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为,一堂好课的境界还是在“善教”、“善导”上。顾黄初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名语文老师,其课堂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就是“教”与“导”。只有进入了“善教”、“善导”的境界,才能真正让课堂变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场所。而他所称道的“善教”、“善导”,正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最核心的部分。
如果一堂好课上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语言的习得,教师失去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善教”、“善导”,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义。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读书、不引导读书的局面,顾黄初先生在《重读叶圣陶》(《中学语文》2007年第12期)中主张的“要走回头路”、“重读叶圣陶”,扎扎实实重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所以,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其起点还应该回归到叶老的教育思想上,应该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丰富、发展与壮大。
教师要能够进入“善教”、“善导”的境界,教学才能是一种艺术享受。在《重读叶圣陶》中,顾黄初先生强调指出:“语文教学法归根结底说的无非是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善教’、‘善导’的种种原理原则与方法上。”在这篇文章中,顾黄初先生将1977年叶老给《中学语文》的题词概括为“三说”,当前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尤其要重新品味。这“三说”是:“境界说”、“过程说”、“功夫说”。
关于“境界说”,叶老是这样表述的:“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顾黄初先生是把“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提升到我国“全部教学论的哲学基础”的高度来看待的,可谓眼光独到,震撼人心。同时,顾黄初先生还认为,叶老关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境界有三重:一是自己去探索的境界,二是自己去辨析的境界,三是自己去历练的境界。
关于“过程说”,叶老是这样表述的:“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叶老的“过程说”,表面上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与方式,其实内里更多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方式,这体现了叶老对学生学习历程的真切关怀。而如果细细品味叶老的“过程说”,我们会发现,里面也有三个境界:一是“给指点,给讲说”的境界;二是“少指点,少讲说”的境界;三是“不指点,不讲说”的境界。我想,一堂好课的艺术,应该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关心、关怀上,体现在教师的善教、善导的艺术上。
从“过程说”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展示给“听众”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迅速而健康地走出文本,走向生活,走向自我,从而获得“我”的规范,“我”的滋养,“我”的改善,“我”的发展与提升。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必须要有引领学生、发展学生的真正功夫。这真正的功夫,就是《重读叶圣陶》一文所强调的“善教”、“善导”的功夫。因此,一堂好课,绝不能拒绝教学艺术上的这种真正的“功夫”!
叶老曾经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还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教学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位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之后,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是游子思故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认为如何解读最好?教师所列举的观点是作者的诗能够承载与表达的。这位教师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读者”的解读差异,引导学生由“他”向“我”,我看到,课堂上学生纷纷从作者与文本的审美状态中,看到自己应该取舍、占有的东西,从而明确自己的解读方向与追求。叶圣陶先生说:“何以为教?贵穷本然。”一堂好课应该引导学生去“穷”究、会意作者心中的“他”,并千方百计地“复活”,以成就自己心中理解的“他”,这才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一堂好课上,应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复苏学生的生命意识,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以及敏锐的生命批判力,从而优化生命状态,提升生命精神境界。事实上,看一堂好课好在哪里,就要看学生在你的“指点”、“讲说”下,解读文本的能力发展了没有,文本情境感受了没有,文本精华汲取没有。一句话,实现了叶老“境界说”的内涵没有。
当前,为了突出“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甚至出现相当混乱的现象:文本全由学生去研究、答案是丰富多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作用被大大淡化。公开的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投影资料、宣布课堂学习规则、协调学生发言顺序等等。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回到善教、善导的层面上,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的目标。《雷雨》中,周朴园怀念他自以为“死去”了的鲁侍萍,甚至“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种心情如何理解?以什么地方作为理解的突破口?一位教师主要是抓住他与鲁侍萍在对话中出现的那个“哦”字。读《雷雨》时,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仅仅是这个“哦”字,周朴园“哦”了10次。如①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②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③哦?你说说看。④(苦痛)哦!⑤(汗涔涔地)哦。……这些简单而相同的“哦”字,潜藏了丰富的意蕴:或者表现周朴园的漫不经心,或者是勾起了回忆,或者是再现了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作贼心虚的窘态……这位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努力地咬文嚼字,学生们不仅发现了这些“哦”字展示的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还发现了它所展示的周朴园道貌岸然的性格。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扎实有效的训练上,人格精神的积极影响上,才能更好地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尊重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果仅仅依靠“声、光、电”,仅仅靠形式主义,文本语言的魅力还很难显现。当前,有的教师讲课,因为要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于是,传统的语言训练被弱化,学生在教师相似教学内容的“丰富”上盲目“扩张”,渐渐失去本应得到踏实训练的语感能力、语言品味的过程。事实上,生命的执著与坚毅,往往是在严格的训练中迸发;生命的灿烂与光芒,往往在艰苦的历练中闪耀。像中国书法的教学,恐怕不是仅仅让学生感受书法之美就能够写出的,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同样,学生的读书感悟能力,也不是仅仅靠思想性、审美性的熏陶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要通过“训练”这道“桥梁”才能渐渐提高。
文本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与发现。一堂好课的真正功夫就表现在学生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高效地进入文本世界。离开了教师“善教”、“善导”,学生的阅读进程就将相当缓慢,阅读层次也非常肤浅。所以,真正的一堂好课,全在于教师的“善教”、“善导”的促进上。一位老师教学《铃兰花》,让学生读完之后研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我”发生的变化原因有哪些?文章的题目可以换成“战胜恐惧”么?你有这方面的经历么?这节课非常成功!《铃兰花》讲的是一个儿童因母亲的需要而大胆去“地狱”采摘铃兰花的故事,是讲如何战胜恐惧的。作家要传达的是儿童如何产生恐惧,恐惧心理是因为什么加重的,又用什么方法去除的,这中间需要人们如何关照等等。一节课学生就围绕这几个问题读书。其实这几问题,正是作者探索经历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它反映了作家对生活思考的过程,学生探索了、把握了,就明白了课文是怎么回事,就明白了如何去克服生活中的恐惧、如何发现生活的真谛了。这位教师用探索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引导学生去发掘文本的生命价值,所以,课堂教学成了一次立足于语言的探索发现,课堂成了生命活跃的天地、生命律动的处女地。可见,一堂好课,教师要在语言辨析的问题与过程上“善教”、“善导”,才能把学生引向文本情境认知的深处。
事实上,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才能加快走向叶老所倡导的“境界”中。从文本阅读来说,学生阅读认知的审美差异很大。比如读《项链》,遇到的首先是阅读审美差异的问题。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读这篇小说?今天还有什么积极意义?从阅读审美的差异性来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时代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点。在一堂好课上,教师会非常自然地将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读者的众多结论显示出来供学生参考,再让学生结合课本去探索自己的结论。我相信,面对阅读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辨析与选择,课堂是可以听到每朵花开的声音的。可以这样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探讨、辨析,会给教师“善教”、“善导”的施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面对学生心理上的差异、分裂、偏颇,教师的“善教”、“善导”,会加快学生亮出自己的思考来,而课堂上的评判、选择、接受的指导,则将是教师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因为通过“善教”、“善导”,听同学的见解,听同学的方法,这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一种教育。课堂上,不同审美观点的展示是一种境界;而老师的“善教”、“善导”又构成了一种境界。而如果课堂认知上,出现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是坚持还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那又将生成一种新的境界。
文本世界,迷雾层层,山路弯弯,客观上需要教师的“善教”、“善导”。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去接近文本情境,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就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来说,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解答,但哪一种最接近作者?《社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读重点,那么,什么时期最接近作者的心态?那些不接近作者心态的解读,发生在什么时期?……叶老说,越接近作者的情感的解读,才是真正意义的解读。而走向“真正意义的解读”,才是课堂教学“善教”、“善导”的方向。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要价值才能显现,阅读教学的意义才能真正发生。
综上所述,“善教”与“善导”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坚守、履行、追求的。顾黄初先生的《重读叶圣陶》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新课程改革的高度关注,是老一辈教育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善意忠告。我们要解决当前所遇到的课改“新问题”,还必须从仔细阅读、领悟叶圣陶的“善教”、“善导”的教育思想入手。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如果一堂好课上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语言的习得,教师失去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善教”、“善导”,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义。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读书、不引导读书的局面,顾黄初先生在《重读叶圣陶》(《中学语文》2007年第12期)中主张的“要走回头路”、“重读叶圣陶”,扎扎实实重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所以,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其起点还应该回归到叶老的教育思想上,应该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丰富、发展与壮大。
教师要能够进入“善教”、“善导”的境界,教学才能是一种艺术享受。在《重读叶圣陶》中,顾黄初先生强调指出:“语文教学法归根结底说的无非是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善教’、‘善导’的种种原理原则与方法上。”在这篇文章中,顾黄初先生将1977年叶老给《中学语文》的题词概括为“三说”,当前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尤其要重新品味。这“三说”是:“境界说”、“过程说”、“功夫说”。
关于“境界说”,叶老是这样表述的:“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顾黄初先生是把“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提升到我国“全部教学论的哲学基础”的高度来看待的,可谓眼光独到,震撼人心。同时,顾黄初先生还认为,叶老关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境界有三重:一是自己去探索的境界,二是自己去辨析的境界,三是自己去历练的境界。
关于“过程说”,叶老是这样表述的:“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叶老的“过程说”,表面上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与方式,其实内里更多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方式,这体现了叶老对学生学习历程的真切关怀。而如果细细品味叶老的“过程说”,我们会发现,里面也有三个境界:一是“给指点,给讲说”的境界;二是“少指点,少讲说”的境界;三是“不指点,不讲说”的境界。我想,一堂好课的艺术,应该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关心、关怀上,体现在教师的善教、善导的艺术上。
从“过程说”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展示给“听众”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迅速而健康地走出文本,走向生活,走向自我,从而获得“我”的规范,“我”的滋养,“我”的改善,“我”的发展与提升。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必须要有引领学生、发展学生的真正功夫。这真正的功夫,就是《重读叶圣陶》一文所强调的“善教”、“善导”的功夫。因此,一堂好课,绝不能拒绝教学艺术上的这种真正的“功夫”!
叶老曾经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还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教学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位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之后,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是游子思故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认为如何解读最好?教师所列举的观点是作者的诗能够承载与表达的。这位教师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读者”的解读差异,引导学生由“他”向“我”,我看到,课堂上学生纷纷从作者与文本的审美状态中,看到自己应该取舍、占有的东西,从而明确自己的解读方向与追求。叶圣陶先生说:“何以为教?贵穷本然。”一堂好课应该引导学生去“穷”究、会意作者心中的“他”,并千方百计地“复活”,以成就自己心中理解的“他”,这才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一堂好课上,应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复苏学生的生命意识,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以及敏锐的生命批判力,从而优化生命状态,提升生命精神境界。事实上,看一堂好课好在哪里,就要看学生在你的“指点”、“讲说”下,解读文本的能力发展了没有,文本情境感受了没有,文本精华汲取没有。一句话,实现了叶老“境界说”的内涵没有。
当前,为了突出“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甚至出现相当混乱的现象:文本全由学生去研究、答案是丰富多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作用被大大淡化。公开的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投影资料、宣布课堂学习规则、协调学生发言顺序等等。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回到善教、善导的层面上,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的目标。《雷雨》中,周朴园怀念他自以为“死去”了的鲁侍萍,甚至“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种心情如何理解?以什么地方作为理解的突破口?一位教师主要是抓住他与鲁侍萍在对话中出现的那个“哦”字。读《雷雨》时,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仅仅是这个“哦”字,周朴园“哦”了10次。如①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②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③哦?你说说看。④(苦痛)哦!⑤(汗涔涔地)哦。……这些简单而相同的“哦”字,潜藏了丰富的意蕴:或者表现周朴园的漫不经心,或者是勾起了回忆,或者是再现了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作贼心虚的窘态……这位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努力地咬文嚼字,学生们不仅发现了这些“哦”字展示的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还发现了它所展示的周朴园道貌岸然的性格。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扎实有效的训练上,人格精神的积极影响上,才能更好地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尊重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果仅仅依靠“声、光、电”,仅仅靠形式主义,文本语言的魅力还很难显现。当前,有的教师讲课,因为要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于是,传统的语言训练被弱化,学生在教师相似教学内容的“丰富”上盲目“扩张”,渐渐失去本应得到踏实训练的语感能力、语言品味的过程。事实上,生命的执著与坚毅,往往是在严格的训练中迸发;生命的灿烂与光芒,往往在艰苦的历练中闪耀。像中国书法的教学,恐怕不是仅仅让学生感受书法之美就能够写出的,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同样,学生的读书感悟能力,也不是仅仅靠思想性、审美性的熏陶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要通过“训练”这道“桥梁”才能渐渐提高。
文本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与发现。一堂好课的真正功夫就表现在学生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高效地进入文本世界。离开了教师“善教”、“善导”,学生的阅读进程就将相当缓慢,阅读层次也非常肤浅。所以,真正的一堂好课,全在于教师的“善教”、“善导”的促进上。一位老师教学《铃兰花》,让学生读完之后研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我”发生的变化原因有哪些?文章的题目可以换成“战胜恐惧”么?你有这方面的经历么?这节课非常成功!《铃兰花》讲的是一个儿童因母亲的需要而大胆去“地狱”采摘铃兰花的故事,是讲如何战胜恐惧的。作家要传达的是儿童如何产生恐惧,恐惧心理是因为什么加重的,又用什么方法去除的,这中间需要人们如何关照等等。一节课学生就围绕这几个问题读书。其实这几问题,正是作者探索经历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它反映了作家对生活思考的过程,学生探索了、把握了,就明白了课文是怎么回事,就明白了如何去克服生活中的恐惧、如何发现生活的真谛了。这位教师用探索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引导学生去发掘文本的生命价值,所以,课堂教学成了一次立足于语言的探索发现,课堂成了生命活跃的天地、生命律动的处女地。可见,一堂好课,教师要在语言辨析的问题与过程上“善教”、“善导”,才能把学生引向文本情境认知的深处。
事实上,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善教”、“善导”下才能加快走向叶老所倡导的“境界”中。从文本阅读来说,学生阅读认知的审美差异很大。比如读《项链》,遇到的首先是阅读审美差异的问题。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读这篇小说?今天还有什么积极意义?从阅读审美的差异性来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时代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点。在一堂好课上,教师会非常自然地将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读者的众多结论显示出来供学生参考,再让学生结合课本去探索自己的结论。我相信,面对阅读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辨析与选择,课堂是可以听到每朵花开的声音的。可以这样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探讨、辨析,会给教师“善教”、“善导”的施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面对学生心理上的差异、分裂、偏颇,教师的“善教”、“善导”,会加快学生亮出自己的思考来,而课堂上的评判、选择、接受的指导,则将是教师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因为通过“善教”、“善导”,听同学的见解,听同学的方法,这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一种教育。课堂上,不同审美观点的展示是一种境界;而老师的“善教”、“善导”又构成了一种境界。而如果课堂认知上,出现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是坚持还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那又将生成一种新的境界。
文本世界,迷雾层层,山路弯弯,客观上需要教师的“善教”、“善导”。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去接近文本情境,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就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来说,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解答,但哪一种最接近作者?《社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读重点,那么,什么时期最接近作者的心态?那些不接近作者心态的解读,发生在什么时期?……叶老说,越接近作者的情感的解读,才是真正意义的解读。而走向“真正意义的解读”,才是课堂教学“善教”、“善导”的方向。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要价值才能显现,阅读教学的意义才能真正发生。
综上所述,“善教”与“善导”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坚守、履行、追求的。顾黄初先生的《重读叶圣陶》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新课程改革的高度关注,是老一辈教育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善意忠告。我们要解决当前所遇到的课改“新问题”,还必须从仔细阅读、领悟叶圣陶的“善教”、“善导”的教育思想入手。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