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主要围绕人的成长这一主题,叙说了在这一历程当中主人公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所体味过的酸甜苦辣,于是本单元最后的话题作文便设计为“成长的烦恼”。
童年是一个充满奇趣和幻想的时期,对刚刚跨过童年边界的初一学生来说,记忆还不至于模糊,想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大筐大筐的话要讲,再加上前面课文的熏陶感染,这次习作我是准备把大权交给学生来掌管了,不准备多讲。可当我在黑板上写完作文话题20分钟之后,学生有的神情茫然,有的脸上布满痛苦的表情,有的左顾右盼,很少有人开始动笔。一个学生无奈地对我说:“老师,我没有烦恼可写,实在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小声说:“老师,我要说了我的烦恼,你可别把我的心里话告诉我的班主任啊。”这些回答令我震惊,与我之前的估计大相径庭,学生漠然的表情和重重忧虑提醒我,他们需要启发和引领。
我尝试以情感为突破口把学生带入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之中。我深知要想让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来作文,首先老师要做好榜样,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信任,只有当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的心事情感。于是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起来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逸闻趣事,而是开始讲述自己的苦涩而又幸福的成长过程。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时,物质的贪乏,曾给我的成长带来很多烦恼:为了能拥有一个和同龄人一样漂亮的铅笔盒,不知在梦里说了几次;为了得到最爱的《安徒生童话》,我又多少个夜晚埋头苦读,争取考到第一名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望;为了能够供我去县城读书,父亲那笔直的腰杆也渐渐变成曲线,每次望见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的心都像撒了盐一样。物质的贫乏虽然剥夺了很多本该属于我的童年的快乐,但亲情却如春天般的雨露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父亲、母亲的声声嘘寒问暖;兄弟姐妹的句句关心呵护,以及我学习上的自豪感、优越感构成了我美好童年的精神大花园。
带着真诚的目光,我道出了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虽然那些事情在我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也许小得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浪花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打开了他们记忆的闸门。教室里一阵静默之后,学生突然开始活跃了,似乎找回了自己的童年,灵感袭来的兴奋在他们刚刚还凝愁的眉宇间闪现。他们打开了话匣子,拍着同桌的肩膀要倾诉,那条横亘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里鸿沟消失了,我知道此次写作的时机已经成熟。两节课时间学生顺利完成了这次写作,而且每一个人都写出了潜藏在心底的真诚,就连他们一向不敢正面触及的情感烦恼也娓娓道来,父母下岗带来的生活困苦都在笔端汩汩倾泻,更让我惊喜的是学生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几个爱看小说的学生以自己为原型虚构了一篇小小说,还有几个多愁善感的、内向的学生则选择了散文体,一些学生出于掩盖羞涩而采用类似《丑小鸭》的童话体。无论形式如何,他们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在他们的习作中,我看到一颗颗渴望交流,渴望得到尊重、理解的童心在闪动。这次写作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作文训练,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写作、人生写作。
这次作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学生一开始真的无话可说吗?那是一种在充满教条的常规作文课堂上出现的暂时失语现象,每一个人在面临一个突然出现的很熟悉的问题时,常会出现思维的瞬间空白,平日里积累的大量素材突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启发者、引领者创设一个适当的环境,去触动那个暂时冰封的情感世界和思想世界。因为人们只有在超越常规的情况下,才会流露出平时被压抑很深的情感。
提倡诗意语文教学观的周益民老师说:“向往美好,渴盼温情,恋慕感动,应该是人性恒远的追求,也应该是语文的应有之义。”诗意的作文课堂同样需要教师以一种诗意的情怀来引领学生的情感,用一把诚挚的心灵钥匙打开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密码,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释放自由灵魂的环境,在写作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家,让写作为学生创造一方“诗意安居”的土地。诗化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诗化语文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一种“入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① 诗意语文的新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只是目前这种理论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中,而对作文课堂的具体实施措施则很少有人提及。
诗意的作文课堂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一方面要创设一个情景氛围,让受教育者身处这个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就区别于主动灌输的教育方式,它是潜移默化的,不露痕迹的。同时这样诗意的情感陶冶是由外而内的、全身心的、透彻灵魂的。② 所以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领”而不是“指导”。“引领”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引导,带领”,老师要主动把情感的底线交给学生,现身说法,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取得学生的信任。 “指导”的词典义是:“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它带有一种取消对方主动性的意味,要别人按照你的指示去做,而较少顾及对方的意愿。这样的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这又如何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思呢?这就好比一个基层指挥员在战场上如果主动冲锋在最前线,即使不用呐喊,后面的士兵也会跟着冲上去,士气当然高涨;而如果基层指挥员站在部队的最后面,却高喊“同志们冲啊”,士兵必然萎缩不前。显面易见,作文能否成功则与老师能否用真情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有很大联系。这就有赖于我们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一种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次作文我并没有在写作技巧上多作指导,也没有限定体裁,而学生却能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本单元的课文示例以及之前的文章学知识的积累在他们头脑中已经构建了一个可借鉴模仿的模式,在习作中不自觉地运用起来了。体裁上的放开给了学生更为自由的选择空间。而现实的作文课堂很多教师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窠臼,大讲文章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限定一些文体,设计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基本的写作框架,让学生往这个框架中填充材料,这样的技术指导危害性很大,抹杀了写作中极为珍贵的创造性因素。写作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精神生产过程,不宜让过多的写作知识成为作文课堂的主角。
诗意作文课堂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学境界,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诗意的情感本质,投入更多的诗意情怀,不断修养身心,身体力行,倾情写作,用心去激发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创造欲和生命能③,最终一定可以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写作之路,告别冷冰冰的没有人文关怀的应试作文课堂也许不再是梦。
注释:
①周益民《步入诗意的丛林》,长春出版社。
②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③潘新和 《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童年是一个充满奇趣和幻想的时期,对刚刚跨过童年边界的初一学生来说,记忆还不至于模糊,想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大筐大筐的话要讲,再加上前面课文的熏陶感染,这次习作我是准备把大权交给学生来掌管了,不准备多讲。可当我在黑板上写完作文话题20分钟之后,学生有的神情茫然,有的脸上布满痛苦的表情,有的左顾右盼,很少有人开始动笔。一个学生无奈地对我说:“老师,我没有烦恼可写,实在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小声说:“老师,我要说了我的烦恼,你可别把我的心里话告诉我的班主任啊。”这些回答令我震惊,与我之前的估计大相径庭,学生漠然的表情和重重忧虑提醒我,他们需要启发和引领。
我尝试以情感为突破口把学生带入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之中。我深知要想让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来作文,首先老师要做好榜样,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信任,只有当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的心事情感。于是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起来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逸闻趣事,而是开始讲述自己的苦涩而又幸福的成长过程。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时,物质的贪乏,曾给我的成长带来很多烦恼:为了能拥有一个和同龄人一样漂亮的铅笔盒,不知在梦里说了几次;为了得到最爱的《安徒生童话》,我又多少个夜晚埋头苦读,争取考到第一名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望;为了能够供我去县城读书,父亲那笔直的腰杆也渐渐变成曲线,每次望见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的心都像撒了盐一样。物质的贫乏虽然剥夺了很多本该属于我的童年的快乐,但亲情却如春天般的雨露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父亲、母亲的声声嘘寒问暖;兄弟姐妹的句句关心呵护,以及我学习上的自豪感、优越感构成了我美好童年的精神大花园。
带着真诚的目光,我道出了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虽然那些事情在我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也许小得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浪花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打开了他们记忆的闸门。教室里一阵静默之后,学生突然开始活跃了,似乎找回了自己的童年,灵感袭来的兴奋在他们刚刚还凝愁的眉宇间闪现。他们打开了话匣子,拍着同桌的肩膀要倾诉,那条横亘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里鸿沟消失了,我知道此次写作的时机已经成熟。两节课时间学生顺利完成了这次写作,而且每一个人都写出了潜藏在心底的真诚,就连他们一向不敢正面触及的情感烦恼也娓娓道来,父母下岗带来的生活困苦都在笔端汩汩倾泻,更让我惊喜的是学生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几个爱看小说的学生以自己为原型虚构了一篇小小说,还有几个多愁善感的、内向的学生则选择了散文体,一些学生出于掩盖羞涩而采用类似《丑小鸭》的童话体。无论形式如何,他们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在他们的习作中,我看到一颗颗渴望交流,渴望得到尊重、理解的童心在闪动。这次写作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作文训练,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写作、人生写作。
这次作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学生一开始真的无话可说吗?那是一种在充满教条的常规作文课堂上出现的暂时失语现象,每一个人在面临一个突然出现的很熟悉的问题时,常会出现思维的瞬间空白,平日里积累的大量素材突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启发者、引领者创设一个适当的环境,去触动那个暂时冰封的情感世界和思想世界。因为人们只有在超越常规的情况下,才会流露出平时被压抑很深的情感。
提倡诗意语文教学观的周益民老师说:“向往美好,渴盼温情,恋慕感动,应该是人性恒远的追求,也应该是语文的应有之义。”诗意的作文课堂同样需要教师以一种诗意的情怀来引领学生的情感,用一把诚挚的心灵钥匙打开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密码,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释放自由灵魂的环境,在写作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家,让写作为学生创造一方“诗意安居”的土地。诗化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诗化语文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一种“入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① 诗意语文的新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只是目前这种理论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中,而对作文课堂的具体实施措施则很少有人提及。
诗意的作文课堂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一方面要创设一个情景氛围,让受教育者身处这个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就区别于主动灌输的教育方式,它是潜移默化的,不露痕迹的。同时这样诗意的情感陶冶是由外而内的、全身心的、透彻灵魂的。② 所以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领”而不是“指导”。“引领”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引导,带领”,老师要主动把情感的底线交给学生,现身说法,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取得学生的信任。 “指导”的词典义是:“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它带有一种取消对方主动性的意味,要别人按照你的指示去做,而较少顾及对方的意愿。这样的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这又如何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思呢?这就好比一个基层指挥员在战场上如果主动冲锋在最前线,即使不用呐喊,后面的士兵也会跟着冲上去,士气当然高涨;而如果基层指挥员站在部队的最后面,却高喊“同志们冲啊”,士兵必然萎缩不前。显面易见,作文能否成功则与老师能否用真情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有很大联系。这就有赖于我们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一种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次作文我并没有在写作技巧上多作指导,也没有限定体裁,而学生却能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本单元的课文示例以及之前的文章学知识的积累在他们头脑中已经构建了一个可借鉴模仿的模式,在习作中不自觉地运用起来了。体裁上的放开给了学生更为自由的选择空间。而现实的作文课堂很多教师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窠臼,大讲文章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限定一些文体,设计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基本的写作框架,让学生往这个框架中填充材料,这样的技术指导危害性很大,抹杀了写作中极为珍贵的创造性因素。写作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精神生产过程,不宜让过多的写作知识成为作文课堂的主角。
诗意作文课堂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学境界,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诗意的情感本质,投入更多的诗意情怀,不断修养身心,身体力行,倾情写作,用心去激发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创造欲和生命能③,最终一定可以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写作之路,告别冷冰冰的没有人文关怀的应试作文课堂也许不再是梦。
注释:
①周益民《步入诗意的丛林》,长春出版社。
②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③潘新和 《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