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学生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发展到课外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博深知识结构人才的要求。 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在这里谈谈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课内激发,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有意无意充当“红娘”,注意在课堂教学时相机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独立阅读,培养他们课外阅读兴趣的习惯。这“红娘”若是当得好,会使学生对课外读物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之也会“如饥似渴”。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不少课文涉及名著,在讲读这些时,教师可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节,还可选取原著中最生动精彩的情节讲述给学生听。当讲到扣动学生心弦的时候,教师的讲述戛然而止——“欲知后事,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这部名著”。留下悬念,激发他们自己去阅读名著的兴趣。本人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赤壁之战》等课文时,把《安徒生童话选》、《三国演义》等名著介绍推荐给学生的,并在班中掀起课外阅读名著的热潮。学生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这样,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二、指导读法,读有所得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老师还必须给予恰当的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得当,既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但这种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应该进行“宠观调控”。教师应该给他们以指导,使他们读有所得。当今社会上各种书籍良莠不齐,教师应该注意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艺术性高,通俗易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教师应作一些简单的评价,以抵制书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接下来进行读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起初往往只注意书中的故事情节,一读了之。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不是好的阅读方法,读一本书不但要了解书的内容还要分析书的思想性、艺术性、从而从中得到启发与教育,学习好的写作方法。也可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在课外学习上,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的海洋是深幽而广阔,有的学生为了选出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常要翻阅大量资料。
三、读用结合,从用促读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实践运用,反过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所得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挥,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做到课内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也是我们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出发点。教师要努力促进上述这个联系,形成良性循环,做到读用结合,以用促读。如本人常在习作教学之前,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和侧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有相关内容的作品,让学生作为借鉴。为了写好作文,同学们一般都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做到多读多看,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四、经常督促,不断鼓励
由于受年龄的制约,小学生已产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都不稳定,若不加以强化,这种兴趣会在干扰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淡化。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不断给予督促,给他们“充电”。教师要定期给学生推荐新书,并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进行阅读,教师随时检查或了解阅读情况。在每次节假日前本人都在班上强调要充分利用时间多看些好书,一旦发现学生能坚持课外阅读,平时能运用课外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的学生,本人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也给那些起步晚,但已开始自觉阅读,取得点滴进步的同学以鼓励,强化他们坚持课外阅读的信心。
五、营造氛围,培养习惯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本人十分重视环境的催化作用,注意在班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平时本人常请那些课外阅读做得好的学生谈他是怎样自觉坚持课外阅读的,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常常组织故事会和演讲比赛,每次活动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或“小演讲家”。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说话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班级课外阅读氛围很浓厚。;定期办“手抄报”,每周出一张报纸,开始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办,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独立办。通过办报,学生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以上活动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风气,在这种氛围的作用和影响下,同学们已逐步养成了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伸,正如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写的: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枯燥有限了。
一、课内激发,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有意无意充当“红娘”,注意在课堂教学时相机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独立阅读,培养他们课外阅读兴趣的习惯。这“红娘”若是当得好,会使学生对课外读物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之也会“如饥似渴”。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不少课文涉及名著,在讲读这些时,教师可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节,还可选取原著中最生动精彩的情节讲述给学生听。当讲到扣动学生心弦的时候,教师的讲述戛然而止——“欲知后事,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这部名著”。留下悬念,激发他们自己去阅读名著的兴趣。本人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赤壁之战》等课文时,把《安徒生童话选》、《三国演义》等名著介绍推荐给学生的,并在班中掀起课外阅读名著的热潮。学生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这样,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二、指导读法,读有所得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老师还必须给予恰当的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得当,既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但这种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应该进行“宠观调控”。教师应该给他们以指导,使他们读有所得。当今社会上各种书籍良莠不齐,教师应该注意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艺术性高,通俗易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教师应作一些简单的评价,以抵制书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接下来进行读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起初往往只注意书中的故事情节,一读了之。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不是好的阅读方法,读一本书不但要了解书的内容还要分析书的思想性、艺术性、从而从中得到启发与教育,学习好的写作方法。也可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在课外学习上,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的海洋是深幽而广阔,有的学生为了选出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常要翻阅大量资料。
三、读用结合,从用促读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实践运用,反过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所得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挥,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做到课内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也是我们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出发点。教师要努力促进上述这个联系,形成良性循环,做到读用结合,以用促读。如本人常在习作教学之前,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和侧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有相关内容的作品,让学生作为借鉴。为了写好作文,同学们一般都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做到多读多看,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四、经常督促,不断鼓励
由于受年龄的制约,小学生已产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都不稳定,若不加以强化,这种兴趣会在干扰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淡化。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不断给予督促,给他们“充电”。教师要定期给学生推荐新书,并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进行阅读,教师随时检查或了解阅读情况。在每次节假日前本人都在班上强调要充分利用时间多看些好书,一旦发现学生能坚持课外阅读,平时能运用课外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的学生,本人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也给那些起步晚,但已开始自觉阅读,取得点滴进步的同学以鼓励,强化他们坚持课外阅读的信心。
五、营造氛围,培养习惯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本人十分重视环境的催化作用,注意在班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平时本人常请那些课外阅读做得好的学生谈他是怎样自觉坚持课外阅读的,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常常组织故事会和演讲比赛,每次活动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或“小演讲家”。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说话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班级课外阅读氛围很浓厚。;定期办“手抄报”,每周出一张报纸,开始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办,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独立办。通过办报,学生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以上活动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风气,在这种氛围的作用和影响下,同学们已逐步养成了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伸,正如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写的: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枯燥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