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历史中有这么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约瑟夫·马克利斯
有那么一个人,他的名字中间有这么一个词“Theophilus”,这个词在德语里叫“Gottlieb”,在拉丁文里叫“Amadeus”,在意大利语里叫“Amadeo”,在法语里叫“Amad ”,在我们的语言里被称作“上帝的宠儿”。他的全名是约翰尼斯·克利索斯托穆斯·沃尔夫冈古斯·特奥菲卢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而现在,他被人熟知的名字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音乐史上的奇迹
我们把“上帝的宠儿”简称为天才,或者干脆就简称为莫扎特。
这样的一个人,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3岁起就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听到过的乐曲片断;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并且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6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带领下,他和10岁的姐姐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历时十年的旅行演出。旅行中,他的传奇还在继续。他的第一部交响曲是9岁写的;11岁写下了第一部清唱剧;12岁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在他短短的35年生命里,他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许多部作品都称得上是世界级的经典,直到今天还被人们传唱不衰。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其天才的创造性如此纯粹,又如此彻底。这种创造过程在他身上,似有神性的肯定和安宁。对于旁观者来说,音乐之于这个羸弱的孩子,就像是宇宙现象,有如神助。他大概是唯一一个四处漫游但却丝毫无损于他的趣味和独创性的神童;相反,漫漫旅程使他获益匪浅。莫扎特综合了他那个时代所有民族的音乐珍宝。欧洲漫游的十年间,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上帝是如此宠爱他的这个孩子。他仿佛有意无意地向人间透露了某种声响,而这些声响,只有莫扎特听得到。他是在同上帝直接对话;而我们这些人只能通过他的音乐听到上帝的声音。不错,莫扎特的音乐把上帝的声音传达给了我们。这些声响汇成了源源不断的音符,来到了莫扎特的脑海里。于是他拿起笔写了下来,流畅而自然。那些汩汩流淌着的音符,浑然天成,如同天籁,直击我们的灵魂。
人间天籁
莫扎特的音乐是到我们心里去的。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美好,闪烁着纯洁和沉静的光芒。平和,舒缓,优美,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难怪会让人们一听倾心,继而流连忘返。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梵高式的疯狂,贝多芬式的愤怒,然而,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美。
莫扎特的音乐中没有属于贝多芬的那种深层“意志力”的东西。对于莫扎特而言,人世间的苦痛不需要用“欢乐”赢来,更无必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这样说更为可靠——莫扎特接近心灵与生命的天然成分。他的音乐是温润作响的石头,是潺潺的流水,是自由歌唱的清风。
他的音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清爽、深邃的美感?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莫扎特在这里如此撩人心扉,他的音乐无时无刻不魔术般地唤起人性、生命里纯粹属于声音美感的事物。那样的音乐,不似在人间。
可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他的出现映照了我们内心的瑕疵,并使我们羞惭地追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那般琅琅地歌唱?他为我们的心竖起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如此的丑陋。他甚至由此惹恼了我们。他问到了我们最痛的地方:我们的耳朵里睡了魔鬼,我们的心里也住满了魔鬼。我们只能承认,我们做不到莫扎特那样,我们没有一颗清澈得只留下音乐的心。
只有莫扎特,他可以越过我们倾听世界,来到我们不被察觉的深处。他的清澈音乐勾勒出的,是一片净土。那里是音乐的乐园,只有他和他的音符在流淌。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你知道,我是那种泡在音乐里的人,我喜欢整天沉浸在音乐中,酝酿作品、研究、沉思。
他的作品里没有“人”的那种可称为生物的气味。他说的不是人间的烦心事。听他的音乐,你不会想到他曾忍受痛苦,曾竭力挣扎,曾屡遭挫折,曾蒙受屈辱。他因不堪忍受萨尔茨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而离开家乡,来到维也纳。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从此,莫扎特从“神童”的光辉之路,转入了维也纳的艰难巷道。昔日的游历欧洲只是使他头上的冠冕更加摇动。而在这里,那些所谓的热爱音乐的人们,奥地利的皇帝,那些宫廷贵妇,那些乐师们,那些皇家御用作曲家们,听他的音乐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他们从来都不曾真正听懂过。那个时代里,音乐是上层社会用来炫耀的玩物,音乐家也只不过是贵族用来彰显自己修养的工具。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又不善持家理财,生活困窘。孩子们大多夭折,妻子随意花掉他挣来的小钱……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可就是在这段悲哀和每况愈下的日子里,莫扎特也从来不会陷入绝望或走向暴怒。他的天性中支配一切的是无穷无尽的爱,即便是在对生活产生怀疑的时候,其作品也不以痛苦为支配性基调。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写下的《魔笛》所展现的美依然是单纯的美,孤独的美,心灵的目光是孩子般的天真,兼具庄严圣洁和童话般的迷人色彩。《安魂曲》写在他临终的时候,也还是仿佛天国光芒的照耀,给人纯净欢乐的感觉。那些人间的烦心事,他根本不在意,他只要他的音乐。正由于这些限定他的“重量”被几乎降到了零,他的写作才能“发动”得如此得快,几乎是“天意”的涌动方式。人间的痛苦他都能感受到,但他将这一切都在他的内心世界化解,表现给人类的就是他的音乐世界,他的音乐给人带来的始终是真正的纯美。
透过音符构成的栅栏,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美。
电影传奇:《莫扎特传》
1984年,一部名叫《莫扎特传》的电影上映了。这是一部关于天才与庸人、罪与罚、嫉妒与毁灭的电影。它没有从莫扎特自身的成长来讲这个故事,而是透过另一个音乐家萨列里的口,讲述了那个在庸才与世人的眼里浪荡挥霍的可怜虫,那个小丑般的男人,那个纯真无辜的孩子,那个历史上唯一能称得上音乐天才的男人——莫扎特。和所有人的想象都不同,影片里的莫扎特似乎脱离了所有人的期待,这个很早就被神秘的光芒笼罩着的孩子,实际上是个和女演员在高贵场合不得体地打闹,滚作一团;在一帮矜持的大人物面前不得体地突兀怪笑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下“羞辱”他的对手,一个对他的前途也许是性命攸关的人——宫廷作曲家萨列里。可谁能说,莫扎特不是这样一个孩子呢?他单纯,毫无心机,甚至不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影片想通过莫扎特的悲剧,展现一个古老的,与人类如影随从的命题:莫扎特是个天才,我不是,那我怎么办?萨列里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诠释了天才是如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
可悲的是,只有萨列里清楚地听到,甚至是看到上帝通过这个粗俗甚至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的小孩说出的天籁。他奇异地发觉竟然只有他看见了,他恐惧所有的人在那些刹那都张开了眼睛。
影片中一再用各种镜头和情节,将狂热笃信上帝并努力工作的萨列里和疏野成性的莫扎特做了鲜明的对照,天才凡人的差距立判。莫扎特毫不费力地把泉水般流畅的音符从脑中转到乐谱上,仿佛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成。那天真的笑声听上去甚至让人觉得不快。与此恰好形成对照的是萨列里的严谨,在影片中他总是以孤独者的形象出现在人群中,无论是他的棕色假发,他的深色衣着,还是他阴沉着的面孔,都体现出一种呼之欲出的苦涩,让人伤怀。
可怜的人,上帝给了他鉴别优劣的眼睛,给了他对音乐的热爱,让他走进了音乐殿堂的大门,却不让他进一步靠近。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不过一介庸才——那种痛苦,并不比遭嫉的天才更轻。罪恶就是这样开始的,他选择沉沦,一步步扼杀了这个天才。
就这样,电影《莫扎特传》成功地演出了一幕悲剧。所有的音乐全部取自于莫扎特,《小夜曲》的轻盈,《安魂曲》的哀婉,《费加洛婚礼》的华美,很多场景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片段,那些欢快明丽的音乐与加诸于莫扎特身上的种种厄运如影相随。音乐不断往前推,节奏越来越快,色调也慢慢变得黑暗,莫扎特已无处可逃。
从史实和电影对比而言,我们不排除这部电影可能对莫扎特的过分渲染和对萨列里过分丑化,仅仅把萨列里理解为那个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萨列里似乎并不完全说明问题。也许,导演用他来表现了所有嫉妒的庸才们。这些俗人们,他们都没听清故事的内容,他们凭直觉感觉到了天使的呼唤,却不知那呼唤来自何方,为何,将走向哪里;也不知那个小丑般纯真苦难的男人,他最终是上帝选派的使者,来人世传播来自天堂的福音。天才总是孤独的,生活在一个充满庸才的时代,音乐不被理解,生活坎坷,家庭负担,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只能衬托出莫扎特孩子般的心性,他的心灵把那一切不幸都澄清了,在那小丑般的笑容背后,是天使清澈的目光,美丽的音乐如流水。
最后的《安魂曲》
莫扎特一生的作品洋洋大观,几乎涵盖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其中包括:歌剧22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可以说,他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他与海顿、贝多芬被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的音乐:“在音乐历史中有这么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然而,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时刻,只持续了35年。我们错失的,是多么庞大而美妙的一个音乐世界。
莫扎特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激情,这一方面给了他常人无法企及的光芒;同时,也让他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的父亲列奥波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可以当众表演。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众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演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要知道,当时他还只是个孩子。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首场公演时,他已痼疾缠身。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但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他最终凄惨的死去,被埋葬在一个躺满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当他的妻子康斯坦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陨灭了。
他的墓碑于1891年从圣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园名人墓地,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纪念像创作于1896年,如今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园,供游客瞻仰。
上帝的宠儿被带走了。上帝已经不让凡人糟蹋他的宠儿了,上帝的宠儿要回家了。其实,在这样的浮华尘世里忍受诸多不堪的苦,莫如早归上帝。那曲《安魂曲》,也许就是上帝的召唤,他感受到了,虽有些不舍,撒手一些篇章不曾完成,然而,仍然听命而去。
(编辑 田静)
——约瑟夫·马克利斯
有那么一个人,他的名字中间有这么一个词“Theophilus”,这个词在德语里叫“Gottlieb”,在拉丁文里叫“Amadeus”,在意大利语里叫“Amadeo”,在法语里叫“Amad ”,在我们的语言里被称作“上帝的宠儿”。他的全名是约翰尼斯·克利索斯托穆斯·沃尔夫冈古斯·特奥菲卢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而现在,他被人熟知的名字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音乐史上的奇迹
我们把“上帝的宠儿”简称为天才,或者干脆就简称为莫扎特。
这样的一个人,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3岁起就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听到过的乐曲片断;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并且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6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带领下,他和10岁的姐姐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历时十年的旅行演出。旅行中,他的传奇还在继续。他的第一部交响曲是9岁写的;11岁写下了第一部清唱剧;12岁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在他短短的35年生命里,他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许多部作品都称得上是世界级的经典,直到今天还被人们传唱不衰。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其天才的创造性如此纯粹,又如此彻底。这种创造过程在他身上,似有神性的肯定和安宁。对于旁观者来说,音乐之于这个羸弱的孩子,就像是宇宙现象,有如神助。他大概是唯一一个四处漫游但却丝毫无损于他的趣味和独创性的神童;相反,漫漫旅程使他获益匪浅。莫扎特综合了他那个时代所有民族的音乐珍宝。欧洲漫游的十年间,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上帝是如此宠爱他的这个孩子。他仿佛有意无意地向人间透露了某种声响,而这些声响,只有莫扎特听得到。他是在同上帝直接对话;而我们这些人只能通过他的音乐听到上帝的声音。不错,莫扎特的音乐把上帝的声音传达给了我们。这些声响汇成了源源不断的音符,来到了莫扎特的脑海里。于是他拿起笔写了下来,流畅而自然。那些汩汩流淌着的音符,浑然天成,如同天籁,直击我们的灵魂。
人间天籁
莫扎特的音乐是到我们心里去的。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美好,闪烁着纯洁和沉静的光芒。平和,舒缓,优美,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难怪会让人们一听倾心,继而流连忘返。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梵高式的疯狂,贝多芬式的愤怒,然而,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美。
莫扎特的音乐中没有属于贝多芬的那种深层“意志力”的东西。对于莫扎特而言,人世间的苦痛不需要用“欢乐”赢来,更无必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这样说更为可靠——莫扎特接近心灵与生命的天然成分。他的音乐是温润作响的石头,是潺潺的流水,是自由歌唱的清风。
他的音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清爽、深邃的美感?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莫扎特在这里如此撩人心扉,他的音乐无时无刻不魔术般地唤起人性、生命里纯粹属于声音美感的事物。那样的音乐,不似在人间。
可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他的出现映照了我们内心的瑕疵,并使我们羞惭地追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那般琅琅地歌唱?他为我们的心竖起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如此的丑陋。他甚至由此惹恼了我们。他问到了我们最痛的地方:我们的耳朵里睡了魔鬼,我们的心里也住满了魔鬼。我们只能承认,我们做不到莫扎特那样,我们没有一颗清澈得只留下音乐的心。
只有莫扎特,他可以越过我们倾听世界,来到我们不被察觉的深处。他的清澈音乐勾勒出的,是一片净土。那里是音乐的乐园,只有他和他的音符在流淌。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你知道,我是那种泡在音乐里的人,我喜欢整天沉浸在音乐中,酝酿作品、研究、沉思。
他的作品里没有“人”的那种可称为生物的气味。他说的不是人间的烦心事。听他的音乐,你不会想到他曾忍受痛苦,曾竭力挣扎,曾屡遭挫折,曾蒙受屈辱。他因不堪忍受萨尔茨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而离开家乡,来到维也纳。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从此,莫扎特从“神童”的光辉之路,转入了维也纳的艰难巷道。昔日的游历欧洲只是使他头上的冠冕更加摇动。而在这里,那些所谓的热爱音乐的人们,奥地利的皇帝,那些宫廷贵妇,那些乐师们,那些皇家御用作曲家们,听他的音乐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他们从来都不曾真正听懂过。那个时代里,音乐是上层社会用来炫耀的玩物,音乐家也只不过是贵族用来彰显自己修养的工具。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又不善持家理财,生活困窘。孩子们大多夭折,妻子随意花掉他挣来的小钱……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可就是在这段悲哀和每况愈下的日子里,莫扎特也从来不会陷入绝望或走向暴怒。他的天性中支配一切的是无穷无尽的爱,即便是在对生活产生怀疑的时候,其作品也不以痛苦为支配性基调。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写下的《魔笛》所展现的美依然是单纯的美,孤独的美,心灵的目光是孩子般的天真,兼具庄严圣洁和童话般的迷人色彩。《安魂曲》写在他临终的时候,也还是仿佛天国光芒的照耀,给人纯净欢乐的感觉。那些人间的烦心事,他根本不在意,他只要他的音乐。正由于这些限定他的“重量”被几乎降到了零,他的写作才能“发动”得如此得快,几乎是“天意”的涌动方式。人间的痛苦他都能感受到,但他将这一切都在他的内心世界化解,表现给人类的就是他的音乐世界,他的音乐给人带来的始终是真正的纯美。
透过音符构成的栅栏,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美。
电影传奇:《莫扎特传》
1984年,一部名叫《莫扎特传》的电影上映了。这是一部关于天才与庸人、罪与罚、嫉妒与毁灭的电影。它没有从莫扎特自身的成长来讲这个故事,而是透过另一个音乐家萨列里的口,讲述了那个在庸才与世人的眼里浪荡挥霍的可怜虫,那个小丑般的男人,那个纯真无辜的孩子,那个历史上唯一能称得上音乐天才的男人——莫扎特。和所有人的想象都不同,影片里的莫扎特似乎脱离了所有人的期待,这个很早就被神秘的光芒笼罩着的孩子,实际上是个和女演员在高贵场合不得体地打闹,滚作一团;在一帮矜持的大人物面前不得体地突兀怪笑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下“羞辱”他的对手,一个对他的前途也许是性命攸关的人——宫廷作曲家萨列里。可谁能说,莫扎特不是这样一个孩子呢?他单纯,毫无心机,甚至不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影片想通过莫扎特的悲剧,展现一个古老的,与人类如影随从的命题:莫扎特是个天才,我不是,那我怎么办?萨列里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诠释了天才是如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
可悲的是,只有萨列里清楚地听到,甚至是看到上帝通过这个粗俗甚至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的小孩说出的天籁。他奇异地发觉竟然只有他看见了,他恐惧所有的人在那些刹那都张开了眼睛。
影片中一再用各种镜头和情节,将狂热笃信上帝并努力工作的萨列里和疏野成性的莫扎特做了鲜明的对照,天才凡人的差距立判。莫扎特毫不费力地把泉水般流畅的音符从脑中转到乐谱上,仿佛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成。那天真的笑声听上去甚至让人觉得不快。与此恰好形成对照的是萨列里的严谨,在影片中他总是以孤独者的形象出现在人群中,无论是他的棕色假发,他的深色衣着,还是他阴沉着的面孔,都体现出一种呼之欲出的苦涩,让人伤怀。
可怜的人,上帝给了他鉴别优劣的眼睛,给了他对音乐的热爱,让他走进了音乐殿堂的大门,却不让他进一步靠近。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不过一介庸才——那种痛苦,并不比遭嫉的天才更轻。罪恶就是这样开始的,他选择沉沦,一步步扼杀了这个天才。
就这样,电影《莫扎特传》成功地演出了一幕悲剧。所有的音乐全部取自于莫扎特,《小夜曲》的轻盈,《安魂曲》的哀婉,《费加洛婚礼》的华美,很多场景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片段,那些欢快明丽的音乐与加诸于莫扎特身上的种种厄运如影相随。音乐不断往前推,节奏越来越快,色调也慢慢变得黑暗,莫扎特已无处可逃。
从史实和电影对比而言,我们不排除这部电影可能对莫扎特的过分渲染和对萨列里过分丑化,仅仅把萨列里理解为那个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萨列里似乎并不完全说明问题。也许,导演用他来表现了所有嫉妒的庸才们。这些俗人们,他们都没听清故事的内容,他们凭直觉感觉到了天使的呼唤,却不知那呼唤来自何方,为何,将走向哪里;也不知那个小丑般纯真苦难的男人,他最终是上帝选派的使者,来人世传播来自天堂的福音。天才总是孤独的,生活在一个充满庸才的时代,音乐不被理解,生活坎坷,家庭负担,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只能衬托出莫扎特孩子般的心性,他的心灵把那一切不幸都澄清了,在那小丑般的笑容背后,是天使清澈的目光,美丽的音乐如流水。
最后的《安魂曲》
莫扎特一生的作品洋洋大观,几乎涵盖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其中包括:歌剧22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可以说,他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他与海顿、贝多芬被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的音乐:“在音乐历史中有这么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然而,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时刻,只持续了35年。我们错失的,是多么庞大而美妙的一个音乐世界。
莫扎特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激情,这一方面给了他常人无法企及的光芒;同时,也让他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的父亲列奥波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可以当众表演。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众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演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要知道,当时他还只是个孩子。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首场公演时,他已痼疾缠身。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但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他最终凄惨的死去,被埋葬在一个躺满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当他的妻子康斯坦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陨灭了。
他的墓碑于1891年从圣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园名人墓地,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纪念像创作于1896年,如今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园,供游客瞻仰。
上帝的宠儿被带走了。上帝已经不让凡人糟蹋他的宠儿了,上帝的宠儿要回家了。其实,在这样的浮华尘世里忍受诸多不堪的苦,莫如早归上帝。那曲《安魂曲》,也许就是上帝的召唤,他感受到了,虽有些不舍,撒手一些篇章不曾完成,然而,仍然听命而去。
(编辑 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