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竹肉相发”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音乐的本然状态是最难能可贵的。
  中国的戏剧剧种,大多以弦索类、弹拨类、打击类乐器作伴奏,唯独昆曲演唱时以箫管为主伴奏。箫管之音舒缓、幽雅、清远,以韵胜,以格胜。所以“丝不如竹”。但箫管毕竟是人工制造的乐器,不管演奏技艺如何高超,总是难免露出机械、单薄的弱点,不如人的嗓音多情婉转,且能控制自如。优雅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所以“竹不如肉”。
  正因为如此,昆曲界历来主张“竹肉相发”。伴奏的笛声与歌唱的嗓音和谐相配,足以居诸乐之上。
  那么,数百年间,曲笛如何在与水磨腔的珠联璧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这种演奏与文人学士的介入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我们只要仔细回顾昆曲史,就可以明白,昆山腔在萌芽时是“不被弦索”的嘌唱,即干唱。在魏良辅、张野塘改良后,开始有了伴奏乐器。三弦(曲弦)就是因昆山腔而诞生的。再后来,在为昆曲演唱伴奏时,于弦索中合以箫管,又将原本没有主次之分的丝竹乐器,渐渐变成以曲笛为主奏。曲笛讲求笛色,即又宽又亮的“满口笛”,在伴奏中音色嘹亮却不掩盖唱腔,尺幅舒展却不影响剧情,连中有断,断中有连,将曲子中的顿挫转折表现得恰到好处。
  昆曲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在字声、行腔上,注重声音的控制以及咬字发音,平、上、去、入都十分考究。每唱一个字,必须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并且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和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在节奏上,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所谓赠板,在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以笛子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以及本身受吴地民歌的影响,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因而昆山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昆山腔经过改良,被称为正声,乃至呈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局面,跟众多文人学士的介入密不可分。同样,谙熟传统乐器的知识阶层雅好笛、箫,将此引入主流社会的音乐生活,大加推崇,也就促使伴奏乐器逐渐变为以笛、箫为主。不少原来擅长北曲的家乐都转而重视南曲吴音,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
  生活在明万历年间的曲家、松江华亭人施绍莘,最初研习北曲,后来倾心南曲,家里蓄养了一班优童,每天先是教授管弦,后来改为箫管,以协南词。他在自己的散曲集中自诩:“雅好声乐,每闻琵琶、筝、阮声,便为销魂神舞,故迩来多作北宫,时教慧童度以弦索,更以箫管协予诸南词。”
  明代嘉靖年间,徐渭在所著《南词叙录》中说:“今昆山以笛、管、笙、琶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虽然含有批评的口气,但他也不能不承认,“颇相谐和,殊为可听”。尽管在明嘉靖年间,竹肉相发还刚刚起步。吴中一带昆山腔的歌唱家,“合曲必用箫管”,以善吹箫笛而成名的张梅谷、谢林泉等人,由于“以箫从曲”、“以管从曲”而“皆与良辅游”,组成了一支配合魏良辅改良昆曲的优秀团队。
  到了晚明时期,昆曲清唱已经形成了以笛、笙、鼓板、三弦相结合的小型丝竹乐队演奏模式,竹笛也因此定名为“曲笛”。明末沈德符所说的“今吴下皆以三弦南曲合南曲,而又以箫管叶之”,可以作为佐证。在职业性的昆剧演出中,曲笛更是专门司职于随腔伴奏,成为标识性乐器。“竹惟笛、海笛、锁呐三种。锁呐、海笛,非吹牌不用,笛非唱昆、弋腔不用。”
  万历年间的学者顾起元著有《客座赘语》,其中“歌章色”一则说:“正如善吹笛管者,听人唱曲,依腔吹出,谓之唱调。然不按谱终不入律,况弦索九宫之曲,或用滚弦、花和、大和、钐弦,皆有定则,故新曲要度入亦易。若南九宫原不入调,间有之,只是小令。苟大套数,既无定则可依,而以意弹出,如何得是?且笛管稍长短,其声便可就板;弦索若多一弹或少一弹,则行板矣。其可率意为之哉!”善于吹奏笛子者,听人唱曲,依腔吹出,这称之为“唱调”。在度曲时,他主张伴奏的笛管要按谱入律,不可率意而为之。小令还好一些,假如唱大套,弦索任意多弹一拍、少弹一拍,如何得是——怎么能唱得好呢?
  可见,竹与肉之间的配合是何其重要。
  事实上,昆曲史料中有很多关于昆腔笛家和箫管高手的记载。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年间扬州人刘鲁瞻是一位“工小喉咙”(即小嗓)的曲家,同时他还“兼工吹笛”,笛艺过人。有一次,他特意去苏州虎丘山挑选笛子,到处都找遍了,一无所获。后来,一个卖笛人告诉他:我藏有笛子,但必须等刘鲁瞻来了才能出示。刘鲁瞻说,我就是呀。卖笛人立即出示竹笛。刘鲁瞻一吹,说这是雌笛。又出示一支竹笛,刘鲁瞻用它吹了,觉得声音确实不错,可惜不经吹。果然,没等一支曲子奏完,竹笛已经裂开了。卖笛人非常钦佩,连忙拿出一支赠送给他。
  这则轶闻,不仅描写出了刘鲁瞻高超不凡的笛艺,同时也告诉我们,当时的昆班常常以雌、雄两支竹笛作伴奏,竹和肉的配合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江南丝竹的演奏,素来以轻快、活泼、细腻、儒雅见长。这是由它所用全部乐器的演奏风格决定的。然而在与昆曲相伴时,演奏的技艺要求则更高。昆曲为了表达角色不同的情绪变化,常运用带腔、撮腔、垫腔、迭腔、擞腔、豁腔、橄榄腔等技术。笛子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配合默契,于是产生了颤、叠、震、打、赠、唤等细腻的手指演奏手法。同时运用气息的控制,演奏出不同的腔,如从腔、带腔、润腔等等,形成了平稳悠长、强弱相宜、虚实相间、声若游丝的演奏技术,走向“致雅”的峰巅。
  从乐器形制、音域和乐队构成的角度看,曲笛是中音笛,音色自然柔和,很能切合“肉声”腔调的特征。所以,为昆曲伴奏的竹笛演奏技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这被清代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之为“二绝”。“熟”,指诸家唱法,无一不合;“软”,指细致缜密无处不入。
  贴合诸家唱法的抒情性演奏,无处不入与唱腔贴切的修润性技法,让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愈显典雅、秀丽、抒情。竹肉相发,就成为昆曲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其他文献
同治九年(1870)农历七月二十六日,清朝一代“名臣”马新贻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将以千古疑云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终点。  马新贻(1821—1870),字谷山,号燕门,山东曹州(今菏泽)人。其二十七岁中进士,咸丰三年(1853),任合肥知县时随钦差大臣袁甲三平太平军,因功擢庐州知府。同治三年(1864),升浙江巡抚。同治七年(1868),任闽浙总督,不久,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官声极佳,业绩突出
范源濂/廉(1875—1927)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早年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与蔡锷、杨树达等同学。维新变法失败后东渡扶桑,先后在大同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学习,1904年回国。1905年学部成立,范源濂/廉到京任主事,1910年升专门司郎中,1911年再升参事官,与罗振玉并列。晚清学部的主要官员多是进士、举人出身,少数是贡生或附生,只有范的出身是“学生
一  又想起《聊斋》,想起蒲松龄,仿佛看见他,在那黑暗中,问我一声:“你是谁?”他的声音很低沉。我的心里有点犹疑,一时半会没有吱声。他又问:“你也是只狐狸精吗?”我摇头,说不是,我说我只是一只流浪猫。他不信,盯着我,那眼睛闪着光。我想躲开他,可是躲不开。于是,我也盯着他(记得《聊斋》中说过此方法)。于是,就是这样盯着,互相盯着,一动不动(看谁先眨眼就是谁先动)。暗中,四周,死般寂静。  他真的是蒲
《字经》之雅  《周礼·春官·大师》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就是六义,是先人对《诗经》分类及表现手法的朴素概括。再细分则是: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风、雅、颂是《诗经》现有编辑上的分类,它们是音乐的概念,“风”是土风歌谣,“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雅”是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和“小雅”,“小雅”是诸侯享宴的雅乐,“大雅”是诸侯朝会
2020年,是东北女作家梅娘(1920—2013)百年诞辰。梅娘本名孙嘉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地区重要作家,也是抗战期间沦陷区重要作家之一。  梅娘出生于海参崴,在吉林省长春市长大。1936年出版《小姐集》。后赴日本求学。1940年代曾出版《第二代》和《鱼》、《蚌》、《蟹》水族三部曲,在华北沦陷区文坛脱颖而出,为同时代女作家中佼佼者。晚年写作以散文创作为主,出版有《梅娘小说散文集》、《梅娘近作
一  1937年11月20日,随着上海的失守,时任国民政府实业部主任秘书的词人乔大壮一家迁居重庆,开始了他的山城岁月。  乔大壮1892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华阳(今成都陕西街),幼年失怙,由祖父乔树楠抚养督教。少年时发蒙于成都名宿顾印愚,同时系统学习了徐浩、虞世南、褚遂良、欧阳通诸家,以后又旁猎米芾、《爨龙颜碑》和北魏诸墓志,由此奠定良好的书法和篆刻基础。十九岁自京师译学馆(北京大学前身)毕业后,
对历史的探究一直是人類前进的动力,从历史中可以窥得失,明道理,晓人事,知天命。当代文学史到今天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不断回看过去的那段岁月,去忏悔去反思,去看别人看自己,看这世界怎么变。有的作家偏爱鸿篇巨制,人物非大不可,事件非轰轰烈烈不可,但往里一看,却发现人往往面目全非。  王安忆写历史写都市,几可成一派:人都是鲜活的,过着烟火气的日子;人围绕着上海就像绕着太阳的地球,自己转着也跟着太阳转着。上
夏、秋季节是台风的高发期,从当年的“麦莎”到2019年夏的“利奇马”,超强的风力和狂暴的雨水共同造就了“暴风雨”这一可怖的自然景象,巨大的破坏力往往令人“谈风色变”。不过,若以超功利的视角而论,暴风雨给予人的却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甚至让人在刹那之间领悟某种伟大的东西,并为之深深感动。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一文中直言:“美有两种,即崇高感和优美感……崇高感感动人,优美感则迷醉人。”显而易
苏州四中  今天的苏州市第四中学,前身即是老牌教会学校桃坞中学,也就是钱锺书的中学母校。1923年,十三岁的钱锺书从无锡东林小学毕业,考入桃坞中学。桃坞是一所老牌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1902年创建。学校办学显著特点是:“对英语非常重视,而数理课程则相当落后”,“很重视体育”。在桃坞,师生皆用英文会话交流。外语由外籍教师任课,其他课也多用英语讲课,教材多为英文版本。对初次进校的人来说,就好
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知识界曾掀起过一股“爱罗先珂”译介热潮。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汪馥泉、巴金等译界名流,纷纷在《新青年》、《晨报》副刊、《小说月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等刊物翻译登载其作品。  爱罗先珂(1890—1952)是俄罗斯的一位盲诗人,四岁时患麻疹而双目失明。爱罗先珂在世界文坛上为大众所知,一则因其身体与独异的文学风格,一则因其政治遭遇与世界语者的身份。爱罗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