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点拨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在文本细读中合理运用点拨教学艺术,将会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习惯,从而享受读书的喜悦。阅读教学有效点拨的关键是教师要首先进行文本细读,从而开掘言语的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关键词:点拨;文本细读;文本的关键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宏大的工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学生阅读还只是为其终身阅读打开一扇美丽的门。因此,阅读指导应定位于用优秀作品激发兴趣和提升语感。而二者的实现,则有赖于一个核心,即点拨教学艺术指导下的文本细读。
一、“点拨”教学法
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澄清先生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是一种语义学解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教师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慢慢读、慢慢品、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
三、点拨教学艺术指导下的文本细读
新课程背景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转移至阅读教学上。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深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方面内涵。但是,这种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逐字逐句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点拨教学艺术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我以自己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生疑
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如《项脊轩志》一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师:“风移影动”句中的“风移”在日常的表述中一般用什么词?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一般用“风吹”“风摇”“风飘”……
师:在里面我选一个,把“移”就改为“摇”你们看看好不好?
生:“移”字改成“摇”不好,是动宾短语,是风摇着影动。
马上有生反对:是主谓短语,风摇和影动。
(这里两生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另外师的问法也有点问题,所以学生就只找区别去了)
师:哪一字更可透出作者的“喜”呢?
生大悟。一生马上起来说“是‘移’字,有轻柔的感觉,是微风徐来,如果是大风猛烈地摇,就没有美感了,归有光是文人嘛,讲究一种雅气,也更能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鼓掌。
(二)求疑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过去的教学也有质疑问难,但多是老师设问式的自问自答,过早地将固定答案塞给了学生。实践新课标后,变设问式为互动式,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发现疑难问题,查找资料自我排疑,难点问题互动讨论,教师只点拨解答思路,并不给标准答案,答案还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形成。
(三)探疑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项脊轩志》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初读此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是说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属于一般的写景句,作者在与妻子的相处中,相关联的事物很多为什么单写“枇杷树”?如果改为“今庭院寂寂,妻之馨咳在耳,然人去不复,余自伤泣不已”好么?
生:原句睹物思人,意味深长,老师你写的就太浅白啦。
台上台下大笑,生鼓掌。
师:就没人同意我的了呀?
生笑。
生:“亭亭如盖”,说明时间已过了很久了,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作者这份情感却历久弥深,更见他对妻子的怀念之深了。
师重重点头,“嗯,是比我写的要好。”
又一女生起立:“老师你写的也很好,(全场大笑),语言很雅致,好像庭院寂寂,馨咳在耳。书上这一段是作者中年以后补写的了,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深沉了,抒情的方式也就含蓄了。你们是各有千秋。(全场掌声)”
(四)存疑
人物行为有时不合常规,这些不合常规之处也就是细读的关键点。再如《项脊轩志》一文,19岁的归有光,写成该文之后,带着长辈们的殷切期望,伴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继续在“轩”中闭门苦读圣贤书。同时,他的生命也恰如一部书,一页一页地向后翻开。20岁,他考中了秀才;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年轻的妻子离他而去……在35岁考中举人之前,他补写了后半部分,这个小小的书房,所给予他的感受是那样复杂,有欢笑,也有哀伤。归有光60岁时才如愿以偿考上了进士,设想一下,在他60岁考上进士前后,当他重新面对多年前所写的这些文字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如果他拿起笔来,可能会写下怎样的文字呢?结合课堂探讨的问题,我们会对文本对作者有更新更全的认识。
总之,细读文本,揣摩教材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要细嚼慢咽,方能获益匪浅。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教师只要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并通过点拨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关键词:点拨;文本细读;文本的关键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宏大的工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学生阅读还只是为其终身阅读打开一扇美丽的门。因此,阅读指导应定位于用优秀作品激发兴趣和提升语感。而二者的实现,则有赖于一个核心,即点拨教学艺术指导下的文本细读。
一、“点拨”教学法
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澄清先生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是一种语义学解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教师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慢慢读、慢慢品、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
三、点拨教学艺术指导下的文本细读
新课程背景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转移至阅读教学上。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深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方面内涵。但是,这种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逐字逐句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点拨教学艺术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我以自己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生疑
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如《项脊轩志》一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师:“风移影动”句中的“风移”在日常的表述中一般用什么词?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一般用“风吹”“风摇”“风飘”……
师:在里面我选一个,把“移”就改为“摇”你们看看好不好?
生:“移”字改成“摇”不好,是动宾短语,是风摇着影动。
马上有生反对:是主谓短语,风摇和影动。
(这里两生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另外师的问法也有点问题,所以学生就只找区别去了)
师:哪一字更可透出作者的“喜”呢?
生大悟。一生马上起来说“是‘移’字,有轻柔的感觉,是微风徐来,如果是大风猛烈地摇,就没有美感了,归有光是文人嘛,讲究一种雅气,也更能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鼓掌。
(二)求疑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过去的教学也有质疑问难,但多是老师设问式的自问自答,过早地将固定答案塞给了学生。实践新课标后,变设问式为互动式,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发现疑难问题,查找资料自我排疑,难点问题互动讨论,教师只点拨解答思路,并不给标准答案,答案还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形成。
(三)探疑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项脊轩志》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初读此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是说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属于一般的写景句,作者在与妻子的相处中,相关联的事物很多为什么单写“枇杷树”?如果改为“今庭院寂寂,妻之馨咳在耳,然人去不复,余自伤泣不已”好么?
生:原句睹物思人,意味深长,老师你写的就太浅白啦。
台上台下大笑,生鼓掌。
师:就没人同意我的了呀?
生笑。
生:“亭亭如盖”,说明时间已过了很久了,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作者这份情感却历久弥深,更见他对妻子的怀念之深了。
师重重点头,“嗯,是比我写的要好。”
又一女生起立:“老师你写的也很好,(全场大笑),语言很雅致,好像庭院寂寂,馨咳在耳。书上这一段是作者中年以后补写的了,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深沉了,抒情的方式也就含蓄了。你们是各有千秋。(全场掌声)”
(四)存疑
人物行为有时不合常规,这些不合常规之处也就是细读的关键点。再如《项脊轩志》一文,19岁的归有光,写成该文之后,带着长辈们的殷切期望,伴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继续在“轩”中闭门苦读圣贤书。同时,他的生命也恰如一部书,一页一页地向后翻开。20岁,他考中了秀才;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年轻的妻子离他而去……在35岁考中举人之前,他补写了后半部分,这个小小的书房,所给予他的感受是那样复杂,有欢笑,也有哀伤。归有光60岁时才如愿以偿考上了进士,设想一下,在他60岁考上进士前后,当他重新面对多年前所写的这些文字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如果他拿起笔来,可能会写下怎样的文字呢?结合课堂探讨的问题,我们会对文本对作者有更新更全的认识。
总之,细读文本,揣摩教材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要细嚼慢咽,方能获益匪浅。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教师只要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并通过点拨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