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形成概念并造成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一切思维活动无不由一定的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就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顺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物理环境,让学生受到全面的物理基本功训练,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获得科学知识.
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探索物理问题的情境:(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物理教材.通过阅读,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再现物理情景,获得解题途径.(2)列举自然界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的实例,唤起学生表象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如,夏天洒些水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而电风扇却不能降温?烧水时,火旺“白气”冒的少,而小火时“白气”反而多了,为什么? (3)通过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
二、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极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能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我独立性.演示实验虽然具有直观性,但学生感受不深,刺激不大,往往思维不够深刻,得不到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在条件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在“液化”一节教学设计中,为了说明蒸发的致冷作用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可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每桌放两支温度计,几个浸湿酒精和水的棉花球.先让学生在手上擦一点酒精,来粗略感受蒸发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把酒精棉花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归纳出“蒸发”致冷的作用.接着让学生重复刚才的两个实验,并用书本对着温度计扇,观察温度示数变化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滴二滴酒精在两只手上,将其中一滴涂开,观察哪一只手上的酒精先蒸发完.这样蒸发快慢的条件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逐步得出.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蒸发快慢一样吗?请学生自己来实验探究(提示用水、酒精).这种实验探究能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创新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并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与升华.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动探索性.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发散性思维到集中性思维的过程,在实验探究活动之中,将发散思维得到的各种可能情况,分别逐一进行检验,作出是非选择,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来提高和发现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引导、点拔,并给予学生时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时有充分的自由度.
3.改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变通性和联想求异性.学生除了做课本上规定器材和实验步骤的学生实验和小实验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做同一实验,也可以给学生多种器材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来完成同一实验.
三、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从多方面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探试”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而开拓解题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选,就是一种很好的求异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引导.
例如,“一题多解”.在教学中,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解题时,要求学生不能只满足于一种解法,鼓励他们思考更多解决方案,通过讨论与交流从中鉴别最佳方法.如一个体积为0.5 dm3 的铁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 kg/m3),其质量是1.58 kg,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此题有多种解法,方法一:已知铁的质量和密度,可以计算出1.58 kg铁的体积V ,根据V 与铁球体积是否相等得出结论.方法二:已知铁球的体积和铁的密度,则可以假设该球为实心,计算出其质量m,根据m是否等于铁球的质量得出结论.方法三:已知铁球的体积和质量,假设该球为实心球,计算出其密度ρ,由ρ是否等于铁的密度得出结论.
总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要掌握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方法,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一切思维活动无不由一定的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就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顺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物理环境,让学生受到全面的物理基本功训练,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获得科学知识.
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探索物理问题的情境:(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物理教材.通过阅读,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再现物理情景,获得解题途径.(2)列举自然界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的实例,唤起学生表象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如,夏天洒些水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而电风扇却不能降温?烧水时,火旺“白气”冒的少,而小火时“白气”反而多了,为什么? (3)通过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
二、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极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能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我独立性.演示实验虽然具有直观性,但学生感受不深,刺激不大,往往思维不够深刻,得不到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在条件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在“液化”一节教学设计中,为了说明蒸发的致冷作用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可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每桌放两支温度计,几个浸湿酒精和水的棉花球.先让学生在手上擦一点酒精,来粗略感受蒸发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把酒精棉花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归纳出“蒸发”致冷的作用.接着让学生重复刚才的两个实验,并用书本对着温度计扇,观察温度示数变化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滴二滴酒精在两只手上,将其中一滴涂开,观察哪一只手上的酒精先蒸发完.这样蒸发快慢的条件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逐步得出.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蒸发快慢一样吗?请学生自己来实验探究(提示用水、酒精).这种实验探究能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创新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并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与升华.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动探索性.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发散性思维到集中性思维的过程,在实验探究活动之中,将发散思维得到的各种可能情况,分别逐一进行检验,作出是非选择,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来提高和发现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引导、点拔,并给予学生时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时有充分的自由度.
3.改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变通性和联想求异性.学生除了做课本上规定器材和实验步骤的学生实验和小实验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做同一实验,也可以给学生多种器材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来完成同一实验.
三、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从多方面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探试”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而开拓解题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选,就是一种很好的求异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引导.
例如,“一题多解”.在教学中,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解题时,要求学生不能只满足于一种解法,鼓励他们思考更多解决方案,通过讨论与交流从中鉴别最佳方法.如一个体积为0.5 dm3 的铁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 kg/m3),其质量是1.58 kg,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此题有多种解法,方法一:已知铁的质量和密度,可以计算出1.58 kg铁的体积V ,根据V 与铁球体积是否相等得出结论.方法二:已知铁球的体积和铁的密度,则可以假设该球为实心,计算出其质量m,根据m是否等于铁球的质量得出结论.方法三:已知铁球的体积和质量,假设该球为实心球,计算出其密度ρ,由ρ是否等于铁的密度得出结论.
总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要掌握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方法,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