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导学,铺就儿童阅读的快乐路径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儿童阅读研究已经从意义探讨转到实践策略层面,因为我们逐渐认识到,童年时期的阅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儿童阅读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越重,美好的书籍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才会越有可能。正因为这种认识,促使我和我的学生在爱阅读的路上幸福前行。2007年9月,在古朴厚重的怀籀园中,我们迎来了籀园小学的第一批学生。领着他们站在这钟毓灵秀的菁菁校园中,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实现两条腿并行。童年时期的阅读有别于成人时期的阅读,它更多依赖于外部世界为它提供的条件。虽然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行动,但却可以在图书和故事所营造的虚构世界里天马行空,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于是,那个9月,在风清水暖的九山湖畔,我为学生点亮了一盏阅读的明灯,带领着他们走进童话般的阅读王国,开始了美好的阅读历程。
  首先,我对全班42名学生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识字检测,发现班上学生的阅读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识字量不同步,心智发展不均衡,阅读喜好不统一,学生家长所持的阅读观不一致。
  正因为不同步、不均衡、不统一、不一致,才给我们的阅读插上了个性化的翅膀。阅读是极其私密的行为,是一种自由化的精神体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唯有喜欢才有不竭的动力,阅读也才能与玩耍、游戏抗衡。所以,理解并顺应学生间的差异,并以此作为资源,挖掘课外读物和读书环境中蕴含的各种积极的情感因素,通过听、读等方式抚慰情绪,引发联想,激起共鸣,生长出自主阅读的内驱力,建构快乐和谐的阅读机制,便是我展开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动力所在。
  一、情趣阅读,沿着绘本的情流享受读书的乐趣
  绘本是21世纪深受儿童追捧的课外读物。顾名思义,绘本就是“图画书”,只不过在其生动直观的画面背后自有其完整的结构与情节吸引着学生走进内容,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绘本以画面传递故事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可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既不难读又很好玩,因此,以它作为点燃学生阅读兴趣的“导火线”是最好不过的。于是,我用绘本这一优秀的儿童读物作为低年级学生的课程资源,打开了图画书的阅读教学之路,打通了通往儿童快乐阅读的大门。
  1.大声朗读:在倾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儿童最初的母语学习便是在家人口中发现语言、悟得语言的神奇和美丽,因此,年龄越小的孩子,更擅长运用听觉通道获得语言材料,即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教师大声朗读图画书,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朗读,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独自揣摩不能得到的发现和意义。比起上课,图画书朗读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较难把握、较难确定。也就是说,只有图画书讲述,能让教师多多少少放下骄傲,老老实实从图画书,也从学生那里找回自己流逝的童年,重新获得灵气和生机。整整一年,我每周省下一节语文课,将其调成图画书阅读课,为学生朗读了近50多本各类图画书。其中有讲述亲情的《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有讲述友谊与关爱的《你看起来很好吃》《彩虹色的花》;有讲述成长的《阿文的小毯子》《蚯蚓的日记》;有展现四季美景的《春》《夏》;有讲述民风民俗的《年》《团员》等。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图画书中跳动的温润、纯净、清新、趣味跳进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们在享受图画书言简意丰的内涵中体验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培植起了阅读的亲切感。
  2.说说演演:在表演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形式多样的绘本导学策略都是为了引发学生阅读的新奇感,刺激学生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真正走入阅读材料所设定的学习环境,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体验来组织教学过程。
  而表演绘本剧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绘本导学过程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简单的故事情节合作编排剧情。因为绘本故事的语言精练,留给读者极为开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于是也就给了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创作的时空。如,读《逃家小兔》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当导演,演员由学生推荐。导演们通过说戏,指导演员用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丰富画面。在表演和说戏的过程中,人人都成了小兔,人人都成了兔妈妈,人人都成了画面的复活者、故事的创作者,课堂充盈着孩子们创作的激情。这欢快笑声的背后是学生情感触动的真实写照。这么好玩的图画书阅读课,孩子们怎能不喜欢?
  3.写写画画:在创作中收获阅读的快乐
  除了给孩子读绘本、指导演绘本外,我还就地取材实施读写互动,引导学生从图画书中学写话。我从图画书中捕捉可供孩子们写作的教学点,让他们在阅读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并在创作中自娱自乐,进一步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
  这是一个学生在读了《逃家小兔》后,仿照相同的句式结构写的一篇文章。
  逃家小兔
  一(4)班 郑佳宁
  小兔说:“我要变成一粒种子埋到泥土里,让你找不到我。”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粒种子,我就变成一条蚯蚓,钻到泥土里把你捉出来。”
  小兔說:“我要变成一枚小书签,躲到书里面,好让你找不到我。”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书签,我就变成看书的人,我翻呀翻,就一定能把你找出来。”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看书的人,我就变成刺眼的太阳,升得高高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红太阳,我就变成一朵洁白的云朵,飘到你身旁,好好抱住你!”
  从图画书中学写作,我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等,多角度的切入引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思考与想象。更耐人寻味的是,循着绘本创作的根,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构思的绘本故事进行了绘画创作,做自己的图画书。书中深深浅浅地藏着孩子们的爱心树、愿望梦、童话桥……无论怎么画,怎么写,经过孩子们的慧心巧手,都是一部构思新颖、童趣盎然的作品,洋溢着孩子们欢快的童心以及对真、善、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这种沉浸在情境中的阅读,充分开启了每个孩子阅读的心智,滋长出了孩子无限的学习生长力,个体差异也在兴趣驱动中归于和谐。   二、链接阅读,顺着兴趣的情流渗透阅读的方法
  链接阅读主要是指教师引领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向学生推荐与该作品信息相关的内容,如同一作家创作的姊妹篇,或者同一情节延续下的故事,以及由一篇带出整个系列的主题阅读等。教师的情感诱导侧重于对课内精选作品的内容定位和有效设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亲切感并使阅读内容成为“积极情感—兴趣”的诱发因素,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作品的兴趣。
  1.内容定位:书可以像连环画那样循着线索来读
  在整个二年级,我根据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考虑到儿童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制订了拓展性阅读内容定位表。每一主题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方法与策略,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深入阅读,不仅使学生习得基本的阅读能力,而且更加清楚书可以像连环画那样透过画面找寻线索来读。一般,课内阅读我会做两课时的精读安排,省下的一课时则选择拓展阅读中的一篇或两篇,采用泛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方法展开阅读实践。认读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读完我所推荐的所有拓展阅读书目,并有自己的心得感受;而认读与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自选相关一两篇进行阅读,不做统一的要求,以呵护学生阅读的差异。整个学年实施下来,学生感言:“这样的语文课堂,阅读量增加了,信息面拓宽了,自由阅读的时间更静、更集中了,读书的收获也更多了。”可见,教材与读本在内容上的互补,为阅读主题的灵动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例证。教材与读本在情感方面的呼应,形成了强大的主旋律,唤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更是在有序列的读书方法指导中,学会了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并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认知与情感。
  2.阅读摘记:边读边记带来了持续阅读的动力
  《书游记》是我最初引导孩子们开展拓展阅读的一种书面摘记。设计《书游记》是基于一种养成性阅读习惯的培养目标。孩子们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阅读书面记录,再由老师进行评定,给每天坚持阅读的孩子盖一枚阅读章,一周后根据徽章的个数,评选班级阅读之星。刚开始操作时,我发现孩子们对阅读章十分感兴趣,为了得到它,一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也开始拿起书进行阅读与记录,推动了阅读的起步发展。到后来,阅读兴趣浓了,但是阅读的方法还仅仅停留在囫囵吞枣式的“快餐式”阅读,书本中的优美语句不会汲取与运用,读书的效果没有提高。于是,我想到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增设“日积月累”,引导孩子们将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摘录,并用上摘记的好词好句写一两句话。一学期操作下来,学生渐渐明白了精读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了鉴别好词的能力,更学会了如何在语境中积累与表达,内化了课外阅读的功效。更有孩子将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的表达方式记录在了《书游记》中,还迫不及待地与老师分享自己阅读的快乐。《书游记》成了师生共聊读书话题的信签,浓浓的师生情谊在此蔓延……到后来,《书游记》就成了学生自选作业中的一项。它可以是有形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是无形的书面批注,全凭学生的意愿去做,只要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就好。《书游记》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成就了学生的差异阅读。
  三、互动阅读,怀着分享的情味体验交流的快乐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于衷更感人。”小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欢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尤其是生动形象的作品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而成为大家言说的热点。
  互动阅读最重要的举措是通过创设一种氛围、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一项活动开放阅读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读书交流中深化阅读体验而成为阅读的主体、交往的主体、自我完善的主体。
  1.创建“书香班级”,在交换图书中扩大阅读容量
  籀园小学07级总共有6个班,每个班级里都设有图书角,每个班级的藏书量均有200多本。我对图书角里的课外书进行了“变脸”,在这些课外书的首页张贴了一张星星卡,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写、画一画,并注明推荐指数传于下一位借阅者。书本架起了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2.开展读书活动,在多种情境中激发读书热情
  我们的读书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有为迎接阅读考级而举行的大型知识竞赛,有以课本剧形式展现的童话故事表演,有以讲述绘本故事为主题的导读推荐,更有“广角亲子阅读”“参观图书馆”以及“组建妈妈故事团”“建立家庭小书库”等形式多样、颇具特色的课外读书活动。
  3.倡导亲子共读,在家校联动中培养阅读文化
  为了强化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提倡家长为孩子们大声朗读,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每周都会给家长写一封信,宣传教学理念,并向家长推荐《朗读手册》这本书,在家長学习会上请有经验的家长做关于亲子阅读的专题讲座。有时,我也会在家长信上告知孩子的整体阅读情况,从而引领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引孩子读书。两年下来,我一共写了51封“共话课外阅读”的家长信,也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热心提议。“共话课外阅读”的联系信促使一部分家长改变了相对固执、陈旧的教育观念,并积极投身于亲子阅读的热潮中,使家长体验到了快乐与温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与孩子共同获得了成长。
  以情导读,铺就儿童阅读的快乐路径,两年的实践研究促成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一项对比研究中,我发现我班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大于同年级其他班的学生,而对书籍的选择品位也优胜于其他班的孩子。至此,阅读已纯粹摆脱了老师的主体牵引而成为学生丰厚醇美的精神享受。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籀园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时刻表、地图、证书、票据清单、图解文字、传单、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  学会从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最关键的内容。姜正德老师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给了
“書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从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我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视。  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阅读宜早不宜迟,0~7岁是儿童阅读启蒙的黄金期,阅读启蒙可以从绘本、简单的古诗儿歌开始。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让他们感受被书本包围着的幸福,感受安安静静的图书馆,感受在角落看书的怡然自得,感受阅读的氛围,经常浸润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身上也会有一种书香气。  亲子阅读是一个
读完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我不禁感慨,细微处能见真功夫,小细节皆是大学问。书中记录着一线带班的琐碎日常,语言虽朴实无华,大白话中却渗透着具体可行的带班举措,字里行间藏着满满干货,让一线教师有“法”可学,有计可用,经验不足的教师更是得以拨开云雾见明月。读此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管老师居然这么懂“心”,他仿佛有一双火眼金睛,将家长的想法、学生的内心一览无余。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只有家长和学
一、行动方式的核心要义  朴素,即不华丽,不奢侈。这两个义项圈定了我在阅读上不追求运动式的轰轰烈烈,只把阅读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保证它每天自然而然地存在。稳定,即不在形式上做眼花缭乱的折腾,认准一个方式——不易不已。在指导读书上,我追求的境界如同丰子恺先生的那幅画——“草草杯盏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无需挑拣时日,也没有前期轰轰烈烈的大操大办,居家过日子的三两碟,看似家常,却最是隽永。无需奢华展
当“孩子王”是我一生都在追逐的梦。这个梦源于我敬爱的母亲。在那个遥远的山村小学,我在母亲的肚子里,倾听着她领着学生发出的读书声、唱歌声,以及那有节奏而响亮的铜钟声“当——当——”……这些声音伴随着我呱呱坠地并从此挥之不去。  我的童年是在部队大院里度过的,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幸福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我站在台阶或花坛上“号令三军”打娃娃仗、玩“老鹰抓小鸡”时我勇当母鸡奋不顾身的场景仍浮现在
课标中出现的多达20次的“美”,无一不在提示我们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辨识美、追求美。文本因体裁不同、取材不一,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美”也就这样悄悄地藏在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文本,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因此,作为师者,在文本解读时就应站稳“诗教语文”的审美立场,带上发现的眼睛,多角度挖掘文本中的“美”,通过“美”的方式传递给学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布置作业时,一提到“作文”二字,全班学生就愁眉苦脸的情景。  关于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过不少答案,然而具体到实踐中,不少人仍然为之困惑。深入研究之后,我发现习作教学的关键症结在于“为教而教,为写而写”——作为教者,我们很少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直面学生的真正疑难,指导他们经历完整的“写”的过程;作为学生,他们也很少经历基于生活
笔顺,指书写每个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和方向,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1997年国家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教学笔顺的依据。笔形,指笔画的形状,楷书汉字主笔形有五种,其排列顺序为“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被称作“札字法”。除丿(撇)外,與主笔形对应的附笔形有四种:“(提)”归于横,“亅(竖钩)”归于竖,“乀(捺)”归于点,不同的折笔笔形如“(弯钩)、(撇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的第1
在“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下,语文教学不应囿于知识表层,而应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淬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价值世界,锻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素养表现型”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试图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表现”中进步,在“表现”中品味美好的语文生活。  一、把握学生课堂表现的性质  课堂表现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外在显现。当外在的“教”策动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