是一所民有国办的普通高级中学(老板出钱教育局办学),建校十年来,在温岭市教育局、之江集团公司的正确决策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二级重点普通高中,2007年学校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不断跃上新台阶。教师教育科研、教学论文、技能竞赛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先后多项奖励等次填补学校空白并不断刷新记录。
  回顾10年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因民办学校的办学特点所招收的生源知识基础、品德表现差距很大,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学习成绩差,而是行为习惯差,甚至是品德差,其中有大约20%左右的学困生或双差生(是家长逼其来校学习,家长把子女送到我校的初衷就是因为父母已无法管教,希望子女在我校能有所好转,避免犯罪),而民办学校的办学特点又必须大批量的招收这样的学生(可以说民办学校是双差生的集散地),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教师不断努力、开拓进取,学校创造了就招收的生源条件无法创造的教学业绩(升入一本、二本、上线率等进校时的名次排列和高考后的名次排列对比都提升了1000—6000名次之间)。在高兴之余,是我们更加寝食难安的是在每年的毕业生离校时总有3%左右的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有15-25%的学生达不到高考组档线,我们深感对不起这些学生,更对不起学生家长几年来含辛茹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对学校所寄予的无限希望在高考分数公布的瞬间化为泡影,是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课题研究的意义
  
  09年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是以学科会考,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的考试招生改革,从该方案看,高校招生的选拔模式,将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特别是第三类(相当于高职高专)考试,考试科目为 3(语、数、外)+ 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我校有一批按照原高考方案不能进入高校的学生,新的高考方案为民办学校全面提高上线率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学校可根据2008年浙江省教育工作重点要求的:“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在各学校全面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机制,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题地位。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的课堂评价体系,推进各学校加快建立学习成绩“后20%学生”帮扶监测体系,把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工作切实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学校针对新课程高考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认为:“只要我们加强科学管理、认真抓好“双差生”转化,合理组织安排好3年的教育教学方案,学生通过3年的努力学习,不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可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的毕业率和高考组档线会有新的飞跃,可以说,新的高考方案为民办学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为:为揭示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找出教育学困生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意义为:①能够促进广大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提供保证。②探索一条适应民办高中“学困生”的教育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理论指导。③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④为民办高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成功经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⑤为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管理、教学提供全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⑥使学校的毕业合格率和高考升学率有质的飞跃。
  该课题研究是在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全国百强县市第14位的温岭进行研究的,对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其它地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较好的综合社会效益。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多年以来,所有的中小学校、所有的班主任、任课老师每年都在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变“学困生”,也不同程度的收到了一定效果,查阅资料,“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y)的涵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特殊教育对象,其鉴定为排除了由情绪、动机、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学业落后。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鉴定标准,“学困生”在国内的研究中,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学习不良学生、学习质量差的学生、双差生、差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发展缓慢学生等。
  我国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由朱永新主编的《新教育之梦》、李辉汉、肖根主编的《教育后进生的谈话》,朱向新主编的《最新教育子女手册》,杨玉原、冯振山主编的《班主任100个怎么办》等书中都对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分析,普遍认为这些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学生本身、家庭环境和学校管理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或某一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结果。
  我们研究的课题侧重点是民办学校的“学困生”,民办学校是“学困生比较集中的地方,数量之多,千差万别”,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归纳、分类,发现“学困生” 主要表现是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成绩落后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但是,他们之间在思想、行为上还是存在较大区别。根据日常表现,学困生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单纯型,能遵守学校纪律、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由于自身接受能力或学习方法问题而导致学习成绩欠佳,占整个学困生比例的15%;②厌学型,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有迟到、早退行为,经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占整个学困生比例的60%;③双有型,学习上有困难、品行上有问题,成绩差且不遵守校规校纪,有顶撞老师、旷课逃学或打架滋事等行为,占整个学困生比例的25%。“学困生”往往会承受更多来自学校老师、同学、家庭和社会的批评甚至歧视,这会使他们产生精神压力,有些孩子可能因此自暴自弃,逐渐演变成“品学兼劣”的学生,成为家庭的隐忧、社会的隐患。
  我们不仅对学困生进行了分类,还对其形成的原因通过调查,走访家长、亲属、同学、原就读学校学生、老师等作了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在对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有内部原因,更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根本的原因。学困生往往心理脆弱,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经受不住外界的刺激和不良诱惑,爱玩好动,行为懒散,精神不能持久集中,控制不往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我们又针对具有典型性的学困生个案分析得出,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外部原因有三个: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的偏差。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集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教学与管理、师德建设与教育艺术等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工程,简介如下:
  ⑴ 学困生形成的内外因分析:
  ①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研究;
  ②学困生与家庭环境分析;
  ③学困生学习兴趣与习惯分析;
  ④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研究;
  ⑤问题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⑥问题学生的跟踪评价研究;
  ⑵ 科学构建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
  ①构建以班主任管理为核心的任课教师全员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②开设生活技能课,让学生学会生存。
  ③开设学习技能课,让学生学会学习。
  ④开设社交技能课,让学生学会交际。
  ⑤科学的利用好学校的广播电视网,弘扬每天发生在校园的好人好事和存在的不良问题,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⑥实行德育导师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⑦学科教师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管理作用。
  ⑶研究教学策略,关注学困生:
  ①在新生教学中全面开展低起点、缓坡度、慢进度的教学策略(以会考为标准)。
  ②结合学校生源实际,采取分层次教学。
  ③抓特长教育,培养特长人才。体育、音乐、美术。
  ④提高教学质量,开设雅思英语。
  ⑤树立学习标兵、弘杨先进,营造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
  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⑦各科学困生辅导,转化方法的研究。
  ⑧针对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精彩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⑨学校、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⑩学困生转化效果检测及评价标准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⑴全面落实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从2005年9月学校开始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普通高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服务意识,强调将管理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控制。建立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层文件,把学校的各项工作编制成过程控制程序加以实施。2007年3月通过国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了第一次质量监督审核。
  同时,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质量方针。
  以人为本:以学生和家长为关注焦点,开发教育潜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成才;
  治学严谨:建立完善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教师率先垂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精益求精:立足主体发展,优化教育流程,实施名师战略,打造名校品牌;
  求实创新:以仁爱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以纪律为保障,以业精为标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质量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解目标),对各处室、教研组的职责和目标作了清晰的界定。
  ⑵ 素质提升目标
  ①养成育人——认真扎实地搞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②思想育人——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思想内化教育,夯实学生精神基础。
  ③学科育人——注重教书育人,让学生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升华。
  ④活动育人——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⑤生活育人——注重生活管理,加强养成教育,积极开发学生情商。
  ⑶ 理论成果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能总结出“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和类型,探索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适应新形势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途径,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一套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管理体系。
  ⑷ 教书育人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转化“学困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重新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让问题学生能够战胜自我、自立自强,融入到大家庭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的觉醒,主动自觉发奋学习。力争100%的学生顺利毕业,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高考组档线,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
  
  1.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⑴转变“学困生”的研究是大多数学校每年的重要工作,各教育研究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借鉴作用。
  ⑵温岭之江高中具有一个年富力强、优势互补、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超越自我,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同时温岭之江高中具有“民有国办”的办学性质,也就是说:“温岭之江高中具有和国有学校同样的优势,又有民办学校特有的灵活机制”,该课题的研究对本省、市各级各类学校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⑶学校建校10年来,以青年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爱学习、肯钻研,不断成长,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学生辅导近几年都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
  ⑷“十五”以来,我校已完成省级以上课题9项(省重点课题2项),其中由校长主持的课题有4项,其中3项分别获台州04、06、08年研究成果一等奖,省04年第四届、06年第五届省科研成果二等奖、一等奖。校长林东富同志07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学校对以课题立项促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促学校应用认识深刻,通过近年来的应用研究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学校有一支较强的教育科研队伍,通过课题研究一批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群体正在崛起,我校可高质量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2.初期研究成果
  ⑴ 课题研究、纵深发展,理论探究不断提升。
  我校2007年申请了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实际从2005年开始学习、考察、骨干培训等),经过4年的学习--理解--程序文件--质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管理应用--体系审核--课题研究,在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中学校迎来了建校10周年,为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学校管理策略研究),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撰文,共收到各类文章105篇,学校进行了评审、奖励、总结,其中将有关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类文章近20篇,我们对其整理、修改加工后发往《浙江教育科学》杂志,杂志社计划分专题分期在该杂志上发表。
  ⑵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教师讲坛收效良好。
  学校已于2008年上学期开始利用周一晚教师例会前10分钟开设教师讲坛,由学校领导、科室、教研室、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针对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探讨研究,主要专题有:《在新生教学中全面开展低起点、缓坡度、慢进度教学策略》、《诱思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感悟》、《采取分层次教学、提高学习效果》、《辅优补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同伴互助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制度化的班级人本化管理》、《实行德育导师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规范化建设促良好习惯的养成》、《班级管理中的“法”和“情”》、《用父母般的爱去感化“学困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研究的操作措施及方法
  ⑴ 研究的操作措施
  ① 进一步修改、整理课题总体计划和课题研究方案。
  ②将课题整体研究方案根据科室、年级、班级、教师进行分解,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③聘请专家作《加强班级管理、转变“学困生”》等专题讲座
  ④学校继续利用周一晚例会《开展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讲坛》。
  ⑤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1-2次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交流研讨会,推广先进经验。
  ⑥选派有关骨干教师参加国内有关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
  ⑦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周安排1节由班主任负责调整的研究性学习课或叫成功/挫折/文明礼仪/民主法制/生态环境/团队精神/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科技创新/面向世界/人文素养/传统教育课等——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由班主任组织任课老师统一安排,每人每学期2节,学期末要拿出教学总计、教学内容、教案等)。
  ⑧开设校本课程——从孙悟空戴紧箍咒取经14年到高中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成长过程,计划编写一本《和青少年一起赏析——古典名著西游记》,详细介绍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石猴经过14年的漫漫取经路最后成佛的经历。在先后的41集中,每一集都是因为贪心、心、痴心、疑心、傲慢等一点点小事而酿成了大祸(被打回原形或丢了性命),这不是和我们的青少年(学困生)犯错的发展轨迹一样吗?
  ⑨开设校本课程---温岭浙商典型创业经营100例(该校本教材以温岭之江高中学生家长创办的企业为主,请学生家长谈创业经历—艰辛—成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⑵ 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国内各校先进经验,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
  ①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学困生教育转化过程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课题研究发展趋势。
  ②调查研究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③行动研究法——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环节。在不断研究、实践、修正、完善转化学困生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④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12月25日,宁夏著名画家金玉国代表52万固原人民,将自己精心绘制的肖像画赠给王德林,感谢他为固原人民做出的丰功伟绩。王德林在固原任职期间,率先实施了27项改革措施,使固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崇尚和谐,一直以来就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政治社会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着眼于“以人为本”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把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误区审视    (一)误区之一:轻教材,重素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倡导从教材出发,提高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即把教材作为众多教学资源中的一种来利用。立足教材,大胆地处理教材并非抛弃教材。以教材为本,走进教材深入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自由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变更和增删教科书上的主题活动。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的往往是注重各类素材不停地呈现于课堂,而
就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而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策略,也体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成为教学行为实实在在的促进者,既适应课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是让学习者在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和个人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生理的变化、学习能力掌握的程度、不同层面学生对学习的要求,都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不是对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修修补补,它提倡在老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合作交流、讨论与实践,倍受成功的激励,个性得以凸现,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其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调动主体。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为此,教师首先要“投其所好”创设一定
作文就是摹仿自然。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摹仿自然”的文艺思想观点。那么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引导摹仿自然呢?     第一步,回归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鲧的“湮”行不通,那么我们就用禹的“导”。大文艺理论家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我们只有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种新思想,新知识从哪来?从生活中来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师把语言仅作为知识的传授,教学了脱离语言情景.虽然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采用情景法授课,但没能合理设计和运用情景,导致语言的
课堂教学是依靠教师与学生的默契配合,通过传授、设问、自学、启发、释疑、练习等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复杂过程。如何轻巧、熟练地驽驾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种难度很高的课堂艺术。    言辞表达的简洁性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化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具有该学科的特点的语言艺术,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心理效应,获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启发性语言可诱发学生的质疑,形象生动、清晰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