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活动课质量,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ing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活动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主体性、趣味性、开放性以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活动。要想提高活动课质量,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一、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落实“三个层次”的活动,为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创造有利条件
  1.“兴趣型”——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兴趣活动,并对活动产生广泛的兴趣,学校在一至六年级40个班,每周排出一节班队主题活动课,如主题为:《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学会自救》、《劳动就是生存》等,每周排出三节学科活动课,保证语文、数学每周一节,其他学科教师每6周轮换一次,达到100%的学生了解每个兴趣组、各类活动课的内容及特点,激发起学生的活动兴趣。有位四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以前怕上学,现在是每天不愿离校,因为在学校里可以天天和同学们一起画画了,还能打乒乓球,真有意思。”这种对校园的依恋又会化作求知欲望和动力,在学科学习中不断追求,从而提高文化课考试成绩。
  2.“基础型”——在学生广泛接触的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便于学生形成对某一活动的一定爱好,我们面向一般层次的学生开设了五类40个科目组的活动课,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身心发展的不同层次,按年龄形成活动序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本年级中自愿参加。譬如,书法分为一、二年级硬笔书法班,三至六年级各编为一个软笔书法班。绘画按一至六年级分为5个不同的蜡笔画、水墨画、水彩画班。写作、数学智能版在三至六年级各设一个班。
  3.“提高型” ——由于一部分学生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有了一定的基础,学校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发展的机会。为此,我校为确有特长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开设了声乐、器乐、钢琴(电子琴)、舞蹈、国画、书法、中长跑、数学智能、小作家等提高型的兴趣活动组,并选配有特长的专职教师担任辅导,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个层次的兴趣活动,既保证了每周活动课的时间,又注意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坚持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突破活动的“四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增强才干
  1.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我们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充分挖掘学校各方面的潜力。目前已开设了40多个不同层次、不同科目的兴趣组、特长班,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一位辅导老师认真制订活动计划,系统安排活动的内容,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
  2.活动形式多样性。在活动课中,我们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方法。有游戏、表演、展示、讨论、辩论、考察、竞赛、演讲、小品、讲故事、背诵名诗、听名曲、赏名画等等,尽可能地吸引学生,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活动过程的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以动益智。比如,一年级《算珠排图,见子打》一节数学游戏活动课中,让学生想一想、拨一拨、看一看、算一算等手段,用算珠见子打出“蝴蝶”、“金蛇”、“大雁”、“飞机”、“红旗”等图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活动结果的激励性。活动课虽然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没有负担的学习活动,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既能长知识,又能长智慧。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一是利用活动本身激励学生,如经常开展的“古诗背诵擂台赛”,让原擂主端坐在讲台上,攻擂手逐一上台角逐,胜者取代原擂主的位置。绘画、手工制作活动课结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等;二是开展各种展示活动,如,利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举行文艺汇演,让学生登台表演;劳动课成果展示会上,让会烹调的学生“露一手”;学校不定期举行儿童书画展,科技小制作展示,自编小报《百科知识报》展评等。通过这些成果的展示,促进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知识、智能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两个配合”,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生活的社会化
  活动课作为课程计划的一块,他并不是学科课、选修课的简单延续和补充,是对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程序化的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为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素质的形成。为此,我校在活动课建设与管理中注重“两个配合”。
  1.与学科教学配合。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找准活动课与学科课的最佳结合点,积极开展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把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获得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增强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而有利于促进学科课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三(5)班语文活动课《看图画背古诗》、四(5)班语文活动课《成语接龙》等。
  2.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相配合。以活动课为载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行为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利用晨会、校内广播、校班队会、重大节日和传统教育等活动方式。譬如,每年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影视展评,组织少先队员到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25军出发地——何家冲、大悟革命烈士陵园及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的传统教育活动;每天午后的红领巾专题广播;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的签名活动……。通过这样的参观访问、考察浏览、社会实践、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活动课的开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语文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数学课是训练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精加工。通过训练,学生养成了勤思考,善动脑,不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主动积极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攻关精神。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职工医疗保险运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定量研究和文献比较方法,对2004年至2010年鲁木齐铁路局职工医疗保险运行
摘要:公共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满意程度。文章探讨了改进管理的方法和完善服务的手段,对期刊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期刊;阅览室;管理;服务    图书馆如何实施对期刊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利用率。目前不少公共图书馆对于期刊重在收藏,缺乏科学管理,未能充分释放出期刊蕴藏的潜在能量和信息价值,其传统的管理模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对期刊行
听,多么纯真的童音“老师,您好”,每当迎着清晨的阳光踏进明亮的教室,就会看到一张张稚气的笑脸,听到一声声的问候、一句句的祝福。老师,多么响亮的称谓,她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一名默默无闻的幼儿教师,为之而骄傲,而自豪。我在这片幼教领地已辛勤耕耘了十几个春秋,当中我欢笑过、抽泣过、委屈过,但我没有放弃过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始终站在了这一跑道上,继续着属于我的事业。这份事业我认为是一份爱,包含着责任、
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在各国都有所体现。如何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如何解决经费来源问题,政府应承担何种责任,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致力研究的问题,我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社会在全面进步,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升行政绩效、强化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成为这个时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还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    一、上好第一节课,开启兴趣的大门   上好第一节课,可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 1、结合第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坐民航班机出行。当前日益快速增长的航班运输量与相对薄弱的安全保障基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首先分析了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民主氛围 心理动因 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 在
期刊
一、面向全体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既要培养出好的学生,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实现,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差别地进行教学。  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是一致的。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我国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的精神,不容许只注重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也不容许放弃对差生的教育、帮助,要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结合体现了对所有学生要求的统一性和照顾个别学生的差异性关系。  二、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