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平时在课内练习写作的机会不多,普遍有“怕写”的情绪。写作是一种输出,输入是前提。要从源头上解决下笔难的问题,就要乐于“输入”。让学生从方言和熟语中积累词汇,利用身边的山歌学习表现手法,从而促进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关键词:习作教学;方言;山歌;熟语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虽然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中受益匪浅,个性得以张扬,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动笔,文思枯竭。小学生平时在课内练习写作的机会不多,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大部分学生平时不会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也不会主动写日记、周记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忽略语言文字的运用,致使一些孩子下笔无物。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可以让孩子留心周遭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并注意语言的积累,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一、从方言中甄选新鲜词汇
在新生入学时,我们要求孩子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但是在方言区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受到方言的影响。由于口音不够纯正,带着特殊的方言腔调,一开口就容易发错音。另外由于方言中的有些语法和普通话相去甚远,容易产生歧义,这么一来,使有些孩子在口语表达上不够自信。难道方言在我们的学习上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其实不然。
我们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普遍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想描写的事物,不清楚该怎么把内心的想法丰满地呈现出来。一个孩子在描写他自己的妹妹时写道:“妹妹的脸像苹果”;在描写自己的小伙伴时写道:“陈东的脸像苹果”;在描写自己养的宠物小猫时,他还是这么写:“小猫咪咪的脸像苹果”。学生思维的局限显而易见。
而方言中许多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可以借鉴到习作中,让习作增色不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所以我们可以让每个孩子学会留心周围人们的谈话,特别是有意思的对话,借此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我班有个叫林X的孩子,他是客家人,平时在家和父母都是用方言交流。在一篇作文中,他这么写道:“我叫林X,最大的烦恼就是有一脸的青春痘。妈妈的同事每次看到我都会说:‘小X,你一定是上火了,不能再吃烧烤喽。’上周爷爷来我家,看到我的脸,吓了一跳:‘小X,你是血臭才长痘痘的啊!’听大人这么一说,我真是沮丧。”客家人在用词上很形象。本来青春痘给人只是视觉上的印象,但是客家人偏偏用了一个“臭”字来形容,给人嗅觉上的感受。尝试用多种感官来体会生活是丰富个人独特感受的途径之一。这里用上“臭”字恰到好处。
正如我们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科书中就有一篇以方言为课题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上课时,有学生问:“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真特别。怎么是吃水,不是喝水呢?”我告诉孩子们:“‘吃’是江西的方言,在方言里‘吃’的含义比‘喝’要广,像乡亲们说的‘吃喜酒’之类的。毛主席当年帮助当地老百姓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他们饮水难的问题。老百姓为了感谢毛主席,在井口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所以课文就用石碑上刻的话来当课题了。”在这里用一个“吃”字比用“喝”“饮”等字都好,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句话,更能恰当地体现出当地百姓的感激之情。
二、巧学山歌营造期待视野
山歌是一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里仅以客家山歌为例。客家山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好用比兴。“比兴思维的本质是想象,比体兴象的发生出于游目骋怀的联想活动。”所以客家人的山歌是富于想象且耐人寻味的,时时透出生活情趣。比如“斜风斜雨落斜河,斜竹斜篾织斜箩”,又有“画眉飞落牡丹树,牡丹花开正当时”,还有“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客家人在劳动中唱歌,在生活中唱歌,缘事而歌,缘情而唱。在客家人聚集地,我们在公园或者广场都能听到歌声,在广东梅县还保持着唱客家山歌比赛的习俗。
当孩子思维枯竭、想象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教孩子学会模仿,身边的语言素材是最容易积累的材料。在方言区生活的孩子从小耳濡着客家山歌,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较容易学习山歌中的表达方式,这些山歌在表达情感时往往借助于景物的描写,并且在想象中使对象形象生动,让听歌的人很期待歌者接下来的歌唱内容。
学生刘X在二次习作《后山的春天》中写道:“我家的后山有一大片果园,在那里鸟语花香,硕果累累。春天,果园里的桃树、梨树、橘子树等果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枝条。各种花儿也纷纷盛开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了一大群蝴蝶、蜜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蜜蜂在那儿辛勤地采蜜。” 我们可喜地看见孩子的进步,懂得结合景物描写,发挥想象从而表达自己对后山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寄情于景,略有山歌比兴的韵味。
三、化用熟语生动作文语言
熟语一般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其中包括歇后语、谚语、成语和格言等。在我们的作文中适时运用熟语,可以使作文生动起来。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像谜底。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如:“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八辈子的老陈账——说不清”“白毛乌鸦——与众不同”等。
不少学生在叙述时往往如“白水煮白菜——淡而无味”,如一名学生在他的习作《我的星期天》里写道:“好好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又要让我去上兴趣班,我真的不想去,但是又必须去。”从这几句文字中,我们知道孩子的心情是很无奈的。如果将字句稍加改动,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内容将会更生动:“好好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又要让我去上兴趣班。我不想去,可是又不敢违背妈妈的意思,真是老和尚梳头——没法(发)。”在文句中加上歇后语,使小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更形象地体现出来。又如学生陈X在习作中提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变冷,走在路上的行人也把衣服裹得紧紧的,生怕冻坏了。可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裳’,还没到冬天就穿得像粽子似的,真到了三九天该怎么办呀?”孩子在他的作文里成功地运用了谚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逐渐变冷的天气情况和小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得益于孩子平时爱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倾听都能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一些年长的妇女,她们既是熟语的运用者,也是熟语的创造者。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经常把自己写的诗歌读给老妪听,一来是为了让诗歌更加浅显易懂便于流传,二来也是向她们请教用词。显然,在我们的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谚语、成语和格言等熟语,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经常听到对教师说的一句话,叫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用在这里,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习作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徐炼古代文学经典新读长沙:岳麓书社,2007.
关键词:习作教学;方言;山歌;熟语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虽然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中受益匪浅,个性得以张扬,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动笔,文思枯竭。小学生平时在课内练习写作的机会不多,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大部分学生平时不会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也不会主动写日记、周记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忽略语言文字的运用,致使一些孩子下笔无物。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可以让孩子留心周遭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并注意语言的积累,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一、从方言中甄选新鲜词汇
在新生入学时,我们要求孩子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但是在方言区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受到方言的影响。由于口音不够纯正,带着特殊的方言腔调,一开口就容易发错音。另外由于方言中的有些语法和普通话相去甚远,容易产生歧义,这么一来,使有些孩子在口语表达上不够自信。难道方言在我们的学习上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其实不然。
我们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普遍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想描写的事物,不清楚该怎么把内心的想法丰满地呈现出来。一个孩子在描写他自己的妹妹时写道:“妹妹的脸像苹果”;在描写自己的小伙伴时写道:“陈东的脸像苹果”;在描写自己养的宠物小猫时,他还是这么写:“小猫咪咪的脸像苹果”。学生思维的局限显而易见。
而方言中许多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可以借鉴到习作中,让习作增色不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所以我们可以让每个孩子学会留心周围人们的谈话,特别是有意思的对话,借此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我班有个叫林X的孩子,他是客家人,平时在家和父母都是用方言交流。在一篇作文中,他这么写道:“我叫林X,最大的烦恼就是有一脸的青春痘。妈妈的同事每次看到我都会说:‘小X,你一定是上火了,不能再吃烧烤喽。’上周爷爷来我家,看到我的脸,吓了一跳:‘小X,你是血臭才长痘痘的啊!’听大人这么一说,我真是沮丧。”客家人在用词上很形象。本来青春痘给人只是视觉上的印象,但是客家人偏偏用了一个“臭”字来形容,给人嗅觉上的感受。尝试用多种感官来体会生活是丰富个人独特感受的途径之一。这里用上“臭”字恰到好处。
正如我们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科书中就有一篇以方言为课题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上课时,有学生问:“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真特别。怎么是吃水,不是喝水呢?”我告诉孩子们:“‘吃’是江西的方言,在方言里‘吃’的含义比‘喝’要广,像乡亲们说的‘吃喜酒’之类的。毛主席当年帮助当地老百姓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他们饮水难的问题。老百姓为了感谢毛主席,在井口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所以课文就用石碑上刻的话来当课题了。”在这里用一个“吃”字比用“喝”“饮”等字都好,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句话,更能恰当地体现出当地百姓的感激之情。
二、巧学山歌营造期待视野
山歌是一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里仅以客家山歌为例。客家山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好用比兴。“比兴思维的本质是想象,比体兴象的发生出于游目骋怀的联想活动。”所以客家人的山歌是富于想象且耐人寻味的,时时透出生活情趣。比如“斜风斜雨落斜河,斜竹斜篾织斜箩”,又有“画眉飞落牡丹树,牡丹花开正当时”,还有“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客家人在劳动中唱歌,在生活中唱歌,缘事而歌,缘情而唱。在客家人聚集地,我们在公园或者广场都能听到歌声,在广东梅县还保持着唱客家山歌比赛的习俗。
当孩子思维枯竭、想象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教孩子学会模仿,身边的语言素材是最容易积累的材料。在方言区生活的孩子从小耳濡着客家山歌,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较容易学习山歌中的表达方式,这些山歌在表达情感时往往借助于景物的描写,并且在想象中使对象形象生动,让听歌的人很期待歌者接下来的歌唱内容。
学生刘X在二次习作《后山的春天》中写道:“我家的后山有一大片果园,在那里鸟语花香,硕果累累。春天,果园里的桃树、梨树、橘子树等果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枝条。各种花儿也纷纷盛开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了一大群蝴蝶、蜜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蜜蜂在那儿辛勤地采蜜。” 我们可喜地看见孩子的进步,懂得结合景物描写,发挥想象从而表达自己对后山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寄情于景,略有山歌比兴的韵味。
三、化用熟语生动作文语言
熟语一般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其中包括歇后语、谚语、成语和格言等。在我们的作文中适时运用熟语,可以使作文生动起来。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像谜底。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如:“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八辈子的老陈账——说不清”“白毛乌鸦——与众不同”等。
不少学生在叙述时往往如“白水煮白菜——淡而无味”,如一名学生在他的习作《我的星期天》里写道:“好好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又要让我去上兴趣班,我真的不想去,但是又必须去。”从这几句文字中,我们知道孩子的心情是很无奈的。如果将字句稍加改动,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内容将会更生动:“好好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又要让我去上兴趣班。我不想去,可是又不敢违背妈妈的意思,真是老和尚梳头——没法(发)。”在文句中加上歇后语,使小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更形象地体现出来。又如学生陈X在习作中提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变冷,走在路上的行人也把衣服裹得紧紧的,生怕冻坏了。可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裳’,还没到冬天就穿得像粽子似的,真到了三九天该怎么办呀?”孩子在他的作文里成功地运用了谚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逐渐变冷的天气情况和小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得益于孩子平时爱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倾听都能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一些年长的妇女,她们既是熟语的运用者,也是熟语的创造者。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经常把自己写的诗歌读给老妪听,一来是为了让诗歌更加浅显易懂便于流传,二来也是向她们请教用词。显然,在我们的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谚语、成语和格言等熟语,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经常听到对教师说的一句话,叫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用在这里,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习作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徐炼古代文学经典新读长沙:岳麓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