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艺术,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审美原则,综合运用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获取最佳教学效果,达到科学与艺术、效率与高度的完美统一。
一、讲授——凝聚“四力”的整体美
教师要使课堂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教学活动要始终凝聚“四力”来开展,即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内驱力;设疑激趣紧密结合,增强探究吸引力;精确透辟相得益彰,增强讲授说服力;生动形象简明直观,增强语言感染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课程的导入、问题的呈现、概念的确立、规律的揭示、习题的处理等都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匠心独运,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情趣盎然的积极状态,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和“填鸭式”的灌输,更多的是充溢鲜活热烈的气氛和行云流水般的艺术享受。
二、导入——顺理成章的自然美
有位学者曾提出“课伊始、趣即生”的教学要求,可见“首因效果”之重要。课堂导入的顺畅精彩会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就不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出现被动学习的情况,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此,阎承利先生将课堂导入的方法归纳为温故、实践、观察、讨论、激情、设疑、图画、悬念、诗词、切入等。教师要想让课堂导入富于艺术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既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三、板书——直观规范的形态美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以及所画的图表、悬挂的物品等。教师的板书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作用于视觉,以体现知识的“核”而存在的艺术。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学艺术的点“睛”之笔。板书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学重点按一定的形式有系统、有条理、有次序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难点,准确地掌握重点,有效地学会基本知识,迅速地提高基本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的板书设计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机会和空间,让板书成为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与团结协作的有效平台,共同创造课堂艺术作品。
四、巩固——变式练习的层次美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强化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练习的艺术在于层次性和多样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变式,使学生循序渐进并逐步提高。一般来说,设计课堂练习要注意三个梯度,第一梯度是设计基础、简单且带有模仿性质的题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主要是知识的内化与熟化;第二梯度是设计一些综合性与灵活性的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使他们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即知识的同化;第三梯度是设计一些思考性与创造性强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进行练习,即知识的强化与优化。所谓多样性,是指课堂练习设计的多样性,题型富于变化,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渗透性与趣味性。
五、语言——声形并茂的艺术美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化,是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一个主要载体。课堂语言分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有形的体态语言。这两种语言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口头语言应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形象通俗,具有直观性;深刻隽永,具有哲理性;生动含蓄,具有启发性;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性;机智风趣,具有幽默性;潜移默化,具有教育性;丰富多彩,具有灵活性;突出特征,具有专业性。
体态语言是指用手势、姿态、动作、眼神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思想的无声语言。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认为,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有力的措施。可见,教学语言应是声与形的完美结合。无论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堂练习、归纳总结,还是引导概括、分析判断、音像使用、图表绘制、课件展示,教师都要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思想品格修养和文化底蕴的充分展示。没有良好的教师素养,教师就不会有精彩的教学语言,也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一、讲授——凝聚“四力”的整体美
教师要使课堂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教学活动要始终凝聚“四力”来开展,即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内驱力;设疑激趣紧密结合,增强探究吸引力;精确透辟相得益彰,增强讲授说服力;生动形象简明直观,增强语言感染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课程的导入、问题的呈现、概念的确立、规律的揭示、习题的处理等都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匠心独运,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情趣盎然的积极状态,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和“填鸭式”的灌输,更多的是充溢鲜活热烈的气氛和行云流水般的艺术享受。
二、导入——顺理成章的自然美
有位学者曾提出“课伊始、趣即生”的教学要求,可见“首因效果”之重要。课堂导入的顺畅精彩会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就不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出现被动学习的情况,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此,阎承利先生将课堂导入的方法归纳为温故、实践、观察、讨论、激情、设疑、图画、悬念、诗词、切入等。教师要想让课堂导入富于艺术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既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三、板书——直观规范的形态美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以及所画的图表、悬挂的物品等。教师的板书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作用于视觉,以体现知识的“核”而存在的艺术。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学艺术的点“睛”之笔。板书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学重点按一定的形式有系统、有条理、有次序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难点,准确地掌握重点,有效地学会基本知识,迅速地提高基本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的板书设计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机会和空间,让板书成为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与团结协作的有效平台,共同创造课堂艺术作品。
四、巩固——变式练习的层次美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强化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练习的艺术在于层次性和多样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变式,使学生循序渐进并逐步提高。一般来说,设计课堂练习要注意三个梯度,第一梯度是设计基础、简单且带有模仿性质的题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主要是知识的内化与熟化;第二梯度是设计一些综合性与灵活性的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使他们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即知识的同化;第三梯度是设计一些思考性与创造性强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进行练习,即知识的强化与优化。所谓多样性,是指课堂练习设计的多样性,题型富于变化,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渗透性与趣味性。
五、语言——声形并茂的艺术美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化,是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一个主要载体。课堂语言分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有形的体态语言。这两种语言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口头语言应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形象通俗,具有直观性;深刻隽永,具有哲理性;生动含蓄,具有启发性;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性;机智风趣,具有幽默性;潜移默化,具有教育性;丰富多彩,具有灵活性;突出特征,具有专业性。
体态语言是指用手势、姿态、动作、眼神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思想的无声语言。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认为,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有力的措施。可见,教学语言应是声与形的完美结合。无论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堂练习、归纳总结,还是引导概括、分析判断、音像使用、图表绘制、课件展示,教师都要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思想品格修养和文化底蕴的充分展示。没有良好的教师素养,教师就不会有精彩的教学语言,也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