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水平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语文教师,穷思竭虑,口授笔耕,但仍有不少学生不得要领。审题粗疏,胡乱拼凑,无常人见识,假大空话连篇,甚至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
  教师教作文艰辛,学生写作文头疼,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严重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问题是严重的,病因是复杂的,解决的方法应是多样的,精取于课文。妙用于作文的教学模式,应是一帖治病良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对作文教学而言,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典范性,可取可用之处很多。
  作文教学应该在取与用的双向上下工夫。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适用于作文教学的课文的知识系统能形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戏剧等类型的网络,然后根据作文指导的需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做到精取于课文,妙用于作文。
  首先是“仿写”,即利用课文作范文来“依葫芦画瓢”式模仿写作,从课文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言文字都可仿照写作。教师在讲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体味文章的精彩之处,激发其仿写的兴趣。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句,李建萍就仿写为“有励精图治之志,无因循守旧之心”;《出师表》中有一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韩婷就仿写成了“崛起于改革之际,腾飞于开放之时”。能在作文中有这样的仿写,自然会使文章生色不少。
  又如,《雨中登泰山》这篇课文,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和雨中泰山的“独得之乐”。依据文章紧扣“雨”字,细描细绘和移步换景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仿写作文《雨中登泰山》。王凤英就仿写为《雨中登峨眉山》:“这次冒雨登峨眉山,有幸欣赏了她的另一种风采,并为之倾倒。过了绥山镇,只见灰褐色的天幕上,悬着一弯卧倒的问号似的隐约可辨的光影。仔细辨认,噢,原来是峰影!峨眉山一开始便激起我们的游兴。过了接引殿,就是金顶了,这是峨眉山的最高处。周围的景色在那谜一般、诗一般的山岚作用下。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湿银盘紫浸芙蓉’,有的‘四顾渺茫都不见’。我尽兴地欣赏着大自然的朦胧美,看着,望着,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朦胧了。”
  这篇作文依照游览路线,顺次写出了作者沿途所见所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丰富感受。仿写是精取于课文,妙用给作文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从教师角度来说,到了作文训练时有课文作示例,不愁没有作文题目,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从学生角度来说,有可模仿的课文,哪些词语和精彩的句子可仿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做到了心中有数,就不会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了。
  其次是“化用”,即在取与用的双向上,不再是机械模仿或生搬硬套,而是真正创造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教学意境,使教师的取转化为学生的用,达到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之目的。
  《鸿门宴》中刘邦借上厕所离宴,想乘机脱身,便向部下问计。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针对樊哙的回答,做如下的讨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起到了什么效果?经过热烈讨论,达成了共识。讲完课后,布置了一篇写东汉陈蕃故事的话题作文。朱彬写道:读罢这则故事,我不禁对陈蕃的宏图大志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好大的气派!大丈夫处世应以天下为重,安能拘于一屋?扫天下正是男儿之志。《鸿门宴》中不是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一句千古名言吗?所以,从这意义上来说,做大事不必拘泥于细节,大丈夫志在四方,一屋不扫,又何错之有?
  作文教学艺术是否高超不仅在于写作理论掌握的精深程度如何,更在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和对学生写作现状的全面掌握。教师要在取与用的双向上真正有所作为,必须在课文和学生两方面下工夫,精于课文,妙于学生。
  《屈原列传》中,渔父劝屈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晡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回答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整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教师把这段对话与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结合起来讲解。细致、深入,这就为学生写作时“妙用”奠定了基础。后来,在《近墨者未必黑》一文中,廖清健写道:“沿着历史的长河向上追溯到2000多年前,‘汨罗江上,千古悲风’的屈原,他所处的是一个昏暗的时代。是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污浊的时代。而屈原却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始终能怀瑾握瑜,并没有近墨而变黑。并没有近污浊而失其本性。究其原因,乃源于他有一颗爱国的、正直不阿高洁的心。”
  这样,学生就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了只要自身具备某种特殊的“抗体”,近墨的也未必变黑的道理。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所谓“英语临界生”是指英语学习的潜力未被完全开发,英语学科成绩处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之间的学生。所谓“优等生”是指英语学习习惯良好,英语学科成绩优秀且比较稳定的学生。临界生的智力水平并不亚于那些优等生,但却可能由于和英语老师关系不和谐,参与度不高,学习方法不当;或把作业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其他原因而导致不能跻于优等生的行列。区别对待临界生,是提高一个班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面
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模具制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S.Mould)与中国(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览会(SIMM)和中国(深圳)国际热加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HT)联合举办,成为华南地区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牢,点滴错误未能得到及时纠正,造成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对英语学科产生恐惧心理。如何实现“打好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提高创新素质的教学目标”,这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品质。它的特征有:学生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积
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舒展才能的空间,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通过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
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它的教育作用最少有三点:1.能使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2.促进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沟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渐习惯文章中的用词造句、段落结构。吸收文章中的书面语言,使听、说、读、写有机地联系起来;3.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又是检查对课文理解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有人甚至提出要课课读、堂堂抓、句句练。由此可见
阐述了综述学与新四论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指出综述学是在新四论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 It elaborat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ewing theory and New Fourth Theo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流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方法。而课堂教学又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形式。虽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依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明理、激情、导行的思想指导,摸索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富于生命活力,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尝试着运用小品式、情境式、辩论式、漫画式、换位体验的方法,在教会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开放式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以游戏进入所要教学的新课。游戏课的导入,既新奇又具有刺激性,能深深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简易方程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每个
语文教学重点在于教,目的便于学,最终利于写。如果教而得法,必定学而得益,更会写而得路。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学”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便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古人云:“教之道,贵以专。”这不仅仅是谈学生要专心听讲、专心思考、专心学习,我认为教者也必须专。这个“专”就是忠于教材,首先是专于教法。教学文之法
虽然说写文章贵在有独创性,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归纳总结,在文章的结构上,也有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叫做结构模式.这种归纳的依据本身是从好文章里来的.在刚开始写作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