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从高一开始,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连续性思维的方法和习惯。
什么是连续性思维呢?我所说的连续性思维就是高一学生要摆脱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时,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对照比较或归纳总结,同时把它们放在语篇中或者一定的生活交际的情景中去理解记忆,由音(pronunciation)到形(form)、由形(form)到意(meaning),由词(word)到句(sentence)、由句(sentence)到篇(passage)的连贯的思维过程。它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而是灵活地学以致用,把学习与应用联系起来,在语篇中掌握知识,在应用中学习语言。
一、从拼读入手,加强词汇的听读训练,培养由音到形、到意的连续性思维
英语新教材的一个topic为一个单元,与这个topic相关的单词量很大,一个单元的新单词一般都有80个左右。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不要说理解词义、记忆词的拼写,就是正确地发音也比较困难。我从拼读入手,加强学生词汇的听读训练:在学习新的单元之前,利用一个早读或午读,让学生预习单词表,首先根据所给音标自己拼读单词,我在教室巡回,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同时结合实例,给他们复习拼读规则、音节的组成和划分、词的重音、连读与省音、音的浊化等知识。然后再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与自己的发音对照,发现发音错误及时更正,再跟录音朗读单词。熟练拼读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拼读规则记忆单词拼写和词义,进行每天10个单词或10句短语的分散记忆,同桌之间互相听写生词,再与课本词汇表或词典检查对照。这样,把词汇的音、形和义结合起来学习英语,既可以使学生根据单词的拼读规则轻松地完成单词的识记,又培养了他们由音到形、由形到义的连续性思维。
二、从句子入手理解词义,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连续性思维
在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词汇“音”“形”“义”的识记的基础上,从单词所在的句子入手,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义”的进一步理解和恰当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义”环节的学习并不复杂。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新单词所在的句子,在早读课或者午读课进行朗读,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朗读流利。这样,把孤立的词义放在句子中加以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汇的真正含义。同时读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词汇的“音”“形”“义”的记忆,而且促进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提高他们的词语运用和造句能力。其次,采用形式多样的词汇学习与教授方法,如,autonomous learning, inquiry leari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ask-based learning, web-based learning 等等。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1. 利用已有资料,自主学习,加深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后面的单元注释及English Weekly和Best English 中的词汇讲解部分学习单词,English Weekly和Best English是学生每人都有的学习资料,通过独立阅读其中的例句和解释,理解词汇并掌握他们的用法。对于例句少的词条,指导学生查词典或者上网查找它们的用法。当学生查词典或在网上查找词语时,会遇到与这个词有关的谚语或典故,他们就会摘录谚语,或者把典故讲给同学听,分享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使他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兴趣和由词到句、到篇的连续性思维。
2. 呈现例句,归纳总结,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上面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课文中的大部分词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全班提问或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理解不当或者错误的词语,适时给与更正。对于一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还需要老师的讲解,但这个讲解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词汇的用法的一个过程。对一个重点词语,我的做法是:利用幻灯片或投影向学生呈现出尽可能多的例句,让他们朗读例句,再观察总结用法。如,在人教版必修2,Unit1中学习survive这个词时,我给出了一下例句:
1)He survived a big earthquake.
2)Only a few soldiers survived the battle.
3)How many of the country?蒺s early customs survive?
4)Her parents died in the accident, but she survived.
5)She survived her husband by five years.
6)Many strange customs have survived from earlier times.
7)He is the only man who survived after the explosion.
8)She survived her brother for ten years.
通过这些例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survive的用法,老师板书如下:
a. Vt. n./pron.
例句1)、2),“幸免于;从…中逃生”
例句5)、8),“比…活得长”
b. Vi. 0
例句4)、7),“活下来,幸存”
例句3)、6),“存留下来,保存下来”
这个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由词到句的连续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横向对比,以新带旧,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横向连续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精讲语言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近义词、反义词、词组比较以及构词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学习。如,在人教版必修2 Unit1中,当学到be used to do sth.时,引导学生复习used to do的用法,同时,给出例句:
1)I am used to driving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2)The old woman used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whose surrounding was quite used to her.
3)I used to live in the south.I’m living in the north now and I haven’t been/got used to theclimate here.
4)A knife is used to cut things.
| used to do sth.
| “过去常常做某事”
| be used to do sth.
板书:| “被用来做某事”
| be used to sth./doing sth.
| “习惯于某事或做某事”
通过对比,使学生在学习be used to do sth.时,既复习了used to do的用法,又学习了be used to sth./doing sth.这一新短语,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是通过学习课文和做练习来掌握语言点的。这种学习的零散性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运用知识时的片面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穿串”起来,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但对词汇的横向扩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适可而止,否则会适得其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以make为例:在人教版必修2,Unit1的Reading中出现be made with这个短语,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与此结构类似的短语。
板书:
|of
|由……制成(物理变化)
|from
|由……制成(化学变化)
|in
be made |在……制造
|into
|把……制成……
|up of
|由……组成
然后要求学生口头造句,巩固他们的用法。而有make组成的短语则在必修3 Unit3中学到make a bet时,再让学生进行归纳。
老师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巧妙引导,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归纳总结,从而培养横向连续性思维习惯。
四、创设情景,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由句到篇的连续性思维
通过以上学习步骤,学生基本已经扫清了课文中的生词障碍,并能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而语言学习的目的并不止于此,而是在牢记其意义和运用规则之后,学会与他人交际,在交际过程中灵活运用,或者是运用所学知识获得信息,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学完一个单元的语言点后,学生必须熟读课文,甚至背诵生词所在的句子。第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4—8个)创设情景,要求学生使用其中至少5个写一篇小短文,词数不限(根据学生情况逐步增大难度)。然后小组之间同学互相批改,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展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从词汇的识记到词汇运用的飞跃,而且使他们的识词、造句、成篇这样的连续思维能力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潘孟良
什么是连续性思维呢?我所说的连续性思维就是高一学生要摆脱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时,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对照比较或归纳总结,同时把它们放在语篇中或者一定的生活交际的情景中去理解记忆,由音(pronunciation)到形(form)、由形(form)到意(meaning),由词(word)到句(sentence)、由句(sentence)到篇(passage)的连贯的思维过程。它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而是灵活地学以致用,把学习与应用联系起来,在语篇中掌握知识,在应用中学习语言。
一、从拼读入手,加强词汇的听读训练,培养由音到形、到意的连续性思维
英语新教材的一个topic为一个单元,与这个topic相关的单词量很大,一个单元的新单词一般都有80个左右。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不要说理解词义、记忆词的拼写,就是正确地发音也比较困难。我从拼读入手,加强学生词汇的听读训练:在学习新的单元之前,利用一个早读或午读,让学生预习单词表,首先根据所给音标自己拼读单词,我在教室巡回,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同时结合实例,给他们复习拼读规则、音节的组成和划分、词的重音、连读与省音、音的浊化等知识。然后再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与自己的发音对照,发现发音错误及时更正,再跟录音朗读单词。熟练拼读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拼读规则记忆单词拼写和词义,进行每天10个单词或10句短语的分散记忆,同桌之间互相听写生词,再与课本词汇表或词典检查对照。这样,把词汇的音、形和义结合起来学习英语,既可以使学生根据单词的拼读规则轻松地完成单词的识记,又培养了他们由音到形、由形到义的连续性思维。
二、从句子入手理解词义,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连续性思维
在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词汇“音”“形”“义”的识记的基础上,从单词所在的句子入手,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义”的进一步理解和恰当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义”环节的学习并不复杂。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新单词所在的句子,在早读课或者午读课进行朗读,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朗读流利。这样,把孤立的词义放在句子中加以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汇的真正含义。同时读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词汇的“音”“形”“义”的记忆,而且促进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提高他们的词语运用和造句能力。其次,采用形式多样的词汇学习与教授方法,如,autonomous learning, inquiry leari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ask-based learning, web-based learning 等等。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1. 利用已有资料,自主学习,加深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后面的单元注释及English Weekly和Best English 中的词汇讲解部分学习单词,English Weekly和Best English是学生每人都有的学习资料,通过独立阅读其中的例句和解释,理解词汇并掌握他们的用法。对于例句少的词条,指导学生查词典或者上网查找它们的用法。当学生查词典或在网上查找词语时,会遇到与这个词有关的谚语或典故,他们就会摘录谚语,或者把典故讲给同学听,分享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使他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兴趣和由词到句、到篇的连续性思维。
2. 呈现例句,归纳总结,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上面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课文中的大部分词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全班提问或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理解不当或者错误的词语,适时给与更正。对于一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还需要老师的讲解,但这个讲解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词汇的用法的一个过程。对一个重点词语,我的做法是:利用幻灯片或投影向学生呈现出尽可能多的例句,让他们朗读例句,再观察总结用法。如,在人教版必修2,Unit1中学习survive这个词时,我给出了一下例句:
1)He survived a big earthquake.
2)Only a few soldiers survived the battle.
3)How many of the country?蒺s early customs survive?
4)Her parents died in the accident, but she survived.
5)She survived her husband by five years.
6)Many strange customs have survived from earlier times.
7)He is the only man who survived after the explosion.
8)She survived her brother for ten years.
通过这些例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survive的用法,老师板书如下:
a. Vt. n./pron.
例句1)、2),“幸免于;从…中逃生”
例句5)、8),“比…活得长”
b. Vi. 0
例句4)、7),“活下来,幸存”
例句3)、6),“存留下来,保存下来”
这个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由词到句的连续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横向对比,以新带旧,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横向连续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精讲语言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近义词、反义词、词组比较以及构词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学习。如,在人教版必修2 Unit1中,当学到be used to do sth.时,引导学生复习used to do的用法,同时,给出例句:
1)I am used to driving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2)The old woman used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whose surrounding was quite used to her.
3)I used to live in the south.I’m living in the north now and I haven’t been/got used to theclimate here.
4)A knife is used to cut things.
| used to do sth.
| “过去常常做某事”
| be used to do sth.
板书:| “被用来做某事”
| be used to sth./doing sth.
| “习惯于某事或做某事”
通过对比,使学生在学习be used to do sth.时,既复习了used to do的用法,又学习了be used to sth./doing sth.这一新短语,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是通过学习课文和做练习来掌握语言点的。这种学习的零散性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运用知识时的片面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穿串”起来,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但对词汇的横向扩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适可而止,否则会适得其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以make为例:在人教版必修2,Unit1的Reading中出现be made with这个短语,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与此结构类似的短语。
板书:
|of
|由……制成(物理变化)
|from
|由……制成(化学变化)
|in
be made |在……制造
|into
|把……制成……
|up of
|由……组成
然后要求学生口头造句,巩固他们的用法。而有make组成的短语则在必修3 Unit3中学到make a bet时,再让学生进行归纳。
老师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巧妙引导,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归纳总结,从而培养横向连续性思维习惯。
四、创设情景,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由句到篇的连续性思维
通过以上学习步骤,学生基本已经扫清了课文中的生词障碍,并能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而语言学习的目的并不止于此,而是在牢记其意义和运用规则之后,学会与他人交际,在交际过程中灵活运用,或者是运用所学知识获得信息,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学完一个单元的语言点后,学生必须熟读课文,甚至背诵生词所在的句子。第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4—8个)创设情景,要求学生使用其中至少5个写一篇小短文,词数不限(根据学生情况逐步增大难度)。然后小组之间同学互相批改,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展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从词汇的识记到词汇运用的飞跃,而且使他们的识词、造句、成篇这样的连续思维能力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