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心理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家庭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一、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1.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4. 要对孩子宽严并济。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苟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二、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1. 尊重孩子,尽管他们年龄小,也要把他们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与家人融洽的关系。
  2.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要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态度应是爱而不娇,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在这样民主自由、宽严适度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必然表现出热情、直率、活泼、开朗、自信、活动能力强、善与人共事、社会适应力等良好等优良品质。
  3.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三、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1.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2. 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3.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过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让孩子扶着过马路。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
  五、利用游戏——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 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
  游戏是儿童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弗洛伊德提出:“游戏能满足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当医生、当警察等)”,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快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去“开火车”、“开飞机”……,他们可以尽情地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这对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如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玩棋类游戏,此类游戏需要按照统一的原则、方法,不能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否则就玩不好。如果当自己能按照规则玩下来了,或是取得了胜利,幼儿会感到自己是能干的人,从而激发起对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情感。
  3. 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关系重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学习如何参加小组,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协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如何公平地解决发生的争吵和不同的意见,从而培养他们更好的考虑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例如:“赛龙舟”游戏是由4个小朋友共同完成的。一人有节奏地敲出能振奋人心的鼓声,另外三人必须随着鼓点,一起用力往前划。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愿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需求。因此,通过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合作、帮助,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这种游戏除了与同伴一起玩,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与自己孩子玩。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角色应是多方位的、丰富多彩的,他们既是学生,又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当演员、画家、作家、记者、编辑、研究员等角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角色转换,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素养;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构架的基石,以学生好学为基本价值取向(而非教师好教),一切为了
【摘 要】如何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是我们小学教师当前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就研学后教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进行分析,并试图重新定位“小组合作”在“研学后教”走入基础教育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自主的态度、探究的精神与小组合作形式同等重要,过度提倡“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只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畸形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研学后教;开放式;阻力;方向  一、“研学后教”重在“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准确、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学生计算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可从培养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及掌握能力;结合典型对比题,建立简便计算的基本模式;结合数学游戏,加强学生口算、估算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经常进行游戏教学。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反思  小孩子都是喜欢玩游戏、唱儿歌。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同时为了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游戏教学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了游戏教学,课堂就会活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随之提高,因此很多老师都会采用游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本文阐述了叶圣陶先生对阅读与写作二者关系的相关论点,认为阅读与写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要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充实生活、感悟生活。  【关键词】叶圣陶;阅读;写作;关系  叶圣陶是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风云变幻的政局,新旧交替的拉锯,20年的教育实践,让他有机会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发展的同时,也引申出许多环境保护的问题。我校采取了营造氛围,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素养的策略,以多渠道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关键词】环保教育;营造氛围;特色活动;学科渗透  随着社会
【摘 要】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依据心理学原理和有关教育学原理,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要让班级心理辅导更有效,我们要在班级注重培养角色意识;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有效开设集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课程。  【关键词】心理辅导;角色意识;环境;有效;活动课程  当前,我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爱护及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面对竞争的压力,在成
黃肖慧
期刊
摘要:几百年来,荷花的品性在文人墨客中颂之不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塑造荷花品格,自觉发扬梅花精神,在协调工作中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为使学生从小养成这种高尚的品格,笔者编导了童话剧《洁白的莲》,将德育渗透其中。笔者“从稳‘莲’根,拓方式”“散‘莲’叶,塑形象”“开‘莲’花,悟品德”三方面阐述了该童话剧渗透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童话剧;德育;渗透方法  宋代文学家周敦
教与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艺术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讲究教与学的艺术。  《师说》中对于教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像是艺术家,他们是教与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帷幕拉开,从教师一进课堂,他们要做到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