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防团团长李广华一上任,就给团里海拔最高的哨所打了一个电话,问有没有什么困难。官兵们说没有困难,请团长放心,他们一定守好这个“天上的哨所”!
这就是卓拉哨所。卓拉,藏语“山上之山,很高很高的地方”的意思。卓拉哨所,海拔4000多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上,终年大雪覆盖,交通不便,被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
一
卓拉哨所离团部直线距离不远,但走起来却有点遥远。
2019年4月,大雪封山的卓拉哨所电话线坏了,通信连连长何旭带着两名战士前去巡线。早晨出发时乘车,车到半山腰就被积雪堵住了,只好徒步爬山。
这里的气候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阳光明媚,不一会儿就乌云压顶,转瞬狂风大作,暴雪弥漫。刚翻过几个山头,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连经常巡线且在卓拉哨所当过两个月哨长的何连长,竟然也迷路了。
凭着记忆,他们在雪山上跋涉,彻骨的寒意让他们浑身寒战不止,仍没有摸清方向。雪越下越大,3个人在积雪中跋涉,一脚踩下去没到大腿根儿。雪钻进手套和作战靴里,化成水,再结成冰。
何连长心里很清楚,这里的山上冻死过人。他们一路走一路放声喊,期盼山上的战友能听见。可是风雪肆虐,无情地吹散了他们求救的声音。
他们筋疲力尽地在一块大石头背后避风。何连长把自己的保温杯拿出来,让大家喝了几口水,吃了几口压缩干粮,再把自己换洗的秋衣秋裤,拿给两名战士当围巾,防止雪往脖子里钻。
大学生战士杨智棋有些害怕地问,连长,这里没有信号,如果没有人搭救,我们会不会冻死在这里?
何连长坚定地说,不会的,相信我!卓拉哨所官兵经常走这条路。咱们边走边联系,一定会找到路的。
又在风雪中摸索了几个小时,战士杨智棋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有信号了!何连长赶紧让他联系团里值班室,请求救援。卓拉哨所派出人员下山接应,边走边喊,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他们。
当他们踏进卓拉哨所时,已是深夜。
二
卓拉哨所几十年来没有车路,各类物资基本上靠人背牛驮。用水依赖凿冰化雪,罐头和干菜是餐桌上的主角。
2013年边防公路修通,2017年底索道建成,官兵冬季背菜吃的难题才有所缓解。但是,索道也常出问题。2019年3月,卓拉哨所官兵就背了一个多月的菜。
那天,下雪、起雾。下山他们有绝招儿,坐在背囊上滑雪而下。在半山腰的连队装好菜,再回到山上哨所,只能靠爬了。
雪越下越大,還不时夹带着冰雹。福建籍新兵林元是第一次背菜,竟忘了戴手套,不一会儿手就冻得受不了了。
雪深,需要手脚并用地爬。林元爬了不长时间,手便冻僵了,加上指甲盖儿大的冰雹,一个劲儿砸在手上、脸上,林元疼得直咧嘴叫唤。
跟在林元身后的藏族老兵朋毛冷知,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递给林元。林元不忍让战友替他挨冻,坚决不戴。朋毛冷知说,兄弟,你戴上,我们老兵皮厚,你们撑不住!林元戴上手套果然暖和多了,爬山也有劲儿了。
林元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小狗“小花”也喘着粗气和他一起艰难地往上爬。
哨所有五六条狗,林元最喜欢“小花”。那天他们互相陪伴着一起爬回了哨所,大家都说“小花”是小英雄。
没想到第二天,“小花”死了。官兵们都难过地说,小花出生才四五个月,它是因为背菜而累死的。林元也非常伤心,他和3个同年兵把“小花”埋在了哨所旁边,用石头堆了一个无言的墓碑。
大学本科毕业的韩乃德,虽已年过而立,却是卓拉哨所的新兵,体能一般。2018年2月从连队驻哨,2019年3月底,他第一次下山背菜。那天,出发时他身体便不舒服,从山下往哨所背菜途中,突然肚子绞痛,特别难受,但他怕影响大家,一直忍着不说。
他忍痛爬山,走走停停,掉队了。带队的藏族排长贡嘎次仁发现了,把韩乃德背囊里的菜拿出一半,放在自己背囊里。但韩乃德还是跟不上队伍,贡嘎次仁又把两个藏族战士朋毛冷知和洛桑旺堆叫过来,他们3个藏族战友把韩乃德的菜全部卸下来,分担在自己的背囊里。一路上,贡嘎次仁一边鼓励韩乃德,一边不时回过头,拉他一把。走进哨所后,大家让韩乃德坐在炉子旁烤火,有人给他端水拿药,有人给他熬稀饭、做小菜,还有人帮他拿来干衣换上。第二天,当韩乃德醒来,烤干的衣服和鞋子已经放在了他的床头。那天,他在日记里写到,哨所温暖如家,处处充满正能量,落后的人也能坚强起来。
三
卓拉哨所有一个很大的储水罐,大家的生活用水全靠它。夏天还好办,冬天储水罐结冰,需要人下去把冰砸开,再用水桶提起来,递到头顶的储水罐出口。每次打水,排长贡嘎次仁都是当仁不让地自己下去。
贡嘎次仁每次下到储水罐砸冰提水,都需要提二三十桶水,冰水顺着胳膊流到衣服里,最后全身衣服都湿透了。
战士们心疼地说,排长你上来,让我们下去提几桶。贡嘎次仁却说,不用,衣服湿了一会儿烤干就行了。你们年龄小,我怕你们身体受不了。再说了,让你们下去,我在上面也会担惊受怕。
卓拉哨所进入三四月份后,天天电闪雷鸣,电器被雷电打坏了不少。每当这时,官兵们只能关闭门窗,坐在木床上,谈天说地,聊天解闷。排长李舒擅长讲故事,他常常给战士们讲十八军进藏的故事,讲西藏军区部队守防的故事,他还鼓励大家人人讲故事,让“卓拉故事会”成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哨所虽然缺氧,但既不缺少学习的兴趣,也不缺少生活的乐趣。业余时间,排长罗培教大家学藏语藏歌,战士夏梦鑫教大家弹吉他,老兵苏枫复习文化课,准备报考西藏民族大学。
在卓拉哨所待了15年的老兵孙少周,每次休假都要从昆明老家带几盆鲜花到哨所。去年退役前,他还把老婆孩子接到哨所住了一个礼拜。让老婆教大家怎么做饭,让女儿跟着战士们到界碑前扫雪。他坚持给大家做家乡菜,还鼓励大家人人做家乡饭,把哨所简单的蔬菜,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可口饭菜。 连长梁辉和指导员陈龙轮流到哨所蹲点执勤,与战士们一起背菜背水,一起建设战备阵地,使哨所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019年5月1日,团长李广华爬了五六个小时的雪山,来到卓拉哨所。听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后,李广华感慨地对哨所排长罗培讲,卓拉哨所海拔高,建设标准也一样很高!
四
那天,藏族排长罗培和士官周立锋休假归来。卓拉哨所倾巢而出,像迎接久别重逢的亲人,互相握手拥抱,喜笑颜开地查看他们带上来的“宝贝”。
罗培笑着说,咱这儿海拔高,高压锅总是蒸不熟馒头,大家吃大米都吃腻了。这次休假从山下亚东县城买了些馒头、花卷和水果,还有自家做的牦牛肉干,让弟兄们解解馋。
士官周立锋从内地老家归来有点儿高原反应。班长杨东儒拿来抗缺氧的红景天和丹参滴丸让他服下;吕胜超帮他铺好了被褥,让他休息;夏梦鑫熬了稀饭,做了他最爱吃的土豆干锅鸡和青菜,端到他的床头让他品尝;向江打来热水,帮他脱掉湿漉漉的靴子让他泡脚;梁雅运帮他烘烤湿透的衣服,又把烤干的衣服和靴子放到他的床头。
卓拉哨所只有冬天宿舍的炉子常年不灭,另一个更温暖的火炉是哨所的兄弟情、战友爱,其热度能把每一个人心中的“冰雪”融化!
卓拉哨所在一个制高点上,要翻好几座大山才能抵达。2013年修了道路,但大雪封山七八个月,官兵下山都走小路。
2017年4月的一天,戰士戴帅和陈州祥下山归建,走到二号坡的积雪路段时,戴帅不慎跌落悬崖,头碰到了保护围墙的铁丝上,从眉头到鼻梁骨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涌出,染红了脚下的白雪。
陈州祥从背囊里取出枕头套,捂住戴帅的伤口,让他按压止血,自己则飞一样向山下奔去。
陈州祥跑到半山腰的排点,气喘吁吁地向时任连队副指导员的陈龙报告。陈龙让老兵葛江洲、卫生员孙少周和义务兵马明考前去救援,他立即报告上级请求急救。葛江洲和孙少周见伤口太大,都不敢处理,只好轮换着背他下山。营教导员带着军医也随后赶到。军医检查了戴帅的伤口,简单处理后直接送到山下的团卫生队,后来手术缝合15针,住院治疗康复后,戴帅又返回哨所。
团长李广华听说戴帅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专门来到卓拉哨所。见到戴帅,李广华第一句话就问他后悔不?戴帅说,不后悔,也永远不会后悔。团营连那么多战友救助他,让他早已忘记了疼痛,留在心中的只有感动。虽然脸上留下了一个大伤疤,但那是卓拉哨所的光荣花和“军功章”,连父母都说他是好样的兵!
李团长又问,将来会不会影响找对象?戴帅说,不会!爱我的人,一定会爱我戍边的伤疤!小伙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让团长拍拍他的肩膀,由衷为他点赞。
在卓拉哨所,虽然自然环境艰苦,但李广华看到官兵们不分你我,亲密无间,连女朋友来信都一起看,那一张张开心快乐的笑脸让他内心受到了深深触动。
他后来不止一次在全团干部大会上讲,每次去卓拉哨所检查都是一次受教育。那个“天上的哨所”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吸引着他一去再去。
西藏的山高,山连着山,山恋着山。西藏的军人比山更高,他们守卫着山,热恋着山,对雪山、对祖国、对人民情深似海,情高如山,忠诚守护着心中的喜马拉雅山!
原载《解放军报》2020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黄艳秋
这就是卓拉哨所。卓拉,藏语“山上之山,很高很高的地方”的意思。卓拉哨所,海拔4000多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上,终年大雪覆盖,交通不便,被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
一
卓拉哨所离团部直线距离不远,但走起来却有点遥远。
2019年4月,大雪封山的卓拉哨所电话线坏了,通信连连长何旭带着两名战士前去巡线。早晨出发时乘车,车到半山腰就被积雪堵住了,只好徒步爬山。
这里的气候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阳光明媚,不一会儿就乌云压顶,转瞬狂风大作,暴雪弥漫。刚翻过几个山头,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连经常巡线且在卓拉哨所当过两个月哨长的何连长,竟然也迷路了。
凭着记忆,他们在雪山上跋涉,彻骨的寒意让他们浑身寒战不止,仍没有摸清方向。雪越下越大,3个人在积雪中跋涉,一脚踩下去没到大腿根儿。雪钻进手套和作战靴里,化成水,再结成冰。
何连长心里很清楚,这里的山上冻死过人。他们一路走一路放声喊,期盼山上的战友能听见。可是风雪肆虐,无情地吹散了他们求救的声音。
他们筋疲力尽地在一块大石头背后避风。何连长把自己的保温杯拿出来,让大家喝了几口水,吃了几口压缩干粮,再把自己换洗的秋衣秋裤,拿给两名战士当围巾,防止雪往脖子里钻。
大学生战士杨智棋有些害怕地问,连长,这里没有信号,如果没有人搭救,我们会不会冻死在这里?
何连长坚定地说,不会的,相信我!卓拉哨所官兵经常走这条路。咱们边走边联系,一定会找到路的。
又在风雪中摸索了几个小时,战士杨智棋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有信号了!何连长赶紧让他联系团里值班室,请求救援。卓拉哨所派出人员下山接应,边走边喊,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他们。
当他们踏进卓拉哨所时,已是深夜。
二
卓拉哨所几十年来没有车路,各类物资基本上靠人背牛驮。用水依赖凿冰化雪,罐头和干菜是餐桌上的主角。
2013年边防公路修通,2017年底索道建成,官兵冬季背菜吃的难题才有所缓解。但是,索道也常出问题。2019年3月,卓拉哨所官兵就背了一个多月的菜。
那天,下雪、起雾。下山他们有绝招儿,坐在背囊上滑雪而下。在半山腰的连队装好菜,再回到山上哨所,只能靠爬了。
雪越下越大,還不时夹带着冰雹。福建籍新兵林元是第一次背菜,竟忘了戴手套,不一会儿手就冻得受不了了。
雪深,需要手脚并用地爬。林元爬了不长时间,手便冻僵了,加上指甲盖儿大的冰雹,一个劲儿砸在手上、脸上,林元疼得直咧嘴叫唤。
跟在林元身后的藏族老兵朋毛冷知,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递给林元。林元不忍让战友替他挨冻,坚决不戴。朋毛冷知说,兄弟,你戴上,我们老兵皮厚,你们撑不住!林元戴上手套果然暖和多了,爬山也有劲儿了。
林元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小狗“小花”也喘着粗气和他一起艰难地往上爬。
哨所有五六条狗,林元最喜欢“小花”。那天他们互相陪伴着一起爬回了哨所,大家都说“小花”是小英雄。
没想到第二天,“小花”死了。官兵们都难过地说,小花出生才四五个月,它是因为背菜而累死的。林元也非常伤心,他和3个同年兵把“小花”埋在了哨所旁边,用石头堆了一个无言的墓碑。
大学本科毕业的韩乃德,虽已年过而立,却是卓拉哨所的新兵,体能一般。2018年2月从连队驻哨,2019年3月底,他第一次下山背菜。那天,出发时他身体便不舒服,从山下往哨所背菜途中,突然肚子绞痛,特别难受,但他怕影响大家,一直忍着不说。
他忍痛爬山,走走停停,掉队了。带队的藏族排长贡嘎次仁发现了,把韩乃德背囊里的菜拿出一半,放在自己背囊里。但韩乃德还是跟不上队伍,贡嘎次仁又把两个藏族战士朋毛冷知和洛桑旺堆叫过来,他们3个藏族战友把韩乃德的菜全部卸下来,分担在自己的背囊里。一路上,贡嘎次仁一边鼓励韩乃德,一边不时回过头,拉他一把。走进哨所后,大家让韩乃德坐在炉子旁烤火,有人给他端水拿药,有人给他熬稀饭、做小菜,还有人帮他拿来干衣换上。第二天,当韩乃德醒来,烤干的衣服和鞋子已经放在了他的床头。那天,他在日记里写到,哨所温暖如家,处处充满正能量,落后的人也能坚强起来。
三
卓拉哨所有一个很大的储水罐,大家的生活用水全靠它。夏天还好办,冬天储水罐结冰,需要人下去把冰砸开,再用水桶提起来,递到头顶的储水罐出口。每次打水,排长贡嘎次仁都是当仁不让地自己下去。
贡嘎次仁每次下到储水罐砸冰提水,都需要提二三十桶水,冰水顺着胳膊流到衣服里,最后全身衣服都湿透了。
战士们心疼地说,排长你上来,让我们下去提几桶。贡嘎次仁却说,不用,衣服湿了一会儿烤干就行了。你们年龄小,我怕你们身体受不了。再说了,让你们下去,我在上面也会担惊受怕。
卓拉哨所进入三四月份后,天天电闪雷鸣,电器被雷电打坏了不少。每当这时,官兵们只能关闭门窗,坐在木床上,谈天说地,聊天解闷。排长李舒擅长讲故事,他常常给战士们讲十八军进藏的故事,讲西藏军区部队守防的故事,他还鼓励大家人人讲故事,让“卓拉故事会”成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哨所虽然缺氧,但既不缺少学习的兴趣,也不缺少生活的乐趣。业余时间,排长罗培教大家学藏语藏歌,战士夏梦鑫教大家弹吉他,老兵苏枫复习文化课,准备报考西藏民族大学。
在卓拉哨所待了15年的老兵孙少周,每次休假都要从昆明老家带几盆鲜花到哨所。去年退役前,他还把老婆孩子接到哨所住了一个礼拜。让老婆教大家怎么做饭,让女儿跟着战士们到界碑前扫雪。他坚持给大家做家乡菜,还鼓励大家人人做家乡饭,把哨所简单的蔬菜,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可口饭菜。 连长梁辉和指导员陈龙轮流到哨所蹲点执勤,与战士们一起背菜背水,一起建设战备阵地,使哨所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019年5月1日,团长李广华爬了五六个小时的雪山,来到卓拉哨所。听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后,李广华感慨地对哨所排长罗培讲,卓拉哨所海拔高,建设标准也一样很高!
四
那天,藏族排长罗培和士官周立锋休假归来。卓拉哨所倾巢而出,像迎接久别重逢的亲人,互相握手拥抱,喜笑颜开地查看他们带上来的“宝贝”。
罗培笑着说,咱这儿海拔高,高压锅总是蒸不熟馒头,大家吃大米都吃腻了。这次休假从山下亚东县城买了些馒头、花卷和水果,还有自家做的牦牛肉干,让弟兄们解解馋。
士官周立锋从内地老家归来有点儿高原反应。班长杨东儒拿来抗缺氧的红景天和丹参滴丸让他服下;吕胜超帮他铺好了被褥,让他休息;夏梦鑫熬了稀饭,做了他最爱吃的土豆干锅鸡和青菜,端到他的床头让他品尝;向江打来热水,帮他脱掉湿漉漉的靴子让他泡脚;梁雅运帮他烘烤湿透的衣服,又把烤干的衣服和靴子放到他的床头。
卓拉哨所只有冬天宿舍的炉子常年不灭,另一个更温暖的火炉是哨所的兄弟情、战友爱,其热度能把每一个人心中的“冰雪”融化!
卓拉哨所在一个制高点上,要翻好几座大山才能抵达。2013年修了道路,但大雪封山七八个月,官兵下山都走小路。
2017年4月的一天,戰士戴帅和陈州祥下山归建,走到二号坡的积雪路段时,戴帅不慎跌落悬崖,头碰到了保护围墙的铁丝上,从眉头到鼻梁骨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涌出,染红了脚下的白雪。
陈州祥从背囊里取出枕头套,捂住戴帅的伤口,让他按压止血,自己则飞一样向山下奔去。
陈州祥跑到半山腰的排点,气喘吁吁地向时任连队副指导员的陈龙报告。陈龙让老兵葛江洲、卫生员孙少周和义务兵马明考前去救援,他立即报告上级请求急救。葛江洲和孙少周见伤口太大,都不敢处理,只好轮换着背他下山。营教导员带着军医也随后赶到。军医检查了戴帅的伤口,简单处理后直接送到山下的团卫生队,后来手术缝合15针,住院治疗康复后,戴帅又返回哨所。
团长李广华听说戴帅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专门来到卓拉哨所。见到戴帅,李广华第一句话就问他后悔不?戴帅说,不后悔,也永远不会后悔。团营连那么多战友救助他,让他早已忘记了疼痛,留在心中的只有感动。虽然脸上留下了一个大伤疤,但那是卓拉哨所的光荣花和“军功章”,连父母都说他是好样的兵!
李团长又问,将来会不会影响找对象?戴帅说,不会!爱我的人,一定会爱我戍边的伤疤!小伙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让团长拍拍他的肩膀,由衷为他点赞。
在卓拉哨所,虽然自然环境艰苦,但李广华看到官兵们不分你我,亲密无间,连女朋友来信都一起看,那一张张开心快乐的笑脸让他内心受到了深深触动。
他后来不止一次在全团干部大会上讲,每次去卓拉哨所检查都是一次受教育。那个“天上的哨所”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吸引着他一去再去。
西藏的山高,山连着山,山恋着山。西藏的军人比山更高,他们守卫着山,热恋着山,对雪山、对祖国、对人民情深似海,情高如山,忠诚守护着心中的喜马拉雅山!
原载《解放军报》2020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