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理念下,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与周围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逐渐养成科学行为和生活习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爱科学、爱祖国、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然而,科学课程是定时、定量的学习过程。对所有的学生来说,在40分钟的课堂内都能学会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但是对于小部分对科学探究中某个知识点、某个细节、某种方法仍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下课铃声的响起无疑是这次科学探究的结束。怎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使其在老师的指引下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认为可以选择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一、提供探索的空间
我校的第二课堂时间安排在周五下午从第三节课开始一直到放学。这段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让参加科学第二课堂的学生可以对课堂拓展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探索。目的不是要求他们要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希望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包括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实验后的反思。有的实验探究需要较长的过程,比如是养殖和种植的研究,学生们在第二课堂可以尽情地去观察和研究。
二、分组探究,培养兴趣
学生们对各种各样自然科学的知识会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有的喜欢研究航空模型,有的喜欢研究建筑模型,有的喜欢养殖,也有的喜欢种植,我就他们的兴趣分成了四个大组,平均6~7的学生一组,在指引了他们研究的方向和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后,就让他们去开展探究活动了。在决定好自己小组的研究主题后,同学们就開始忙自己的工作了,有的忙于上网收集所研究对象的资料,有的忙于熟悉实验室仪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的忙于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三、指导探究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第二课堂的时间充分,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各种使用的器材,如螺丝刀、小手锯、钳子、剪子,刚开始学生们用完这些工具,到处乱放,甚至有的弄丢了,活动结束,剩下的是一片烂摊子,这时我严格要求所有活动在没有收拾好工具、搞好卫生之前不能进行,慢慢地,学生们形成了使用和摆放工具的好习惯。
建筑模型的小组在刚开始制作他们的模型时候用的材料比较浪费,从一块小木板中裁出一定形状的一块来,同学们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木板的正中间截取,其他的扔掉,才做了两个小窗户,已经浪费了好几块小木板,这时要让他们学会珍惜使用材料,每次裁各种形状的木板都要从边角上开始,小块的角料留下来做小篱笆、台阶等等。经过了1个多月的制作,同学们还学会收集一些旧的瓶瓶罐罐、牙签、一次性筷子、月饼盒、吸管、卡纸、小纸盒等材料,废物利用,大大节省了制作的成本,老师为奖励他们的环保意识,把剩下来的资金买各种自然科学的书籍给他们。
四、组织校外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实践兴趣
实践调查小组的选题是调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主题是师生一起商量选的,调查的结果将会整理成一份实践活动报告,参加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很认真地收集数据,先是设计好调查问卷,访问的内容包括老年人的饮食、身体健康状况、思想负担、家人对他们的关注,以及他们的期望,访问的对象包括自己的家里的老人、亲戚、小区的老人及路上遇见的老人,甚至还有敬老院的老人。通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采访,同学们都发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脑动脉硬化、风湿、高血压这些都是他们常见的病痛,他们需要家人的关心,特别是家人工作忙碌的,他们会感觉孤独和空虚。通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同学们都感觉到自己平时对父母,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关心不够,理解不够。通过调查,他们清楚了长辈们需要什么,缺乏什么,懂得了如何关心和照顾长辈们。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科学调查活动,还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教育。
五、让学生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
参加航空模型组的同学,最大的目标是要使自己组装或改装的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能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争取能在本镇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为此他们除了第二课堂的训练,还主动跟老师提出每天提前回到学校,争取早读之前的时间进行训练。橡筋动力的模型飞机技巧很多,同学们一开始放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为了能让自己的飞机在空中多盘旋一段时间,我们上网找资料,虚心请教其他学校的老师,认识到许多改进的方法,接着他们就开始无数的测试,先是给橡皮筋泡油,增加它的韧性,但影响不大;在橡皮筋绑法做出调整,原来的4束一组改成5束一组,甚至更多,也不好,换成单车用的弹性打气管,效果还好,但是使用两次,气管就报废了;再选用医生们给病人抽血时绑手的橡皮管,弹性是很好,但动力太大了,给螺旋桨释放的动力不均匀;也尝试把飞机的螺旋桨用刀片刮薄,减轻它的重量,把机身也刮薄,调整机翼跟螺旋桨的距离,改变尾翼的角度。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尝试,他们改装的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由原来的不到10秒钟提高到15秒以上,经过更长时间的训练和探索,比赛的时候飞出了22秒和18秒的好成绩,最后虽然我们没有争取到团体奖,但也获得了个人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2名,同学们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奖状仿佛感受到自己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即使是三等奖的同学也感受到无比的喜悦。
小学科学课程是让学生们学会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各种科学知识,是培养他们科学行为和科学习惯,而学校的科学第二课堂,让更多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孩子们钻进自己探索的殿堂,去观察,去发现。在这里没有成绩好与不好之分,也没有优秀与落后的区别,只有对自然科学的不同领域产生的浓郁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兴趣做他们的老师,平时的“差生”或许就是明天的小科学家。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小学广东]
一、提供探索的空间
我校的第二课堂时间安排在周五下午从第三节课开始一直到放学。这段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让参加科学第二课堂的学生可以对课堂拓展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探索。目的不是要求他们要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希望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包括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实验后的反思。有的实验探究需要较长的过程,比如是养殖和种植的研究,学生们在第二课堂可以尽情地去观察和研究。
二、分组探究,培养兴趣
学生们对各种各样自然科学的知识会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有的喜欢研究航空模型,有的喜欢研究建筑模型,有的喜欢养殖,也有的喜欢种植,我就他们的兴趣分成了四个大组,平均6~7的学生一组,在指引了他们研究的方向和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后,就让他们去开展探究活动了。在决定好自己小组的研究主题后,同学们就開始忙自己的工作了,有的忙于上网收集所研究对象的资料,有的忙于熟悉实验室仪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的忙于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三、指导探究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第二课堂的时间充分,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各种使用的器材,如螺丝刀、小手锯、钳子、剪子,刚开始学生们用完这些工具,到处乱放,甚至有的弄丢了,活动结束,剩下的是一片烂摊子,这时我严格要求所有活动在没有收拾好工具、搞好卫生之前不能进行,慢慢地,学生们形成了使用和摆放工具的好习惯。
建筑模型的小组在刚开始制作他们的模型时候用的材料比较浪费,从一块小木板中裁出一定形状的一块来,同学们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木板的正中间截取,其他的扔掉,才做了两个小窗户,已经浪费了好几块小木板,这时要让他们学会珍惜使用材料,每次裁各种形状的木板都要从边角上开始,小块的角料留下来做小篱笆、台阶等等。经过了1个多月的制作,同学们还学会收集一些旧的瓶瓶罐罐、牙签、一次性筷子、月饼盒、吸管、卡纸、小纸盒等材料,废物利用,大大节省了制作的成本,老师为奖励他们的环保意识,把剩下来的资金买各种自然科学的书籍给他们。
四、组织校外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实践兴趣
实践调查小组的选题是调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主题是师生一起商量选的,调查的结果将会整理成一份实践活动报告,参加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很认真地收集数据,先是设计好调查问卷,访问的内容包括老年人的饮食、身体健康状况、思想负担、家人对他们的关注,以及他们的期望,访问的对象包括自己的家里的老人、亲戚、小区的老人及路上遇见的老人,甚至还有敬老院的老人。通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采访,同学们都发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脑动脉硬化、风湿、高血压这些都是他们常见的病痛,他们需要家人的关心,特别是家人工作忙碌的,他们会感觉孤独和空虚。通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同学们都感觉到自己平时对父母,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关心不够,理解不够。通过调查,他们清楚了长辈们需要什么,缺乏什么,懂得了如何关心和照顾长辈们。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科学调查活动,还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教育。
五、让学生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
参加航空模型组的同学,最大的目标是要使自己组装或改装的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能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争取能在本镇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为此他们除了第二课堂的训练,还主动跟老师提出每天提前回到学校,争取早读之前的时间进行训练。橡筋动力的模型飞机技巧很多,同学们一开始放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为了能让自己的飞机在空中多盘旋一段时间,我们上网找资料,虚心请教其他学校的老师,认识到许多改进的方法,接着他们就开始无数的测试,先是给橡皮筋泡油,增加它的韧性,但影响不大;在橡皮筋绑法做出调整,原来的4束一组改成5束一组,甚至更多,也不好,换成单车用的弹性打气管,效果还好,但是使用两次,气管就报废了;再选用医生们给病人抽血时绑手的橡皮管,弹性是很好,但动力太大了,给螺旋桨释放的动力不均匀;也尝试把飞机的螺旋桨用刀片刮薄,减轻它的重量,把机身也刮薄,调整机翼跟螺旋桨的距离,改变尾翼的角度。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尝试,他们改装的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由原来的不到10秒钟提高到15秒以上,经过更长时间的训练和探索,比赛的时候飞出了22秒和18秒的好成绩,最后虽然我们没有争取到团体奖,但也获得了个人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2名,同学们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奖状仿佛感受到自己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即使是三等奖的同学也感受到无比的喜悦。
小学科学课程是让学生们学会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各种科学知识,是培养他们科学行为和科学习惯,而学校的科学第二课堂,让更多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孩子们钻进自己探索的殿堂,去观察,去发现。在这里没有成绩好与不好之分,也没有优秀与落后的区别,只有对自然科学的不同领域产生的浓郁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兴趣做他们的老师,平时的“差生”或许就是明天的小科学家。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小学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