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国际班在培养类别、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国际班的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国际班学生的特点和国际班的实际状况,努力强化自身的专业性,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主动适应班级新的变化和发展,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智慧地应对国际班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中国际班;教育合力;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1-0051-0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办学的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开设国际班的普通高中不断增加,高中国际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效果越来越明显。高中国际班的办学主体一般多以中外合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出国升学为目的,所以国际班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与普通班有很大的差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国际班为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国际班开设的课程比较多样,除了常见的IB课程、A-Level课程和AP课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如橄榄球、马术、射箭、拉丁舞、西餐礼仪等;而且国际班一般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学生能见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二是行政班级的“小班化”。目前,国际班一般都是小班化教学。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学生实行“跑班制”。三是个体目标的“个性化”。学生的出国方向不同,申请大学的要求和条件也不同,必然造成课程不同,参加的活动也不同。高中国际班在培养类别、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结合笔者担任国际班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谈国际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教育策略。
一、高中国际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1.班级成员组成特殊,学习目标有区别。笔者当时带的国际班虽然一共只有11名学生,但人员组成却很复杂。首先,来源不同,其中4人来自本校高一,2人来自本校高二,4人来自本市另外两所普通高中,还有1人来自外市高中的国际班,他们的身上明显带有原来班级印记的习惯和处事风格。其次,在学习目标上,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出国留学,但11名学生的出国方向也不尽相同,这与普通班学生一致的高考目标有很大的差别。
2.班主任专业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因为国际班的培养类别、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有别于普通班,对班主任的专业要求更高,班主任不仅要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常规事务。还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如,笔者当时所带国际班的学生必须在进入国际班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大学申请的递交,完成A-Level课程。在托福或者雅思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还需要完成SAT/ACT考试。而且他们还需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相比较普通班的学生,国际班学生的压力更大。如果班主任依然采取普通班的管理策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笔者最初接手国际班时因为没能根据国际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策略,只是一味地严盯常规、狠抓学风、树立权威,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的严重对立。
3.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育合力不足。国际班组建之初,班级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中方教师、外籍教师以及升学指导老师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学习目标不同,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整个班级团队合力不足。
二、高中国际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走出困境,关键是要分析原因找到班级工作的着力点,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做到学生心里,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1.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国际班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笔者学校国际班的课程设置包括学术类课程、EC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外籍教师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中方教师课程。国际班的学生因为都是优选出来的,他们的学习基础一般比较好,于是我指导学生将时间花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尽量多地让学生与外籍教师接触,告诉学生“欲速则不达”,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此外,我告诉学生,尽管大家申请的国家和学校不一样,考试种类不同,但是在考试能力的要求上是相同的,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主动寻求各科教师的帮助,形成教育合力。国际班的教师由外籍教师、中方教师和升学指导教师组成。升学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出国升学指导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生涯规划。并跟踪记录学生三年的国际部学习经历。因为升学指导教师相对比较专业。学生与升学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相对比较多,所以对其比较信任。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升学指导教师的作用。多与升学指导教师交流。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一方面从升学指导教师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我班的小欣与我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她对我組织开展的班级活动特别反感,而且她不愿意与我说明理由。后来,通过升学指导教师我了解到,小欣在入学前的暑假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托福考试,她认为所有的班级活动都会影响她准备托福考试。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小欣的考试时间节点上,特别关注她的心理状态,考前给她减压,考后和升学指导老师一起帮她制订下次的考试计划。
3.主动改变教育方式,适应“形势”变化。国际班的学生个性张扬。在处理个人事务上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思想开放程度高,班主任一定要主动适应学生的变化,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困境。我主动改变,首先选择将班会的地点设在“模拟联合国社团”的会议室,用联合国开会讨论的形式制定了我们国际班的“班级公约”:在师生沟通上,我学着“蹲下来”耐心倾听和平等对话,将“命令”改为“建议”;在文化建设上,我利用黑板报、班风标语等来宣扬敬畏课堂和尊敬师长,开学第二期板报主题就是“学‘礼’”:在学生思想认识上。我主动邀请外籍教师参加班会活动,介绍西方文化,让学生明白真正的自由更尊重规则,张扬个性并不等于“非主流”。
4.抓住教育契机。凝聚班级合力。国际班的学生是优秀的,但大多又是比较自我的,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优秀的个体捏合成团结的集体。让集体因个体的优秀而荣耀,让个体因集体卓越而成长。于是,我在圣诞活动中组织学生小合唱,培养学生的默契;在万圣节寻宝活动中组建“狼人”小分队,强化学生在集体中的分工合作意识……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增强了集体意识,班集体氛围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的管仲在《管子·霸言》中这样写道:“量力而知攻。”意思是: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才能知道怎样向敌人进攻。作为这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不仅要知己知彼,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不仅是“知攻”,还需要“智攻”。
[关键词]高中国际班;教育合力;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1-0051-0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办学的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开设国际班的普通高中不断增加,高中国际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效果越来越明显。高中国际班的办学主体一般多以中外合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出国升学为目的,所以国际班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与普通班有很大的差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国际班为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国际班开设的课程比较多样,除了常见的IB课程、A-Level课程和AP课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如橄榄球、马术、射箭、拉丁舞、西餐礼仪等;而且国际班一般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学生能见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二是行政班级的“小班化”。目前,国际班一般都是小班化教学。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学生实行“跑班制”。三是个体目标的“个性化”。学生的出国方向不同,申请大学的要求和条件也不同,必然造成课程不同,参加的活动也不同。高中国际班在培养类别、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结合笔者担任国际班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谈国际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教育策略。
一、高中国际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1.班级成员组成特殊,学习目标有区别。笔者当时带的国际班虽然一共只有11名学生,但人员组成却很复杂。首先,来源不同,其中4人来自本校高一,2人来自本校高二,4人来自本市另外两所普通高中,还有1人来自外市高中的国际班,他们的身上明显带有原来班级印记的习惯和处事风格。其次,在学习目标上,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出国留学,但11名学生的出国方向也不尽相同,这与普通班学生一致的高考目标有很大的差别。
2.班主任专业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因为国际班的培养类别、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有别于普通班,对班主任的专业要求更高,班主任不仅要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常规事务。还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如,笔者当时所带国际班的学生必须在进入国际班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大学申请的递交,完成A-Level课程。在托福或者雅思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还需要完成SAT/ACT考试。而且他们还需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相比较普通班的学生,国际班学生的压力更大。如果班主任依然采取普通班的管理策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笔者最初接手国际班时因为没能根据国际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策略,只是一味地严盯常规、狠抓学风、树立权威,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的严重对立。
3.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育合力不足。国际班组建之初,班级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中方教师、外籍教师以及升学指导老师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学习目标不同,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整个班级团队合力不足。
二、高中国际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走出困境,关键是要分析原因找到班级工作的着力点,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做到学生心里,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1.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国际班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笔者学校国际班的课程设置包括学术类课程、EC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外籍教师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中方教师课程。国际班的学生因为都是优选出来的,他们的学习基础一般比较好,于是我指导学生将时间花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尽量多地让学生与外籍教师接触,告诉学生“欲速则不达”,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此外,我告诉学生,尽管大家申请的国家和学校不一样,考试种类不同,但是在考试能力的要求上是相同的,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主动寻求各科教师的帮助,形成教育合力。国际班的教师由外籍教师、中方教师和升学指导教师组成。升学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出国升学指导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生涯规划。并跟踪记录学生三年的国际部学习经历。因为升学指导教师相对比较专业。学生与升学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相对比较多,所以对其比较信任。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升学指导教师的作用。多与升学指导教师交流。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一方面从升学指导教师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我班的小欣与我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她对我組织开展的班级活动特别反感,而且她不愿意与我说明理由。后来,通过升学指导教师我了解到,小欣在入学前的暑假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托福考试,她认为所有的班级活动都会影响她准备托福考试。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小欣的考试时间节点上,特别关注她的心理状态,考前给她减压,考后和升学指导老师一起帮她制订下次的考试计划。
3.主动改变教育方式,适应“形势”变化。国际班的学生个性张扬。在处理个人事务上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思想开放程度高,班主任一定要主动适应学生的变化,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困境。我主动改变,首先选择将班会的地点设在“模拟联合国社团”的会议室,用联合国开会讨论的形式制定了我们国际班的“班级公约”:在师生沟通上,我学着“蹲下来”耐心倾听和平等对话,将“命令”改为“建议”;在文化建设上,我利用黑板报、班风标语等来宣扬敬畏课堂和尊敬师长,开学第二期板报主题就是“学‘礼’”:在学生思想认识上。我主动邀请外籍教师参加班会活动,介绍西方文化,让学生明白真正的自由更尊重规则,张扬个性并不等于“非主流”。
4.抓住教育契机。凝聚班级合力。国际班的学生是优秀的,但大多又是比较自我的,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优秀的个体捏合成团结的集体。让集体因个体的优秀而荣耀,让个体因集体卓越而成长。于是,我在圣诞活动中组织学生小合唱,培养学生的默契;在万圣节寻宝活动中组建“狼人”小分队,强化学生在集体中的分工合作意识……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增强了集体意识,班集体氛围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的管仲在《管子·霸言》中这样写道:“量力而知攻。”意思是: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才能知道怎样向敌人进攻。作为这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不仅要知己知彼,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不仅是“知攻”,还需要“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