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动手操作联结起来,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过渡。在教学中充分借助直观操作,能使学生深度理解并系统建构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一、抱一抱,实践体验知概念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在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摆了几个图形后,还剩几根”的现象,从而引出余数概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清晰、直观地引出余数的概念。教学时,笔者将摆图形的情境换成了“抱一抱”游戏活动。上课伊始,笔者就请6名学生到讲台前面,要求每2人抱成一组。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两两抱成3组。笔者适时提问:“一共有6个小朋友,每2人抱在一起,抱了几组?能用除法表示吗?”学生列出除法算式6÷2=3。笔者接着问:“谁能说一说这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回答:“一共有6个人,每2人抱一组,可以抱3组。”笔者乘机引导“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随后,笔者又邀请1名学生继续玩2人抱一抱游戏。学生抱好后,笔者提问:“上一轮游戏刚好抱完了,这次呢?”学生说没有抱完,还剩下1人。笔者追问:“7个小朋友,每2人抱一抱,抱了3组,还剩1人,这也是平均分,这次和刚才的6个人抱3组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刚才6个人抱完了,这次还剩1个人,平均分有时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剩余。”笔者补充:“剩余1个人的这个1在除法算式里也有自己的名字,它叫余数。”
为了进一步理解余数概念,笔者把总人数分别增加到8和9,继续引导学生玩2人抱一抱游戏。8个人抱成4组,说除法算式,并说一说各部分表示什么。9个人抱成4组后,还剩1人,说一说余数是几。后续,笔者又分别组织9人、10人,玩3人抱一抱游戏,引导学生说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有没有余数,如果有,余数是几。最后,10人玩4人抱一抱游戏。学生发现抱成2组后,剩余2人,也就是余数是2。学生在一系列“抱一抱”游戏中,体验有剩余、没有剩余两种情况,通过直观对比去理解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就是有余数,剩余的那个数就是余数。
二、分一分,对比分析识含义
教材中的例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为了便于全体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形象向半抽象化过渡,笔者将分草莓改为分铅笔,引导学生在分实物、圈图形、写算式的过程中,对比“两种平均分”的情况,直观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课上,笔者出示问题:“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并填写表格。接着笔者提问:“这是平均分,正好分完,结果没有剩余,也就是没有余数的情况。除了每人分2支,想一想还可以每人分几支?想出一种分的方法,就用小棒分一分,并在表格中填一填。”随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下表,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的小棒图中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观察表格,笔者引导学生把这几种平均分的情况分成有余数和没有余数两类。学生对比平均分的结果以及相应分法的除法横式,并结合小棒图说出有余数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沟通了实物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对有余数除法概念的理解,突破了确定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学习难点。
三、摆一摆,直观操作理关系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教材例2的内容。教材借助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时,笔者对操作活动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变单一的摆正方形为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三种图形;小棒的总根数从例题中的8~12根分别调整为6~10根、8~12根、10~16根。这样做可以使学习材料更具结构性,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更自主、开放,有利于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体验归纳推理的過程。
学生两人一组自主选择用小棒拼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图形,边摆边说,并填写记录单。摆正方形的小组记录单如下:
我们摆的图形是正方形,每个图形用4根小棒。
[总根数 摆了几个 还剩几根 除法算式 8 2 — 8÷4=2(个) 9 2 1 9÷4=2(个)……1(根) 10 2 2 10÷4=2(个)……2(根) 11 2 3 11÷4=2(个)……3(根) 12 3 — 12÷4=3(个) ]
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我们的发现是:余数比除数小。
在交流反馈环节,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除法算式,发现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就又可以摆一个图形了,从而感悟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笔者适时追问:“13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剩几根?14根、15根、16根呢”“摆正方形时,剩余的根数可能是4根或者比4根多吗,为什么”。学生有了拼摆图形的操作经验,就会理解“直到不能再摆一个图形后剩余的数才是余数,等于或大于4根时,都还可以继续摆正方形”的道理。追问的过程既是对结论的验证,又是对余数与除数关系的深化。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反馈摆三角形、五边形的情况,在引导学生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验证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整个操作活动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摆、说的过程与算式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四、圈一圈,数形结合明算理
“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将直观的学具操作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操作,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笔者引导学生分13根小棒,要求每人分4根。学生边分边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写出除法横式。接着,笔者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刚刚的操作过程,以此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并介绍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笔者让学生说出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并在黑板上圈出相应的小棒图。这样做将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与操作过程及横式建立联系,运用数形结合使学生理解竖式的含义,直观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算理,初步感知竖式计算的优势(在竖式中能直观地看到分完了多少支铅笔,横式中则不能)。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
一、抱一抱,实践体验知概念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在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摆了几个图形后,还剩几根”的现象,从而引出余数概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清晰、直观地引出余数的概念。教学时,笔者将摆图形的情境换成了“抱一抱”游戏活动。上课伊始,笔者就请6名学生到讲台前面,要求每2人抱成一组。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两两抱成3组。笔者适时提问:“一共有6个小朋友,每2人抱在一起,抱了几组?能用除法表示吗?”学生列出除法算式6÷2=3。笔者接着问:“谁能说一说这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回答:“一共有6个人,每2人抱一组,可以抱3组。”笔者乘机引导“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随后,笔者又邀请1名学生继续玩2人抱一抱游戏。学生抱好后,笔者提问:“上一轮游戏刚好抱完了,这次呢?”学生说没有抱完,还剩下1人。笔者追问:“7个小朋友,每2人抱一抱,抱了3组,还剩1人,这也是平均分,这次和刚才的6个人抱3组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刚才6个人抱完了,这次还剩1个人,平均分有时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剩余。”笔者补充:“剩余1个人的这个1在除法算式里也有自己的名字,它叫余数。”
为了进一步理解余数概念,笔者把总人数分别增加到8和9,继续引导学生玩2人抱一抱游戏。8个人抱成4组,说除法算式,并说一说各部分表示什么。9个人抱成4组后,还剩1人,说一说余数是几。后续,笔者又分别组织9人、10人,玩3人抱一抱游戏,引导学生说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有没有余数,如果有,余数是几。最后,10人玩4人抱一抱游戏。学生发现抱成2组后,剩余2人,也就是余数是2。学生在一系列“抱一抱”游戏中,体验有剩余、没有剩余两种情况,通过直观对比去理解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就是有余数,剩余的那个数就是余数。
二、分一分,对比分析识含义
教材中的例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为了便于全体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形象向半抽象化过渡,笔者将分草莓改为分铅笔,引导学生在分实物、圈图形、写算式的过程中,对比“两种平均分”的情况,直观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课上,笔者出示问题:“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并填写表格。接着笔者提问:“这是平均分,正好分完,结果没有剩余,也就是没有余数的情况。除了每人分2支,想一想还可以每人分几支?想出一种分的方法,就用小棒分一分,并在表格中填一填。”随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下表,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的小棒图中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观察表格,笔者引导学生把这几种平均分的情况分成有余数和没有余数两类。学生对比平均分的结果以及相应分法的除法横式,并结合小棒图说出有余数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沟通了实物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对有余数除法概念的理解,突破了确定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学习难点。
三、摆一摆,直观操作理关系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教材例2的内容。教材借助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时,笔者对操作活动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变单一的摆正方形为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三种图形;小棒的总根数从例题中的8~12根分别调整为6~10根、8~12根、10~16根。这样做可以使学习材料更具结构性,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更自主、开放,有利于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体验归纳推理的過程。
学生两人一组自主选择用小棒拼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图形,边摆边说,并填写记录单。摆正方形的小组记录单如下:
我们摆的图形是正方形,每个图形用4根小棒。
[总根数 摆了几个 还剩几根 除法算式 8 2 — 8÷4=2(个) 9 2 1 9÷4=2(个)……1(根) 10 2 2 10÷4=2(个)……2(根) 11 2 3 11÷4=2(个)……3(根) 12 3 — 12÷4=3(个) ]
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我们的发现是:余数比除数小。
在交流反馈环节,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除法算式,发现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就又可以摆一个图形了,从而感悟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笔者适时追问:“13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剩几根?14根、15根、16根呢”“摆正方形时,剩余的根数可能是4根或者比4根多吗,为什么”。学生有了拼摆图形的操作经验,就会理解“直到不能再摆一个图形后剩余的数才是余数,等于或大于4根时,都还可以继续摆正方形”的道理。追问的过程既是对结论的验证,又是对余数与除数关系的深化。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反馈摆三角形、五边形的情况,在引导学生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验证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整个操作活动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摆、说的过程与算式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四、圈一圈,数形结合明算理
“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将直观的学具操作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操作,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笔者引导学生分13根小棒,要求每人分4根。学生边分边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写出除法横式。接着,笔者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刚刚的操作过程,以此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并介绍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笔者让学生说出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并在黑板上圈出相应的小棒图。这样做将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与操作过程及横式建立联系,运用数形结合使学生理解竖式的含义,直观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算理,初步感知竖式计算的优势(在竖式中能直观地看到分完了多少支铅笔,横式中则不能)。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