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学习的班级美术区支持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和实践在不断变化。教师从单一地关注幼儿的技能学习转向全面关注幼儿多元发展,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美术活动在幼儿阶段的意义和价值,美术教育的组织形式也从以集体教学为主逐步转向以区域游戏为主。很多园所在班级创设了美术区,希望给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美术区的功能,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建构、主动发展,这需要教师有积极正确的儿童观。
  杜威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教育必须从探索儿童的本能、兴趣开始,引发儿童的主动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天生具备学习的能力,他们通过同化、顺应不断建构个体经验,活动、兴趣和需要对个体的主动学习都非常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认可“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在此前提下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儿童提供宽松自主的支持性环境,给予儿童自主学习的机会。既然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教育的场域中教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显然,教师应该从以往的主导者、灌输者、控制者、指挥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陪伴者和引导者。
  一、支持幼儿的“感知与欣赏”
  幼儿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感官建立起对外部环境的印象,为后期的表达积累素材。在美术欣赏中,幼儿在对象的审美属性直接刺激下,可以不受生活中各种常规的约束,自由展开想象,产生一种以情感愉悦为主调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审美感受。因此,美术区首先要提供给幼儿可以欣赏的材料,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才能在表现的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情感,而非技能本身。
  (一)提供贴近幼儿需要的审美材料,支持幼儿的审美体验
  投放怎样的材料才能成功引发幼儿的主动关注与欣赏?《指南》中指出“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因此,教师提供给幼儿欣赏的物品不能仅仅局限于名画等,而应该链接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自然界、生活中美的事物。教师在投放欣赏区的材料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而是要深入思考“孩子们喜欢看什么”“什么值得给孩子看”“孩子能够从哪些事物中获取艺术的灵感”“欣赏区如何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等问题。
  1. 走近自然,把自然的美移植到美术区。孩子天生喜欢自然,因为它的简单淳朴与孩子的天真烂漫十分吻合。孩子们总是喜欢在散步时捡一片小树叶在手中赏玩,踢一颗小石子看它滚动的轨迹。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丰富的、有气味的,它远比一幅画、一张照片传递的信息丰富。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把美术区放在户外接近自然的地方,或者有透明玻璃便于幼儿观察户外的区域。如不具备条件,教师可以在美术区布置一些动植物,或者把美術区和班级的种植区相邻,这样可以做到各区域的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动植物,让孩子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动植物特点。
  2. 走近生活,把生活中的美投射到美术区。身边的美悄无声息,却又总是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美的元素可以让孩子欣赏。比如一年四季不断更换的橱窗,每一季都会传递最新的时尚元素,它们搭配和谐、制作精美,充满时尚气息又不失生活品位,能够给孩子带来色彩搭配的视觉感受。又如城市中不断崛起的大型建筑,一座座结构迥异、别具一格的造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刚性的力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去寻找有艺术感的建筑、服装、家具等,并用拍照、摄像、剪贴等方式来表现这些主题。接着,教师在欣赏区将孩子和家人一起拍摄的美丽的橱窗、迥异的建筑图片展示出来。
  3. 走近大师,把艺术作品的美迁移到美术区。大师的艺术作品也是孩子欣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所有大师的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在小、中、大各年龄段选择适宜的作品。根据学前儿童欣赏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在教育的干预下,能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的审美特征,更喜欢感知和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作品。因此,选择作品是要以此为参照。比如,小班幼儿对色彩鲜艳、内容与自我生活经验相近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大班幼儿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可以选择一些包含创作技巧和故事内涵的作品。
  (二)在审美体验中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
  审美感受是幼儿被自然、生活以及艺术中的美所吸引,从审美感知出发,以审美想象为主要方式,以审美情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在审美的过程中,儿童首先是对物品产生审美兴趣,其次是出现审美感知,接着会出现审美想象。审美想象不仅使视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够使感知的形象内容不只是停留在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感受上,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更为丰富的内在意义。审美想象中包含了幼儿的主观情感、情绪,并与其已有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连接。因此,不同的幼儿对同一样物品所产生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独特经验和体验,让每一个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对物品的感受与理解,把幼儿的关注点引发到作品形式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之间的联系上,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支持幼儿的“表现与创造”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总是喜欢涂涂画画,1.5岁左右,当幼儿能够独立行走时,他们用手探索世界的行为就更加自由,最初的涂鸦也就开始了。因此,儿童生来就具有艺术潜能,支持儿童的表现与创造,是顺应他们发展的需要。在美术区,支持幼儿的主动表现与创造,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基于观察提供适宜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表现
  材料是幼儿用于表现自己艺术情感的媒介,是美术作品产生的必要载体,几乎每个幼儿园的美术区都会摆放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但是,这些材料的使用频率则是各不相同。因此,对材料的选择一方面需要考虑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1. 提供低结构开放性材料——生发更多可能。儿童的思维总是天马行空的,低结构开放性材料使得他们在创作中没有固有的概念,他们总能超乎成人的想象,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教师应尽量减少材料的加工程度,赋予孩子更多创想空间。比如在艺术区提供粘土、亮片、纸筒、颜料、各类纸张、笔、剪刀、胶水等材料,支持孩子的自由创作与表达。不固定区域内材料的具体功用,不预设固定的玩法,不规定材料使用的范围和场所,允许跨区域使用,给予孩子更多创造的可能。
  2. 提供低加工自然材料——链接生活经验。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给孩子的材料和环境应该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够引发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提供自然物和生活中的材料,如纸盒、纸杯、纸筒、蛋托等废旧物品。此外,教师还需关注自然材料的运用,如教师可以在户外散步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将捡起的树叶、石块、树皮、松果等自然物投放在区域内,用于艺术创作。当孩子与这些物品之间有“故事”发生,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孩子也会更加愿意使用这些材料。
  (二)形成材料的更新机制,支持幼儿持续探索材料
  美术区投放的材料受到的“待遇”总是不同,教师要善于根据观察对材料进行有效调整,形成长效的更新机制。
  1. 关注不受欢迎的材料。如果美术区的有些材料总是无人问津,教师应及时做出回应。如在大班美术区,教师投放了一些树枝的切片,然而几个星期都无人使用。于是,教师与幼儿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对话,幼儿的回答是“它上面毛毛的,会刺手的”“太小了,只能画很小的东西”“胶水涂上去一点都不粘”。于是,教师对木片进行了磨光处理,并提供沙子、鹅卵石、仿真花等材料,幼儿开始用木片和沙子等做微景观,原本不受欢迎的材料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和添加辅助材料,重新找到了使用价值。因此,对于不受欢迎的材料,教师要通过观察或与儿童对话去找寻相关的原因,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也可以定期更换材料摆放的位置,比如把放在最底层和最上层的材料交换,让幼儿能够关注到每一种材料。
  2. 循序渐进地提供新材料。在幼儿园的美术区,我们经常会看到琳琅满目的材料,因为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认为,同时投放多种新鲜的材料能够成功地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愿意到美术区活动。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即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到达探索的不同深度时才会得以持续。所以,一次性提供过多的新材料会缩短幼儿的发现过程,从长远来看也会削弱他们的创造力。当接触新的材料时,幼儿需要一定的周期去探索材料各方面的属性,如光滑、软硬、可塑性等,在充分了解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幼儿才有可能用它们进行创作,并在反复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材料的运用能力。如果教师在美术区同时提供多种新材料,幼儿本能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会导致他们不能专注地对一种材料进行持续、深入地探索。因此,在一个单元周期内,教师可以提供1~2种新材料,配以辅助材料,支持幼儿通过对一个视觉艺术领域或一种材料的不断探索,促进其艺术体验由简单变得复杂。
  (三)展出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连续观察分析
  幼儿的作品是创作过程的最终产物,是幼儿精神生命活动的表征。尊重幼儿的美术作品也是尊重幼儿的一种体现。在每天美术区的活动中,幼儿都会形成一些作品,或完成,或未完成。不管完成与否,教师都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让幼儿的作品得以展示和保存。首先,展出幼儿的作品能够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己的创作被认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建立自信,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其次,展出作品有助于幼儿间彼此借鉴学习。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在喝水、散步、午餐后休息时自主地观看主题墙上的资料、美术区的作品。
  1. 提供“立体 平面”的作品展示空间。幼儿的作品通常分为平面和立体作品,教师有时会提供平面作品的展示空间而忽略立体作品。对于空间较大的美术区,可以空出一面墙展示作品,对于空间拥挤的美术区,可以用悬挂、立体展示等方式。比如利用大的废旧纸箱进行展示,节省空间还能到处移动。立体作品的展示可用纸盒隔成小格子粘在墙上,还可以摆放在柜面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展示空间需尽量体现出美感,使得幼儿的作品放在上面更显艺术感。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指南》中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周围的环境。事实证明,幼儿有这种能力,也有这一需求。如在开展恐龙主题活动时,幼儿在美术区画了很多恐龙,教师问:“你觉得这些恐龙放在哪里最棒?”幼儿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指着茶杯箱说:“可以贴在这里!”老师问为什么,幼儿表示:“因为茶杯箱上什么都没有,还有,每天喝水的时候就可以和恐龙说悄悄话了。”幼儿的思维总是能够超越常规的束缚,到达一种灵魂的自由。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活动室能够体现幼儿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艺术作品是有价值的,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其他文献
为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的资质管理,规范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根据《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文物局最近对近百家上报单位进行复核后.发布了首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如果虚拟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博物馆领域中,将对博物馆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班的孩子对撕纸情有独钟,随手的一撕、随意的一摆,就在孩子的眼中衍生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撕纸画安全、有趣、简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但现阶段的撕纸画教学却相对比较匮乏,忽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和情趣,缺乏对幼儿自主的探索与表现的引导和内在体验的关注。笔者从对内容的选择、展开的形式及对作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幼儿动手玩一玩、撕一撕的过程中,让幼儿发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经验的过程。它体现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幼
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效率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在观念、措施、内容诸方面系统设计,形成常效机制,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引导学生认清就业
作为东西方的代表作家,方方和米兰·昆德拉对死亡都有着深切的关怀和独特的表达。两位作家关于死亡主题的小说创作中有相似之处,相似的历史创作倾向、相似的拒绝媚俗、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