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师语言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还关系到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对教师的态度和情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如何表达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的发展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点阐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43
一、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师的语音是影响幼儿口头语言习得的主导,也是传递情感的主要渠道。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規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字正腔圆。有的老师“N、L”不分,将“喝牛奶”念成“喝流来”;有的老师平翘舌不分,将“吃饭”念成“刺(CI)饭”等。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发音,用心学习普通话,克服方言化。
2、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要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师在使用语言时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有一次,阳阳上课总是调皮,我生气地喊到:“调皮鬼!”第二天,阳阳刚进教室,教室里的幼儿就对着他喊“调皮鬼!”阳阳委屈的看着小朋友,眼里还含着泪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意识到我不经意间的一句气话已经对阳阳造成了伤害。这件事虽然平息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地愧疚。作为教师我们应避免使用“猪脑子”、“你真笨”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所以我们教师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做到艺术化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策略。具体地说,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如下语言策略,也就是幼儿教师语言的“四化”: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吧!”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3、“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画边说。比如,教幼儿画鱼时,我们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上,一会下,游来游去真自由。”这样就逐步画出了鱼身、鱼尾、鱼头、上鱼鳍、下鱼鳍和鱼泡泡,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寄石、楼必生.《学期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郑佳珍、朱炳昌.《幼儿语言教育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43
一、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师的语音是影响幼儿口头语言习得的主导,也是传递情感的主要渠道。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規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字正腔圆。有的老师“N、L”不分,将“喝牛奶”念成“喝流来”;有的老师平翘舌不分,将“吃饭”念成“刺(CI)饭”等。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发音,用心学习普通话,克服方言化。
2、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要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师在使用语言时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有一次,阳阳上课总是调皮,我生气地喊到:“调皮鬼!”第二天,阳阳刚进教室,教室里的幼儿就对着他喊“调皮鬼!”阳阳委屈的看着小朋友,眼里还含着泪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意识到我不经意间的一句气话已经对阳阳造成了伤害。这件事虽然平息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地愧疚。作为教师我们应避免使用“猪脑子”、“你真笨”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所以我们教师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做到艺术化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策略。具体地说,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如下语言策略,也就是幼儿教师语言的“四化”: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吧!”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3、“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画边说。比如,教幼儿画鱼时,我们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上,一会下,游来游去真自由。”这样就逐步画出了鱼身、鱼尾、鱼头、上鱼鳍、下鱼鳍和鱼泡泡,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寄石、楼必生.《学期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郑佳珍、朱炳昌.《幼儿语言教育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