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关注预设走向关注生成,以自己的智慧引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事件”,从而使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发。下面就两个具体案例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一、要以孩子的心理思考问题
请看一个“小数除以整数”的教学片断。课一开始,教师出示题目:妈妈买了12千克苹果,一共用了33.6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生列式计算:33.6÷12=2.8(元)。课要结束时,教师问:“对于例题你们还能提什么问题?”一生答:“还要找回多少钱?”师生哄堂大笑。教师问:“怎么能提出这个问题呢?再想想,还能提什么问题?”这时,教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一边举着一边说:“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依然启而不发。教师只好对学生们说:“还能提‘1元钱可买多少千克苹果?’这是一道整数除以小数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应该怎么解答?”
在此案例中,教师课前进行了情境预设,但是学生却没有按照老师的想法去发现问题,引得师生哄堂大笑。实际上,生活中的购物都不是正好付出所需的钱数,大多存在一个付出、找回的过程。回答问题的学生想到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况且老师又没有规定要提什么问题。由此看来,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幻想的,课堂上出现一些偏离我们预设的生成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认为,作为教师,这时要静下心来,要以童心看孩子的世界、听孩子的问题,以孩子的心理思考问题,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善于捕捉学生灵动的思维
再来看一个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案例。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列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图略,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学生分别列式为:(5×10+5×5+10×5)×2, 5×10×2+5×5×2+10×5×2,5×10×4+5×5×2。这时,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你还有什么问题?”这位学生回答:“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列式为‘5××510’。”教师以为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就说:“题目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可这位学生却强调说:“老师,我求的是长方体表面积。”“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只见这位学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我把它当作2个‘5×5’,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也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因此,列式为‘5×5×10’。”短暂地沉默后,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列式是‘5×10×5’。”“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因此,列式为‘5×10×5’。”掌声又一次响起。
在此案例中,如果教师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创新的火花也许从此会泯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灵动思维的产生。这灵动的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尝试着把学生的灵动思维浓墨重彩地张扬,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为学生思维的灵动而体现着生命的灵动。
一、要以孩子的心理思考问题
请看一个“小数除以整数”的教学片断。课一开始,教师出示题目:妈妈买了12千克苹果,一共用了33.6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生列式计算:33.6÷12=2.8(元)。课要结束时,教师问:“对于例题你们还能提什么问题?”一生答:“还要找回多少钱?”师生哄堂大笑。教师问:“怎么能提出这个问题呢?再想想,还能提什么问题?”这时,教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一边举着一边说:“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依然启而不发。教师只好对学生们说:“还能提‘1元钱可买多少千克苹果?’这是一道整数除以小数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应该怎么解答?”
在此案例中,教师课前进行了情境预设,但是学生却没有按照老师的想法去发现问题,引得师生哄堂大笑。实际上,生活中的购物都不是正好付出所需的钱数,大多存在一个付出、找回的过程。回答问题的学生想到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况且老师又没有规定要提什么问题。由此看来,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幻想的,课堂上出现一些偏离我们预设的生成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认为,作为教师,这时要静下心来,要以童心看孩子的世界、听孩子的问题,以孩子的心理思考问题,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善于捕捉学生灵动的思维
再来看一个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案例。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列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图略,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学生分别列式为:(5×10+5×5+10×5)×2, 5×10×2+5×5×2+10×5×2,5×10×4+5×5×2。这时,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你还有什么问题?”这位学生回答:“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列式为‘5××510’。”教师以为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就说:“题目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可这位学生却强调说:“老师,我求的是长方体表面积。”“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只见这位学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我把它当作2个‘5×5’,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也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因此,列式为‘5×5×10’。”短暂地沉默后,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列式是‘5×10×5’。”“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因此,列式为‘5×10×5’。”掌声又一次响起。
在此案例中,如果教师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创新的火花也许从此会泯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灵动思维的产生。这灵动的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尝试着把学生的灵动思维浓墨重彩地张扬,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为学生思维的灵动而体现着生命的灵动。