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其他技能的基础。本文围绕英语听力能力训练,探究听力教学的现状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了解听力教学原则和听力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及进行系统的训练。为最终形成交际性听力理解能力和个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听力能力 影响因素 听力内容 训练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听力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导致听力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听力材料因素。
(1)听力材料的种类和内容繁多,但是新闻类的听力材料难度最大,讲座类的次子,对话类难度最低。另外,以时间顺序的描述材料要比打乱时间顺序的描述更易懂。
(2)听力材料的语速:语速太快,学生来不及理解听到的信息;语速太慢,材料就失去了真实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3)听力内容的熟悉程度:如果听力内容是被学生所熟悉,学生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内容的图示,借助常识和联想来理解听到的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听力理解效果会比较好。但如果听力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听力理解就要完全依靠语言信息的输入,理解力就会降低。
(4)除此之外,听力材料中说话者的口音、背景音等因素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2.任务因素。任务的难度对学生的听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任务类型不同,学生的听力反应程度也不同。比如选择性的问题比填空式的问题容易完成。对具体线索的提问比依靠整体线索的提问往往更容易回答。
3.学习者因素
(1)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例如,词汇量的多少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比如,如果只知道book表示“书”,而不知道其动词意思“预订”,就很难听懂“I’d like to book a room.” 是什么意思。此外,学习者的语音水平也会影响听力效果,比如有的学生会把”I went to school.”听成“I one to school.” , 因此不知其所云。
(2)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研究表明焦虑、自信心和动机等情感因素就像过滤器一样会制约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在听力理解环节中,学习者经常会受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影响而不能完全理解听到的语言信息。
二、听力教学的现状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可谓是希望与困难并存。一方面,社会需求和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增设势必引起学校、老师、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班级人数众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必要的视听设备以及音像材料等因素,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显然又有一些难度。
坦言之,我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测试及其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广大的探索空间。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听力课被上成了听力测试课:教师在上面操作录音机,学生在下面听,做多项选择题,听完后教师提问核对答案。这种纯粹的测试检查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教”听力不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益于提高听力水平的针對性练习,还必需注重相应的学习策略训练,以帮助学生“内省”,找到听力理解中的困难及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适时对自己进行监察、评估和调查。
三、听力教学原则
根据听力教学的目标、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因素等划分,听力教学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析性的听和综合性的听相结合。分析性的听以词组句子为单位,注重细节内容的理解;综合性的听以语篇为单位,注重整体内容的把握。听力教学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分析性的听是综合性的听的基础。听力教学应该针对这一原则,设置相关的听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听力教学与说、读、写教学相结合。听力能力的训练不能只局限在听力课上进行,要将听力课与说、读、写教学相结合起来,做到听与说结合,听与读结合,听与写结合,这是培养听力能力的有效方式,将消极的,被动的,单项的听力过程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互动的学习过程。
3.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听力教学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听力技能的培养;注重意义,不是语言形式,就是听力材料中的内容。将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听力教学的整体效率,改善听力教学的远期效果。
4.培养听觉感知能力和推测能力相结合。听力教学不应只集中于单词或语法层面,要培养将听到的音与相应的语法词汇相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四、听力教学内容
1.听力知识。听力知识内容包括语音知识、策略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等。语音知识不仅是语音教学的内容,而且是听力教学的内容,因为听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语音解码。因此,学生有必要掌握发音、重读、连读、意群和语调知识。
2.听力技能。
(1)基本听力技能。根据学生特点以及不同教学阶段,听力教学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听力技能主要包括:
● 辨音能力:辨音能力是听力理解的最基本能力,包括音位辨别、重弱辨别、意群辨别、语调辨别、音质辨别等。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实施有效交际的关键之一是培养交际信息辨别能力,包括辨别新信息指示语、例证指示语、话题终止指示语等。
●大意理解能力:大意理解能力通常包括理解谈话或独白的主题和意图等。
●细节理解能力:细节理解能力指获取听力内容中具体信息的能力。
●词义猜测能力:指借助各种技巧猜测谈话中所使用的生词、难词等未知表达方式的能力。
●推理判断能力:指对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说话人的意图、情绪、态度和言外行为等非言语直接传达的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其深层含意,进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说话者的情感态度等的能力。 ●预测下文能力:预测指对谈话下文所要出现内容的猜测和估计,从而确定事物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
●评价能力:对所听内容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记笔记:根据听力要求选择适当的笔记记录方式。适当的记录方式有利于听力信息的获取。
●选择注意力:根据听力的目的和重点选择听力中的信息焦点。
(2)听力技巧。一般情况下,技巧和技能可以互换使用,技巧和策略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听不同的文章当中,理解大意可能是一个听力技能,也可能是一个听力技巧或听力策略。
(3)听力理解内容。听力理解包括字面意思的理解和隐含意思的理解,其理解过程主要由辨认、分析、重组、评价和应用五个要素构成。任何级别的听力教学都必须经历由辨认到分析再到应用的一系列过程,然后才能逐步提高听力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有效的听力教学。
①辨认。辨认属于第一层次,是后面几个层次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主要涉及语音辨认、信息辨认、符号辨认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正误辨认、匹配、勾画等具体方式训练和检验。
②转换。信息转换属于第二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听到的信息转化到图、表中,其中涉及对信息的分析和笔头输出。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可以在语流中辨别出短语或句型,以此对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内容有大致的理解。
③重组与再现。第一第二属于信息获取,第三层次则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现组合获取信息,通过口头或笔头方式表达出来。在这阶段,学生的困难往往是对某些话题有关词汇不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大量接触相关词汇,并组织学生根据所填写的图表进行复述练习等活动。
④社会含义。听力应为交际服务,而交际需要有效得体,那么社会含义的理解就成了交际的关键。听力材料中可以涉及不同语言形式的多个场景,让学生将描述和图片场景匹配。
⑤评价和应用。评价和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信息,转述信息,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信息进行评价和应用,属于听力的最高层次。简单的听并不是目的,听是为了明确说话人的意图,进而与之交流、交际和沟通,或解决问题。因此,评价和应用是听力教学中力图达到的一个目标,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或解决问题等活动进行。
五、走出听力课困境的“任务”设计
1.任务前,我们要尽可能“激活”课堂。教师在任务前一定要激活学生的图式(schema),即走由上而下(top –down)的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表、图片、符号、录像、音乐、游戏等手段激活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经历,预测听力内容。
动态真实的激活至少有三个作用:①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思想转移到要完成的任务上来;②它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是老师”③它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为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工作。
2.任务中,教师要“搭好桥,铺好路”。为了帮助学习者顺利理解所听内容,教师应所先安排好任务的序列,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原则设计任务,如可以先让学生获取大意(gist)中心(main idea),再到细节(specific information),再次上升到对说话者的语气、目的、态度进行推断。总之,教给学生听力策略,这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3.任务后,要让聽力内容“个性化”。David Nunan 先生在《积极英语听说教程》中他特意设计了“Listen and circle the answers that are right for you. Your turn! Try this….In Focus” (文化聚焦) 等项目,增强了交互的学习模式。另外,教师可安排讨论、采访、复述、表演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加深对听力的理解,扩大语言的使用范围。
总之,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只有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并做到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对学生而言,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语感和熟练的技巧运用,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多听多练。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初中英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2]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3]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语老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6).
[4]伊刚,陈静泼.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作者简介:蒋妮妮(1971-),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大田六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听力能力 影响因素 听力内容 训练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听力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导致听力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听力材料因素。
(1)听力材料的种类和内容繁多,但是新闻类的听力材料难度最大,讲座类的次子,对话类难度最低。另外,以时间顺序的描述材料要比打乱时间顺序的描述更易懂。
(2)听力材料的语速:语速太快,学生来不及理解听到的信息;语速太慢,材料就失去了真实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3)听力内容的熟悉程度:如果听力内容是被学生所熟悉,学生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内容的图示,借助常识和联想来理解听到的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听力理解效果会比较好。但如果听力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听力理解就要完全依靠语言信息的输入,理解力就会降低。
(4)除此之外,听力材料中说话者的口音、背景音等因素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2.任务因素。任务的难度对学生的听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任务类型不同,学生的听力反应程度也不同。比如选择性的问题比填空式的问题容易完成。对具体线索的提问比依靠整体线索的提问往往更容易回答。
3.学习者因素
(1)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例如,词汇量的多少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比如,如果只知道book表示“书”,而不知道其动词意思“预订”,就很难听懂“I’d like to book a room.” 是什么意思。此外,学习者的语音水平也会影响听力效果,比如有的学生会把”I went to school.”听成“I one to school.” , 因此不知其所云。
(2)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研究表明焦虑、自信心和动机等情感因素就像过滤器一样会制约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在听力理解环节中,学习者经常会受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影响而不能完全理解听到的语言信息。
二、听力教学的现状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可谓是希望与困难并存。一方面,社会需求和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增设势必引起学校、老师、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班级人数众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必要的视听设备以及音像材料等因素,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显然又有一些难度。
坦言之,我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测试及其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广大的探索空间。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听力课被上成了听力测试课:教师在上面操作录音机,学生在下面听,做多项选择题,听完后教师提问核对答案。这种纯粹的测试检查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教”听力不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益于提高听力水平的针對性练习,还必需注重相应的学习策略训练,以帮助学生“内省”,找到听力理解中的困难及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适时对自己进行监察、评估和调查。
三、听力教学原则
根据听力教学的目标、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因素等划分,听力教学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析性的听和综合性的听相结合。分析性的听以词组句子为单位,注重细节内容的理解;综合性的听以语篇为单位,注重整体内容的把握。听力教学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分析性的听是综合性的听的基础。听力教学应该针对这一原则,设置相关的听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听力教学与说、读、写教学相结合。听力能力的训练不能只局限在听力课上进行,要将听力课与说、读、写教学相结合起来,做到听与说结合,听与读结合,听与写结合,这是培养听力能力的有效方式,将消极的,被动的,单项的听力过程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互动的学习过程。
3.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听力教学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听力技能的培养;注重意义,不是语言形式,就是听力材料中的内容。将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听力教学的整体效率,改善听力教学的远期效果。
4.培养听觉感知能力和推测能力相结合。听力教学不应只集中于单词或语法层面,要培养将听到的音与相应的语法词汇相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四、听力教学内容
1.听力知识。听力知识内容包括语音知识、策略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等。语音知识不仅是语音教学的内容,而且是听力教学的内容,因为听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语音解码。因此,学生有必要掌握发音、重读、连读、意群和语调知识。
2.听力技能。
(1)基本听力技能。根据学生特点以及不同教学阶段,听力教学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听力技能主要包括:
● 辨音能力:辨音能力是听力理解的最基本能力,包括音位辨别、重弱辨别、意群辨别、语调辨别、音质辨别等。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实施有效交际的关键之一是培养交际信息辨别能力,包括辨别新信息指示语、例证指示语、话题终止指示语等。
●大意理解能力:大意理解能力通常包括理解谈话或独白的主题和意图等。
●细节理解能力:细节理解能力指获取听力内容中具体信息的能力。
●词义猜测能力:指借助各种技巧猜测谈话中所使用的生词、难词等未知表达方式的能力。
●推理判断能力:指对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说话人的意图、情绪、态度和言外行为等非言语直接传达的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其深层含意,进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说话者的情感态度等的能力。 ●预测下文能力:预测指对谈话下文所要出现内容的猜测和估计,从而确定事物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
●评价能力:对所听内容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记笔记:根据听力要求选择适当的笔记记录方式。适当的记录方式有利于听力信息的获取。
●选择注意力:根据听力的目的和重点选择听力中的信息焦点。
(2)听力技巧。一般情况下,技巧和技能可以互换使用,技巧和策略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听不同的文章当中,理解大意可能是一个听力技能,也可能是一个听力技巧或听力策略。
(3)听力理解内容。听力理解包括字面意思的理解和隐含意思的理解,其理解过程主要由辨认、分析、重组、评价和应用五个要素构成。任何级别的听力教学都必须经历由辨认到分析再到应用的一系列过程,然后才能逐步提高听力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有效的听力教学。
①辨认。辨认属于第一层次,是后面几个层次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主要涉及语音辨认、信息辨认、符号辨认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正误辨认、匹配、勾画等具体方式训练和检验。
②转换。信息转换属于第二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听到的信息转化到图、表中,其中涉及对信息的分析和笔头输出。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可以在语流中辨别出短语或句型,以此对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内容有大致的理解。
③重组与再现。第一第二属于信息获取,第三层次则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现组合获取信息,通过口头或笔头方式表达出来。在这阶段,学生的困难往往是对某些话题有关词汇不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大量接触相关词汇,并组织学生根据所填写的图表进行复述练习等活动。
④社会含义。听力应为交际服务,而交际需要有效得体,那么社会含义的理解就成了交际的关键。听力材料中可以涉及不同语言形式的多个场景,让学生将描述和图片场景匹配。
⑤评价和应用。评价和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信息,转述信息,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信息进行评价和应用,属于听力的最高层次。简单的听并不是目的,听是为了明确说话人的意图,进而与之交流、交际和沟通,或解决问题。因此,评价和应用是听力教学中力图达到的一个目标,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或解决问题等活动进行。
五、走出听力课困境的“任务”设计
1.任务前,我们要尽可能“激活”课堂。教师在任务前一定要激活学生的图式(schema),即走由上而下(top –down)的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表、图片、符号、录像、音乐、游戏等手段激活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经历,预测听力内容。
动态真实的激活至少有三个作用:①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思想转移到要完成的任务上来;②它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是老师”③它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为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工作。
2.任务中,教师要“搭好桥,铺好路”。为了帮助学习者顺利理解所听内容,教师应所先安排好任务的序列,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原则设计任务,如可以先让学生获取大意(gist)中心(main idea),再到细节(specific information),再次上升到对说话者的语气、目的、态度进行推断。总之,教给学生听力策略,这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3.任务后,要让聽力内容“个性化”。David Nunan 先生在《积极英语听说教程》中他特意设计了“Listen and circle the answers that are right for you. Your turn! Try this….In Focus” (文化聚焦) 等项目,增强了交互的学习模式。另外,教师可安排讨论、采访、复述、表演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加深对听力的理解,扩大语言的使用范围。
总之,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只有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并做到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对学生而言,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语感和熟练的技巧运用,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多听多练。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初中英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2]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3]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语老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6).
[4]伊刚,陈静泼.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作者简介:蒋妮妮(1971-),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大田六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