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新学期开始时,他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表现,你们被评为本校最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努力。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老师,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老师罢了。这个实验被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他们证实了罗森塔尔的预言:在做任何事之前,如果能充分自我肯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西方,自我肯定是激发潜能的一种方法,而激发潜能又是建立在神经语言学理论(简称NLP)基础上的。NLP既是个人卓越性的艺术,也是个人卓越性的科学,博大精深,是哈佛大学MBA的必修课程,罗森塔尔效应正是把激发潜能思想运用于教育的典范。
罗森塔尔博士实际上创设了一个让三位教师充分肯定自我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有暗示和激励的双重功效。我们虽是教育者,但不可能照搬罗森塔尔效应,为自己设立一个同样的教学情境,却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学生在暗示和激励下,同样会取得学习的成功。那么,怎样创新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暗示和激励作用的学习情境呢?怎样把罗森塔尔效应理论“通透”到教学中去呢?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的有关暗示潜能和EQ方面的资料后,决定给学生制定一套自我暗示和激励的学习方案。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并指出其精髓就是在暗示和激励下,充分自我肯定,我是教语文的,我就要求学生在上语文课起立时,一齐专注、庄重、整齐地朗读一段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的话:我很聪明,我很优秀,我一定能全力以赴学好语文,我的语文成绩一定优秀,然后才坐下上课。我每次上课都要求这样,以一学年为期限。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朗诵这段自我激励的话时,必须做到整齐、庄重、专注,达到身心投入其中的状态,这样,效果会更好。试验一个月后,我发觉学生学习效率、自觉性、注意的持久力都明显提高,连平常较散慢,注意力难集中的少数差生也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于是,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做练习碰到难题时放松身体暗示自己: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把这道难题解答出来。学生反应:在碰到难题时,这样自我暗示后,脑筋变得格外冷静清晰,平常做不出来的难题,此时会迎刃而解。
其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我要求学生运用右脑图像文字浮现法来记忆,即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活动的图像来记忆。每个学生要在大脑中加工创造一幅幅图像,既提高了记忆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文字转化成图像的过程,就是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些天才作家写作成功的基础正是善于图像与文字的转换。因此,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同时得到提高。
学生充分自我肯定后,就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一篇课文,学生自学后,若能很快地把相关知识链接起来,归纳成几条,并且拟出几道阅读思考题,那么,也就达到了基本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
一学年结束了,验证试验效果的期末考试如期而至,我所教的高二(6)班是一个中等班级,语文成绩单科人平98分,比接班时人平86分增加了12分,比同类班级高9分,而且全年级前一二三名都在我班,改写了快班垄断年级前十名的历史。
由此,我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精神意志的塑造者。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时,学习才会更快乐更有效。在中华民族把创新做为国家发展前进动力的今天,教师应如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创新地运用教育理论,如何把创新思想植入学生的大脑深处,如何把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通透”地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探索并为此付出巨大精力的新课题。
毛伟武,教师,现居湖北当阳。
在西方,自我肯定是激发潜能的一种方法,而激发潜能又是建立在神经语言学理论(简称NLP)基础上的。NLP既是个人卓越性的艺术,也是个人卓越性的科学,博大精深,是哈佛大学MBA的必修课程,罗森塔尔效应正是把激发潜能思想运用于教育的典范。
罗森塔尔博士实际上创设了一个让三位教师充分肯定自我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有暗示和激励的双重功效。我们虽是教育者,但不可能照搬罗森塔尔效应,为自己设立一个同样的教学情境,却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学生在暗示和激励下,同样会取得学习的成功。那么,怎样创新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暗示和激励作用的学习情境呢?怎样把罗森塔尔效应理论“通透”到教学中去呢?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的有关暗示潜能和EQ方面的资料后,决定给学生制定一套自我暗示和激励的学习方案。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并指出其精髓就是在暗示和激励下,充分自我肯定,我是教语文的,我就要求学生在上语文课起立时,一齐专注、庄重、整齐地朗读一段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的话:我很聪明,我很优秀,我一定能全力以赴学好语文,我的语文成绩一定优秀,然后才坐下上课。我每次上课都要求这样,以一学年为期限。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朗诵这段自我激励的话时,必须做到整齐、庄重、专注,达到身心投入其中的状态,这样,效果会更好。试验一个月后,我发觉学生学习效率、自觉性、注意的持久力都明显提高,连平常较散慢,注意力难集中的少数差生也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于是,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做练习碰到难题时放松身体暗示自己: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把这道难题解答出来。学生反应:在碰到难题时,这样自我暗示后,脑筋变得格外冷静清晰,平常做不出来的难题,此时会迎刃而解。
其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我要求学生运用右脑图像文字浮现法来记忆,即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活动的图像来记忆。每个学生要在大脑中加工创造一幅幅图像,既提高了记忆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文字转化成图像的过程,就是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些天才作家写作成功的基础正是善于图像与文字的转换。因此,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同时得到提高。
学生充分自我肯定后,就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一篇课文,学生自学后,若能很快地把相关知识链接起来,归纳成几条,并且拟出几道阅读思考题,那么,也就达到了基本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
一学年结束了,验证试验效果的期末考试如期而至,我所教的高二(6)班是一个中等班级,语文成绩单科人平98分,比接班时人平86分增加了12分,比同类班级高9分,而且全年级前一二三名都在我班,改写了快班垄断年级前十名的历史。
由此,我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精神意志的塑造者。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时,学习才会更快乐更有效。在中华民族把创新做为国家发展前进动力的今天,教师应如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创新地运用教育理论,如何把创新思想植入学生的大脑深处,如何把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通透”地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探索并为此付出巨大精力的新课题。
毛伟武,教师,现居湖北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