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劳技课不仅被重视起来,也跟随着经历了一场洗礼。通过多年一线教育实践,笔者的目光也逐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转移到关注学生个体学习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可以说,“有效的课堂”成为笔者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的不懈追求。
“说”和“做”的不同
以五年级金工《小椅子》的教学为例:引入课题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说说制作小椅子的方法和步骤。”不一会儿,学生们都放下书本,信心满满,对答如流。进入到操作阶段,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有的学生呆在那儿,拿着铁片,无从下手;有的学生仅开了个头就问老师,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有的学生拿着尺,在测量书中的插图,翻来覆去……
笔者本想请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掌握制作方法和步骤;然而,由于只抛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提相关要求,学生很容易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当教师提问时,就把书上的文字读给我听,没有真正把文字和图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笔者尝试着作这样的改进:请学生把自学到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在脑海里回想一遍(内化);然后讲给同桌听,同桌判断是否正确(检验);在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制作过程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巩固)……这样一步步地层层深入,整个操作过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制作时也就得心应手。
教后反思:在劳技课上,“说”得出不一定“做”得出。教师要会分辨这个“说”,是照本宣读还是已经内化后再反馈出来的信息。只有“说”得出并“做”得出,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学习的效果才真正体现。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是否有效,是否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清楚设计目的,预计实施这个环节后的教学效果。只有重视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和学才能事半功倍。
“讲”和“练”的拉锯
劳技操作课的模式,一般是精讲多练,即教师要尽量少讲,多留时间学生操作。但这真是劳技实践教学的致胜法宝吗?真得每次都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获得更好发展吗?
一次纸工操作课,教师把讲的内容压缩到了极限。在了解完制作步骤、分析重点难点后,学生便开始操作。到下课时,却只有几位同学能完成。如果劳技课每次都要留下尾巴课后完成,那并不值得夸耀。可是,老师讲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好像再也挤不出多余时间留给学生了。真要多给时间,学生才能完成操作吗?这样不断地追问自己,笔者尝试另辟蹊径,把目光转移到提高课堂效率上:在原有的时间里,通过改进教学来完成任务。仔细分析制作材料后,笔者作了如下尝试:在动手制作前,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制作能够更快,更节约时间”。学生纷纷出谋划策:拿到材料后先不剪,先横向刻,再竖向刻,刻完后剪,这样比剪完后一块接一块地刻,能节约时间;剪锯齿形时,不必一个锯齿接一个锯齿地剪,可以先沿着一顺剪,再剪另一顺,就自然掉下来了;粘贴时,先在粘贴面全部贴好双面胶,然后统一拼接,要比做一个部件贴一个双面胶来得快……很多细小的建议聚集在一起,凝成了智慧的结晶。这次实践中,教师不仅没有“少讲”,反而添加了一个环节,看似操作的时间又少了几分钟,结果却是——到下课,全班几乎都完成了制作。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力度。
事实表明:并不是“死做”和“多做”就是好的,也不是所有的节约都能带来效率。劳技课上的“讲”和“练”应该是围绕着学习效率服务的。讲多少练多少并不需要做量的约束,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滔滔不绝地讲,的确是没有必要;但漫无目的地练,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能少讲不多讲,能精讲不赘述,必要讲的不能省,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和“假”的区别
和孩子们做沙包。记忆里,以前也做过棉花沙包,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方的、长的、心形的、花形的什么都有,再加上装饰,可漂亮了。所以,当学校要求笔者教学生制作沙包用于大课间活动时,笔者欣然接受。开始实践了,做的是最简单的双面沙包,孩子们也特别认真,忙得满头大汗。可最后,“成功”的沙包却只有一半。怎么会这样呢?以前他们做各色各样的沙包,那么轻松,而这次做个双面沙包,却这么难?细想一下:以前的沙包装的是棉花,对针法和缝合要求不高,很容易完成;而这次做的沙包是货真价实的,装的是米,要能用、耐用,包括打结、接线、翻转、装米、收尾等一样都不能马虎。制作时,每个结都得打牢,每一针都要缝结实,针法也选择了更难的回针……这样,制作技术难了好几倍,就没那么容易完成了。原来,这就是“真”和“假”的区别。假沙包做起来简单看起来漂亮,却没有实用价值;真的沙包制作要求高、难度大,但可以用来做各种游戏,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教后反思:劳技课,应该教会学生做出怎样的作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是和生活脱节的摆设,还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是无用的次品,还是高质量的优等品?笔者认为,最终还是应该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东西。这也是劳技课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说”和“做”的不同
以五年级金工《小椅子》的教学为例:引入课题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说说制作小椅子的方法和步骤。”不一会儿,学生们都放下书本,信心满满,对答如流。进入到操作阶段,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有的学生呆在那儿,拿着铁片,无从下手;有的学生仅开了个头就问老师,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有的学生拿着尺,在测量书中的插图,翻来覆去……
笔者本想请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掌握制作方法和步骤;然而,由于只抛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提相关要求,学生很容易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当教师提问时,就把书上的文字读给我听,没有真正把文字和图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笔者尝试着作这样的改进:请学生把自学到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在脑海里回想一遍(内化);然后讲给同桌听,同桌判断是否正确(检验);在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制作过程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巩固)……这样一步步地层层深入,整个操作过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制作时也就得心应手。
教后反思:在劳技课上,“说”得出不一定“做”得出。教师要会分辨这个“说”,是照本宣读还是已经内化后再反馈出来的信息。只有“说”得出并“做”得出,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学习的效果才真正体现。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是否有效,是否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清楚设计目的,预计实施这个环节后的教学效果。只有重视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和学才能事半功倍。
“讲”和“练”的拉锯
劳技操作课的模式,一般是精讲多练,即教师要尽量少讲,多留时间学生操作。但这真是劳技实践教学的致胜法宝吗?真得每次都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获得更好发展吗?
一次纸工操作课,教师把讲的内容压缩到了极限。在了解完制作步骤、分析重点难点后,学生便开始操作。到下课时,却只有几位同学能完成。如果劳技课每次都要留下尾巴课后完成,那并不值得夸耀。可是,老师讲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好像再也挤不出多余时间留给学生了。真要多给时间,学生才能完成操作吗?这样不断地追问自己,笔者尝试另辟蹊径,把目光转移到提高课堂效率上:在原有的时间里,通过改进教学来完成任务。仔细分析制作材料后,笔者作了如下尝试:在动手制作前,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制作能够更快,更节约时间”。学生纷纷出谋划策:拿到材料后先不剪,先横向刻,再竖向刻,刻完后剪,这样比剪完后一块接一块地刻,能节约时间;剪锯齿形时,不必一个锯齿接一个锯齿地剪,可以先沿着一顺剪,再剪另一顺,就自然掉下来了;粘贴时,先在粘贴面全部贴好双面胶,然后统一拼接,要比做一个部件贴一个双面胶来得快……很多细小的建议聚集在一起,凝成了智慧的结晶。这次实践中,教师不仅没有“少讲”,反而添加了一个环节,看似操作的时间又少了几分钟,结果却是——到下课,全班几乎都完成了制作。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力度。
事实表明:并不是“死做”和“多做”就是好的,也不是所有的节约都能带来效率。劳技课上的“讲”和“练”应该是围绕着学习效率服务的。讲多少练多少并不需要做量的约束,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滔滔不绝地讲,的确是没有必要;但漫无目的地练,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能少讲不多讲,能精讲不赘述,必要讲的不能省,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和“假”的区别
和孩子们做沙包。记忆里,以前也做过棉花沙包,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方的、长的、心形的、花形的什么都有,再加上装饰,可漂亮了。所以,当学校要求笔者教学生制作沙包用于大课间活动时,笔者欣然接受。开始实践了,做的是最简单的双面沙包,孩子们也特别认真,忙得满头大汗。可最后,“成功”的沙包却只有一半。怎么会这样呢?以前他们做各色各样的沙包,那么轻松,而这次做个双面沙包,却这么难?细想一下:以前的沙包装的是棉花,对针法和缝合要求不高,很容易完成;而这次做的沙包是货真价实的,装的是米,要能用、耐用,包括打结、接线、翻转、装米、收尾等一样都不能马虎。制作时,每个结都得打牢,每一针都要缝结实,针法也选择了更难的回针……这样,制作技术难了好几倍,就没那么容易完成了。原来,这就是“真”和“假”的区别。假沙包做起来简单看起来漂亮,却没有实用价值;真的沙包制作要求高、难度大,但可以用来做各种游戏,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教后反思:劳技课,应该教会学生做出怎样的作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是和生活脱节的摆设,还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是无用的次品,还是高质量的优等品?笔者认为,最终还是应该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东西。这也是劳技课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