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逐渐认识到,要高度重视中小学这一基础阶段的体育教育,因此,为了给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其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来不断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
1 体育核心素养的定义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 逐渐形成的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和终身的能力和素养。对小学生而言,通常是指其在接受体育教育或者在社会实践中深刻的理解体育, 掌握体育精神, 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而我国目前社会上全面型人才缺乏,很多同学对体育教育没兴趣或者抵触,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因此,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和品格的养成。
2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要求
2.1 提高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要始终本着不断学习, 刻苦练习的初心, 定期参加各类培训, 不断的加强体育运动专业技术的提升,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特别是自己教学技能的薄弱环节, 平时要与有经验的教师沟通交流, 不断切磋, 向他们学习有效的教学经验, 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而努力。
2.2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我们需要通过学科下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中, 提出了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时应该从运动的能力、健康的行为以及体育方面的品德三个方面展开训练。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学习体现出来的, 是学生在接受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够适应终身的健康发展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立对于学生长久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学生的健康行为能够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促进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另外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行为对其健康状态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可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 我个人认为青少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持续的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 能够促进其自主锻炼意识的形成, 另外还能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养成定期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提高自身体质水平的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3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完善学生健康意识培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學生能否拥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否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有着直接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都太过重视各项体育运动技巧的传授,很少会对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给予充分考虑,不仅会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会给其今后的体育运动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3.2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的质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不仅要注意体育场地的合理利用, 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多备出几节课的内容, 如果发现自己本堂课所需要的场地其他教师占用时, 可以随时更改教学内容。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善于革新教学模式, 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有趣和轻松的氛围下开展体育学习, 从而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
3.3 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当今时代要求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核心素养的建立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教育界也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 并且在各个学科中开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关于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也越来越成为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那么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立足“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两个根本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逐渐建立起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 建立起一套相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的学习, 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推动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4 小结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01) :70.
[1]许海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培训, 2015 (6) :104.
[3]李百通.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运动, 2018 (02) :3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
1 体育核心素养的定义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 逐渐形成的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和终身的能力和素养。对小学生而言,通常是指其在接受体育教育或者在社会实践中深刻的理解体育, 掌握体育精神, 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而我国目前社会上全面型人才缺乏,很多同学对体育教育没兴趣或者抵触,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因此,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和品格的养成。
2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要求
2.1 提高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要始终本着不断学习, 刻苦练习的初心, 定期参加各类培训, 不断的加强体育运动专业技术的提升,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特别是自己教学技能的薄弱环节, 平时要与有经验的教师沟通交流, 不断切磋, 向他们学习有效的教学经验, 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而努力。
2.2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我们需要通过学科下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中, 提出了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时应该从运动的能力、健康的行为以及体育方面的品德三个方面展开训练。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学习体现出来的, 是学生在接受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够适应终身的健康发展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立对于学生长久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学生的健康行为能够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促进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另外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行为对其健康状态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可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 我个人认为青少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持续的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 能够促进其自主锻炼意识的形成, 另外还能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养成定期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提高自身体质水平的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3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完善学生健康意识培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學生能否拥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否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有着直接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都太过重视各项体育运动技巧的传授,很少会对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给予充分考虑,不仅会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会给其今后的体育运动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3.2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的质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不仅要注意体育场地的合理利用, 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多备出几节课的内容, 如果发现自己本堂课所需要的场地其他教师占用时, 可以随时更改教学内容。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善于革新教学模式, 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有趣和轻松的氛围下开展体育学习, 从而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
3.3 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当今时代要求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核心素养的建立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教育界也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 并且在各个学科中开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关于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也越来越成为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那么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立足“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两个根本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逐渐建立起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 建立起一套相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的学习, 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推动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4 小结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01) :70.
[1]许海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培训, 2015 (6) :104.
[3]李百通.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运动, 2018 (02)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