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春游”“秋游”,也不是把课堂机械地搬到校外,而是一门融所有学科探究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必须树立课程意识。洛阳市老城区第一小学从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径,为学生提升素养、全面发展奠基。
一、构建“知行合一”的研学课程体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最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程。因此,课程是为育人目标服务的,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基本要素,而育人目标则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向。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了“知行课程”。“知”即学生课堂所学并内化到其心中的知识。“行”具有两层面含义,即意念发动和亲身实践,主观思维发生活动,即可称之为“行”,通过身体力行去感受亦称为“行”。“体悟”是对该内涵的另一种阐释,体悟即指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强调身体力行。“体”是一种感性,一种面向现实性的实践,是前提和基础,与实践层面对应;“悟”要求对真理的准确把握,对主观境界的关注,尤其对意义的展现与呈现,是核心和目的,与意念层面相对应。“行”即主观意念之动与客观实践相结合,个体通过亲身实践,将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并进行主观层面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行”。“知行合一”即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并产生相应的思维活动,最终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
“知行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通过基础性课程使学生获“知”,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践“行”。将学科课程内容与课外真实情境相连接,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在研学的主题相关活动中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对照,发现理论的不足,利用现实的感受和经验去补充并完善所学理论。学生在自然中探索、在社会中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课堂所缺失的真实情境体验,升华了学校课堂上所学学科知识内容,进而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反思、巩固、运用与超越。
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知行课程”体系,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统筹考虑,既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也促使学校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遠、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了“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等现象的发生,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有序实施。
二、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
优质的研学资源是衡量“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指标。目前,很多人对“研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似乎一提到“研学”,就等同于组织学生奔赴外地,甚至出国。其实,学校身边的本土资源应该是“研学”的首选。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学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依托研学基地、博物馆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我与小树共成长”“农耕体验”等劳动实践课程;“迷彩少年 国防筑梦”等国防教育课程;“小小消防员”“白金十分钟”等安全教育课程;“城市书房”“走进唐三彩”“探秘远古生物”“云上寻芳”“云游博物馆”等实践情境课程;“走进洛邑古城”,体验绳编、叶雕、戏曲表演、开笔礼、茶艺、汝阳刘、拓片等历史文化课程……
这些丰富的实践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探究非遗文化,增强动手协作能力,点亮智慧之灯,充分体现了课程“研、学、游”深度融合的特点。
三、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学旅行”的评价分为行为评价和能力评价两部分。前者主要评价学生的注意力、纪律性、文明意识和团队意识,如行程中学生能否做到队伍整齐、有序上车、听从指挥、系好安全带等,或者在研学过程中能否做到有序排队、认真研学、积极参与、互帮互助、不乱扔垃圾、文明用餐等。后者主要评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参与的广度、思维的深度及任务完成的情况。
以《我和牡丹有个约会》一课为例,学校专门布置了4项研学任务:牡丹花小百科——收集了解牡丹花的相关知识;小身材大本领——了解牡丹花的用途;古诗词我来诵——背诵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描绘春日美景——开展牡丹花写生或主题习作竞赛。在研学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最后形成学期综合评价,纳入学生素质评估手册。
除了针对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外,学校还有针对团体的评价,如评价团队合作的“快乐小分队”,以及指向个体单项的“创意小画家”“诵诗小能手”“十佳小作家”等专项评比。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开展后续的“研学旅行”指明了方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聆听窗外声音,“研学旅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第一小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必须树立课程意识。洛阳市老城区第一小学从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径,为学生提升素养、全面发展奠基。
一、构建“知行合一”的研学课程体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最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程。因此,课程是为育人目标服务的,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基本要素,而育人目标则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向。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了“知行课程”。“知”即学生课堂所学并内化到其心中的知识。“行”具有两层面含义,即意念发动和亲身实践,主观思维发生活动,即可称之为“行”,通过身体力行去感受亦称为“行”。“体悟”是对该内涵的另一种阐释,体悟即指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强调身体力行。“体”是一种感性,一种面向现实性的实践,是前提和基础,与实践层面对应;“悟”要求对真理的准确把握,对主观境界的关注,尤其对意义的展现与呈现,是核心和目的,与意念层面相对应。“行”即主观意念之动与客观实践相结合,个体通过亲身实践,将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并进行主观层面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行”。“知行合一”即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并产生相应的思维活动,最终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
“知行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通过基础性课程使学生获“知”,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践“行”。将学科课程内容与课外真实情境相连接,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在研学的主题相关活动中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对照,发现理论的不足,利用现实的感受和经验去补充并完善所学理论。学生在自然中探索、在社会中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课堂所缺失的真实情境体验,升华了学校课堂上所学学科知识内容,进而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反思、巩固、运用与超越。
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知行课程”体系,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统筹考虑,既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也促使学校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遠、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了“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等现象的发生,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有序实施。
二、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
优质的研学资源是衡量“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指标。目前,很多人对“研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似乎一提到“研学”,就等同于组织学生奔赴外地,甚至出国。其实,学校身边的本土资源应该是“研学”的首选。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学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依托研学基地、博物馆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我与小树共成长”“农耕体验”等劳动实践课程;“迷彩少年 国防筑梦”等国防教育课程;“小小消防员”“白金十分钟”等安全教育课程;“城市书房”“走进唐三彩”“探秘远古生物”“云上寻芳”“云游博物馆”等实践情境课程;“走进洛邑古城”,体验绳编、叶雕、戏曲表演、开笔礼、茶艺、汝阳刘、拓片等历史文化课程……
这些丰富的实践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探究非遗文化,增强动手协作能力,点亮智慧之灯,充分体现了课程“研、学、游”深度融合的特点。
三、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学旅行”的评价分为行为评价和能力评价两部分。前者主要评价学生的注意力、纪律性、文明意识和团队意识,如行程中学生能否做到队伍整齐、有序上车、听从指挥、系好安全带等,或者在研学过程中能否做到有序排队、认真研学、积极参与、互帮互助、不乱扔垃圾、文明用餐等。后者主要评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参与的广度、思维的深度及任务完成的情况。
以《我和牡丹有个约会》一课为例,学校专门布置了4项研学任务:牡丹花小百科——收集了解牡丹花的相关知识;小身材大本领——了解牡丹花的用途;古诗词我来诵——背诵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描绘春日美景——开展牡丹花写生或主题习作竞赛。在研学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最后形成学期综合评价,纳入学生素质评估手册。
除了针对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外,学校还有针对团体的评价,如评价团队合作的“快乐小分队”,以及指向个体单项的“创意小画家”“诵诗小能手”“十佳小作家”等专项评比。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开展后续的“研学旅行”指明了方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聆听窗外声音,“研学旅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