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
  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提出问题,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做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上高二圆锥曲线“椭圆”时,我创设情境,以“神州五号”的运行轨迹、探照灯反射镜面是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来引入圆锥曲线, 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来。于是,我让学生动手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线,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一个圆。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圆的对称性建立圆的方程的过程,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最后探究得出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
  新教材在每一个主干知识学习过后,都又安排一个探究式学习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负责的态度,感受数学知识探索过程的乐趣。
  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作为教师,还可以另外加进一些探索性学习的案例。例如,高一时,为了让学生探究“正方体截面的可能形状”(即:“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我的设计如下:
  [提出探究问题]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并把问题细化:
  (1)给出分类的原则(例如:按截面图形的边数分类)。按照你的分类原则,能得到多少类不同的截面?设计一种方案,找到截得这些形状截面的方法,并在正方体中画出示意图。
  (2)如果截面是三角形,你认为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三角形? 其面积最大是多少?
  (3)如果截面是四边形,你认为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四边形?
  (4)证明上面的结果。
  (5)截面多边形的边数最多有几条?为什么?
  (6)截面可能是正多边形吗?可能有几种?画出示意图。
  (7)你还能提出哪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探索并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操作,有的利用土豆、萝卜或是橡皮泥等,通过切割实验进行研究,也有的用透明材料制作一个中空的正方体,留出注水口,注入有颜色的水,通过观察水面形状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积极发现在猜想中没想到的截面图形。
  [结果呈现] 写一个学习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运用数学探究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其主要体现:学生学习自觉性有明显提高,初步具备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能较好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能动手制作简易立体几何模型,学会了提出问题的几种方法,学会了协作学习的各种方式与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与协作精神,学会了自我评价方式,初步学会了如何撰写数学论文等,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发展,初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
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实践能力恰恰是我们平常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对广大教师来说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积极开展课堂内的实践活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地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乃是主体对本身内在具备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本质的法律开放式自治性系统,经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后的敬畏、接受、认可、遵从和坚守的态度,对于
书法专业之业者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钟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擅诗文。晚年在父母墓前起誓不再做官,但并不是为了专心练字,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起来,除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还应该注重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发展企业的文化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企业文化 网络 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48-01  企业文化呈现着比较良性的进展与企业的自身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通过朗读可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一、进行“设置情景”教学,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要以娴熟的朗读技巧“
当前,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充分利用和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现实要求,是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科技竞争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快我国各大高校教学管
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向绿色经济发展方向改变。在大力提倡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政府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就应该从国外成功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质量。那么,应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刊发的一组文章,都属政治史领域.笔者一直感觉,以纯粹的学者而言并不纯粹的政治,是件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感觉,笔者印象深刻者有过两例.一例,笔者曾与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